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山藥的種植。
背景技術:
山藥為薯菠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是一種集藥、菜、糧兼用的特色經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藥用經濟價值和產業開發潛質。山藥的塊莖肉質細膩,營養豐富,不僅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維生素和糖類等營養成分,ifu }_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衰老、抗腫瘤等保健功效。山藥既能用作食物為人類提供 大量糖類物質,又能提供生物活性成分,為人體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細胞、調節腸胃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以及降低血糖血脂和促進抗菌消炎等,能有效減少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有利十人體健康。目前植物的繁育一般有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山藥普遍采用的是無性繁殖技術,包括頂芽繁殖、塊根繁殖和零余子繁殖,頂芽繁殖培育出的種子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抗病性和抗逆性的衰退,目前普遍采用零余子和塊根繁殖結合的方式進行繁殖,但是零余子的休眠期較長,一般10-11月收獲,到下一年的4月份萌芽后播種才能發芽,體眠期長達4-6個月之久。零余子休眠過程中在適宜環境下只能發出不定根,不能發芽和產生有效根。零余子體眠期較長的特性影響山藥的適時栽培。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不僅能選育出形狀穩定遺傳的原種,而且能縮短零余子的休眠時間。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第I年10月底選擇優良單株的山藥零余子,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進行Y射線照射處理后,沙藏兩個月左右;
2)于12月底將步驟I)中保藏的零余子用質量濃度為2-5%的H2O2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然后用營養液浸濕細沙,放入溫度為22-26°C的培養箱中進行催芽處理,并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
3)第2年2月中旬將步驟2)中出芽的零余子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并進行覆膜處理,然后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小山藥;
4)對步驟3)獲得的小山藥進行鑒定和選種,選擇重量為250-300g,長度為15-18cm的小山藥,進行品質分析,將符合要求的小山藥進行留種繁育;
5)第3年4月中旬將步驟4)中篩選出來的小山藥進行栽種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原原種;6)第4年4月中旬將步驟5)篩選出來的原原種進行繁育,培育出遺傳性狀穩定的原種。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所述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NH4NO3 O. 7-1. Og,KNO3 O. 8-1. 2g, MgSO4 · 7H20 O. 15-0. 3g, KH2PO4 O. 08-0. 18g, CaCl2 · 2H20 0. 15-0. 35g。進一步,所述的步驟4)中篩選的小山藥的品種特征表性為鐵棍山藥地上部分生長較弱,葉片較少,莖蔓較細,莖葉顏色較淺,所結零余子少,地下部分塊莖直細,皮色較深,毛眼突出,無光澤,截面色白、粉足、細膩。進一步,所述的步驟4)中的品質分析為對小山藥進行成分的檢測,其中符合要求的小山藥的成分為淀粉30%-31%、總糖I. 0%-1. 2%、氨基酸3. 0%-3. 15%、水份60%_68%、粗蛋白 4. 0%-4. 2%、鋒 3. Omg/kg-3. 2 mg/kg、續 4. O mg/kg -4. 5mg/kg、鐵 5· 5 mg/kg-6. 0 mg/ kg、銅 2.0 mg/kg-2. 5 mg/kg。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零余子進行繁育,能保證品種優良形狀的穩定遺傳,而且通過對零余子進行一定的處理,可以打破山藥零余子的體眠期,由原來4-6個月的體眠期,縮短為2-3個月,種植時間由原來每年的4月份,提前至每年的2月份。通過覆膜方法延長其生育期,以提高山藥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該方法能使零余子的出芽率提高到56-70%,從而提高了產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I:
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第I年10月底選擇優良單株的山藥零余子,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進行Y射線照射處理后,沙藏兩個月左右;
2)于12月底將步驟I)中保藏的零余子用質量濃度為2-5%的H2O2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然后用營養液浸濕細沙,放入溫度為22-26°C的培養箱中進行催芽處理,并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
3)第2年2月中旬將步驟2)中出芽的零余子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并進行覆膜處理,然后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小山藥;
4)對步驟3)獲得的小山藥進行鑒定和選種,選擇重量為250-300g,長度為15-18cm的小山藥,進行品質分析,將符合要求的小山藥進行留種繁育;選用的小山藥為鐵地上部分生長較弱,葉片較少,莖蔓較細,莖葉顏色較淺,所結零余子少,地下部分塊莖直細,皮色較深,毛眼突出,無光澤,截面色白、粉足、細膩的鐵棍山藥,且小山藥中成分組成為淀粉30. 8%、總糖 I. 19%、氨基酸 3. 09%、水份 66. 67%、粗蛋白 4. 02%、鋅 3. 06mg/kg、鎂 438 mg/kg、鐵 5. 75mg/kg、銅 2.44 mg/kg。;
5)第3年4月中旬將步驟4)中篩選出來的小山藥進行栽種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原原種;
6)第4年4月中旬將步驟5)篩選出來的原原種進行繁育,培育出遺傳性狀穩定的原種。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所述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NH4NO3 O. 7g,KNO3
0.8g, MgSO4 · 7H20 O. 15g, KH2PO4 0. 08g, CaCl2 · 2H20 0. 35g。實施例2:
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第I年10月底選擇優良單株的山藥零余子,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進行Y射線照射處理后,沙藏兩個月左右;
