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8178閱讀:2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轉矩限制結構,特別涉及限制釣魚用繞線輪的旋轉的軸部件與配置在上述軸部件的外周側的旋轉部件之間的轉矩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
背景技術
在雙軸承繞線輪上,設有稱作水平絞線機構的釣線導引裝置。水平絞線機構具有被傳遞手柄軸的旋轉的從動齒輪(旋轉部件的一例)、與從動齒輪一體旋轉的橫動(traverse)凸輪軸、和嚙合在橫動凸輪軸上而在軸向上往復移動的釣線導引部。橫動凸輪軸在外周面上具有交叉的螺旋狀槽,在釣線導引部上,設有卡合到螺旋狀槽中的卡合部件。在這種水平絞線機構中,以往已知有限制從手柄軸向從動齒輪傳遞的轉矩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以往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設在從動齒輪上。從動門經由晝間齒輪與卷筒軸連動旋轉。從動齒輪具有與橫動凸輪軸(軸部件的一例)一體旋轉的內側部件、和旋轉自如地支承在內側部件上的外側部件。轉矩限制結構具有配置在內側部件與外側部件之間的彈簧部件。環狀的彈簧部件將彈簧線材彎曲為圓形而形成,卡止在內側部件上。彈簧部件接觸在形成于外側部件上的環狀槽上。通過該彈簧部件的作用力來限制轉矩。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2523134號說明書
在以往的轉矩限制結構中,將作為旋轉部件的從動齒輪分割為內側部件和外側部件,通過配置在內側部件與外側部件之間的彈簧部件限制轉矩。因此,旋轉部件的徑向的尺寸變大,不能使旋轉部件變得緊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中能夠使旋轉部件緊湊化。有關發明I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是限制釣魚用繞線輪的旋轉的軸部件與配置在軸部件的外周側的旋轉部件之間的轉矩的結構。轉矩限制結構具備至少一個銷部件、至少一個施力部件、和至少一個凹部。至少一個銷部件是下述部件:配置在軸部件的徑向通孔內,能夠朝向旋轉部件進退,所述銷部件具有曲面前端部。至少一個施力部件配置在軸部件的徑向通孔內,將銷部件朝向旋轉部件施力。至少一個凹部形成在旋轉部件的內周面上,能夠卡合銷部件的前端部。在該轉矩限制結構中,通常在銷部件被施力部件向旋轉部件側施力的狀態下,前端部卡合在凹部中。由此,從軸部件向旋轉部件、或從旋轉部件向軸部件傳遞旋轉。如果傳遞的轉矩超過根據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決定的容許轉矩,則銷部件抵抗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后退到軸部件的內部,旋轉部件和軸部件能夠相對旋轉。由此,在軸部件與旋轉部件之間傳遞的轉矩被限制。這里,由于用來限制傳遞轉矩的銷部件及施力部件配置在軸部件上、僅在旋轉部件上形成凹部就可以,所以能夠使旋轉部件緊湊化。有關發明2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發明I所述的結構中,凹部具有相對于軸部件的軸心交叉的傾斜面,該傾斜面與銷部件的前端部相接觸。在此情況下,如果被施力部件推壓的銷部件接觸在凹部的傾斜面上,則通過傾斜,產生將旋轉部件沿軸向推壓的力。由此,旋轉部件變得不易晃動。有關發明3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發明I或2所述的結構中,銷部件包括具有曲面前端部的頭部、和比頭部小徑的軸部。