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包括支撐輪、驅動輪、埋土輪、三點式連接架、安裝桿、支撐輪、苗筒旋轉分配器、座椅、機架、埋土輪旋鈕、刮刀、埋土輪、梨刀開溝器、踏板、短鏈輪罩、長鏈輪罩、驅動輪、動力傳動機構、平行四邊形臂、工作單元連接架等結構。三點式連接架連接機動車,連接在移栽機安裝桿的側上方,安裝桿為一橫梁,安裝桿的下方為兩個支撐輪,每個支撐輪輪軸連接縱向調節梁,縱向調節梁與安裝桿之間為螺旋式連接。該移栽機可實現調整移栽工作單元與地面的高度,調整行距,調整株距,調整栽植深度,調整施肥量,調整澆水量等,真正實現通用性、適應性強的特點,其功能既多樣化,結構又簡單,制造成本也低。
【專利說明】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國外制造的移栽機設備比較先進,但其技術與我國的農藝要求有差異,價格較高,不符合我國國情。而國內制造的移栽機械有鉗夾式、吊籃式、撓性圓盤式等幾種型式。這些型式在應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通用性差(如傷苗、漏栽等),通常只適應于一種農作物,且性能不穩定,功能也單一,其工作效率也低。因此,還不能廣泛地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中。要得到廣大農民的接受和應用,就需要一種通用性強、適應性好、性能穩定,結構簡單、價格適中、功能多樣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半自動移栽機機械。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可實現調整移栽工作單元與地面的高度,調整行距,調整株距,調整栽植深度,調整施肥量,調整澆水量等,真正實現通用性、適應性強的特點,其功能既多樣化,結構又簡單,制造成本也低。
[0004]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移栽機包括支撐輪、驅動輪、動力傳動機構、埋土輪、三點式連接架、安裝桿、支撐輪、苗筒旋轉分配器、座椅、機架、埋土輪旋鈕、刮刀、埋土輪、梨刀開溝器、踏板、短鏈輪罩、長鏈輪罩、驅動輪、平行四邊形臂、工作單元連接架等結構,所述三點式連接架連接機動車,連接在移栽機安裝桿的側上方,安裝桿為一橫梁,安裝桿的下方為兩個支撐輪,每個支撐輪輪軸連接縱向調節梁,縱向調節梁與安裝桿之間為螺旋式連接;安裝桿連接多個工作單元連接架,每個工作單元連接架轉動連接兩套平行四邊形臂,兩套平行四邊形臂轉動連接驅動輪兩側護板;驅動輪連接于機架下方,驅動輪輪軸通過動力傳動機構連接秧苗旋轉分配器驅動軸,秧苗旋轉分配器連接于機架的上方,秧苗旋轉分配器的后方為座椅;秧苗旋轉分配器的下方、機架底部連接梨刀開溝器,梨刀開溝器的后方為埋土輪;機架的后端連接刮刀和刮刀旋轉手柄,刮刀的刀刃設置在埋土輪外圓周的外側,并與埋土輪外圓表面具有等距間隙。
[0005]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桿的上表面設有滑槽,工作單元連接架的頂部邊緣處設有伸出的鉤狀體,鉤狀體與滑槽為滑動連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三點式連接架包括兩根斜梁和一根直梁,斜梁與安裝桿的連接為轉動連接,兩斜梁的頂部為彼此平行相對的連接板,并開有連接孔;直梁固定安裝于安裝桿上兩斜梁中間,直梁終端連接柱形件,柱形件伸出連接孔內。
[0007]進一步地,所述苗筒旋轉分配器為一圓盤,內置10苗筒,苗筒底部有下苗通道。
[0008]進一步地,所述縱向調節梁內部連接螺桿,螺桿的頂端連接搖桿,安裝桿前側面固定有螺母,螺母與螺桿配合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的齒輪鏈條傳動和連桿傳動,調整齒輪可調節秧苗分配器轉速和連桿頻率,而實現按農藝要求的株距調整,同時實現施肥、澆水作業的同步,以保證不同農作物農藝要求的通用化。
[0010]本發明涉及的這種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秧苗栽植深度均等一致,深淺符合農作物種植要求;秧苗保持直立、散落狀態,不歪斜倒伏、漏栽重栽;
