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蛹蟲草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工程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蛹蟲草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蛹蟲草屬于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綱(Asc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麥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蟲草屬(Cordyceps),學名為 Cordyceps miltaris (L) Link,是一種野生資源稀少的名貴藥用真菌。蛹蟲草菌粉和蛹蟲草菌粉膠囊是兩個一類國家中藥新藥,均于2003年4月獲得正式生產批件(2003B00975、2003B00976),產品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20030034、國藥準字Z20030035。·
目前,在蛹蟲草培育和菌粉應用方面存在原材料(繭種和菌種)的選擇和蛹蟲草菌粉加工等方面的問題。其中,工業化培育蛹蟲草有兩種原料最為重要,缺一不可,一是寄主昆蟲,二是蛹蟲草菌種。中國專利申請87106987. 3和中國專利申請00130381. 3公開了蠶蛹蟲草的人工培育方法及蠶蛹蟲草工業化生產方法。但是,中國專利申請00130381. 3僅注重蛹蟲草菌種的選育,沒有注重對寄主昆蟲蠶蛹的選育,產品寄生率僅為61. 18%;所用的菌種在產前只進行了菌種的激活培養,導致成品率低;用罐頭瓶進行培養蠶蛹蟲草,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產業化生產;在冷藏室內存放干燥的蛹蟲草,成本高。此外,現有的蛹蟲草產品中的菌粉目數為6(Γ80目,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和吸收性。在生產和應用方面的這些問題急需解決,但迄今為止,尚未見有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蛹蟲草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采用該制備方法制得的蛹蟲草。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蛹蟲草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I)將蛹蟲草菌液注入柞蠶生物繭的蠶蛹,16 18°C下培養7 10天獲得僵蛹;(2)僵蛹經無光照培養5 7天,蛹體表面形成子實體原基;(3)僵蠶再經光照培養1(Γ15天,光照強度為80(Γ1000勒克斯;之后白天自然光光照培養,晚上光照培養、光照強度為80(Γ1000勒克斯,直至子實體長出子囊殼。 就上述制備方法而言,在所述步驟(I)中,優選地,所述柞蠶生物繭為以卵量母種獲得的柞蠶生物繭。所述卵量母種是指直接用于繼代繁育柞蠶的柞蠶種。柞蠶生物繭是指按一定程序繁育,并以其活體為原料用于醫藥保健、食品、化工等生產行業的優質柞蠶繭(除去絲繭)。優選地,所述柞蠶生物繭的蠶蛹出蛹率為85%以上,健蛹率為94、8%。優選地,所述柞蠶生物繭的蠶蛹在注入蛹蟲草菌液前經過消毒。就上述制備方法而言,在所述步驟(I)中,優選地,所述蛹蟲草菌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備的
a.將凍干保藏的野生蛹蟲草菌種接種至脫脂牛乳,25°C下培養7天后分別接種至斜面復壯培養基和液體復壯培養基,25°C下培養7天,其中按重量份數計,所述斜面復壯培養基的組成為蠶蛹粉10份、蛋白胨10份、全脂奶粉10份、生物素O. 01份、瓊脂20份、水1000份、pH 5. 8 ;所述液體復壯培養基的組成為蠶蛹粉10份、蛋白胨10份、全脂奶粉10份、生物素O. 01份、水1000份、pH 5. 8 ;b.將經液體復壯培養基培養得到的蛹蟲草菌液注入柞蠶生物繭的蠶蛹,16 18°C下培養10天后,22°C下光照培養30天,確認能否長出子實體;c.將能夠長出子實體的野生蛹蟲草菌種從斜面復壯培養基接種至擴增菌種液體培養基,25°C下培養24小時后振蕩培養72小時;其中,按重量份數計,所述擴增菌種液體培養基的組成為蠶蛹粉8份、蔗糖8份、奶粉10份、維生素液20份、磷酸二氫鉀I. 