在此情況下,能夠在小徑的軸部的外周側緊湊地配置螺旋彈簧的形態的施力部件。有關發明4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發明3所述的結構中,銷部件配置有兩根。兩根銷部件配置為,使其沿著軸部件的直徑配置、并且各自的頭部朝向徑向外方。施力部件配置有I根。施力部件是配置在兩個頭部之間的軸部的外周側的螺旋彈簧。在此情況下,能夠利用頭部與小徑的軸部的階差而用一個螺旋彈簧將兩根銷部件施力,能夠使軸部件的直徑也變小。此外,僅通過在軸部件上沿著直徑形成貫通孔,就能夠將銷部件和施力部件簡單地收存。有關發明5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發明4所述的結構中,凹部比銷部件的數量多地在周向上隔開間隔配置。在此情況下,即使銷部件有兩根,也只要傳遞轉矩較小就能夠通過旋轉方向的下個凹部使銷部件進入。有關發明6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發明I 5中任一項所述的結構中,旋轉部件是向雙軸承繞線輪的水平絞線機構的橫動凸輪軸傳遞手柄軸的旋轉的齒輪部件。在此情況下,能夠實現雙軸承繞線輪的齒輪部件的緊湊化。有關發明7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發明6所述的結構中,軸部件是線放出方向的旋轉被禁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手柄軸。在此情況下,能夠實現安裝在手柄軸上的齒輪部件的緊湊化。有關發明8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發明6所述的結構中,軸部件是橫動凸輪軸。在此情況下,能夠實現安裝在橫動凸輪軸上的齒輪部件的緊湊化。有關發明9的雙軸承繞線輪,是具備發明I 8中任一項所述的轉矩限制結構的雙軸承繞線輪。根據本發明,由于用來限制傳遞轉矩的銷部件及施力部件配置在軸部件上,僅通過在旋轉部件上形成凹部就可以,所以能夠使旋轉部件緊湊化。


圖1是采用了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雙軸承繞線輪的立體圖。圖2是其手柄安裝側的側視圖。圖3是基于圖2的切斷線II1-1II的剖視圖。圖4是基于圖2的切斷線IV -1V的剖視圖。圖5是第I側罩側的截面部分圖。圖6是第I齒輪安裝部分的手柄軸的剖視圖。圖7是基于圖6的切斷線VII — VII的截面部分圖。圖8是另一實施方式的 相當于圖6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雙軸承繞線輪的結構>
在圖1中,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雙軸承繞線輪是低外形型的繞線輪。雙軸承繞線輪具備繞線輪主體1、配置在繞線輪主體I的側方(例如左方)的卷筒旋轉用手柄2、和旋轉自如且拆裝自如地安裝在繞線輪主體I的內部的線卷繞用的卷筒12。在手柄2的繞線輪主體I側,設有牽引調整用的牽引調整部件3。手柄2是具有例如金屬制的板狀的手柄臂2a、和旋轉自如地安裝在手柄臂2a的兩端上的兩個把手部2b的雙手柄形的結構。手柄臂2a如圖2所示,通過螺母2d不能旋轉地固定在手柄軸30的前端上。該螺母2d被螺紋止動在手柄臂2a的外側面上的保持器2c阻止轉動。繞線輪主體I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框架5、安裝在框架5的兩側方、覆蓋框架5的兩側方的第I側罩6a及第2側罩6b、和拆裝自如地安裝在框架5的側部上的軸支承部
