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葉環保楊樹及其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雜交大葉楊樹及其栽培方法,由中國白楊和歐洲紅楊經雜交選育而成,定名為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栽培步驟為: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區、養護、成林;成材周期為3-6年。具有雌雄同體、不開花、不接絮、耐鹽堿、抗風力、抗病蟲害、適應范圍廣闊、生長迅速、對空氣和土質無危害、成材量大等優點,可作為環境綠化、城市及公路行道樹、防風林、亦可作為大面積山地、丘陵地的經濟林木種植。其良好的環境效應、高成材量和優良的材質、可綜合應用的經濟價值將產生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中華大葉環保楊樹及其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楊樹的育苗及栽種技術。主要是由中國白楊和歐州紅楊經雜交選育而成的一種新的楊樹品種-“中華大葉環保楊樹”,具有雌雄同體、不開花、不接絮、耐鹽堿、抗風力、抗病蟲害、適應范圍廣闊、生長迅速、對空氣和土質無危害、成材量大等優點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的育苗及栽種技術。
【背景技術】
[0002]楊樹的栽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品種達到100多種。然而,原品種普遍存在的缺點是:1、分布范圍較窄:非耐熱、耐寒品種,僅適應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2、每年開花、結絮:其產生的花絮污染環境,被人吸入后可引發呼吸道炎癥或過敏。3、病蟲害較多:楊樹的潰瘍病、黑斑癥多發,天敵有天牛、刺娥等;4、生長期長,成材率低:楊樹生長期一般在7年以上,每畝成材量僅為50-60m3。5、抗鹽堿、抗風能力差:對土壤PH要求嚴格(6-8),鹽堿較重的土地無法栽種;由于根系發育較差,樹干長纖維含量較低,6-7級大風容易折斷或倒覆。這些缺點使楊樹的大面積栽種和作為城市綠化樹和行道樹受到極大的限制。
[0003]經檢索,未發現有與本發明相似的公開技術文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楊樹的品種及栽培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中華大葉環保楊樹”及其栽培方法。該品種是中國白楊和歐州紅楊經雜交選育而成的一種新的楊樹品種,具有雌雄同體、不開花、不接絮、耐鹽堿、抗風力、抗病蟲害、適應范圍廣闊、生長迅速、對空氣和土質無危害、成材量大等特點。
[0005]實現本發明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是:這種雜交大葉楊樹由中國白楊和歐洲紅楊經雜交選育而成,表征為雌雄同體、不開花、不結絮,成材周期為3-6年。具有抗鹽堿、抗病蟲害、抗風力強、可扦插繁育、種植范圍廣、生長迅速、成材率高,可作城市綠化樹、行道樹和經濟林木種植的一種楊樹優良品種。
[0006]實現本發明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的栽培方法是:包括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區、養護、成林等步驟;其中
[0007]育苗包括下列步驟:
[0008]I)種條選取:選用1-2年成樹枝條作為培育新植株的種條;
[0009]2)制作插穗:選擇去除梢頭和根部,直徑1-2.5cm枝條作插穗,插穗保留3_5個芽苞,長度在10-15cm ;上端芽苞距插穗頂端1.5-2.0cm ;
[0010]3)插穗的預處理:將插穗根端向下,放置于帶孔塑料筐內,浸入清水中6-lOcm,每天換水一次;3-4天后取出,再浸入含有適量生根素、有機營養素的液體內1-2天即可供扦插;
[0011]4)育苗時間:每年1-5月時間內扦插育苗;