行距、棵距均等一致,不過密或稀疏;秧苗無損傷,避免補栽使作物生長不一致;
按穴施肥量均等一致,避免作物生長營養參差不齊;按穴澆水量均等一致,避免沖漂秧苗的根系;覆土量多少和覆土虛實符合農作物栽培要求。
[0011]其工作原理如下:移栽機在拖拉機牽引下,依靠驅動輪與地面接觸滾動獲取動力、傳動機構帶動苗筒旋轉分配器、施肥機構、澆水機構。栽植作業時,隨著移栽機的前行,操作人只將秧苗旋轉分配器投放到苗筒苗杯中,在苗筒旋轉中秧苗通過下苗通道自由下落到開溝器開出的地溝中,同步完成穴施肥、穴澆水作業,埋土輪攏擠地溝兩側土壤覆土封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移栽機包括三點式連接架1、安裝桿2、支撐輪3、苗筒4、苗筒旋轉分配器5、座椅6、手柄7、刮刀8、埋土輪9、梨刀開溝器10、短鏈輪罩12、長鏈輪罩13、驅動輪
14、平行四邊形臂15、工作單元連接架16、搖桿17、縱向調節梁18和機架。
[0014]按照上述設計思路,研制的移栽機械在符合農作物栽培農藝要求的前提下,除人工上苗、投苗外,其它栽植工序(開溝、植苗、施肥、澆水、覆土等)協調一次完成,實現半自動化作業,達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栽植費用的效果。同時從農民角度考慮,力求結構簡單化,多種農作物通用化,多類地形 適應化,使其成為經濟適用受農民歡迎的移栽機械。
[0015]三、各部分結構及功能
(一)安裝桿。安裝桿2起著與工作單元連接架16連接的作用。考慮到移栽機作業時的阻力和連接固定方便的需要,安裝桿的材質選用冷型鋼,形狀為方形,上下面為槽型,長短隨懸掛的工作單元數量而定。這樣的設計一是耐拉不變形,二是可利用U型滑槽固定部件,便于拆裝和調整。
[0016](二)驅動輪。驅動輪14在移栽機作業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是產生驅動力作用,為移栽機傳動機構提供動力,帶動各機構轉動作業。其次是仿行作用,在遇到凸凹不平的地面時可減少或避免漏栽重載現象。驅動輪14選用寬幅適中,有凹凸花紋的輪胎,好處一是在松軟土地上行駛時不易下陷減少阻力,二是附著力強產生動力均勻。驅動輪安裝位置設計盡量與開溝器接近,因為兩者距離越近仿行效果越好,可有效減少或避免漏栽現象。
[0017](三)秧苗旋轉分配器與植苗機構。秧苗旋轉分配器5與植苗機構是移栽機的關鍵技術,其技術要求是從投苗到秧苗落至溝底的過程中不能產生機械碰撞而造成傷苗,且保持直立狀態,按這一技術要求,操作人員作業難度決定著栽植速度、植苗方式決定著對秧苗的保護程度。因此,在設計苗筒和植苗機構時,從速度、秧苗安全出發考慮機械可利用空間,將分配器設計為圓盤式,在圓盤上設置10個投苗杯,投苗區域大、操作人員在投放秧苗時相對輕松,有利于提高作業速度和避免漏栽。為防止機械碰撞傷苗,對植苗機構設計簡單,苗筒下方為一個方形下苗通道,直通溝底,通道下方設一片撥板,當秧苗降下到底部時撥板將其從通道中撥出植于溝底,由開溝回土流固定缽體使秧苗直立,完成植苗作業。
[0018](四)梨刀開溝器。梨刀開溝器10是移栽機的主要部件。由刀刃、兩側翼板和底板組成。作用是開出地溝方便植苗。刀刃決定入土和切土開溝的效果,兩側翼板夾角大小決定開溝的寬窄,底板起到使溝底平坦便于植苗的作用。簽于此,梨刀開溝器的技術要求為阻力小、溝底平、回流土適當。由此刀刃設計為銳角,尖部銳利有利于入土和切開土壤。其阻力小,回流土量小,既保證了秧苗的直立度,又防止了干土回流到溝底。對于開溝的深度設計了一個調節裝置,可予以調整。
[0019](五)埋土輪。埋土輪9是移栽機的主要部件之一,起著保證秧苗栽植質量的作用。作業時埋土輪將土溝兩側的土壤攏到秧苗根部擠實實現覆土封苗。封土量取決于埋土輪與地面夾角的大小,作業時根據地溝的深淺和農藝要求調整夾角,以實現所需的覆土量。
[0020](六)減重(壓)機構。減重(壓)機構由平行四邊形臂15、安裝桿2、縱向調節梁18和搖桿17組成,其作用是當土壤過于松軟驅動輪下陷時,提升安裝桿高度,使驅動輪上升,減小下陷,以減輕行進阻力。