7。第I側罩6a配置在與手柄2相反側,第2側罩6b配置在手柄2的安裝側。框架5例如是鋁合金、鎂合金等輕金屬制的部件,具有隔開規定的間隔配置以使其相互對置的第I側板5a及第2側板5b、和將第I側板5a及第2側板5b連結的多個連結部5c。在與該手柄安裝側相反側的第I側板5a上拆裝自如地安裝著軸支承部7。在第I側板5a上,形成有卷筒12能夠通過的圓形的開口 5d。在開口 5d中,例如通過接合銷釘機構23拆裝自如地安裝有用來將卷筒12從開口 5d側取出的軸支承部7。在下側的兩個連結部5c上,一體形成有用來將繞線輪安裝到釣竿上的前后較長的竿安裝腳部4。第I側罩6a是鋁合金、鎂合金等輕金屬制的部件,將第I側板5a的外方覆蓋。第I側罩6a在中心部具有圓形的凹部6c。凹部6c以多級凹陷形成。在凹部6c的中心部,形成有圓形的捏手開口 6d。在捏手開口 6d中,軸支承部7露出。第I側罩6a被軸支承部7夾持,與軸支承部7 —起相對于框架5拆裝自如。在軸支承部7的周圍,在第I側罩6a的開口 6d的內周部上,配置有 用來進行軸支承部7的非操作時的轉動阻止、和軸支承部7的操作時的定位的定位機構60。第2側罩6b是鋁合金、鎂合金等輕金屬制的部件,螺紋止動固定在框架5的第2側板5b上。第2側罩6b設有設在卷筒軸16的配置部分上的輪轂部8、和將輪轂部8的開口堵塞的蓋部件9。輪轂部8例如斂縫固定在第2側罩6b上。蓋部件9用小螺釘止動在第2側罩6b上。輪轂部8的內徑比后述的小齒輪32的齒輪部32a的外徑稍大,齒輪部32a能夠侵入到內周側。軸支承部7在夾持著第I側罩6a的狀態下轉動自如地安裝在第I側罩6a上。因而,軸支承部7被相對于第I側罩6a防止松脫。此外,如圖3所示,軸支承部7通過接合銷釘機構23拆裝自如地安裝在第I側板5a上。接合銷釘機構23具有在軸支承部7的外周部上在周向上隔開間隔配置、向徑向外方突出的板狀的多個(例如3個)突起部23a、和形成在第I側板5a的開口 5d的外側以使其卡合到突起部23a上的槽狀的多個(例如3個)卡合凹部23b。通過將軸支承部7轉動而用接合銷釘機構23將軸支承部7安裝到第I側板5a上,將第I側罩6a也安裝在第I側板5a上。軸支承部7如圖5所示,具有安裝第I軸承24a的軸承安裝部33、和與軸承安裝部33相對轉動自如地夾持第I側罩6a的拆裝操作部34。軸承安裝部33是盤狀的部件,外周部33a嵌合在開口 5d中。此外,在外周部33a上,以卷筒12的軸心為中心在周向上隔開間隔形成有從外周部33a向徑向外方突出的、上述接合銷釘機構23的多個突起部23a。在軸承安裝部33的中心部,朝向卷筒12以筒狀突出形成有收存第I軸承24a的筒狀的軸承收存部33b。在軸承收存部33b中,形成有在內周面上安裝第I軸承24a的帶臺階的筒狀的安裝空間33c。在安裝空間33c的底部33d上,安裝有構成后述的拋擲控制機構22的圓板狀的第I板41a。在底部33d上形成有后述的制動捏手42擰合的陰螺紋部33e。在軸承安裝部33的與拆裝操作部34接觸的面上,以卷筒軸16的軸心為中心在周向上隔開間隔形成有向與卷筒12的軸心平行的方向突出的多個(例如兩個)定位凸部33f。在軸承安裝部33的外側面上,形成有向軸向外方突出的筒狀的密封配置部33g。拆裝操作部34如圖5所示,是帶臺階的圓筒形狀的部件,通過未圖示的螺紋部件固定在軸承安裝部33上。拆裝操作部34是用來拆裝操作軸支承部7的部件。拆裝操作部34的外側面比第I側罩6a的外側面稍稍凹陷。在拆裝操作部34上,形成有在直徑上配置的拆裝操作用的肋34a。肋34a比其他部分向徑向內方及軸向外方突出而形成。在拆裝操作部34的中心部,形成有密封配置部33g突出的開口 34b。在拆裝操作部34的軸承安裝部33側的壁面上,形成有卡合在定位凸部33f上的多個(例如兩個)定位凹部34c。在框架5內,如圖3及圖4所示,配置有能夠沿與釣竿交錯的方向配置的線卷繞用的卷筒12、在卷筒12內用來均勻地卷繞釣線的水平絞線機構15、和作為進行拇指操作的情況下拇指的抵接部的離合器操作部件17。此外,在框架5與第2側罩6b之間,配置有用來將來自手柄2的旋轉力向卷筒12及水平絞線機構15傳遞的齒輪機構18、離合器機構13、用來將離合器機構13開啟關閉控制的離合器控制機構19、將卷筒12的線放出方向的旋轉制動的牽引機構21、和用來調整卷筒12的旋轉時的阻力的拋擲控制機構22。卷筒12如圖4所示,在兩側部具有盤狀的凸緣部12a,在兩凸緣部12a之間具有筒狀的線卷繞體部12b。此外,卷筒12具有在線卷繞體部12b的內周側的軸向的實質上中央部一體形成的筒狀的輪轂部12c,例如通過細齒結合不能旋轉地固定在將輪轂部12c貫通的卷筒軸16上。該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細齒結合,可以使用鍵結合或花鍵結合等各種結合方法。
