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水培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水培杯,包括杯體(1),所述杯體(1)的杯底的內壁上設有4條加強筋(2),所述的杯體(1)的杯身的下部設有兩排若干通孔(3),所述的杯體(1)的杯身的上部設有若干通氣孔(4),所述的杯體(1)的杯身的上部設有使杯體(1)伸長或縮短的呈折疊狀態的伸縮段(5);該新型水培杯的杯體呈錐型(下部小、上部大),杯身可調節長度,并增加了透氣性能,適于栽培植物的不同生長期的生長需要。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水培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水培栽培架上以固定栽培物的杯體,具體講是一種新型水培杯。
【背景技術】
[0002]水培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營養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目前較常用的設備有水培栽培架,該類型的水培栽培架由支撐架和安裝在支撐架上的栽培管構成,而栽培管沿軸向等間距開設有多個用于放置新型水培杯的定位孔。
[0003]水培時,新型水培杯依次放置在定位孔內,而栽培管內充有營養液,新型水培杯內則放置有用于固定培植物的泡沫塊或海綿團。
[0004]目前,現有的新型水培杯一般由塑料整體注塑成直筒狀,杯體整體長度無法調節,杯身沒有透氣孔,當栽培物長高后,原有長度的杯體則不適宜長高后的栽培物的生長,且易導致栽培物下部枝葉干枯死亡。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杯體長度可調節,杯身透氣,下部小、上部大的錐型,適于長高后的栽培物生長的新型水培杯。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水培杯,包括杯體,所述杯體的杯底的內壁上設有4條加強筋,所述的杯體的杯身的下部設有兩排若干通孔,所述的杯體的杯身的上部設有若干通氣孔,所述的杯體的杯身的上部設有使杯體伸長或縮短的呈折疊狀態的伸縮段。
[0007]進一步,所述的杯體下部兩排若干通孔呈正方形。
[0008]進一步,所述的杯體上部通氣孔呈正方形間隔排列。
[0009]進一步,所述的加強筋為4條,該4條加強筋相互交叉呈“米”字狀。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于錐型(下部小、上部大)杯身的上部設有使杯體伸長或縮短的呈折疊狀態的伸縮段,通過拉長或壓縮伸縮段便可改變杯體的長度,也就是說杯體的長度可調,滿足栽培物長高后的生長需求;杯身的上部設有若干通氣孔,部分栽培物枝葉可伸出杯身處,有利于栽培物下部枝葉的生長。
[0011]作為改進,所述的杯體下部兩排通孔呈正方形,兩排通孔便于營養液進入杯體內,也便于栽培物的根系從通孔處吸收營養液。
[0012]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加強筋為4條,該4條加強筋相互交叉呈“米”字狀,加強了杯體的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培杯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錐型杯體,2、加強筋,3、通孔,4、通氣孔,5、伸縮段。【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培杯,包括杯體1,所述杯體I的杯底的內壁上設有4條加強筋2,所述的杯體I的杯身的下部設有兩排若干通孔3,所述的杯體I的杯身的上部設有若干通氣孔4,所述的杯體I呈錐型(下部小、上部大),杯體I的杯身的上部設有使杯體I伸長或縮短的呈折疊狀態的伸縮段5,及所述的杯體I的杯身的上部設有若干通氣孔4。
[0017]實施例1:所述的杯體I呈錐型(下部小、上部大),所述的杯體的杯身有兩排若干通孔3呈正方形,所述的通氣孔4呈正方形間隔排列;所述的加強筋2為4條,該4條加強筋2相互交叉呈“米”字狀且端頭均延伸至杯身內壁處。
[0018]實施例2:該新型水培杯由于設置有使錐型杯體I伸長或縮短的呈折疊狀態的伸縮段5,當開始栽種栽培物時,此時無需拉伸杯體I的伸縮段5,此時杯體I的長度能滿足栽培物的生長需求。而當栽培物長高到一定程度后,此時原有的杯體I的長度不再適宜栽培物的生長,此時拉伸杯體I的伸縮段5,便能使杯體I的長度變長,從而滿足栽培物的生長,而呈錐型的杯體I的杯身設置有通氣孔4,能防止杯身伸長致使栽培物下部枝葉干枯死亡。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水培杯,包括杯體(1),所述杯體(I)的杯底的內壁上設有4條加強筋(2),所述的杯體(I)的杯身的下部設有兩排若干通孔(3),所述的杯體(I)的杯身的上部設有若干通氣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體(I)呈下部小、上部大的錐型,杯體(I)的杯身的上部設有使杯體(I)伸長或縮短的呈折疊狀態的伸縮段(5),及所述的杯體(I)的杯身的上部設有若干通氣孔(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排若干通孔(3)呈正方形,所述的通氣孔(4)呈正方形且間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筋(2)為4條,該4條加強筋(2)相互交叉呈“米”字狀。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3761993SQ201320742117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劉小文, 李維, 齊成媚, 袁先友, 張敏, 駱鷹, 張祖姣, 袁志輝, 王宗成 申請人:湖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