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施播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精密施播器,機殼固定于走行架或大中型農機具上大田直播。牙輪的運轉動力輪驅動。機殼上口部安裝種(肥)箱,下部有可調節壓緊度的橫向圓柱形毛刷輪控制種(肥)量,毛刷輪與種(肥)輪的壓緊度調節手柄控制。種輪是由左、中、右三個圓柱形件套裝在一起的。旋轉手柄增減種輪軸上的彈簧張力可改變左右兩圓柱形件的間隙,可以減少或增大種窩的大小。種輪的右件左端圓周上有一道清種槽。機殼下部半固定一個弧形清種器,其上端葡伏在種輪的清種槽內。機殼右側設有導向牙輪,漲緊牙輪,種(肥)輪牙輪,毛刷輪牙輪,由動力輪(前地輪)帶動它們轉動。機殼底部放置一個接種盒。本實用新在農業生產中用途廣泛。
【專利說明】精密施播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套種施肥)施播機的肥料、種量控制部件(總成)。
【背景技術】
[0002]小型農機具在農村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它體積小,成本低,操作簡單、方便。在家庭承包責任情況下,農村盡管有了大型農業機械的推廣,但小型農機具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用于套種、施肥的施播機,市場占有率更大,機型也多。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走行架部分已趨于統一定型,但供種量、施肥量的控制的控制部分卻是五花八門。有的控制部分雖然可作適當調整,但達不到精播(I粒/穴)勻播。以申請號為95212335.5的播種耬,雖也可一機多用,但其核心技術的聚籽器,在播種過程中不能保證種子都在聚籽器的槽內排出,常出現溜種現象,種子落地后,距離不均勻,有的間距過大,不受用戶歡迎,無法推廣實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一機多用,易于掌控,可達到精播勻播的施播機核心部件。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精密施播器,機殼可直接用螺旋緊固于通用的施播機走行架設定的位置上,也可以裝在大中型農機具上大田直播。其各運轉牙輪的運轉由來自動力輪上的鏈條驅動。機殼上口部安裝種(肥)箱,下部有可調節壓緊度的橫向圓柱形毛刷輪控制種(肥)量,毛刷輪與種(肥)輪的壓緊度由固定于機殼和毛刷殼的、有張力的調節手柄控制。種(肥)輪上的軸向調節手柄也可以控制種(肥)量。種肥輪是由種肥輪左、中、右三個圓柱形件套裝在一起的。旋轉手柄增減種輪軸上的彈簧張力可改變左右兩圓柱形件的間隙,可以減少或增大種窩的大小,以適應種粒大小的差別和改變供種量。種輪的右件左端圓周上有一道清種槽,是與中間件右端面合成的。與之相配的機殼下部半固定一個弧形清種器,其上端葡伏在種輪的清種槽內,把不能自行從種窩中下落的種粒從中強行清出。
[0005]機殼右側設有導向牙輪,漲緊牙輪,種(肥)輪牙輪,毛刷輪牙輪,由掛在動力輪(前地輪)上的傳動鏈條帶動它們轉動。機殼底部放置一個接種盒,讓從下落腔下來的種子順利落入施播耬腿中。下落腔后面是敞開的,種(肥)的下落過程可清晰監視。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機構后,可以套種大豆、花生、及玉米等各種各類作物,也可以大田直播,也可以施肥。施肥時換用專門的施肥輪,播種時換用播種輪,播種不同作物時使用不同的種輪。通過毛刷調節手柄與種(肥)輪調節手柄,可以調整施肥量和播種量。特別是還可以精播,如玉米、花生、大豆可以勻株距的單粒單穴播種。在農業生產中用途廣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切示意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側面示意圖;
[001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種輪結構視圖。