[0012]扦插包括下列步驟:采用“有機肥土杯扦插法”;[0013]I)有機肥土配制:使用表層耕作土過篩占15份、鋸末1份、有機堆制肥1份充分混合,于上年高溫暴曬后堆放腐熟后備用;
[0014]2)制備有機肥土杯:選用10*12cm上口稍大底部有泄水孔的塑料杯,松松裝滿有機肥土供扦插;
[0015]3)扦插插穗:灑水將有機肥土杯內土壤全部浸濕,插入插穗,插穗上端離土平面3-5cm,插穗與土壤自然緊密接觸,無需按壓;
[0016]4)放置場地:選擇室外平整的非耕地或空閑的曬場或道路;低溫地區可放置于塑料大棚內或溫室內;保持環境溫度15°C -25°C ;
[0017]5)放置密度:每畝放置有機肥土杯50,000-55, 000枚,按照條塊方式放置,條塊之間留有通道,用于澆水和作業;
[0018]6)養護:2周內每日澆水1-2次,以后視氣溫每日或隔日澆水I次;
[0019]7)育苗周期:樹苗生長期1.5-2個月,苗高20至30cm時,移栽到成林區;移栽到成林區包括下列步驟:
[0020]I)種植地點種植洞口周邊土壤挖松;
[0021]2)種植坑洞洞口寬度直徑30-40cm,深度30_40cm ;
[0022]3)洞底放上翻松的表土,表土上灑上一層有機肥;
[0023]4)有機肥上再放入翻松的表土,避免樹苗根部與肥料直接接觸,產生肥傷,導致樹根腐爛;
`[0024]5)將樹苗根部的塑料杯移除,有機肥土及樹苗一起放入種植樹坑中,有利苗根在種植土地上的拓展;
[0025]6)回填土壤,固定樹苗在種植洞口的中心,并使樹苗原插穗母枝樹干頂端蓋土離地平約10公分;
[0026]7) 土壤壓實,再灑水適量灌溉;
[0027]8)苗木發芽后,再放入有機肥、復合肥或化肥距樹干20cm外施用;
[0028]養護成林包括下列步驟:
[0029]I)移栽后定期施肥、除草、澆水、除蟲害;
[0030]2)移栽后一年,將I米以下的分枝全部剪除,剪除的枝條可作扦插之用;
[0031]3)移栽后第二年,將植株2.5米以下分枝剪除,剪除的枝條可作扦插之用,以后不再修剪;
[0032]4)分枝修剪時,在距離主干Icm處作平行主干修剪;
[0033]5) 3年期砍伐,作水楊酸提取及高級紙漿生產原料、制作棒球棒等;
[0034]6) 6年期砍伐,作成材使用及制作膠合板;
[0035]成林區環境:
[0036]I)環境溫度:_20°C -42°C ;
[0037]2)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
[0038]3) 土地酸堿度:土壤 PH 5-8.5。
[0039]4)最大風力:9級以下;
[0040]5)植株密度:平地,180-200株/畝;30度以下坡地,130-150株/畝;坡度增加,
密度酌情減少。[0041]該方法還包括:
[0042]所述種條選取還包括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采用春季隨采隨插方式選取種條;長江以北地區可以秋季選取種條,用窖藏方式保存種條,維持溫度在0°C --3°C之間,春季開窖啟用。
[0043]所述育苗周期還包括作為行道樹或城市綠化,樹苗生長期可延長到一年,苗高
1.3m-1.6m 時移栽。
[0044]綜上所述,“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所具有的諸多優點,使之適合在我國的大部分國土種植,可作為環境綠化、城市及公路行道樹、防風林、亦可作為大面積山地、丘陵地的經濟林木種植;其優良的材質、可綜合應用的經濟價值和高成材量亦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初步估算,6年期林木砍伐,產值10萬元/畝以上;本新品種大面積種植所產生的良好環境效應也會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作出貢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5]圖1是本發明的“有機肥土杯”尺寸及“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插穗在“有機肥土杯”中的位置。
[0046]圖2是本發明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成林區移栽種植坑洞尺寸及坑洞內土、肥及移栽后植株位置。