[0021](七)傳動機構。傳動機構是移栽機的核心技術,它既為各機構作業傳導動力保證作業工序的協調,又起到調整株距的作用。本移栽機的傳動機構根據作業需要,系用齒輪鏈條傳動和連桿傳動兩種方式,整個機構由2個主動齒輪,2個調節齒輪、I個動力齒輪和I個偏心輪、數根連桿組成。通過鏈條相互連接傳導動力。作業時,驅動輪帶動主動齒輪轉動,將動力通過調節齒輪逐一傳導到秧苗分配器和偏心輪上,偏心輪帶動控制施肥機構、澆水機構的連桿動作,實現同步協調作業。
[0022]根據農作物栽植農藝要求和從移栽機通用性考慮,更換2個調節齒輪,可調整出23cm—60cm的棵距,同時也調整了秧苗分配器的轉速和帶動施肥機構、澆水機構連桿的運
行頻率。
[0023](A)施肥機構。施肥機構由料箱、料窩板、下料管組成,作業時連桿拉動料箱底部料窩板至箱體外,料窩內的肥料漏入下料管順管散落入秧苗根部周圍。施肥量大小調整料窩容積即可。如需條狀施肥,斷開連桿,打開漏肥即可,如普通移栽機的施肥結構。
[0024](九)澆水機構。澆水機構由水箱、水管和儲水閥組成,水箱置于拖拉機的上方以增加水壓。水管連接到移栽機上的儲水閥。作業時,連桿拉動儲水閥活塞運動,將水澆到秧苗根部,調節儲水閥容積控制澆水量大小。如需條狀澆水,斷開連桿,打開儲水閥門即可,如普通移栽機的澆水機構。
[0025](十)機架。機架起到安裝和連接移栽機各機構的作用。按移栽機作業技術要求和組成機構需要涉及形狀、尺寸以保證整體結構緊湊合理,運動協調靈活,堅固耐用和易于維護保養。
[0026](十一)座椅。座椅是操作人員投苗乘坐的,從人機工程學考慮,座椅設置為面向行駛方向,便于操作人員通過手勢與駕駛員溝通情況,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時對高度和舒適度做了合理性選擇。
[0027]實施例1 如下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機包括支撐輪、驅動輪、動力傳動機構、埋土輪、三點式連接架、安裝桿、支撐輪、苗筒旋轉分配器、座椅、機架、埋土輪旋鈕、刮刀、埋土輪、梨刀開溝器、踏板、短鏈輪罩、長鏈輪罩、驅動輪、平行四邊形臂、工作單元連接架等機構,所述三點式連接架連接機動車,連接在移栽機安裝桿的側上方,安裝桿為一橫梁,安裝桿的下方為兩個支撐輪,每個支撐輪輪軸連接縱向調節梁,縱向調節梁與安裝桿之間為螺旋式連接;安裝桿連接多個工作單元連接架,每個工作單元連接架轉動連接兩套平行四邊形臂,兩套平行四邊形臂轉動連接驅動輪兩側護板;驅動輪連接于機架下方,驅動輪輪軸通過動力傳動機構連接秧苗旋轉分配器驅動軸,調整傳動機構齒輪可調節株距,秧苗旋轉分配器連接于機架的上方,秧苗旋轉分配器的后方為座椅;秧苗旋轉分配器的下方、機架底部連接梨刀開溝器,梨刀開溝器的后方為埋土輪;機架的后端連接刮刀和手柄,刮刀的刀刃設置在埋土輪外圓周的外側,并與埋土輪外圓表面具有等距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桿的上表面設有滑槽,工作單元連接架的頂部邊緣處設有伸出的鉤狀體,鉤狀體與滑槽為滑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點式連接架包括兩根斜梁和一根直梁,斜梁與安裝桿的連接為轉動連接,兩斜梁的頂部為彼此平行相對的連接板,并開有連接孔;直梁固定安裝于安裝桿上兩斜梁中間,直梁終端連接柱形件,柱形件伸出連接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旋轉分配器為一圓盤,內置10個苗筒,苗筒底部有下苗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農作物秧苗移栽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調節梁內部連接螺桿,螺桿的頂 端連接搖桿,安裝桿前側面固定有螺母,螺母與螺桿配合連接。
【文檔編號】A01C23/04GK103444327SQ201310266135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8日
【發明者】郭成獻, 劉曉鋒, 何桂仁, 徐志森, 李奇, 葉國有, 吳保東, 孫延松, 喬俊杰 申請人:南陽市利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