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透氣透水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泥土的透氣透水裝置,尤其是一種組合式透氣透水棒。
背景技術:
在綠化大樹種植中,現有的透氣透水方式有PVC管鉆孔插入樹木根系的土球周邊或用圓柱形網袋裝陶粒插入土球周邊,這種結構雖有一定透氣透水功能,但在土壤板結嚴重或淤泥土等惡劣立地條件下,透氣透水的效果較差。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式透氣透水棒,在土壤板結嚴重、淤泥土等惡劣立地條件下,能夠有效達到透氣透水的效果,從而促使大樹根系正常發育,有效提高大樹的種植成活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一種組合式透氣透水棒,包括圓柱形的管筒,所述管筒有兩根,一根為水平設置的橫管筒,另一根為豎直設置的縱管筒,所述縱管筒的下端與橫管筒中間的上部貫通,構成倒T形結構,橫管筒和縱管筒的筒壁均為網狀結構,其內部填充有陶粒。
所述橫管筒和縱管筒的直徑均為80-120毫米,長度均為450-650毫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縱管筒的下端與橫管筒中間的上部貫通,構成倒T形結構,橫管筒和縱管筒的筒壁均為網狀結構,其內部填充有陶粒,這種結構,克服了現有技術在土壤板結嚴重或淤泥土等惡劣立地條件下,透氣透水的效果較差的缺陷,因為倒T形的組合式透氣透水棒,環繞土球設置,加大了土球底部的透氣透水面積,既可透氣透水,又可含蓄水分,樹木成活率達到了 95%以上,降低了奉獻,節約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組合式透氣透水棒,包括圓柱形的管筒,所述管筒有兩根,一根為水平設置的橫管筒1,另一根為豎直設置的縱管筒2,所述縱管筒2的下端與橫管筒I中間的上部貫通,構成倒T形結構,橫管筒I和縱管筒2的筒壁均為網狀結構,其內部填充有陶粒。作為優選,在栽種大樹時,所述橫管筒I和縱管筒2的直徑均為100毫米,長度均為500毫米。
使用上述組合式透氣透水棒進行大樹栽種的方法,步驟如下步驟一環繞大樹根系的土球填充團粒結構良好的種植土 ;步驟二 將六個組合式透氣透水棒 環繞土球設置,各所述縱管筒2均位于樹木根系的發達部位,且各所述縱管筒2的頂部均露出地面。本發明在中大君悅金沙花園北區I號地塊甲供苗大樹種植中進行了全面新技術運用,經持續不間斷觀察,大樹成活率達到了 95%以上,降低了奉獻,節約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權利要求
1.一種組合式透氣透水棒,包括圓柱形的管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有兩根,一根為水平設置的橫管筒(1),另一根為豎直設置的縱管筒(2),所述縱管筒(2)的下端與橫管筒(I)中間的上部貫通,構成倒T形結構,橫管筒(I)和縱管筒(2)的筒壁均為網狀結構,其內部填充有陶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透氣透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管筒(I)和縱管筒(2)的直徑均為80-120毫米,長度均為450-650毫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組合式透氣透水棒,包括圓柱形的管筒,所述管筒有兩根,一根為水平設置的橫管筒,另一根為豎直設置的縱管筒,所述縱管筒的下端與橫管筒中間的上部貫通,構成倒T形結構,橫管筒和縱管筒的筒壁均為網狀結構,其內部填充有陶粒。本發明提供一種了組合式透氣透水棒,在土壤板結嚴重、淤泥土等惡劣立地條件下,能夠有效達到透氣透水的效果,從而促使大樹根系正常發育,有效提高大樹的種植成活率。
文檔編號A01G7/06GK103039284SQ20131001233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4日
發明者劉明峰 申請人:杭州愛立特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