5份、磷酸二氫鈉I. O份、水1000份、pH 5. O ;按重量份數計,所述維生素液的組成為鹽酸硫胺素O. I份,核黃素O. 025份,吡哆醇O. 025份,泛酸鈣O. I份,對氨基苯甲酸O. 025份, 氯化膽堿O. I份,肌醇O. I份,葉酸O. 0025份,生物素O. 001份,以及蒸餾水1000份。就上述制備方法而言,在所述步驟(I)中,優選地,所述蠶蛹置于培養盤中培養;優選地,所述蠶蛹置于培養盤中培養且培養時相互不重疊。就上述制備方法而言,在所述步驟(2)中,優選地,所述僵蠶在無光照培養前經過消毒;更優選地,所述僵蠶在無光照培養前經過消毒并被覆蓋塑料薄膜。優選地,上述制備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4)干燥得到的蛹蟲草。在所述步驟(4)中,更優選地,所述干燥條件為在頻率2450±50MH的微波中、5(T60°C下干燥至含水量為5 8%。優選地,上述制備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5)粉碎得到的蛹蟲草。在所述步驟(5)中,更優選地,所述粉碎為先將蛹蟲草粗粉碎至2(Γ80目,再經球磨粉碎至150-300目。更優選地,所述球磨粉碎的條件為粉碎時間為3小時,球磨轉速為600轉/min,罐體溫度為15°C,球體溫度為20°C。本發明還提供了根據上述制備方法制備的蛹蟲草。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根據上述制備方法制備的蛹蟲草在制備藥品、保健品、食品或化妝品中的用途。本發明選擇柞蠶生物繭和經過復壯的蛹蟲草菌種培育出成品率高(從61. 18%提高至90%以上)和質量優質的蛹蟲草,并通過采用超微粉碎技術,使產品的分散性、溶解性、吸收性得到根本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以及產品的生物活性、營養成份含量和吸收性,從而提高了其抗疲勞和抗氧化功能。本發明得到的產品的內在質量得到充分改善,從而更具有營養,易于消化吸收,原有的自然風味也得以進一步保留。與已有的蛹蟲草菌粉相比,本發明的蛹蟲草菌粉主要具有以下特征(I)淡淡的香味;(2)顏色較深,呈“黃褐色”;(3)手感細膩、光滑、易吸潮,抹在手背皮膚上用指搓即可被皮膚吸收。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獲得生物繭種、儲存、取蛹消毒、蛹蟲草菌種復壯、出草試驗、擴制、接種蠶蛹、上盤培養、上架培養、下架干制、超微粉碎、包裝儲存等,詳見附圖
I。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對繭種進行了選育,對蛹蟲草菌種進行復壯和出草試驗,選用出草率達100%的菌種進行生產,培育出的蛹蟲草成品率達到90%以上,比采用其他大繭或種繭高出2(Γ30%;本發明采用培養盤直接進行上架立體培養,省去了洗瓶上瓶工序,提高工作效率20% (一培養盤相當于20罐頭瓶);本發明得到的蛹蟲草于干燥后直接進行超微粉碎,粉碎粒徑為15(Γ300目,以菌粉形態儲存,省去冷藏和采收等工序,節省空間,降低成本,適于產業化生產。
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其中圖I顯示了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的工藝步驟;圖2為本發明的超微粉碎(粒徑為300目)蛹蟲草粉溶解于水中的照片;圖3表示現有普通方法粉碎(粒徑為100目)蛹蟲草粉溶解于水中的照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試驗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商購得到。實施例I柞蠶生物繭種于當年11月中下旬入庫儲存,儲存溫度為-廣2°C、儲存濕度為50 60%,儲存厚度為30cm。蛹期標準出蛹率90%,健蛹率94%。I.蠶蛹的處理在生產前f 2天,將柞蠶生物繭放入割繭機孔內距離切割刀尖下約O. Γ0. 5mm處,然后開始向同一方向旋轉割繭器,切割刀快速將繭層切開,蠶蛹自然從繭殼脫落到盛蛹器內,每盤200個蛹,不準重疊,然后將蠶蛹用傳送機傳入到消毒室內,先通過自動噴霧器向蛹體表面噴淋水2分鐘,后用傳送機傳入消毒液噴淋2分鐘,最后用純凈水噴淋2分鐘,進入接種室待用。2.