[0047]圖中:1有機肥杯、2有機肥土、3插穗、4芽苞、5種植坑洞、6地面、7樹苗、8 土壤、9表土、10有機肥。
【具體實施方式】
[004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49]實現本發明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是:這種雜交大葉楊樹由中國白楊和歐洲紅楊經雜交選育而成,表征為雌雄同體、不開花、不結絮,成材周期為3-6年。具有抗鹽堿、抗病蟲害、抗風力強、可扦插繁育、種植范圍廣、生長迅速、成材率高,可作城市綠化樹、行道樹和經濟林木種植的一種楊樹優良品種。
[0050]實現本發明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的栽培方法是:包括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區、養護、成林等步驟;其中
[0051]1、“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是雌雄同體、不開花、不結絮,具有抗鹽堿、抗病蟲害、抗風力強、可扦插繁育、種植范圍廣、生長迅速、成材率高,可作城市綠化樹、行道樹和經濟林木種植的一種楊樹優良品種。
[0052]2、“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應用“有機肥土杯扦插法”扦插方式育苗:種條:選用1-2年生的成樹枝條作種條。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應用1-2年成樹修剪枝條采用春季隨采隨插方式選取作為種條。長江以北地區可以秋季選取種條,也可以將春季種植2-3月的成樹距根部5cm處剪切作種條,第二年樹根部新長成的枝條同樣剪切作種條。秋季剪切的種條用窖藏方式保存,即在房后避風處挖出2*2米土窖,將種條分層平放,每層間撒上沙土,窖頂覆蓋秸桿保溫,控制溫度在O° —3°之間,春季開窖啟用。
【發明者】應用本方法選取枝條,經扦插育苗后移栽,成活率達到90%以上,未見種系退化、樹干彎曲、根系發育不良等現象。[0053]插穗:選取種條去除梢端,樹徑1.0-2.5cm種條最為適宜。插穗長度10_15cm左右,3-5個芽苞。插穗上端平剪,距上芽苞1.5-2.0cm,下端斜剪呈40-60°。確保樹皮無撕裂、上芽苞無損壞。
[0054]插穗預處理:將插穗根端向下,放置于帶孔塑料筐內,浸入清水中6-lOcm,每天換水一次;34天后取出,再浸入含有少量生根素、治天牛、刺娥農藥和有機營養素的液體內浸泡1-2天即可供扦插;
[0055]育苗時間:每年1-5月時間內扦插育苗。
[0056]扦插方法:采用“有機肥土杯扦插法”;
[0057]有機肥土配制:使用表層耕作土過篩占15份、鋸末1份、有機堆制肥1份均勻混合,于上年高溫暴曬消毒后堆放腐熟后備用;制備“有機肥土杯”:選用10*12cm上口稍大底部有泄水孔的塑料杯,松松裝滿有機肥土供插枝;
[0058]扦插插穗:灑水將“有機肥土杯”內土壤全部浸濕,插入插穗,確保上端芽苞外露,插穗頂端離土平面3-5cm,插穗與土壤自然緊密接觸,無需按壓;
[0059]放置場地:可選擇室外平整的非耕地、空閑的曬場、道路等,制作成平床或洼床;低溫地區可放置于塑料大棚內或溫室內;保持環境溫度15度-25度;
[0060]放置密度:每苗放置“有機肥土杯” 50,000-55, 000枚,按照條塊方式放置,中間留有通道,便于澆水等操 作;如果培育一年生苗木,要適當降低“有機肥土杯”放置密度1/2。
[0061]育苗養護:2周內每日澆水1-2次,以后視氣溫每日或隔日澆水I次;育苗周期:樹苗生長期1.5-2.0個月,苗高20至30cm時,可移栽到山地或經濟林成林區。如果作為城市綠化或行道樹,可培育一年期苗木,苗高1.3-1.6米時可出圃移栽。
