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蓄水底灌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補水灌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植物蓄水底灌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園林綠化、植樹造林和農業生產中,植物的澆水灌溉一直都是一個難題,在坡地、梯田等地勢不平的地段種植時,由于坡地和梯田地勢高低不同,位于地勢高的地點,水分不易存儲,植物在生長中會因缺水而造成長勢不好或干枯,而地勢低的地點由于水流匯集,會造成澇災,多余的水分因無法儲存而白白流失,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具有蓄水和汲水功能,為坡地和梯田種植的植物提供水分。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包括若干個由高至低設置的條形種植坑,每個所述種植坑內部皆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種植坑分隔成若干個集水區域,所述集水區域的內壁上設有防滲膜,所述種植坑內還罩扣有一個底部開口且頂部封閉的蓄水罩,所述隔板皆位于所述蓄水罩內部且隔板的頂部與所述蓄水罩的頂面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種植坑與所述蓄水罩兩側的間隙中設有滲水層,所述滲水層的高度與所述蓄水罩持平,所述滲水層的上方依次設有種植土層、集水隔膜以及蓋土層,所述集水隔膜上設有用于植株軀干穿過和便于水滲透的通孔;相鄰兩個所述種植坑之間設有連接管道,位于高位的所述種植坑連接有自動補水管道。作為一種改進,位于高位的種植坑中,所述連接管道的管口與所述隔板的高度持平;所述連接管道和所述自動補水管道內部皆設有一個封堵機構,所述封堵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種植坑內部的浮球,所述浮球連接有牽引繩,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連接管道且在端部設有封口塞。作為一種改進,連接兩個種植坑的連接管道中,所述浮球位于處于低位的種植坑中。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種植坑的一端設有延伸至地面的集水觀察口,所述集水觀察口上方設有蓋板,所述集水觀察口內部設有過濾裝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中由于設置了種植坑,該種植坑中設置有防滲漏的防滲膜,種植坑中設有蓄水罩和滲水層,水分通過滲水層滲漏到在蓄水罩中,植株通過滲水層吸收蓄水罩中的水分,即解決的儲水問題又能將儲存的水分利用與植株的生長中;本發明由于設置了若干個種植坑,按照地勢高低依次設置,且相鄰的兩個種植坑中設置了連接管道,補水時,種植坑由高到低逐層蓄水至與隔板持平的高度,然后由低至高逐個將種植坑中注滿水,即解決了地勢低處水多易澇的問題也解決了地勢高處缺水的問題。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
圖3是圖I的縱向剖面示意圖;圖中1_種植坑;11-隔板;12-蓄水塊;13-集水觀察口 ;14_蓋板;15-過濾裝置;2-防滲膜;3_畜水罩;4_滲水層;5_種植土層;6_集水隔膜;61_通孔;7_蓋土層;81_連接管道;82_自動補水管道;83_浮球;84_牽引繩;85_封口塞。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和圖3所示,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包括若干個由高至低設置的條形種植坑1,每個種植坑I內部皆設有隔板11,隔板11將種植坑I分隔成若干個集水區域,集水區域的內壁上設有防滲膜2,種植坑I內還罩扣有底部開口且頂部封閉的蓄水罩3,隔板11皆位于蓄水罩3內部且隔板11的頂部與蓄水罩3的頂面之間具有間隙,種植坑I與蓄水罩3兩側的間隙中設有滲水層4,滲水層4的高度與蓄水罩3持平,滲水層4的上方依次設有種植土層5、集水隔膜6以及蓋土層7,集水隔膜6上設有用于植株軀干穿過和便于水滲透的通孔61,種植坑的兩側設有高出地面的蓄水垅12,蓄水垅12與種植坑I的延伸方向平行,蓄水垅12用于收集水分,防止水分向外溢流,植株種植時,不得超出蓄水垅12所圍成的區域。相鄰兩個種植坑I之間設有連接管道81,位于高位的種植坑連接有自動補水管道82。連接管道81和自動補水管道82內部皆設有封堵機構,封堵機構包括進水支管和設置在種植坑內部的浮球83,浮球83連接有牽引繩84,牽引繩84的另一端穿過連接管道81且在端部設有封口塞85,連接兩個種植坑的連接管道中,浮球83位于處于低位的種植坑中,本實施例中,位于高位的種植坑中,連接管道的管口與隔板的高度相持平。