[0011]附圖中,I為機殼、2為機殼固定孔、3為種(肥)輪、4為第一調節手柄、5為清種槽、6為種窩、7為種輪牙輪、8為毛刷輪、9為第二調節手柄、10為導向牙輪、11為清種器、12為清種器軸、13為落種腔、14為接種盒、15為種輪軸、16為導向牙輪、17為漲緊牙輪、18為傳動鏈條、19為漲緊牙輪彈簧、20為毛刷輪軸、21為毛刷輪座、22為毛刷輪彈簧、23為動力牙輪、24為毛刷座軸孔、25為種子、26為種(肥)輪內彈簧、27為種(肥)輪左件、28為種(肥)輪中間件、29為種(肥)輪右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描述。
[0013]精密施播器,如圖所示,主要包括機殼1、種肥輪3、毛刷輪8,清種器11。種(肥)輪3橫向安在機殼I的上部,毛刷輪8安在種(肥)輪3的后上方的機殼上。轉動種(肥)輪的調節手柄4,可以改變種輪左、右間的間隙與種窩6的大小,以改變下種(肥)量的多少;轉動毛刷輪的調節手柄9,可以改變毛刷輪8與種(肥)輪3的貼緊度,以保證種(肥)按設定的數量順利排出;清種器軸12安裝在種(肥)輪3的稍下的機殼I上,清種器11半固定在清種器軸12上,以重心與支點的不同點,可自行匍伏于種(肥)輪的清種槽5中。待種子25在種窩6內通過毛刷8后而不能自行降落在落種腔13時,由清種器11的上端把它從種窩6內清理出來,落入落種腔13,再落入接種盒14內,以保證種子定量勻距離地播入土地中。
[0014]本實用新型的運轉是靠套在動力牙輪上的鏈條18來帶動的。由后向前進方向看,種(肥)輪3向后向下轉,將種(肥)傳送到落種腔13來;毛刷輪8則是向上向前轉動的,與種輪3方向相反,故鏈條18不可以直接套在牙輪7和10上。為保證二輪的相反轉動方向,設置了導向牙輪16,位于牙輪7與10中線上方,使鏈條18跨在導向牙輪16上后,分別跨在牙輪7之左與牙輪10之右。由于毛刷輪10與種輪7間壓緊度是通過手柄9調節的,為防止鏈條18的漲緊度過大或過小,又設置了稍有游動量的漲緊牙輪17。它有一個拉緊彈簧19,可使牙輪17以較固定的壓力,壓在鏈條18上,保證各部分正常運轉。
[0015]種輪3上的種窩6是根據種粒的大小,株距要求及單穴種量來確定的。以玉米為例,為實現合理密度,擬定株距25cm左右,精播量為I粒/穴情況下,經測定動力牙輪23每轉一周前進2.1米,牙輪23有20牙,種輪牙輪7有21牙,牙輪20轉一圈,牙輪7轉20/21圈。在種輪3上均勻設置8?9種窩,株距則在24?26cm間(25± Icm),基本達標。也可以更換不同牙數的牙輪7,很方便的改變株距!種穴6的大小則以只容一粒玉米種而定。遇到特大粒的品種時,可反時針轉動手柄4,加大種穴6的軸向長度。轉動手柄9,可以防止一穴雙粒或多粒,把多余的種子由毛刷輪8掃回。不讓雙粒排出。
[0016]種輪3是一個三件套筒結構,在中間有轉動軸15,其右端利用軸承座固定在機殼上。左端可沿軸向移動,在左、中套筒間的轉動軸15上套一彈簧,軸15的左端有調節手柄4,順時針旋動手柄4,種輪3的左筒壓縮彈簧26,更加接近右筒件,減速小了種窩6的軸向尺寸;逆時針旋動手柄4時,彈簧26被放松,彈力把左筒向左撐出,加大與右筒的間隙,也就加大了種窩6的軸向尺寸,加大了種窩6。如是即可適應不同品種、種類種子大小各異的具體情況。
【權利要求】
1.精密施播器,主要由機殼(I)、種肥輪(3)、毛刷輪(8)、清種器(11)、接種盒(14)和牙輪(7)組成,其特征在于:種肥輪(3)是由種肥輪左件(27)、種肥輪中件(28)、種肥輪右件(29)三個套筒件套合而成,種肥輪(3)右端通過轉軸(15)固定于機殼(I)的右側,種肥輪左件(27)可軸向移動,轉軸(15)左端設有第一調節手柄⑷;毛刷輪⑶通過專門的軸承座(21)及上的毛刷座軸孔(24)固定于機殼(I)上;清種器軸(12)安裝在種肥輪(3)稍下的機殼(I)上,清種器(11)半固定在清種器軸(12)上,第二調節手柄(9)固定于機殼(1),清種器(11)半固定在清種器軸(12)上,第二調節手柄(9)固定于機殼(I)與軸承座(21)的上部,第二調節手柄(9)調節毛刷輪(8)與種肥輪(3)間壓緊度。
【文檔編號】A01C7/04GK204119776SQ201320867881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楊福華 申請人:楊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