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包括發酵罐體,及設置在發酵罐體上方的機械密封裝置,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上方的傳動部件,及設置在傳動部件右側的電動機,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左側的入料孔,及設置在電動機下方的觀察孔,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下的攪拌機構,及設置在入料孔下方的取樣孔,及設置在取樣孔下方的冷卻水出口,及設置在觀察孔下方的進氣孔,及設置在進氣孔下方的儀表口,及設置在發酵罐體下方的冷卻水進口;該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上設有冷卻水的進出結構,降低了發酵罐體的溫度,可以連續使用,也減小了安全隱患,且發酵罐體的結構簡單,易維修,同時操作方式簡單,節約了成本,降低了勞動力。
【專利說明】 一種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
【背景技術】
[0002]生物飼料發酵罐是在飼料生產中的必備設備,可以產出更多種類的飼料,而現有的生物飼料發酵罐普遍不能將發酵時產生的大量熱散發掉,從而造成發酵罐不能連續使用,且安全隱患較大,結構也比較復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連續使用和安全性能高的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發酵罐體,及設置在發酵罐體上方的機械密封裝置,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上方的傳動部件,及設置在傳動部件右側的電動機,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左側的入料孔,及設置在電動機下方的觀察孔,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下的攪拌機構,及設置在入料孔下方的取樣孔,及設置在取樣孔下方的冷卻水出口,及設置在觀察孔下方的進氣孔,及設置在進氣孔下方的儀表口,及設置在發酵罐體下方的冷卻水進口。
[0005]作為優選,所述攪拌機構設有一個以上的攪拌器。
[0006]作為優選,所述發酵罐體設有一個以上的支撐腳,支撐腳沿圓周均勻分布在發酵罐體的底部。
[0007]作為優選,所述攪拌機構貫穿機械密封裝置,連接到傳動部件。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上設有冷卻水的進出結構,降低了發酵罐體的溫度,可以連續使用,也減小了安全隱患,且發酵罐體的結構簡單,易維修,同時操作方式簡單,節約了成本,降低了勞動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參閱圖1所示,一種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包括發酵罐體11,及設置在發酵罐體11上方的機械密封裝置8,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8上方的傳動部件7,及設置在傳動部件7右側的電動機1,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8左側的入料孔9,及設置在電動機I下方的觀察孔2,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8下的攪拌機構5,及設置在入料孔9下方的取樣孔12,及設置在取樣孔12下方的冷卻水出口 10,及設置在觀察孔2下方的進氣孔3,及設置在進氣孔3下方的儀表口 4,及設置在發酵罐體11下方的冷卻水進口 6。
[0011]所述攪拌機構5設有一個以上的攪拌器。所述發酵罐體11設有一個以上的支撐腳(未圖示),支撐腳沿圓周均勻分布在發酵罐體11的底部。所述攪拌機構5貫穿機械密封裝置8,連接到傳動部件7。
[0012]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在加工時,通過電動機I帶動傳動部件7進行機械密封,同時會使連接在傳動部件7上的攪拌機構5運動起來。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上設有冷卻水的進出結構,降低了發酵罐體的溫度,可以連續使用,也減小了安全隱患,且發酵罐體的結構簡單,易維修,同時操作方式簡單,節約了成本,降低了勞動力。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發酵罐體,及設置在發酵罐體上方的機械密封裝置,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上方的傳動部件,及設置在傳動部件右側的電動機,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左側的入料孔,及設置在電動機下方的觀察孔,及設置在機械密封裝置下的攪拌機構,及設置在入料孔下方的取樣孔,及設置在取樣孔下方的冷卻水出口,及設置在觀察孔下方的進氣孔,及設置在進氣孔下方的儀表口,及設置在發酵罐體下方的冷卻水進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設有一個以上的攪拌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罐體設有一個以上的支撐腳,支撐腳沿圓周均勻分布在發酵罐體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飼料自動連續發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貫穿機械密封裝置,連接到傳動部件。
【文檔編號】A23N17/00GK203523775SQ201320536870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1日
【發明者】盧林衡 申請人:瀧全(漳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