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結構由上往下包括進料室、過渡室、工作室,所述進料室內置上下連通且向進料室兩側壁傾斜的兩個第一導向板,工作室內置與第一導向板配合使用且由側壁向中間部位傾斜的兩個第二導向板、設置在兩導向板下側出口處的兩個相向運動的破碎輥、設置在兩破碎輥下側的兩個逐漸收攏的傾斜狀第三導向板,該第三導向板連接有開設在工作室底部的出料口,在第一導向板下側還設置有與每個第二導向板均配合使用的撥板,上述破碎輥通過皮帶連接有設置在工作室內的動力電機。該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大蒜破碎效率較高,實用性強,易于推廣。
【專利說明】 —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結構簡單、破碎效率良好的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大蒜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在大蒜加工過程中將大蒜破碎是經常用到的工序,現有技術的大蒜破碎過程都是通過在傳送帶上用擠壓輥擠壓完成,破碎程度較差,同時對擠壓輥或傳送帶的損壞較大,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同時破碎過程由于大蒜一起涌入,導致破碎通道堵塞,這就使得工作人員需要時刻導通該通道,浪費人力資源,影響破碎效率,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完全自動化、破碎有序的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構思巧妙、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結構由上往下包括頂部連接有進料管的長方體狀進料室、與進料室底部相連通的口徑逐漸變大的梯形體狀過渡室、與過渡室底部相連通的長方體狀工作室,所述進料室內置上下連通且向進料室兩側壁傾斜的兩個第一導向板,工作室內置與第一導向板配合使用且由側壁向中間部位傾斜的兩個第二導向板、設置在兩導向板下側出口處的兩個相向運動的破碎輥、設置在兩破碎輥下側的兩個逐漸收攏的傾斜狀第三導向板,該第三導向板連接有開設在工作室底部的出料口,在第一導向板下側還設置有與每個第二導向板均配合使用的撥板,上述破碎輥通過皮帶連接有設置在工作室內的動力電機。通過上述結構初破碎裝置,大蒜在由進料管進入進料室后在第一導向板的作用下進入第二導向板,由于撥板的存在,使得大蒜有序的進入破碎輥擠壓,擠壓完畢后的大蒜在第三導向板的導向下由出料口排出。
[0005]作為優選,所述進料管至少設置有兩個。該結構的進料管是對應第一導向板配合設計的,使得進料井然有序。
[0006]作為優選,所述進料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過渡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工作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有觀察窗。該觀察窗可使工作人員直觀觀察到進料室、過渡室及工作室內的工作情況,進而保證能夠及時維護,避免因意外出現整個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
[0007]作為優選,所述兩第二導向板下側出口處、兩破碎輥合攏上方設置有擋板。該擋板的設置是為了將由第二導向板排出的蒜瓣有序進入破碎輥,避免過多蒜瓣一起進入破碎輥造成的堵塞。
[0008]作為優選,所述工作室內壁上開設有調節槽,破碎輥軸連接在該調節槽內,該破碎輥還連接有貫穿工作室側壁且調節其在調節槽內位置的調節柄。該結構的設置是為了方便調節大蒜的破碎程度,實用性更強。[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構思巧妙、設計合理等特點,大蒜破碎過程井然有序,不會出現堵塞誤工情況,大蒜破碎程度可調,實用性強,整個破碎過程效率較高且節約了成本,節省人力資源,適用范圍廣泛,易于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0013]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
[0014]1、過渡室,2、進料室,3、進料管,4、觀察窗,5、調節柄,6、工作室,7、轉軸,8、調節槽,9、電機,10、破碎輥,11、出料口,12、第三導向板,13、擋板,14、第二導向板,15、撥板,16、
第一導向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作以下詳細說明。
[0016]如附圖1、圖2所示,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結構由上往下包括頂部連接有進料管的長方體狀進料室、與進料室底部相連通的口徑逐漸變大的梯形體狀過渡室、與過渡室底部相連通的長方體狀工作室,所述進料室內置上下連通且向進料室兩側壁傾斜的兩個第一導向板,工作室內置與第一導向板配合使用且由側壁向中間部位傾斜的兩個第二導向板、設置在兩導向板下側出口處的兩個相向運動的破碎輥、設置在兩破碎輥下側的兩個逐漸收攏的傾斜狀第三導向板,該第三導向板連接有開設在工作室底部的出料口,在第一導向板下側還設置有與每個第二導向板均配合使用的撥板,上述破碎輥通過皮帶連接有設置在工作室內的動力電機。該動力電機的啟動開關設置在工作室的外側壁上,啟動開關可為動力電機供電或閉電,進而方便工作人員調節使用,由于啟動開關的安裝方式、破碎輥通過傳送皮帶與動力電機相連接的方式在現有技術中較為常見,在此不再詳述。
[0017]所述進料管至少設置有兩個。
[0018]所述進料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過渡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工作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有觀察窗,該觀察窗可以設計成鋼化玻璃,也可以設計成透明的可開合的門狀,當設計成門狀結構時更加方便工作人員對工作室內部結構進行維護。
[0019]所述兩第二導向板下側出口處、兩破碎輥合攏上方設置有擋板。
[0020]所述工作室內壁上開設有調節槽,破碎輥軸連接在該調節槽內,該破碎輥還連接有貫穿工作室側壁且調節其在調節槽內位置的調節柄,該調節柄可與破碎輥的輥軸相連接,并通過在破碎輥與調節槽的連接處設置棘齒結構完成對破碎輥的固定,固定方式類似于扎帶結構,由于該技術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21]此外,破碎輥表面可設計成平行的紋絡狀、網格狀或其它形狀,進而使得破碎效果更佳。
[0022]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該【具體實施方式】部分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結構由上往下包括頂部連接有進料管的長方體狀進料室、與進料室底部相連通的口徑逐漸變大的梯形體狀過渡室、與過渡室底部相連通的長方體狀工作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室內置上下連通且向進料室兩側壁傾斜的兩個第一導向板,工作室內置與第一導向板配合使用且由側壁向中間部位傾斜的兩個第二導向板、設置在兩導向板下側出口處的兩個相向運動的破碎輥、設置在兩破碎輥下側的兩個逐漸收攏的傾斜狀第三導向板,該第三導向板連接有開設在工作室底部的出料口,在第一導向板下側還設置有與每個第二導向板均配合使用的撥板,上述破碎輥通過皮帶連接有設置在工作室內的動力電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管至少設置有兩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過渡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工作室至少兩個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有觀察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第二導向板下側出口處、兩破碎輥合攏上方設置有擋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蒜加工用初破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室內壁上開設有調節槽,破碎輥軸連接在該調節槽內,該破碎輥還連接有貫穿工作室側壁且調節其在調節槽內位置的調節柄。
【文檔編號】B02C4/02GK203577858SQ201320761025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李國營 申請人:山東東寶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