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其具體步驟為:苗圃地的選擇——苗圃地的建立——排水系統的建立——茶樹種的選擇——插穗準備——插穗扦插——苗床管理——出苗——移栽;將出土的大白茶苗先用泥漿侵根后按170cm左右的大行距或40cm左右的小行距及30cm左右的株距實行單株雙行式栽培。本發明繁育方法經過實踐證明,不僅出苗率高,而且苗種好,出茶周期比傳統方法縮短了1/3,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白茶是眾多茶葉品種中的一種,其具有地域唯一、工藝天然和功效獨特等特性。中醫藥理證明,白茶性清涼,消熱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閩小記》中載:“白毫銀針,產太姥山鴻雪洞,其性寒涼,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藥。”特別是隨著近年來歐美國家對白茶進行的深入研究發現,相比其他茶類,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黃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類,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輻射、抗腫瘤,人體免疫力細胞的干擾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因此白茶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但因為白茶的特性,種植率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
[0004]一種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1)、苗圃地的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水源豐富、不受風害、交通方便、既要保水又要利水、不含石塊瓦爍的肥沃酸性土壤;
(2)、苗圃地的建立:將選擇的苗圃地施底肥深耕2次后進行整地做苗床,苗床長1.1~1.2米、高15~20cm,寬50cm ;在苗床上鋪上一層5~7cm新鮮黃土,黃土需要用0.5cm孔徑的篩子過篩;黃土平鋪在苗床表面,并適當壓平,使苗床平整;苗床平整后,澆水濕透,并在在苗床上劃出插穗行距的痕跡,以便扦插時按此痕跡整齊等距地扦插;
(3)、排水系統的建立:苗圃周圍建立排水溝,并與蓄水坑相通,排水溝比苗床低5~
8cm ;
(4)、茶樹種的選擇:選擇栽培的青、壯齡生長茂盛、無病蟲害的大白茶植株作為供穗母樹,而且要求供穗母樹枝干健壯、葉片大、節間長、腋芽飽滿;
(5)、插穗準備:選用當年5月份留下的新生枝條為穗條,7月至8月份進行扦插繁育,選紅梗或青梗,每個插穗3~4cm長并留有一個節間,插端具有60~70度的斜度,50根一捆,并在頭部用生根粉侵泡后半小時取出并蘸上新土泥漿;
(6)、插穗扦插: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葉柄處,按株行距0.3~0.4cmX 10~15cm進行扦插,最好按70~80度斜度插入苗床土壤中,一般將插穗短莖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腋芽和葉柄露出土面,待一行插好后,用食指或中指沿著插穗行將插穗附近的泥土稍事輕壓,使插穗和泥土緊貼,固定于苗床;加蓋地膜保水保濕,再起拱搭膜保溫,然后搭建遮陰網;在第二年3~4月除去地膜,5~6月撤拱去膜保留遮陰網至7~8月份;
(7)、苗床管理:剛插入土中的插穗,上下端均受傷,入土部分又淺,保持土壤濕潤極為重要;土壤露白急需澆水,一般2~3天澆灌一次;翌年5~6月份除草,并施濃度為5~10%的人畜糞肥催苗,適量噴灑高效低度農藥,確保幼苗健康、無病蟲害、長勢良好,6~7月再施肥一次促進苗木生長;
(8)、出苗:扦插后第二年9月底即可出苗;
(9)、移栽:將出土的大白茶苗先用泥漿侵根后按17Ocm左右的大行距或40cm左右的小行距及30cm左右的株距實行單株雙行式栽培。
[0005]本發明繁育方法經過實踐證明,不僅出苗率高,而且苗種好,出茶周期比傳統方法縮短了 1/3,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06]大白茶在眾多茶類種中具有獨特的特性,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同時由于大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喝紅葡萄酒飲白茶,一紅一白結合,可以解決飲用紅葡萄酒容易上火的難題,因此可以說大白茶是現代成功人士社交應酬的好伴侶。本發明根據大白茶的種植特性,通過多年實踐研究出一種繁育方法。
[0007]一種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1、苗圃地的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水源豐富、不受風害、交通方便、既要保水又要利水、不含石塊瓦爍的肥沃酸性土壤;