蛹蟲草菌種的處理菌種為凍干法保藏的野生蛹蟲草菌種,于生產前2個月開始進行菌種激活。2-1菌種激活培養基為脫脂牛乳1000ml,分裝至容量為IOOml的三角瓶中,每瓶25ml,滅菌,冷卻;取出5支凍干保藏的菌種,編號,在無菌條件下,將凍干保藏的菌瓶蓋取下,用接種針將菌種塊移入激活培養基中,每個菌號5瓶,接完種后放入25°C溫度培養室中培養7天。2-2蛹蟲草菌種的復壯按常規方法制備斜面復壯培養基,其配方為蠶蛹粉10g,蛋白胨10g,全脂奶粉10g,生物素10毫克,水1000ml,瓊脂20g,pH 5.8。按常規方法制備液體復壯培養基,其配方為蠶蛹粉10g,蛋白胨10g,全脂奶粉10g,生物素 10 毫克,水 1000ml,pH 5.8。于無菌室內的潔凈工作臺上,每個菌號接入50支斜面固體菌種和3瓶激活的液體菌種,放入培養室培養,溫度為25°C,培養7天。出草試驗用注射器吸取得到的蛹蟲草菌液,將蛹蟲草菌液注入體表經消毒的蠶蛹,每瓶菌液注入100個蠶蛹;前10天在16 18°C溫度下培養,后30天提高溫度至2(T22°C并增加光照,光照強度為1000勒克斯,培養至長出子實體,選擇能夠100%出子實體的菌種進行菌種擴制。2-3制備菌種擴增液體培養基,其配方為蠶蛹粉Sg、蔗糖Sg、奶粉10g、維生素液20ml、磷酸二氫鉀I. 5g、磷酸二氫鈉I. 0g、硫酸鎂O. 5g、水1000ml, pH 5。所述維生素液按下列配方組成鹽酸硫胺素100毫克,核黃素25毫克,吡哆醇25毫克,泛酸鈣100毫克,對氨基苯甲酸25毫克,氯化膽堿100毫克,肌醇100毫克,葉酸2. 5毫克,生物素I毫克,力口蒸餾水1000毫升。按配方精確稱取配方的各成分配制培養基,其中將蠶蛹粉加水煮沸、過濾后,在將濾液加入其余培養基成分的混合物中,定容,充分攪拌,分裝在培養容器中,裝量為容器的3/10 ;然后在I. 2公斤/每平方米壓力下進行滅菌,時間為30分鐘;滅菌后,經冷卻,在培養基內接入經驗證長出子實體的菌種(來自斜面復壯培養基),在25°C溫度下培養24小時,然后放入液體菌種振蕩器中,振蕩培養72小時。2-4菌種檢驗·
·
2-4-1外觀形態檢查菌球大小均勻,直徑在O. 5 Imm之間,菌液透明,培養前后無明顯變化,無酸味或其它異味;2-4-2 pH值檢查培養后的pH值在5. 8左右;2-4-3顯微鏡檢查一般是細菌、酵母菌和放線菌,細菌多數運動活躍,在鏡下呈現桿狀;酵母菌的個體較大,為圓形,有的能產芽孢;放線菌的特征為菌絲較纖細,呈現分枝狀,菌絲內無橫隔。3.培養僵蛹3-1接種蠶蛹在接種車間內,于潔凈工作臺上,無菌條件下,將經檢驗合格的菌液注入連續接種器內,然后按上針頭(型號為12號),啟動機器注入蛹體,每個蛹為O. 5 Imm03-2上盤培養將接種后的蠶蛹放入培養盤內,每盤為200個左右,以不出現重疊為佳;然后放入僵蛹室內培養僵蛹,溫度為16 18°C,培養時間為10天;4天后開始檢查,及時檢出爛蛹。4.僵蛹上盤培養將盤內僵蛹進行消毒,消毒過程為將僵蛹用傳送機傳入到消毒室內,先通過自動噴霧器向蛹體表面噴淋自來水2分鐘,后用傳送機傳入消毒液噴淋2分鐘,最后用純凈水噴淋2分鐘。經消毒的僵蛹擺入無菌盤中,盤上表面用細鋼架支成拱形,然后覆蓋塑料薄膜。將經覆蓋塑料薄膜的僵蛹盤分別擺放在培養室內的培養架上,無光照培養7天,直至蛹體表面出現子實體原基。上架出草將得到的蛹體進行增光培養,前15天每天24小時,其光照強度為1000勒克斯;之后白天采用自然光光照培養,晚上光照培養、光照強度為80(Γ1000勒克斯,直至子實體長出子囊殼,之后及時干燥。5.干燥將得到的蛹蟲草,放置在波長頻率為2450MHz、溫度為50°C 60°C的微波隧道中干燥,至含水率為5% 8%時完成。6.超微粉碎先將經干燥的蛹蟲草體粉碎至粒徑為2(Γ80目,后采用搖擺式球磨機一次粉碎至粒徑為15(Γ300目,粉碎時間為3小時,轉數為600轉/min,罐體溫度為15°C,球體溫度為20°C ;搖擺式球磨機的撞擊球為錯球。
7.包裝儲存將得到的蛹蟲草粉在無菌室內,分裝入為容量為500克的包裝瓶內,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實施例2表I :不同制備方法獲得的蛹蟲草的對比試驗
權利要求
1.一種蛹蟲草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蛹蟲草菌液注入柞蠶生物繭的蠶蛹,16 18°C下培養7 10天獲得僵蛹; (2)僵蛹經無光照培養7 10天,蛹體表面形成子實體原基; (3)僵蠶再經光照培養1(Γ15天,光照強度為80(Γ1000勒克斯;之后白天自然光光照培養,晚上光照培養、光照強度為80(Γ1000勒克斯,直至子實體長出子囊殼。
