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細粉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粉碎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超細粉碎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用于粉碎物料的超細粉碎機,其結構主要包括有機架,機架上經軸承座和軸承安裝有立軸,機架上還設有粉碎室,粉碎室內固定設有呈圓筒形的齒圈,齒圈底部封閉,齒圈內圓周上設有齒,立軸從齒圈底部中心伸入齒圈中,立軸的上端安裝有錘刀盤,錘刀盤周邊與齒相對應安裝有若干錘刀,粉碎室內在錘刀和齒圈的上方還設有分級機構,機架上固定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端與立軸傳動連接。其不足之處在于粉碎機的粉碎效率 與錘刀的轉速以及齒形有關,錘刀轉速越高,粉碎效率越高,但是,由于受機械結構、振動、噪聲、耐磨壽命等因素的限制,使錘刀轉速受到一定限制,難以有新的突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細粉碎機,使齒圈也能轉動,提高錘刀的相對運動速度,以提高粉碎效率。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超細粉碎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軸承座,軸承座的中心設有立軸,機架上還設有粉碎室,粉碎室內設有呈圓筒形的齒圈,齒圈底部封閉,齒圈內圓周上設有許多凸起尖齒,立軸從齒圈底部中心伸入齒圈中,立軸的上端安裝有錘刀盤,錘刀盤周邊與所述凸起尖齒相對應安裝有若干錘刀,粉碎室內在錘刀和齒圈的上方還設有分級機構,機架上固定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端與立軸傳動連接;所述立軸經軸承同軸安裝在空心的外軸內,外軸經軸承固定在軸承座上,外軸與機架上設置的第二電機的輸出軸端傳動連接,外軸上端與齒圈固定連接。本發明工作時,通過第一電機可驅動錘刀盤轉動,通過第二電機可驅動齒圈與錘刀相逆轉動,可大幅度提高錘刀和凸起尖齒之間的相對速度,增加打擊的動能,使物料更易粉碎,從而提高物料的粉碎效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提高粉碎機效率;可降低運動件的絕對轉速,有利于減小機械振動和噪音;錘刀盤轉速降低,可延長運動件的使用壽命;可減小大型粉碎機的錘刀盤直徑,減小體積,使大型粉碎機小型化。為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所述外軸與軸承座的內底部之間設有推力軸承。推力軸承可承受軸向力,降低了固定外軸的軸承的軸向推力,可減小磨損,提高使用壽命。為便于布置,使結構緊湊,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分設在粉碎室兩側。為方便安裝、制造和管理,所述第一電機和立軸之間、第二電機和外軸之間分別經傳動帶和帶輪傳動連接。
圖I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的超細粉碎機,其包括機架2,機架2上設有軸承座9,軸承座9內設有套裝在一起且相互轉動連接的外軸15和立軸6,機架2上還設有粉碎室3,粉碎室3內設有呈圓筒形的齒圈8,齒圈8底部封閉,齒圈8內圓周上設有許多凸起尖齒8a,凸起尖齒83的形狀如圖中所示,立軸6從齒圈8底部中心伸入齒圈8中,立軸6的上端安裝有錘刀盤5,錘刀盤5周邊與所述凸起尖齒相對應安裝有若干錘刀4,錘刀4沿錘刀盤5均勻間隔環布,粉碎室3內在錘刀4和齒圈8的上方還設有分級機構7,分級機構7由內外兩側目數不同的網罩組成,機架2上位于粉碎室3兩側固定有第一電機I和第二電機10,第一電機I的輸出軸端經傳動帶16和帶輪13與立軸6傳動連接;立軸6經軸承同軸安裝在空心的外軸15內,外軸15經軸承固定在軸承座9上,外軸15與第二電機10的輸出軸端經傳動帶11和帶輪12傳動連接,外軸15上端與齒圈8固定連接;外軸15與軸承座9的內底部之間設有推 力軸承14。
權利要求
1.一種超細粉碎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軸承座,軸承座的中心設有立軸,機架上還設有粉碎室,粉碎室內設有呈圓筒形的齒圈,立軸從齒圈底部中心伸入齒圈中,立軸的上端安裝有錘刀盤,其特征在于齒圈內圓周上設有許多凸起尖齒,錘刀盤周邊與所述凸起尖齒相對應安裝有若干錘刀,粉碎室內在錘刀和齒圈的上方還設有分級機構,機架上固定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端與立軸傳動連接;所述立軸經軸承同軸安裝在空心的外軸內,外軸經推力軸承固定在軸承座的內底部,外軸與機架上設置的第二電機的輸出軸端傳動連接,外軸上端與齒圈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細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分設在粉碎室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超細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和立軸之間、第二電機和外軸之間分別經傳動帶和帶輪傳動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粉碎裝置領域內的超細粉碎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軸承座,軸承座的中心設有立軸,機架上還設有粉碎室,粉碎室內設有呈圓筒形的齒圈,齒圈內圓周上設有許多凸起尖齒,立軸從齒圈底部中心伸入齒圈中,立軸的上端安裝有錘刀盤,錘刀盤周邊與所述凸起尖齒相對應安裝有若干錘刀,粉碎室內在錘刀和齒圈的上方還設有分級機構,機架上固定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端與立軸傳動連接;立軸經軸承同軸安裝在空心的外軸內,外軸經軸承固定在軸承座上,外軸與機架上設置的第二電機的輸出軸端傳動連接,外軸上端與齒圈固定連接。工作時,立軸和外軸相逆向轉動,可提高粉碎機效率;運動件轉速低,可減小機械振動和噪音,并延長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02C13/14GK102896026SQ2012103965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李振欣 申請人:李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