2、苗圃地的建立:將選擇的苗圃地施底肥深耕2次后進行整地做苗床,苗床長1.1~
1.2米、高15~20cm,畦面寬50cm ;在苗床上鋪上一層5~7cm新鮮黃壤,習稱黃土,黃土需要用0.5cm孔徑的篩子過篩。黃土平鋪在苗床表面,并適當鎮壓,使苗床平整。苗床平整后,澆水濕透,并在在苗床上劃出插穗行距的痕跡,以便扦插時按此痕跡整齊等距地扦插;` 3、排水系統的建立:苗圃周圍建立排水溝,并與蓄水坑相通,排水溝比畦面低5~
8cm ;
4、茶樹種的選擇:選擇栽培的青、壯齡生長茂盛、無病蟲害的大白茶植株作為供穗母樹,而且要求供穗母樹枝干健壯、葉片大、節間長、腋芽飽滿;
5、插穗準備:選用當年5月份留下的新生枝條為穗條,7月至8月份進行扦插繁育(宜選紅梗或青梗,不能選用麻梗,因其木質化程度較高),每個插穗3~4cm長并留有一個節間,節長節間短,插端具有60~70度的斜度,50根一捆,并在頭部用生根粉侵泡后半小時取出并蘸上新土泥漿;
6、插穗扦插: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葉柄處,按株行距0.3~
0.4cmX 10~15cm進行扦插,最好按70~80度斜度插入苗床土壤中,一般將插穗短莖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腋芽和葉柄露出土面,待一行插好后,用食指或中指沿著插穗行將插穗附近的泥土稍事輕壓,使插穗和泥土緊貼,固定于苗床。加蓋地膜保水保濕,再起拱搭膜保溫,然后搭建遮陰網。大約第二年3~4月除去地膜,5~6月撤拱去膜保留遮陰網至7~8月份;
7、苗床管理:剛插入土中的插穗,上下端均受傷,入土部分又淺,保持土壤濕潤極為重要。土壤露白急需澆水,一般2~3天澆灌一次。翌年5~6月份可以除草,并施濃度為5~10%的人畜糞肥催苗,適量噴灑高效低度農藥,確保幼苗健康、無病蟲害、長勢良好,6~7月再施肥一次促進苗木生長;
8、出苗:扦插后第二年9月底即可出苗移栽,出苗率為70~80%,其中一級苗占45%,二級苗占53%,三級苗占2%;9、移栽:將出土的大白茶商品苗先用泥漿侵根后按17 Ocm左右的大行距或40cm左右的小行距及30cm左右的株距實行“單株雙行”式栽培。
[0008]本發明與傳統繁育方法的技術指標對照表:
【權利要求】
1.一種大白茶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方法的具體步驟為: (1)、苗圃地的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水源豐富、不受風害、交通方便、既要保水又要利水、不含石塊瓦爍的肥沃酸性土壤; (2)、苗圃地的建立:將選擇的苗圃地施底肥深耕2次后進行整地做苗床,苗床長1.1~.1.2米、高15~20cm,寬50cm ;在苗床上鋪上一層5~7cm新鮮黃土,黃土需要用0.5cm孔徑的篩子過篩;黃土平鋪在苗床表面,并適當壓平,使苗床平整;苗床平整后,澆水濕透,并在在苗床上劃出插穗行距的痕跡,以便扦插時按此痕跡整齊等距地扦插; (3)、排水系統的建立:苗圃周圍建立排水溝,并與蓄水坑相通,排水溝比苗床低5~.8cm ; (4)、茶樹種的選擇:選擇栽培的青、壯齡生長茂盛、無病蟲害的大白茶植株作為供穗母樹,而且要求供穗母樹枝干健壯、葉片大、節間長、腋芽飽滿; (5)、插穗準備:選用當年5月份留下的新生枝條為穗條,7月至8月份進行扦插繁育,選紅梗或青梗,每個插穗3~4cm長并留有一個節間,插端具有60~70度的斜度,50根一捆,并在頭部用生根粉侵泡后半小時取出并蘸上新土泥漿; (6)、插穗扦插: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葉柄處,按株行距0.3~.0.4cmX 10~15cm進行扦插,最好按70~80度斜度插入苗床土壤中,一般將插穗短莖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腋芽和葉柄露出土面,待一行插好后,用食指或中指沿著插穗行將插穗附近的泥土稍事輕壓,使插穗和泥土緊貼,固定于苗床;加蓋地膜保水保濕,再起拱搭膜保溫,然后搭建遮陰網;在第二年3~4月除去地膜,5~6月撤拱去膜保留遮陰網至7~8月份; (7)、苗床管理:剛插入土中的插穗,上下端均受傷,入土部分又淺,保持土壤濕潤極為重要;土壤露白急需澆水,一般2~3天澆灌一次;翌年5~6月份除草,并施濃度為5~.10%的人畜糞肥催苗,適量噴灑高效低度農藥,確保幼苗健康、無病蟲害、長勢良好,6~7月再施肥一次促進苗木生長; (8)、出苗:扦插后第二年9月底即可出苗; (9)、移栽:將出土的大白茶苗先用泥漿侵根后按17Ocm左右的大行距或40cm左右的小行距及30cm左右的株距實行單株雙行式栽培。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636401SQ201310734864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余家奇, 劉莉 申請人:遵義琦瑯生物技術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