`
卷筒軸16將第2側板5b貫通而延伸到第2側罩6b。在卷筒12的輪轂部12c的兩側,卷筒軸16通過第I軸承24a及第2軸承24b旋轉自如地支承在繞線輪主體I上。第I軸承24a安裝在軸支承部7上,第2軸承24b安裝在第2側板5b上。卷筒軸16的第I端面16a及第2端面16b以山形或圓弧狀突出形成。卷筒軸16的第I端16a及第2端16b能夠接觸在拋擲控制機構22上。在卷筒軸16的第2側板5b的貫通部部分上固定著構成離合器機構13的卡合銷13a。卡合銷13a沿著直徑將卷筒軸16貫通,其兩端在徑向上突出。在該兩端的突出部分上能夠卡合后述的小齒輪32的前端(圖2右端)。水平絞線機構15如圖3所示,具有嚙合在后述的齒輪機構18的第I齒輪28上的第2齒輪25、橫動凸輪軸26、和將釣線插通的釣線導引部27。橫動凸輪軸26是在外周面上形成有交叉的螺旋狀槽26a的軸部件。釣線導引部27卡合在螺旋狀槽26a上,通過橫動凸輪軸26的旋轉,在卷筒12的前方與卷筒12平行地往復移動。在釣線導引部27中能夠插通釣線,通過釣線導引部27的往復移動,將釣線均勻地卷繞到卷筒12上。齒輪機構18具有手柄軸30、旋轉自如地安裝在手柄軸30上的驅動齒輪31、嚙合在驅動齒輪31上的筒狀的小齒輪32、和安裝在手柄軸30上、嚙合在第2齒輪25上的第I齒輪28。手柄軸30被輥型的單向離合器40禁止線放出方向的旋轉,僅能夠向線卷取方向旋轉。單向離合器40安裝在第2側罩6b上。手柄軸30的基端通過軸承20旋轉自如地支承在第2側板5b上。在驅動齒輪31的里側(圖3左側),可與手柄軸30 —體旋轉地安裝有棘輪36。在棘輪36的里側配置有第I齒輪28。在手柄軸30的棘輪36安裝部與第I齒輪28安裝部之間形成有大徑的抵接部30b。經由牽引機構21將手柄軸30的旋轉傳遞給驅動齒輪31。小齒輪32如圖4所示,從第2側板5b向軸向外方延伸。小齒輪32是在中心貫通有卷筒軸16的筒狀部件。小齒輪32沿軸向移動自如地安裝在卷筒軸16上。小齒輪32具有形成在基端上的齒輪部32a、形成在前端上、能夠卡合到卡合銷13a上的嚙合部32b、和配置在齒輪部32a與嚙合部32b之間的縮頸部32c。驅動齒輪31嚙合在齒輪部32a上。卡合銷13a卡合在嚙合部32b上。離合器控制機構19的離合器撥叉35卡合在縮頸部32c上。小齒輪32通過離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或手柄2的線卷取方向的旋轉而移動到在圖3的中心線C的上側表示的離合器開啟位置、和在下側表示的離合器關閉位置。小齒輪32通過軸承29旋轉自如且軸向移動自如地支承在第2側板5b上。第I齒輪28如圖4所示,經由轉矩限制器39(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的一例)連結在手柄軸30上。第I齒輪28如圖3所示,嚙合到安裝在水平絞線機構15的橫動凸輪軸26上的第2齒輪25上。<轉矩限制器的結構> 轉矩限制器39為了使得在水平絞線機構15故障時、在第I齒輪28 (旋轉部件的一例)及第2齒輪25上不作用過大的力而設置。轉矩限制器39如圖6及圖7所示,具有配置在手柄軸30 (軸部件的一例)上的一對銷部件51、施力部件52、和至少一個卡止凹部53。施力部件52例如是螺旋彈簧,將一對銷部件51朝向第I齒輪28施力。卡止凹部53形成在第I齒輪28的內周面上。在該實施方式中,卡止凹部53在周向上隔開間隔設有4個。在手柄軸30上,在直徑方向上貫通形成有能夠進退自如地安裝銷部件51的貫通孔30a。銷部件51具有有半球炮彈形狀的曲面的頭部51a、和比頭部51a小徑的軸部51b。