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特點是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水蘇糖5~15%、崩解劑60~68%、甜味劑15~20%、粘合劑2~4%、潤滑劑2~5%、清涼劑0.55~1.1%、香精0.1~0.2%,具體制備方法如下:將以下原料水蘇糖、崩解劑、甜味劑、粘合劑、潤滑劑、清涼劑和香精均過80目篩后按上述質量百分比混合,然后于45℃鼓風干燥4h后,過14目篩整粒,加入植物乳桿菌菌粉,再在相對濕度為35~45%,溫度為15~20℃的條件下進行壓片,于36~38℃烘干,包裝即得到水蘇糖泡騰片成品,優點是不僅崩解速度快,而且含有水蘇糖益生元和植物乳桿菌益生菌,其發泡容量為12mL/g。
【專利說明】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泡騰片,尤其是涉及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泡騰片是近年來國外開發應用的一種新穎片劑。它與普通片劑的不同之處,含有泡騰崩解劑,當泡騰片放入飲水中之后,在泡騰崩解劑的作用下,即刻產生大量氣泡(二氧化碳),使片劑迅速崩解和融化,有時崩解產生的氣泡還會使藥片在水中上下翻滾,加速其崩解和融化。具有崩解快速、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的優點,加上其良好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成為現代頗受歡迎的一種飲料添加劑。
[0003]水蘇糖(Stachyose)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益生元,屬α -低聚半乳糖,廣泛分布于豆科植物中,是目前唯一從自然界直接提取的低聚糖,副作用少,安全性好,溶解度高,在食品中穩定性好,甜度僅為蔗糖的22%,其產生功能性作用的每日服用量僅為其他益生元產品的1/5?1/20,在服用后不產生腹脹的情況下,悄然滋潤著使用者的胃腸道,能夠很好的彌補現有的益生元在品質和功效方面的缺陷,被譽為“超強益生元”,成為近年來頗受歡迎的新一代功能原料。
[0004]植物乳桿菌作為人體胃腸道的益生菌群,常見于奶油、肉類及許多蔬菜發酵制品中的乳酸菌,它能通過胃并定植于腸道,發酵產生有機酸、過氧化氫、雙乙酰、抗菌化合物等來防止乳制品變質和致病菌生長繁殖,具有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營養物質吸收;植物乳桿菌對食鹽、亞硝酸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還能預防糖尿病、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功能,是人類腸道中一種重要的益生菌。
[0005]目前水蘇糖產品僅局限于口服液等形式,如申請號為99124982.8的專利以水蘇屬植物為原料,通過榨汁、除雜、澄清、脫色、濃縮制得一種水蘇糖口服液和糖漿制品,但是該產品制作成本高,口感差,攜帶不方便。目前,國內外還沒有應用水蘇糖、植物乳桿菌用于制備泡騰片的相關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不僅崩解速度快,而且含有水蘇糖益生元、植物乳桿菌益生菌的合生元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0007]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水蘇糖5?15%、崩解劑60?68%、甜味劑15?20%、粘合劑2?4%、潤滑劑2?5%、清涼劑0.55?1.1%、香精0.1?0.2%,植物乳桿菌菌粉0.1?0.2%。
[0008]所述的崩解劑為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 1.2?1.5的比例混合而成。以此比例混合的崩解劑CO2產量為468?470mg,pH為4.3?4.8 ;且在制粒過程中不易結塊,顆粒干燥后不易吸潮,且溶于水后無混濁感。
[0009]所述的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一種、兩者或三者組合按質量比1:80?100的比例混合而成。三氯蔗糖的甜度可達蔗糖600倍,其甜度高,甜味純正,高度安全,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和穩定性,對酸味和咸味有淡化效果。山梨糖醇甜度低于蔗糖,不被某些細菌利用,具有多元醇的營養優勢,即低熱值、低糖、防齲齒等功效。二者共同作為甜味劑,可以降低成本,調節產品的酸甜度,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且二者都不會引起肥胖,代謝不引起血糖升高,可為較好的的甜味劑和營養劑,供糖尿病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使用。木糖醇其甜度可達到蔗糖的1.2倍;木糖醇入口后往往伴有微微的清涼感,這是因為它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時會吸收一定熱量,低溫品嘗效果更佳。赤蘚糖醇微甜,有清涼感,是高甜度甜味劑的稀釋劑,熱量值為零,是糖尿病人的的甜味代替品。
[0010]所述的粘合劑采用β環狀糊精或質量分數為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溶液。可增強泡騰片各成分的粘結性、吸濕性和凝聚作用。β環狀糊精可以增加泡騰片的適口性,提高防腐效果,延長保質期,還能將清涼劑中具有清涼解渴、消暑解乏、煥發精神等特殊功效的菊花精、薄荷油與環狀糊精混合并進入到其空腔里去,可解決因薄荷油難溶于水的難題。
