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飼料定時下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飼料定時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村或鄉下,有許多牲豬散養戶,需要一日三餐對牲豬喂食,由于農戶的農務比較繁忙,特別是在農忙期間,不能按時對牲豬進行喂食,如果牲豬在饑餓狀態下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例它們會到處拱頂豬圈,啃咬圈門,長期以來這種飽餓不均的現象會對牲豬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甚至有些農戶放棄喂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目前在農村或鄉下,有許多牲豬散養戶,需要一日三 餐對牲豬喂食,由于農戶的農務比較繁忙,特別是在農忙期間,不能按時對牲豬進行喂食,如果牲豬在饑餓狀態下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例它們會到處拱頂豬圈,啃咬圈門,這種飽餓不均的現象會對牲豬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甚至有些農戶放棄喂養之不足,而提供一種飼料定時下料裝置。本實用新型由料倉、發條鬧鐘、撥桿和閥板組成,發條鬧鐘安裝在料倉上,撥桿通過鉸鏈與料倉相鉸接,鋼絲繩一端繞在鬧鐘上緊旋鈕上,另一端與撥桿一端相連,閥板通過鉸鏈與料倉相鉸接,位于料倉的下料口處,撥桿上開有凹槽。它還有旋轉輪,旋轉輪上設有凸起,旋轉輪安裝在鬧鐘上緊旋鈕上,鋼絲繩一端繞在凸起上,另一端與撥桿一端相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農戶能夠對發條發條鬧鐘定時,可在指定期間將豬食料下料至食料槽內,對牲豬進行喂食,保證牲豬的飲食規律,給農戶騰出了充裕的時間。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撥桿與閥板結構示意圖。圖3是發條發條鬧鐘與旋轉輪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料倉I、發條鬧鐘2、撥桿3和閥板4組成,發條鬧鐘2安裝在料倉I上,撥桿3通過鉸鏈與料倉I相鉸接,鋼絲繩5 —端繞在鬧鐘上緊旋鈕2-1上,另一端與撥桿3 —端相連,閥板4通過鉸鏈與料倉I相鉸接,位于料倉I的下料口處,撥桿3上開有凹槽3-1。它還有旋轉輪6,旋轉輪6上設有凸起6-1,旋轉輪6安裝在鬧鐘上緊旋鈕2-1上,鋼絲繩5 —端繞在凸起6-1上,另一端與撥桿3 —端相連。使用方式使用時,先將本裝置安裝在飼料槽上方,然后飼料倒入至料倉I內,與此同時閥板4位于撥桿3的凹槽3-1內,將下料口處封閉,最后調整發條鬧鐘鬧鈴時間,當發條鬧鐘鬧鈴時,鬧鈴發條旋鈕2-1轉動,帶動旋轉輪6轉動,進而通過鋼絲繩5帶動撥桿 3旋轉,使閥板4脫離凹槽3-1,閥板打開,豬食料在重力作用下下料至飼料槽內即可。
權利要求1.飼料定時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料倉(I)、發條鬧鐘(2)、撥桿(3)和閥板(4)組成,發條鬧鐘(2)安裝在料倉(I)上,撥桿(3)通過鉸鏈與料倉(I)相鉸接,鋼絲繩(5)—端繞在鬧鐘的鬧鐘上緊旋鈕(2-1)上,另一端與撥桿(3) —端相連,閥板(4)通過鉸鏈與料倉(I)相鉸接,位于料倉(I)的下料口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飼料定時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撥桿(3)上開有凹槽(3-1)。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飼料定時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有旋轉輪(6),旋轉輪(6)上設有凸起(6-1),旋轉輪(6)安裝在鬧鐘上緊旋鈕(2-1)上,鋼絲繩(5) —端繞在凸起(6-1)上,另一端與撥桿(3) —端相連。
專利摘要飼料定時下料裝置,它由料倉(1)、發條鬧鐘(2)、撥桿(3)和閥板(4)組成,發條鬧鐘(2)安裝在料倉(1)上,撥桿(3)通過鉸鏈與料倉(1)相鉸接,鋼絲繩(5)一端繞在鬧鐘上緊旋鈕(2-1)上,另一端與撥桿(3)一端相連,閥板(4)通過鉸鏈與料倉(1)相鉸接,位于料倉(1)的下料口處。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農戶能夠對發條發條鬧鐘定時,可在指定期間將豬食料下料至食料槽內,對牲豬進行喂食,保證牲豬的飲食規律,給農戶騰出了充裕的時間。
文檔編號A01K5/02GK202603353SQ2012201535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明者龍江成 申請人:龍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