銷部件51在貫通孔30a內將頭部51a朝向卡止凹部53而配置。施力部件52配置在一對銷部件51的軸部51b的外周側,以壓縮狀態配置在一對頭部51a之間。卡止凹部53在第I齒輪28的用箭頭符號R表示的線卷取方向的旋轉方向下流側具有直線的斜面53a,旋轉方向上游側具有圓筒面53b。因而,通常銷部件51推壓斜面53a而手柄軸30的旋轉被傳遞給第I齒輪28。由此,當在水平絞線機構15中夾著異物時,如果將手柄2強力轉動、在第I齒輪28上作用過大的力,則銷部件51退入到貫通孔30a內,手柄軸30空轉,第I齒輪28變得不易損壞。與頭部51a接觸的卡止凹部53的接觸面(斜面53a及圓筒面53b)如圖7所示,具有相對于手柄軸30的軸心交叉的傾斜面53c。傾斜面53c傾斜,以使其朝向驅動齒輪31側逐漸靠近手柄軸30的軸心。在將第I齒輪28用模成形制造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金屬模的脫模錐度做成傾斜面53c。由此,當銷部件51推壓第I齒輪28時,在抵接部30b上發生推壓第I齒輪28的力,在旋轉時第I齒輪28不易晃動。離合器機構13由卡合銷13a、和小齒輪32的嚙合部32b構成。離合器機構13通過離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能夠取離合器開啟狀態和離合器關閉狀態。在離合器開啟狀態下,手柄2的旋轉被傳遞給卷筒12。在離合器關閉狀態下,卷筒12為能夠自由旋轉的狀態。離合器操作部件17如圖1及圖3所示,在第I側板5a與第2側板5b之間的后部配置在卷筒12的后方。在框架5的第I側板5a及第2側板5b上形成有長孔(未圖示),離合器操作部件17旋轉自如地支承在該長孔中。因此,離合器操作部件17能夠沿著長孔在上下方向上滑動。離合器控制機構19具有離合器撥叉35。離合器撥叉35配置在卷筒軸16的外周偵牝被兩根銷(未圖示)可與卷筒軸16的軸心平行移動地支承。另外,卷筒軸16相對于離合器撥叉35能夠相對旋轉。即,即使卷筒軸16旋轉,離合器撥叉35也不旋轉。此外,離合器撥叉35其中央部卡合在小齒輪32的縮頸部32c上而能夠向圖3左右移動。離合器撥叉35被未圖示的彈簧總是向內方(圖3左側)的離合器開啟方向施力。在這樣的結構中,在通常狀態下,小齒輪32位于內方的離合器開啟位置,小齒輪32與卷筒軸16的卡合銷13a卡合而成為離合器開啟狀態。另一方面,在通過離合器撥叉35而小齒輪32移動到外方的情況下,小齒輪32與卡合銷13a的卡合脫離而成為離合器關閉狀態。此時,小齒輪32的齒輪部32a如在圖3的軸心C的下側表示那樣配置在輪轂部8的內周側。由此,在離合器關閉狀態時,小齒輪32不易晃動。牽引機構21如圖4所示,具有用來調整操作牽引力的牽引調整部件3、可一體旋轉地安裝在手柄軸30上的推壓板38、和在手柄軸30的周圍安裝在第2側罩6b上的單向離合器40。推壓板38可一體旋轉地連結在單向離合器40的內圈40a上。通過由牽引調整部件3的旋轉操作將推壓板38朝向驅動齒輪31推壓,在推壓板38與驅動齒輪31之間發生滑動,牽引機構21將卷筒12制動。單向離合器40為了使牽引機構21動作而禁止手柄軸30的線放出方向的旋轉。<拋擲控制機構的結構〉 拋擲控制機構22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夾著卷筒軸16的兩端而配置的第I板41a及第2板41b、和用來調節第I板41a及第2板41b對卷筒軸16的夾持力的制動捏手42。圖3左側的第I板41a設有I片,如上述那樣安裝在軸承安裝部33的安裝空間33c的底部33d上,能夠接觸在卷筒軸16的第I端16a上。兩片第2板41b安裝在第2側罩6b的輪轂部8內。制動捏手42如圖5所示,具有圓形的操作部42a、比操作部42a小徑的密封安裝部42b、及比密封安裝部42b小徑的陽螺紋部42c。操作部42a在該實施方式中是圓錐臺形狀。操作部42a的外周側與拆裝操作部34隔開操作用的間隙而配置。制動捏手42配置在第I側罩6a的凹部6c中,以使其不從第I側罩6a的外側面突出。在該實施方式中,由于在凹部6c中還配置有拆裝操作部34,所以與拆裝操作部34也隔開間隙配置。密封安裝部42b形成有環狀的密封安裝槽42d。在密封安裝槽42d中安裝有O形圈43。O形圈43接觸在密封配置部33g的內周面和密封安裝槽42d上而配置。陽螺紋部42c擰合在軸承安裝部33的陰螺紋部33e上。陽螺紋部42c能夠接觸在第I板41a上。<雙軸承繞線輪的操作方法>