種植坑I的一端設有延伸至地面的集水觀察口 13,集水觀察口 13上方設有蓋板14,集水觀察口 13內部設有過濾裝置15,過濾裝置15內部填充有植物秸桿、沙子和石子等,用于過濾泥沙,防止泥沙流入種植坑中而造成堵塞。本實施例施工完成后,可以采用表層補水和底灌補水相結合的方法。當種植坑中水位低時,穿過連接管道中的浮球下降,牽引繩松弛,堵塞連接管道的封口塞自動脫離;使用補水管道進行補水時,水流沖開堵塞補水管道支管的封口塞,水流流入高位的種植坑中,由隔板隔開的第一個集水區域內,當水位到達隔板頂部時,由于補水管道中的浮球與隔板的高度持平,未到達蓄水罩的頂部,浮球不拉緊牽引繩,因此封口塞未將支管堵塞,水流持續注入并流入相鄰的第二個集水區域,第二個集水區域開始注水;當水位到達隔板頂部時,水流入相鄰的第三個集水區域,以此類推,直到將最后一個集水區域中的水注至與隔板高度持平的位置。由于最后一個集水區域中安裝有連接管道,連接管道的管口與隔板高度持平,水流則順著連接管道流入低位的種植坑中,開始將低位的種植坑中各個集水區域注水至與隔板高度持平的位置。以此類推,當位于最低位置的種植坑中,最后一個集水區域注水至與隔板高低持平的位置時,由于最后一個種植坑未安裝向下的連接管道,水流會持續注入,使該種植坑中的水位高于隔板的高度,并使該種植坑中的浮球越來越高,最后到達蓄水罩的頂部,這時隨著浮球升高,牽引繩越拉越緊,另一端的牽引繩就會越來越緊,最終使封口塞堵住連接管道的管口,使水不再注入該種植坑中。與其相鄰的高位的種植坑由于連接管道被堵塞,該種植坑中,水位持續升高至高于隔板的高度,浮球到達蓄水罩的頂端時,將牽引繩拉緊,封口塞使該種植坑與相鄰的高位的種植坑的連接管道堵塞。以此類推,低位的種植坑水位滿后將連接管道堵塞,高位的種植坑中水位則上升,封口塞最終將連接管道中堵塞,當最高位的種植坑中的浮球到達蓄水罩的頂部時,牽引繩將封口塞拉緊堵塞水流流向種植坑的補水管道管口,則所有的種植坑的補水過程結束。同理,當雨水豐裕時,雨水經集水隔膜收集后,順著滲水層或集水觀察口存儲至蓄水罩中,原理同上。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 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由高至低設置的條形種植坑,每個所述種植坑內部皆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種植坑分隔成若干個集水區域,所述集水區域的內壁上設有防滲膜,所述種植坑內還罩扣有底部開口且頂部封閉的蓄水罩,所述隔板皆位于所述蓄水罩內部且隔板的頂部與所述蓄水罩的頂面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種植坑與所述蓄水罩兩側的間隙中設有滲水層,所述滲水層的高度與所述蓄水罩持平,所述滲水層的上方依次設有種植土層、集水隔膜以及蓋土層,所述集水隔膜上設有用于植株軀干穿過和便于水滲透的通孔;相鄰兩個所述種植坑之間設有連接管道,位于高位的所述種植坑連接有自動補水管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其特征在于位于高位的種植坑中,所述連接管道的管口與所述隔板的高度持平;所述連接管道和所述自動補水管道內部皆設有一個封堵機構,所述封堵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種植坑內部的浮球,所述浮球連接有牽引繩,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連接管道且在端部設有封口塞。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其特征在于連接兩個種植坑的連接管道中,所述浮球位于處于低位的種植坑中。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坑的一端設有延伸至地面的集水觀察口,所述集水觀察口上方設有蓋板,所述集水觀察口內部設有過濾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蓄水底灌系統,包括若干個由高至低設置的條形種植坑,每個種植坑內部皆設有隔板,隔板將種植坑分隔成若干個集水區域,集水區域的內壁上設有防滲膜,種植坑內還罩扣有蓄水罩,種植坑與蓄水罩的間隙中設有滲水層,滲水層的上方依次設有種植土層、集水隔膜以及蓋土層;相鄰兩個所述種植坑之間設有連接管道,位于高位的所述種植坑連接有自動補水管道。本發明由于設置了若干個種植坑,按照地勢高低依次設置,且相鄰的兩個種植坑中設置了連接管道,補水時,種植坑由高到低逐層蓄水至與隔板持平的高度,然后由低至高逐個將種植坑中注滿水,即解決了地勢低處水多易澇的問題也解決了地勢高處缺水的問題。
文檔編號A01G25/00GK102845279SQ20121037661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成立, 于海瑞, 何登菊, 黃英慧 申請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