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258閱讀:18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農業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
背景技術
水稻缽苗移栽具有不緩苗、分蘗早、增產的效果,是水稻最佳的種植方式。現有的水稻缽苗移栽機有頂出式與夾秧兩種方式。頂出式采用擺栽或有序丟秧方式,對田地要求高,否則栽植作業質量不易保證;夾秧式作業要求秧苗直立,運輸難度大,不帶推秧裝置,對田地條件的要求嚴格,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發明創造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提供一種夾缽式取秧機構,通過 直接夾取缽盤坑穴內的缽體進行取秧作業,推秧塊推送缽體進行栽插作業。達到提高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降低對田地和秧苗條件的要求。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I、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內配裝凸輪和撥叉軸,撥叉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上,在栽植臂殼體內、位于撥叉軸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導向塊固裝在推秧桿后端部上,撥叉的一端與凸輪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上,壓力彈簧套裝在推秧桿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端面接觸配合,在栽植臂殼體外壁上部固裝矩形固定座,在矩形固定座左、右側部上分別固裝一個尖鑷子式、或叉子式的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左右側的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或弧形、或雙折彎形取秧夾,在推秧桿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錐形推秧塊的外錐表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前端內側面夾緊接觸配合。2、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內配裝凸輪和撥叉軸,撥叉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上,在栽植臂殼體內、位于撥叉軸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導向塊固裝在推秧桿后端部上,撥叉的一端與凸輪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上,壓力彈簧套裝在推秧桿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端面接觸配合,在栽植臂殼體外壁上部固裝錐形固定座,在錐形固定座左、右側部上分別固裝一個尖鑷子式、或叉子式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左、右側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取秧夾,在推秧桿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錐形推秧塊的外錐表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前端內側面夾緊接觸配
口 ο3、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內配裝凸輪和撥叉軸,撥叉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上,在栽植臂殼體內、位于撥叉軸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導向塊固裝在推秧桿后端部上,撥叉的一端與凸輪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上,壓力彈簧套裝在推秧桿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端面接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外壁上部固裝矩形固定座,在矩形固定座左、右側部上分別配裝鉸連座板,在左、右側的鉸連座板前端部上分別鉸連安裝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扭力彈簧套配在左、右側的鉸連座板前端部上,扭力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鉸連座板和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定位接觸配合,左、右側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取秧夾,在推秧桿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錐形推秧塊的外錐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前端內側表面夾緊接觸配合。本機構結構簡單,直接夾取缽體取秧,可實現取秧夾工作的“鷹嘴”形運動軌跡,同時配以推秧器推送缽體栽插,作業效果好,生產效率高,不僅適用于曲柄擺桿式分插機構中,在回轉式高速分插機構中同樣適用。
圖I是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尖鑷子式端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叉子式端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矩形固定座上對稱的錐形取秧夾結構示意圖。圖5是矩形固定座上對稱的弧形取秧夾結構示意圖。圖6是矩形固定座上對稱的雙折彎取秧夾結構示意圖。圖7是錐形固定座上對稱的錐形取秧夾結構示意圖。圖8是鉸連安裝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的對稱錐形取秧夾結構示意圖。圖中1、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2、矩形固定座3、壓力彈簧4、導向塊5、栽植臂殼體6、撥叉7、凸輪8、撥叉軸9、推秧桿10、錐形推秧塊11、錐形固定座12、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3、扭力彈簧14、鉸連座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一,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5內配裝凸輪7和撥叉軸8,撥叉6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8上,在栽植臂殼體5內、位于撥叉軸8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9,導向塊4固裝在推秧桿9后端部上,撥叉6的一端與凸輪7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4上,壓力彈簧3套裝在推秧桿9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5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4端面接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5外壁上部固裝矩形固定座2,在矩形固定座2左、右側部上分別固裝一個尖鑷子式、或叉子式的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1,左右側的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I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或弧形、或雙折彎形取秧夾,在推秧桿9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10,錐形推秧塊10的外錐表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I前端內側面夾緊接觸配合。實施例二,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5內配裝凸輪7和撥叉軸8,撥叉6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8上,在栽植臂殼體5內、位于撥叉軸8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9,導向塊4固裝在推秧桿9后端部上,撥叉6的一端與凸輪7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4上,壓力彈簧3套裝在推秧桿9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5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4端面接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5外壁上部固裝錐形固定座11,在錐形固定座11左、右側部上分別固裝一個尖鑷子式、或叉子式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左、右側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取秧夾,在推秧桿9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10,錐形推秧塊10的外錐表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前端內側面夾緊接觸配合。