在通常的狀態下,離合器撥叉35被向內方(圖3左方)推壓,由此,使小齒輪32移動到卡合位置。在該狀態下,小齒輪32與卷筒軸16的卡合銷13a嚙合,成為離合器開啟狀態,來自手柄2的旋轉力經由手柄軸30、驅動齒輪31、小齒輪32及卷筒軸16被傳遞給卷筒12,卷筒12向線卷取方向旋轉。在進行釣魚的情況下,為了抑制后沖而用拋擲控制機構22調整制動力。當用拋擲控制機構22調整制動力時,使制動捏手42例如順時針旋轉。于是,制動捏手42向圖5右側前進,第I板41a與第2板41b的間隔變窄,向卷筒軸16的制動力變強。此外,如果相反使制動捏手42逆時針旋轉,則制動力變弱。如果調整完制動力,則將離合器操作部件17向下方推壓。這里,離合器操作部件17移動到下方的脫離位置。并且,通過離合器操作部件17的移動,離合器撥叉35向外方移動,使卡合在離合器撥叉35上的小齒輪32也向同方向移動。結果,小齒輪32與卷筒軸16的卡合銷13a的嚙合脫離,成為離合器關閉狀態。在該離合器關閉狀態下,來自手柄軸30的旋轉不被傳遞給卷筒12及卷筒軸16,卷筒12成為自由旋轉狀態。設為離合器關閉狀態,一邊用抓住第I側罩6a而掌握(〃一 ^ >々'')的手的拇指將卷筒12拇指操作,一邊將繞線輪傾斜以使卷筒軸16沿著鉛直面,將釣線垂下。于是,通過裝置的重量,卷筒12向線放出方向旋轉,將釣線放出。這里,制動捏手42配置在與手柄2安裝側相反側的第I側罩6a的凹部6c中,以使其不從第I側罩6a突出。因此,即使掌握第I側罩6a側,制動捏手42也不會碰到手掌。由此,容易在與手柄2安裝側相反側進行掌握。此外,如果在釣線的放出后有上鉤,則使手柄2向線卷取方向旋轉。于是,從第I齒輪28向第2齒輪25傳遞旋轉,水平絞線機構15的釣線導引部27在卷筒12的前方沿卷筒軸向往復移動。由此,將釣線均勻地卷繞到卷筒12上。在水平絞線機構15的動作時,有因在橫動凸輪軸26上附著異物等的主要原因而釣線導引部27變得不能移動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如果勉強將手柄2轉動,則在第I齒輪28與第2齒輪25之間作用較大的轉矩。如果在第I齒輪28上作用超過容許轉矩的轉矩,則銷部件51抵抗施力部件52的作用力而后退到貫通孔30a的內部,手柄軸30相對于第I齒輪28旋轉。由此,從手柄軸30向第I齒輪28傳遞的轉矩被限制。這里,由于用來限制傳遞轉矩的銷部件51及施力部件52配置在手柄軸30上,僅在第I齒輪28上形成卡止凹部53就可以,所以能夠使第I齒輪28緊湊化。< 特征 >
上述實施方式可以如下述這樣表現。(A)作為轉矩限制結構的轉矩限制器39是限制作為旋轉的軸部件的手柄軸30與配置在手柄軸30的外周側的作為旋轉部件的第I齒輪28之間的轉矩的裝置。轉矩限制器39具備至少一個銷部件51、至少一個施力部件52、和至少一個卡止凹部53。至少一個銷部件51配置在手柄軸30上,能夠朝向第I齒輪28進退,是使前端部變圓的部件。至少一個施力部件52配置在手柄軸30上,將銷部件51朝向第I齒輪28施力。至少一個卡止凹部53能夠卡合銷部件51的前端部而形成在第I齒輪28上。在該轉矩限制 器39中,通常在銷部件51被施力部件52向第I齒輪28側施力的狀態下,銷部件51的前端部(頭部51a)卡合在卡止凹部53中。由此,從手柄軸30向第I齒輪28、或從第I齒輪28向手柄軸30傳遞旋轉。如果傳遞的轉矩超過根據施力部件52的作用力而決定的容許轉矩,則銷部件51抵抗施力部件52的作用力,后退到手柄軸30的貫通孔30a的內部,第I齒輪28和手柄軸30成為能夠相對旋轉。