2.根據權利要求I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柞蠶生物繭為以卵量母種獲得的柞蠶生物繭。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柞蠶生物繭的蠶蛹出蛹率為85%以上,健蛹率為94、8% ;優選地,所述柞蠶生物繭的蠶蛹在注入蛹蟲草菌液前經過消毒。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蟲草菌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備的 a.將凍干保藏的野生蛹蟲草菌種接種至脫脂牛乳,25°C下培養7天后分別接種至斜面復壯培養基和液體復壯培養基,25°C下培養7天,其中按重量份數計,所述斜面復壯培養基的組成為蠶蛹粉10份、蛋白胨10份、全脂奶粉10份、生物素O. 01份、瓊脂20份、水1000份、pH 5.8 ;所述液體復壯培養基的組成為蠶蛹粉10份、蛋白胨10份、全脂奶粉10份、生物素 O. 01 份、水 1000 份、pH 5.8 b.將經液體復壯培養基培養得到的蛹蟲草菌液注入柞蠶生物繭的蠶蛹,16 18°C下培養10天后,2(T22°C下光照培養30天,確認能否長出子實體; c.將能夠長出子實體的野生蛹蟲草菌種從斜面復壯培養基接種至擴增菌種液體培養基,25°C下培養24小時后振蕩培養72小時;其中,按重量份數計,所述擴增菌種液體培養基的組成為蠶蛹粉8份、蔗糖8份、奶粉10份、維生素液20份、磷酸二氫鉀I. 5份、磷酸二氫鈉I. O份、水1000份、pH 5. O ;按重量份數計,所述維生素液的組成為鹽酸硫胺素O. I份,核黃素O. 025份,吡哆醇O. 025份,泛酸鈣O. I份,對氨基苯甲酸O. 025份,氯化膽堿O. I份,肌醇O. I份,葉酸O. 0025份,生物素O. 001份,以及蒸餾水1000份。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I)中,所述蠶蛹置于培養盤中培養;優選地,所述蠶蛹置于培養盤中培養且培養時互相不重疊。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僵蠶在無光照培養前經過消毒;更優選地,所述僵蠶在無光照培養前經過消毒并被覆蓋塑料薄膜。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4)干燥得到的蛹蟲草;優選地,所述干燥條件為在頻率2450±50MHz的微波中、5(T60°C下干燥至含水量為5 8%。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5)粉碎得到的蛹蟲草;優選地,所述粉碎為先將蛹蟲草粗粉碎至2(Γ80目,再經球磨粉碎至15(Γ300目;更優選地,所述球磨粉碎的條件為粉碎時間為3小時,球磨轉速600轉/min,罐體溫度15°C,球體溫度為20°C。
9.根據權利要求I至8中任一項的制備方法制備的蛹蟲草。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8中任一項的制備方法制備的蛹蟲草在制備藥品、保健品、食品或化妝品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蛹蟲草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該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將蛹蟲草菌液注入柞蠶生物繭的蠶蛹,16~18℃下培養7~10天獲得僵蛹;(2)僵蛹經無光照培養7~10天,蛹體表面形成子實體原基;(3)僵蠶再經光照培養10~15天,光照強度為800~1000勒克斯;之后白天自然光光照培養,晚上光照培養、光照強度為800~1000勒克斯,直至子實體長出子囊殼。本發明選擇柞蠶生物繭和經過復壯的蛹蟲草菌種培育出成品率高和質量優質的蛹蟲草,并通過采用超微粉碎技術使產品的分散性、溶解性、吸收性得到根本的改善,保持了產品原有的生物活性和營養成分,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C05G3/00GK102893807SQ2012103765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陳文展, 苑桂華 申請人:廣州大光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