專利名稱: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植物組培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種苗組培裝置中包括支架和日光燈,日光燈設置在支架的上方,其中日光燈為種苗的光合作用提供光源。這種結構的種苗組培裝置,其采用日光燈作為發光裝置,由于日光燈能耗大,提高了種苗組培的成本。再者,日光燈光譜范圍窄,光照強度不可變,一旦光照強度過高,則呈現明顯的光抑制,影響種苗的生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耗能低的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包括支架和發光裝置,所述支架上設有若干個容納室,所述發光裝置排列在容納室的頂部,所述發光裝置為LED燈,還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的輸出端與所述LED燈的輸入端電連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LED燈由多個緊密排列地半導體發光二極管形成。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所述變頻器為多個,每一個變頻器單獨與位于同一個或多個所述容納室內的LED燈電連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架有兩層以上的隔層,每個隔層有一個以上的容納室。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LED燈結構,其具有節能的優點,因此本實用新型采用LED燈做代替原有的日光燈,可以相應地減少使用成本,從而降低種苗的組培成本。本實用新型還設有變頻器結構,其通過改變LED燈的輸入電波的頻率,從而實現對LED燈的光照強度控制,在組培期間內針對種苗的不同生長階段采用不同的光照強度,以獲得利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生長的光源。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參見圖I、圖2,包括支架I和發光裝置,支架I上設有若干個容納室11,發光裝置排列在容納室的頂部111,發光裝置為LED燈2,還包括變頻器3,變頻器的輸出端與LED燈的輸入端電連接。苗組培裝置采用LED燈結構,其具有節能的優點,因此本實用新型采用LED燈做代替原有的日光燈,可以相應地減少使用成本,從而降低種苗的組培成本。本實用新型還設有變頻器結構,其通過改變LED燈的輸入電波的頻率,從而實現對LED燈的光照強度控制,在組培期間內針對種苗的不同生長階段采用不同的光照強度,以獲得利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生長的光源。如圖I所示,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LED燈2由多個緊密排列地半導體發光二極管22形成。當然,LED燈也可以由LED照明燈形成。LED燈采用LED照明燈結構,其獲得的是點光源,照射到種苗上的光線不均勻,致使種苗的個體差異較大。若采用多個緊密排列地半導體發光二極管形成的LED燈,其模擬平行光,照射在種苗上的光線均勻,而培育出的種苗個體差異較小。從而,LED燈優選采用由多個緊密排列地半導體發光二極管2形成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變頻器可以是一個,該組培裝置內的LED燈均由同一個變頻器控制。當然,變頻器也可以為多個,每一個變頻器單獨與位于同一個或多個容納室內的LED燈電連接。采用多個變頻器時,該組培裝置上可以獲得多種不同的光照強度,在該組培裝置上可以用來培育在組培期內不同生長階段的種苗。支架有兩層以上的隔層4,每個隔層有一個以上的容納室。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包括支架和發光裝置,所述支架上設有若干個容納室,所述發光裝置排列在容納室的頂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裝置為LED燈,還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的輸出端與所述LED燈的輸入端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由多個緊密排列地半導體發光二極管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變頻器為多個,每一個變頻器單獨與位于同一個或多個所述容納室內的LED燈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一3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有兩層以上的隔層,每個隔層有一個以上的容納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種苗組培裝置能耗高的技術問題,其一種用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組培裝置,包括支架和發光裝置,所述支架上設有若干個容納室,所述發光裝置排列在容納室的頂部,所述發光裝置為LED燈,還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的輸出端與所述LED燈的輸入端電連接。其通過增設變頻器結構,其通過改變LED燈的電波頻率,從而實現對LED燈的光照強度控制,以獲得利于鐵皮石斛的種苗生長的光源。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2773650SQ20122045644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明者李立雷, 俞鴻翔 申請人:浙江濟公緣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