由此,傳遞的轉矩被限制。這里,由于用來限制傳遞轉矩的銷部件51及施力部件52配置在手柄軸30上、在第I齒輪28上只要形成卡止凹部53就可以,所以能夠使第I齒輪28緊湊化。(B)在轉矩限制器39中,卡止凹部53的銷部件51的前端部接觸的面具有相對于手柄軸30的軸心交叉的傾斜面53c。在此情況下,如果被施力部件52推壓的銷部件51接觸在卡止凹部53的傾斜面53c上,則通過傾斜而產生將第I齒輪28在軸向上推壓的力。由此,第I齒輪28變得不易晃動。(C)在轉矩限制器39中,銷部件51具有前端部被圓化的頭部51a、和比頭部51a小徑的軸部51b。在此情況下,在小徑的軸部51b的外周側能夠緊湊地配置螺旋彈簧的形態的施力部件52。(D)在轉矩限制器39中,銷部件51配置有兩根。兩根銷部件51配置為,使其沿著手柄軸30的直徑、并且各自的頭部51a朝向徑向外方。施力部件52配置有I個。施力部件52是配置在兩個頭部51a之間的軸部51b的外周側的螺旋彈簧。在此情況下,能夠利用頭部51a與小徑的軸部51b的階差、用一個螺旋彈簧將兩根銷部件51施力,能夠使手柄軸30的直徑也變小。此外,僅通過在手柄軸30上沿著直徑形成貫通孔30a,就能夠簡單地收存銷部件51和施力部件52。(E)在轉矩限制器39中,卡止凹部53比銷部件51的數量多而在周向上隔開間隔配置。在此情況下,即使銷部件51有兩根,也只要傳遞轉矩較小,就能夠通過旋轉方向的下個的卡止凹部53使銷部件51進入。(F)在轉矩限制器39中,旋轉部件是對水平絞線機構的橫動凸輪軸傳遞手柄軸的旋轉的齒輪部件。在此情況下,能夠實現向水平絞線機構的橫動凸輪軸傳遞旋轉的第I齒輪28或第2齒輪25的緊湊化。(G)軸部件是被禁止線放出`方向的旋轉的雙軸承繞線輪的手柄軸30。在此情況下,能夠實現安裝在手柄軸30上的第I齒輪28的緊湊化。(H)軸部件是橫動凸輪軸26。在此情況下,能夠實現安裝在橫動凸輪軸26上的第2齒輪25的緊湊化。<其他實施方式>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a)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軸部件而例示了手柄軸30,作為旋轉部件而例示了第I齒輪28,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作為軸部件,也可以是卷筒軸或橫動凸輪軸。特別是,在如專利文獻I那樣從卷筒軸經由中間齒輪向橫動凸輪軸傳遞旋轉的情況下,如圖8所示,也可以在比卷筒軸粗的橫動凸輪軸126上設置銷部件151。在此情況下,從中間齒輪125向橫動凸輪軸126傳遞的轉矩被限制。(b)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手動的雙軸承繞線輪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在電動的雙軸承繞線輪中也能夠采用本發明。此外,在手柄向線放出方向旋轉的雙軸承繞線輪中也能夠采用本發明。進而,以右手柄的雙軸承繞線輪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在左手柄的雙軸承繞線輪中也能夠采用本發明。(c)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卡止凹部53的接觸面而設置了斜面53a和圓筒面53b,但也可以用它們的某一個構成接觸面。例如,也可以將卡止凹部的兩側做成斜面,此外也可以將卡止凹部的兩側做成圓筒面。在此情況下,如果將斜面53a形成在卡止凹部53的兩側,則能夠使滑出的轉矩變低、并且使滑動時的旋轉變得平順。如果將圓筒面53b形成在卡止凹部的兩側,則能夠使滑出的轉矩變高,并且通過給釣魚者帶來節制感而容易認識滑動。此外,在左手柄的雙軸承繞線輪和右手柄的雙軸承繞線輪中能夠將第I齒輪28共用化。
附圖標記說明15水平絞線機構26橫動凸輪軸28第I齒輪30手柄軸39轉矩限制器 51銷部件51a頭部51b軸部52施力部件53卡止凹部53c傾斜面。
