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擬穴青蟹的培育方法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擬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綱(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屬(Scylla),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口及以南沿海海域,是我國重要的海洋漁業資源和海水養殖蟹類。擬穴青蟹具有體型大、生長快、肉味鮮美等優點,頗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我國擬穴青蟹養殖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區域,已經形成了較大的養殖規模。近年來,我國擬穴青蟹的養殖年產量一直穩定在10萬噸以上,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盡管擬穴青蟹是一種廣鹽性海水蟹類,其最適生長鹽度范圍為If 35%。。自然條件下,已交配過的雌蟹在遠海區域繁殖產卵,幼體在不斷發育的同時逐漸向近海區域遷移,這也是一個由高鹽度向低鹽度過渡的過程。由于人工苗種是在高鹽度條件下培育而成,可直接投放于高鹽度的池塘中進行養殖,但不能在河流入海口等低鹽度區域養殖。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有效的、簡單可行的苗種淡化培育方法,培育能夠適應低鹽度海水的優質苗種,有利于擴大擬穴青蟹養殖區域,促進產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易行,科學合理,苗種成活率高。本發明的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包括在苗種培育池中放養擬穴青蟹大眼幼體,苗種培育池中池水的鹽度為27-35%。,連續充氣;每日換水2次,同時投喂適量餌料;從大眼幼體階段第二天開始進行淡化處理,注入適量淡水以保持每日池水鹽度降低范圍在廣I. 5%。之間,經過12 14天的連續淡化培育,苗種發育至仔蟹III期階段,可適應鹽度在7-15%。的低鹽度海水。所述的苗種培育池的規格為面積在l(T25m2之間,深度在I. (Tl. 5m之間。所述的苗種培育池中放養擬穴青蟹大眼幼體的密度為300(Γ7000只/立方米水體。所述的充氣方法為平均每平方米設置一個氣頭,充氣呈沸騰狀,連續充氣。所述的換水方法為每日早晨和下午換水,換水量為總體積的1/3。所述的餌料投喂方法為大眼幼體階段以鹵蟲成體為主,輔以縊蟶肉糜;仔蟹I-III期階段以縊蟶肉糜為主。本發明通過逐步降低培育池海水鹽度的方法對擬穴青蟹早期幼體進行淡化培育,能夠避免苗種直接投放到低鹽度海水中因滲透壓快速變化而導致死亡。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明從擬穴青蟹大眼幼體階段開始實施逐步淡化培育,該時期幼體對鹽度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經過12 14天的培育,幼體發育為仔蟹III期階段,可直接投放到低鹽度海水中進行養殖。有益效果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培育淡化苗種,具有方法科學合理,簡單易行,苗種成活率高等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 的范圍。實施例I選擇一個室內半埋式水泥池作為培育池,長、寬、高分別為5m、3m、l. 5m,加海水(鹽度30%。左右)至90cm深。設置15個氣頭,連續充氣,充氣量調節至水面呈沸騰狀。投放擬穴青蟹大眼幼體,密度控制在5000只/立方水體。每日早晨和下午換水,換水量為總體積的1/3。換水后,投喂餌料,大眼幼體階段以鹵蟲成體為主,輔以縊蟶肉糜,仔蟹階段以縊蟶肉糜為主。從大眼幼體階段的第二天開始,進行苗種淡化培育。注入適量淡水,保持每日池水鹽度降低范圍在廣I. 5%。之間。經過12 14天的連續淡化培育,苗種發育至仔蟹III期階段,可適應鹽度在7%。以上的低鹽度海水。
權利要求
1.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包括 在苗種培育池中放養擬穴青蟹大眼幼體,苗種培育池中池水的鹽度為27 35%。,連續充氣;每日換水2次,同時投喂餌料;從大眼幼體階段第二天開始進行淡化處理,注入淡水以保持每日池水鹽度降低范圍在廣I. 5%。之間,經過12 14天的連續淡化培育,苗種發育至仔蟹III期階段,可適應鹽度在7-15%。的低鹽度海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種培育池的規格為面積在l(T25m2之間,深度在I. (Tl. 5m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種培育池中放養擬穴青蟹大眼幼體的密度為300(Γ7000只/立方米水體。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的具體方法為平均每平方米設置一個氣頭,充氣呈沸騰狀,連續充氣。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水的具體方法為每日早晨和下午換水,換水量為總體積的1/3。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餌料投喂方法為大眼幼體階段以鹵蟲成體為主,輔以縊蟶肉糜;仔蟹I-III期階段以縊蟶肉糜為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擬穴青蟹早期幼體淡化培育方法,包括在苗種培育池中放養擬穴青蟹大眼幼體,苗種培育池中池水的鹽度為27~35‰,連續充氣;每日換水2次,同時投喂餌料;從大眼幼體階段第二天開始進行淡化處理,注入淡水以保持每日池水鹽度降低范圍在1~1.5‰之間,經過12~14天的連續淡化培育,苗種發育至仔蟹III期階段,可適應鹽度在7-15‰的低鹽度海水。本發明通過逐步降低培育池海水鹽度的方法對擬穴青蟹早期幼體進行淡化培育,能夠避免苗種直接投放到低鹽度海水中因滲透壓快速變化而導致死亡;本發明的淡化培育方法,具有科學合理,簡單易行,苗種成活率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884995SQ2012103615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馬洪雨, 喬振國, 馬凌波, 馬春艷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