實施例三,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5內配裝凸輪7和撥叉軸8,撥叉6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8上,在栽植臂殼體5內、位于撥叉軸8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9,導向塊4固裝在推秧桿9后端部上,撥叉6的一端與凸輪7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4上,壓力彈簧3套裝在推秧桿9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5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4端面接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5外壁上部固裝矩形固定座2,在矩形固定座2左、右側部上分別配裝鉸連座板14,在左、右側的鉸連座板14前端部上分別鉸連安裝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扭力彈 簧13套配在左、右側的鉸連座板14前端部上,扭力彈簧13的兩端分別與鉸連座板14和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定位接觸配合,左、右側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取秧夾,在推秧桿9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10,錐形推秧塊10的外錐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前端內側表面夾緊接觸配合。作業過程如下栽植臂殼體5中的凸輪7繞其旋轉中心旋轉,套裝在撥叉軸8上的撥叉6通過與凸輪7緊壓接觸一端的凸輪運動進行擺動,套裝在導向塊4上的撥叉6的另一端通過擺動使與所述取秧夾兩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I的前端內側壓緊接觸配合的錐形推秧塊10和與其固裝的推秧桿9進行軸向運動,從而實現取秧夾的取秧和推秧。
權利要求1.一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5)內配裝凸輪(7)和撥叉軸(8),撥叉(6)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8)上,在栽植臂殼體(5)內、位于撥叉軸(8)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9),導向塊(4)固裝在推秧桿(9)后端部上,撥叉(6)的一端與凸輪(7)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4)上,壓力彈簧(3)套裝在推秧桿(9)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5)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4)端面接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5)外壁上部固裝矩形固定座(2),在矩形固定座(2)左、右側部上分別固裝一個尖鑷子式、或叉子式的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1),左右側的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I)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或弧形、或雙折彎形取秧夾,在推秧桿(9)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10),錐形推秧塊(10)的外錐表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I)前端內側面夾緊接觸配合。
2.—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5)內配裝凸輪(7)和撥叉軸(8),撥叉(6)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8)上,在栽植臂殼體(5)內、位于撥叉軸(8)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9),導向塊(4)固裝在推秧桿(9)后端部上,撥叉¢)的一端與凸輪(7)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4)上,壓力彈簧(3)套裝在推秧桿(9)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5)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4)端面接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5)外壁上部固裝錐形固定座(11),在錐形固定座(11)左、右側部上分別固裝一個尖鑷子式、或叉子式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左、右側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取秧夾,在推秧桿(9)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10),錐形推秧塊(10)的外錐表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前端內側面夾緊接觸配合。
3.—種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在栽植臂殼體(5)內配裝凸輪(7)和撥叉軸(8),撥叉(6)可擺動地套裝在撥叉軸(8)上,在栽植臂殼體(5)內、位于撥叉軸(8)上方部位處軸向可移動地裝配推秧桿(9),導向塊(4)固裝在推秧桿(9)后端部上,撥叉(6)的一端與凸輪(7)接觸配合,其另一端軸向定位、徑向留有間隙地套配在導向塊(4)上,壓力彈簧(3)套裝在推秧桿(9)上,其一端面固連在栽植臂殼體(5)上,另一端面與導向塊(4)端面接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殼體(5)外壁上部固裝矩形固定座(2),在矩形固定座(2)左、右側部上分別配裝鉸連座板(14),在左、右側的鉸連座板(14)前端部上分別鉸連安裝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扭力彈簧(13)套配在左、右側的鉸連座板(14)前端部上,扭力彈簧(13)的兩端分別與鉸連座板(14)和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定位接觸配合,左、右側的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共同構成對稱地錐形取秧夾,在推秧桿(9)前端部上固裝錐形推秧塊(10),錐形推秧塊(10)的外錐面與取秧夾的左、右側直剛性片或直柔性彈片(12)前端內側表面夾緊接觸配合。
專利摘要水稻缽苗移栽機夾缽式取秧機構屬于農業機械;在栽植臂殼體內,配裝凸輪、撥叉軸和推秧桿,撥叉套裝在撥叉軸上,導向塊固裝在推秧桿上,撥叉的一端與凸輪接觸配合,其另一端套配在導向塊上,壓力彈簧套裝在推秧桿上,在栽植臂殼體外壁上部固裝矩形固定座,在矩形固定座左、右側部上分別固裝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左、右側的折彎剛性片或折彎柔性彈片共同構成取秧夾,在推秧桿上固裝錐形推秧塊,錐形推秧塊的外錐面與取秧夾的前端內側夾緊接觸配合;本機構結構簡單,可實現取秧夾工作的“鷹嘴”形軌跡,直接夾取缽體取秧,同時配以推秧器推送缽體栽插,作業效果好,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2535725SQ2012202065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馮江, 宮成宇, 左彥軍, 彭濤, 趙勻, 辛亮 申請人:東北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龙| 镇巴县| 临夏县| 额济纳旗| 左云县| 淮南市| 临夏市| 栾川县| 勐海县| 清丰县| 申扎县| 海淀区| 辛集市| 长葛市| 平原县| 唐海县| 沅陵县| 湖南省| 南雄市| 无锡市| 罗江县| 博湖县| 海淀区| 台东市| 手游| 巴林右旗| 昭觉县| 潼南县| 广汉市| 鹰潭市| 荣成市| 祁连县| 和顺县| 长治市| 库伦旗| 日照市| 冀州市| 北海市| 兴仁县| 广德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