權利要求
1.一種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用于限制釣魚用繞線輪的旋轉的軸部件與配置在上述軸部件的外周側的旋轉部件之間的轉矩,其特征在于,具備: 至少一個銷部件,配置在上述軸部件的徑向通孔內,能夠朝向旋轉部件進退,所述銷部件具有曲面前端部; 至少一個施力部件,配置在上述軸部件的徑向通孔內,將上述銷部件朝向上述旋轉部件施力; 至少一個凹部,形成在上述旋轉部件的內周面上,能夠卡合上述銷部件的前端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具有相對于上述軸部件的軸心交叉的傾斜面,該傾斜面與上述銷部件的上述iu端部相接觸。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銷部件包括具有曲面前端部的頭部、和比上述頭部小徑的軸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銷部件配置有兩根,上述兩根銷部件配置為,使其沿著上述軸部件的直徑配置、并且各自的上述頭部朝向徑向外方; 上述施力部件配置有I根,是配置在兩個上述頭部之間的上述軸部的外周側的螺旋彈簧。
5.如權利要求4所 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比上述銷部件的數量多地在周向上隔開間隔配置。
6.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轉部件是向雙軸承繞線輪的水平絞線機構的橫動凸輪軸傳遞上述手柄軸的旋轉的齒輪部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軸部件是線放出方向的旋轉被禁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手柄軸。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軸部件是上述橫動凸輪軸。
9.一種雙軸承繞線輪,其特征在于,具備權利要求1 8所述的釣魚用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軸承繞線輪的轉矩限制結構。在雙軸承繞線輪的轉矩限制器中,能夠使旋轉部件緊湊化。轉矩限制器(39)是限制作為旋轉的軸部件的手柄軸(30)與配置在手柄軸(30)的外周側的作為旋轉部件的第1齒輪(28)之間的轉矩的結構。轉矩限制器(39)具備至少一個銷部件(51)、至少一個施力部件(52)、和至少一個卡止凹部(53)。至少一個銷部件(51)是配置在手柄軸(30)的徑向通孔內、能夠朝向第1齒輪(28)進退、具有曲面前端部的部件。至少一個施力部件(52)配置在手柄軸(30)的徑向通孔內,將銷部件(51)朝向第1齒輪(28)施力。至少一個卡止凹部(53)形成在第1齒輪(28)的內周面上,能夠卡合銷部件(51)的前端部。
文檔編號A01K89/00GK103070146SQ20121037342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武智邦生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隆子县| 彩票| 交口县| 吴堡县| 什邡市| 皮山县| 静宁县| 永寿县| 富源县| 黎川县| 旺苍县| 新泰市| 丰顺县| 广灵县| 六安市| 临颍县| 湘潭市| 年辖:市辖区| 东兰县| 林周县| 板桥市| 鲁甸县| 灵川县| 凤山县| 上蔡县| 突泉县| 渝北区| 客服| 佛冈县| 固镇县| 通江县| 阿图什市| 东明县| 青冈县| 兖州市| 磴口县| 巨鹿县| 营山县| 长沙市|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