[0062]3、“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成林區移栽方法:種植地點種植坑洞口周邊土壤挖松,種植坑洞口寬度直徑30-40公分,深約30-40公分;洞底放上翻松的表土,表土上灑上一層有機肥;有機肥料上再放入翻松的表土,避免樹苗根與肥料直接接觸,產生肥傷,導致樹苗根腐爛;將樹苗根部的塑料杯移除,有機肥土及樹苗一起放入種植樹坑中,有利根在種植土地上的拓展;放入土壤固定樹苗在種植坑洞口的中心,使樹苗原母枝樹干頂部蓋土離地平約10公分;將已種植樹苗坑洞的土壤壓實,再灑水適量灌溉;樹苗移植后視氣候給予適當灌溉,苗木發芽後,再放入有機肥、復合肥或化肥距樹干20cm外施用;植株密度:平地,180-200株/畝;30度以下坡地,130-150株/畝;坡度增加,不影響栽種,密度酌情減少。
[0063]4、“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成林區養護方法:移栽后定期施有機肥或化肥、除草、澆水、除蟲害;移栽后一年,要將I米以下的分枝全部剪除,剪除的枝條可作扦插育苗之用;移栽后第二年,將植株2.5米以下分枝剪除,剪除的枝條同樣作扦插育苗之用,以后不再修剪;分枝修剪時,在距離主干Icm處作平行主干的修剪;
[0064]5、“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成林區環境要求:環境溫度:-20°C至42°C,適宜從三海關內到海南島的中國大部分國土 ;抗干旱,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地區均可種植;抗鹽堿,土壤酸堿度PH 5-8.5范圍內,可正常生長;抗風力,最大風力9級以下無折斷及倒伏;
[0065]6、砍伐應用:3年期砍伐:作水楊酸提取及高級紙漿生產、制作棒球棒;6年期砍伐:作成材使用,或制作纖維板。
[0066]7、“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優勢:“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除了不開花、不結絮、種植范圍廣等優點外,還具有樹干挺直、生長迅速(一年樹高3.5米【1.3米高平面樹徑5cm】;二年樹高5.5米【樹徑11cm】;四年樹高9.5米【樹徑20cm】;六年樹高14.5米【樹徑25cm】;以上數據為一年生成林后基本無特殊管理的自然生長狀況)、材質優良(長纖維含量70% _72%,3年期林材砍伐可作包括造幣紙在內的高級紙漿、提取阿司匹林原料、制作棒球棒等)、抗鹽堿(土壤PH5-8.5可栽種,亦可種植于垃圾填埋場上和種植桉樹后已經酸化的土壤)、成材量大出年生成樹單株積材量0.5m3,每畝積材可達90-100m3,較國內同類品種積材量提升30%以上);該樹樹冠寬大、枝葉無污染環境的異味散發而具有釋放氧氣1.2公噸/公頃*年、吸碳(二氧化碳)量2043公噸/公頃*年的功能,因而具有優良環保性能,可作為城市綠化和行道樹種植;本樹樹葉含豐富脂肪、有機鹽、植物蛋白,可作為牲畜飼料;該樹種抗病蟲害,沒有發生過楊樹潰瘍病、黑斑病,對刺娥等有抵抗,可能受害的天牛也易于預防。
[0067]“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經選育成功后,同時在大陸和臺灣省進行育苗和成林試驗。相繼在山東省的威海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廣東省的惠州市、河源市、臺灣省的高雄市等地進行“有機肥土杯扦插法”育苗,并進行多處成林種植試驗。以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長寧培育基地為例(見附件),該基地用大田“有機肥土杯扦插法”扦插育苗圃培育了大量種苗(見附件1-1—1-3),分別有出芽到長葉、2月期苗木、6月期苗木(見附件1-4—1-6)并移栽到成林區(見附件2-1),成林區分別有I年、2年、4年、6年成樹生長狀態(見附件2_2__2_5)。
[0068]“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楊樹在國內諸多省市和臺灣省的試驗種植成功,驗證了該新品種楊樹的優良性能及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也驗證了“中華大葉環保楊樹”新品種楊樹的育苗及種植方法是完`全成熟和適用于大面積推廣應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華大葉環保楊樹,其特征是由中國白楊和歐洲紅楊經雜交選育而成,表征為雌雄同體、不開花、不結絮,成材周期為3-6年。
