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滇重樓為延齡草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可直接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用于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傷痛、驚風抽搐等癥,是著名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季德勝蛇藥片、宮血寧膠囊等的主要組成藥物。傳統藥用滇重樓主要利用野生資源,隨著中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滇重樓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大幅增加,而野生重樓生長緩慢,從種子萌發到收獲需10多年時間,現野生資源已接近枯竭,嚴重威脅到以重樓為原料的醫藥企業的持續發展,人工栽培重樓已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人工栽培重樓從種植到收獲也需8-10年時間,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尤其是,滇重樓屬喜陰植物,忌強光直射,在播種或移栽前均需專門打樁搭建遮蔭棚,進一步增加了滇重樓種植成本,使藥農對滇重樓種植望而生畏,規模化種植難于推行。因此,研究開發一種降低滇重樓種植成本、提高單位面積土地收益的滇重樓種植方法是客觀需要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通過該方法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減少人工和種植成本的投入,降低種植風險,提聞經濟效益。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選擇海拔在1000-2500m之間,年降水量800mm以上,氣候濕潤、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呈中性或偏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地;
(2)、遮蔭人工林種植:以I 3X1 3m的株行距種植根系深度超過60cm、幼樹年生長量大于IOOcm的闊葉經濟林木,所述種植的闊葉經濟林木的種苗高度大于150cm ;
(3)、滇重樓種植管理:
A、待遮蔭人工林生長I年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林下以15X15cm的株行距移栽滇重樓幼苗;
B、滇重樓生長周期內,每個季度定期對遮蔭人工林進行修剪,以保證滇重樓獲得合適的遮蔭度。本發明利用不同植物的分層現象及生態位空間互補原理,采用滇重樓與經濟林木套栽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即有效解決了滇重樓的遮蔭問題,節省了遮蔭棚搭建費用,降低了種植成本,又可以同時收獲經濟林木的產品,大幅提高了土地收益,降低了種植風險。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 成本低、易于推廣、節約土地、保護環境、收益高、風險低等優點,為滇重樓的人工規模化種植提供了新的優化方案,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加以限制,基于本發明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換或替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
本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選地:選擇海拔為1850m、年降水量1400mm的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山地進行種植,該地氣候濕潤、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呈偏酸性、排水良好;
(2)、遮蔭人工林種植:以2X2m的株行距種植種苗高度大于150cm的蘋果樹;
(3)、滇重樓種植管理:
A、待蘋果林生長I年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林下以15X15cm的株行距移栽滇重樓幼苗; B、滇重樓生長周期內,每個季度定期對遮蔭人工林進行修剪,以保證滇重樓獲得合適的遮蔭度。本實施例中種植的蘋果林,大部分在2-3年后開始結果,平均畝產蘋果約2000kg,即在滇重樓的生長周期內,雖然滇重樓為能形成產品銷售,但每年可以收獲大量蘋果,作為對藥農的生產補貼,打破滇重樓種植后土地長周期無收益的狀況。同時,蘋果林可以起到對滇重樓遮蔭的作用,節省了打樁搭建遮蔭棚的大量人力物力。實施例2:
與實施例1同理,遮蔭人工林可以采用梨、桃、櫻桃、石榴、李、楊梅、橘、枇杷等水果樹,也可以采用杜仲、厚樸、山茱萸、肉桂、木瓜、香櫞、胖大海等藥材類經濟林木,或采用香樟、喜樹、桂花等園林綠化類經濟林木,凡是根系深度超過60cm、幼樹年生長量大于100cm,能夠對滇重樓起到遮蔭效果且本身能夠產生較好經濟效益的闊葉木本植物,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同經濟苗木種植時只需根據該樹種的遮蔭占地面積確定合適的株行距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選地:選擇海拔在1000-2500m之間,年降水量800mm以上,氣候濕潤、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呈中性或偏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地; (2)、遮蔭人工林種植:以I 3X1 3m的株行距種植根系深度超過60cm、幼樹年生長量大于IOOcm的闊葉經濟林木,所述闊葉經濟林木的種苗高度大于150cm ; (3)、滇重樓種植管理: A、待遮蔭人工林生長I年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林下以15X15cm的株行距移栽滇重樓幼苗; B、滇重樓生長周期內,每個季度定期對遮蔭人工林進行修剪,以保證滇重樓獲得合適的遮蔭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闊葉經濟林木為水果類經濟林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闊葉經濟林木為園林綠化類經濟林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闊葉經濟林木為藥材類經濟林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滇重樓的立體生態栽培方法,該方法利用不同植物的分層現象及生態位空間互補原理,在擬種植滇重樓區域先人工種植闊葉經濟林木,用闊葉經濟林木對滇重樓進行天然遮蔭,即有效解決了滇重樓的遮蔭問題,節省了遮蔭棚搭建費用,降低了種植成本,又可以同時收獲經濟林木的產品,大幅提高了土地收益,降低了種植風險。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易于推廣、節約土地、保護環境、收益高、風險低等優點,為滇重樓的人工規模化種植提供了新的優化方案,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01G17/00GK103210758SQ20131006466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日
發明者岳建生 申請人:師宗縣同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