2)于12月底將步驟I)中保藏的零余子用質量濃度為2-5%的H2O2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然后用營養液浸濕細沙,放入溫度為22-26°C的培 養箱中進行催芽處理,并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
3)第2年2月中旬將步驟2)中出芽的零余子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并進行覆膜處理,然后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小山藥;
4)對步驟3)獲得的小山藥進行鑒定和選種,選擇重量為250-300g,長度為15-18cm的小山藥,進行品質分析,將符合要求的小山藥進行留種繁育;選用的小山藥為鐵地上部分生長較弱,葉片較少,莖蔓較細,莖葉顏色較淺,所結零余子少,地下部分塊莖直細,皮色較深,毛眼突出,無光澤,截面色白、粉足、細膩的鐵棍山藥,且小山藥中成分組成為淀粉30%、總糖
1.0%、氨基酸 3. 0%、水份 66%、粗蛋白 4. 0%、鋅 3. Omg/kg、鎂 4. 2 mg/kg、鐵 5. 5 mg/kg、銅 2. 5
mg/kgο ;
5)第3年4月中旬將步驟3)中篩選出來的小山藥進行栽種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原原種;
6)第4年4月中旬將步驟5)篩選出來的原原種進行繁育,培育出遺傳性狀穩定的原種。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所述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NH4NO3 I. O g,KNO3
I.0g, MgSO4 · 7H20 O. 2g, KH2PO4 O. lg, CaCl2 · 2H20 0. 2g。實施例3
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第I年10月底選擇優良單株的山藥零余子,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進行Y射線照射處理后,沙藏兩個月左右;
2)于12月底將步驟I)中保藏的零余子用質量濃度為2-5%的H2O2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然后用營養液浸濕細沙,放入溫度為22-26°C的培養箱中進行催芽處理,并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
3)第2年2月中旬將步驟2)中出芽的零余子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并進行覆膜處理,然后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小山藥;
4)對步驟3)獲得的小山藥進行鑒定和選種,選擇重量為250-300g,長度為15-18cm的小山藥,進行品質分析,將符合要求的小山藥進行留種繁育;選用的小山藥為鐵地上部分生長較弱,葉片較少,莖蔓較細,莖葉顏色較淺,所結零余子少,地下部分塊莖直細,皮色較深,毛眼突出,無光澤,截面色白、粉足、細膩的鐵棍山藥,且小山藥中成分組成為淀粉32%、總糖
I.2%、氨基酸 3. 2%、水份 65%、粗蛋白 4. 1%、鋅 3. 2mg/kg、鎂 4. 5 mg/kg、鐵 6. O mg/kg、銅 2. O
mg/kgο ;
5)第3年4月中旬將步驟3)中 篩選出來的小山藥進行栽種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原原種;
6)第4年4月中旬將步驟5)篩選出來的原原種進行繁育,培育出遺傳性狀穩定的原種。所述的步驟2)中所述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NH4NO3 0.9 g, KNO3 l.Og,MgSO4 · 7H20 O. 15g, KH2PO4 O. 15g, CaCl2 · 2H20 0. 25g。凡在不脫離本發明核心的情況下做出的簡單的變形或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第I年10月底選擇優良單株的山藥零余子,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進行Y射線照射處理后,沙藏兩個月左右; 2)于12月底將步驟I)中保藏的零余子用質量濃度為2-5%的H2O2浸泡20-24小時,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均勻埋于細沙中;然后用營養液浸濕細沙,放入溫度為22-26°C的培養箱中進行催芽處理,并每兩天用營養液澆灌一次,保持沙土濕潤,直至山藥零余子出芽; 3)第2年2月中旬將步驟2)中出芽的零余子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并進行覆膜處理,然后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小山藥; 4)對步驟3)獲得的小山藥進行鑒定和選種,選擇重量為250-300g,長度為15-18cm的小山藥,進行品質分析,將符合要求的小山藥進行留種繁育; 5)第3年4月中旬將步驟3)中篩選出來的小山藥進行栽種在土肥條件一致、灌排水良好的山藥選種田中進行栽種,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枝葉變黃后,收集山藥,此時的山藥為原原種; 6)第4年4月中旬將步驟5)篩選出來的原原種進行繁育,培育出遺傳性狀穩定的原種。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2)中所述營養液的成分為每升水中含NH4NO3 O. 7-1. 0g, KNO3 0.8-1. 2g,MgSO4 · 7H20O.15-0. 3g, KH2PO4 O. 08-0. 18g, CaCl2 · 2H20 0. 15-0. 35g。
3.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4)中篩選的小山藥的品種特征表性為鐵棍山藥地上部分生長較弱,葉片較少,莖蔓較細,莖葉顏色較淺,所結零余子少,地下部分塊莖直細,皮色較深,毛眼突出,無光澤,截面色白、粉足、細膩。
4.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4)中的品質分析為對小山藥進行成分的檢測,其中符合要求的小山藥的成分為淀粉30%-31%、總糖 I. 0%-1. 2%、氨基酸 3. 0%-3. 15%、水份 60%-68%、粗蛋白 4. 0%-4. 2%、鋅 3. Omg/kg-3. 2 mg/kg、續 4. O mg/kg -4. 5mg/kg、鐵 5. 5 mg/kg-6.O mg/kg、銅 2. 0 mg/kg-2.5 mg/k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棍山藥的選育方法,采用零余子和塊根結合的方式進行繁育,并對所篩選出的零余子進行消毒和用營養液處理,解除零余子的休眠期,加快其發芽的方式進行選育繁殖。本發明采用零余子進行繁育,能保證品種優良形狀的穩定遺傳,而且通過對零余子進行一定的處理,可以打破山藥零余子的體眠期,由原來4-6個月的體眠期,縮短為2-3個月,種植時間由原來每年的4月份,提前至每年的2月份。通過覆膜方法延長其生育期,以提高山藥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該方法能使零余子的出芽率提高到56-70%,從而提高了產率。
文檔編號C05G1/00GK102907239SQ20121045001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耿振華 申請人:溫縣物華懷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