2.實現權利要求1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驟為: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區、養護、成林;其中 育苗包括下列步驟: 1)種條選取:選用1-2年成樹枝條作為培育新植株的種條; 2)制作插穗:選擇去除梢頭和根部,直徑1-2.5cm枝條作插穗,插穗保留3-5個芽苞,長度在10-15cm ;上端芽苞距插穗頂端1.5-2.0cm ; 3)插穗的預處理:將插穗根端向下,放置于帶孔塑料筐內,浸入清水中6-lOcm,每天換水一次;3-4天后取出,再浸入含有適量生根素、有機營養素的液體內1-2天即可供扦插; 4)育苗時間:每年1-5月時間內扦插育苗; 扦插包括下列步驟:采用“有機肥土杯扦插法”; 1)有機肥土配制:使用表層耕作土過篩占15份、鋸末1份、有機堆制肥1份充分混合,于上年高溫暴曬后堆放腐熟后備用; 2)制備有機肥土杯:選用10*12cm上口稍大底部有泄水孔的塑料杯,松松裝滿有機肥土供扦插; 3)扦插插穗:灑水將機肥土杯內土壤全部浸濕,插入插穗,插穗上端離土平面3-5cm,插穗與土壤自然緊密接觸,無需按壓;` 4)放置場地:選擇室外平整的非耕地或空閑的曬場或道路;低溫地區可放置于塑料大棚內或溫室內;保持環境溫度15°C -25°C ; 5)放置密度:每畝放置有機肥土杯50,000-55,000枚,按照條塊方式放置,條塊之間留有通道,用于澆水和作業; 6)養護:2周內每日澆水1-2次,以后視氣溫每日或隔日澆水I次; 7)育苗周期:樹苗生長期1.5-2個月,苗高20至30cm時,移栽到成林區; 移栽到成林區包括下列步驟: 1)種植地點種植洞口周邊土壤挖松; 2)種植坑洞洞口寬度直徑30-40cm,深度30_40cm; 3)洞底放上翻松的表土,表土上灑上一層有機肥; 4)有機肥上再放入翻松的表土,避免樹苗根部與肥料直接接觸; 5)將樹苗根部的塑料杯移除,有機肥土及樹苗一起放入種植樹坑中; 6)回填土壤,固定樹苗在種植洞口的中心,并使樹苗原插穗母枝樹干頂端蓋土離地平約10公分; 7)土壤壓實,再灑水適量灌溉; 8)苗木發芽后,再放入有機肥、復合肥或化肥距樹干20cm外施用; 養護成林包括下列步驟: 1)移栽后定期施肥、除草、澆水、除蟲害; 2)移栽后一年,將I米以下的分枝全部剪除,剪除的枝條可作扦插之用;3)移栽后第二年,將植株2.5米以下分枝剪除,剪除的枝條可作扦插之用,以后不再修剪;4)分枝修剪時,在距尚主干Icm處作平行主干修剪; 5)3年期砍伐,作水楊酸提取及高級紙漿生產原料、制作棒球棒; 6)6年期砍伐,作成材使用及制作膠合板; 成林區環境: 1)環境溫度:-20°C-42°C ; 2)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 3)土地酸堿度:土壤PH 5-8.5。 4)最大風力:9級以下; 5)植株密度:平地,180-200株/畝;30度以下坡地,130-150株/畝;坡度增加,密度酌情減少。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種條選取還包括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采用春季隨采隨插方式選取種條;長江以北地區可以秋季選取種條,用窖藏方式保存種條,維持溫度在0°C -3°C之間,春季開窖啟用。
4.如權利要 求2所述的中華大葉環保楊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育苗周期還包括作為行道樹或城市綠化,樹苗生長期可延長到一年,苗高1.3m-1.6m時移栽。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766101SQ201210400783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9日
【發明者】王佑夫, 李保明, 林昆正, 王添丁, 黎炳森 申請人:王佑夫, 李保明, 林昆正, 王添丁, 黎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