[0011]所述的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或者聚乙二醇6000與NaCl按2:3比例混合,或者由以下原料按以下質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硼酸1%、苯甲酸鈉5%、油酸鈉5%、PEG6000 60?65%、NaC15%、醋酸鈉5%、月桂醇硫酸鈉0.5?2.5%、L_亮氨酸I?5%。PEG6000為水溶性潤滑劑,其潤滑性優良,可以使泡騰片在水中崩解后保持溶液澄明;NaCl可以做引濕劑,PEG 6000加入NaCl可以使泡騰片在30秒內迅速崩解;硼酸、苯甲酸鈉、油酸鈉、醋酸鈉、月桂醇硫酸鈉均為水溶性潤滑劑,不影響崩解;亮氨酸的潤滑性能較好,不起泡沫。
[0012]所述的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I?2:2?4:2?4的比例混合而成。
[0013]所述的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i ant arum)菌株為RUC4,保藏號為CGMCCN0.8212,于2013年09月17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0014]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以下原料水蘇糖、崩解劑、甜味劑、粘合劑、潤滑劑、清涼劑和香精均過80目篩后混合,將得到的混合物于45°C鼓風干燥4h后,過14目篩整粒,待冷卻至室溫后,加入植物乳桿菌菌粉,然后在相對濕度為35?45%,溫度為15?20°C的條件下進行壓片,于36?38°C烘干,包裝,即得到水蘇糖泡騰片成品,其中上述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為水蘇糖5?15%、崩解劑60?68%、甜味劑15?20%、粘合劑2?4%、潤滑劑2?5%、清涼劑0.55?
1.1%、香精0.1?0.2%,植物乳桿菌菌粉0.1?0.2%。
[0015]所述的植物乳桿菌菌粉的制備方法如下:
(1)菌種活化: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保存植物乳桿菌HactobacilluspIantarum)保藏號為CGMCC N0.8212菌種,用接種環分別取I環接種于固體MRS培養基上,在35?40°C恒溫箱中培養16?24 h ;
(2)將已活化的植物乳桿菌用接種環取2?3環接種于IOOmL液體MRS培養基中,在36?38°C恒溫箱中培養10?12 h ;
(3)將步驟(2)獲得的菌液,以5%的接種量,接種至IL固體MRS培養基中;在36?38°C恒溫箱中培養12?14 h,5000rpm離心收集菌體,棄上清發酵液,向菌體中加入IOmL滅菌后的凍干保護劑,放入_80°C冰箱中冷凍24小時后,冷凍干燥24h,即植物乳桿菌菌粉,置于-33°C冰箱中保存備用,其中凍干保護劑的配方如下:海藻糖118.2g/L,L-半胱氨酸17.lg/L,山梨醇 10.3g/L,乙酸鈉 1.7g/L,脫脂乳 120g/L。
[0016]所述的崩解劑為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1.2~1.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一種、兩者或三者組合按質量比1:80~100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粘合劑采用β環狀糊精或質量分數為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溶液;所述的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或者聚乙二醇6000與NaCl按2:3比例混合或者由以下原料按如下質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硼酸1%、苯甲酸鈉5%、油酸鈉5%、聚乙二醇6000 60~65%、NaC15%、醋酸鈉5%、月桂醇硫酸鈉0.5~2.5%、L-亮氨酸I~5% ;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I~2:2~4:2~4的比例混合--? 。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首次公開了一種水蘇糖和植物乳桿菌的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其配方主要為水蘇糖5~15%、崩解劑60~68%、甜味劑15~20%、粘合劑2~4%、潤滑劑2~5%、清涼劑0.55~1.1%、香精0.1~0.2%,植物乳桿菌菌粉0.1~0.2%。該泡騰片中含有的水蘇糖能夠有效的改善人體腸道微平衡,促進維生素的合成和鈣、鎂的吸收,防止便秘,治療腹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安全性好,甜度低,在食品中穩定性好,溶解度高。該水蘇糖服用后不經消化吸收直接到達大腸,能迅速改善人體消化道內環境,調節腸道pH為4.74,對泡騰片中的植物乳桿菌、人體腸道內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群有著極明顯的增殖作用,促進形成有益菌乳酸菌等在消化道內的優勢菌地位,滅殺致病菌,抑制產氣產酸梭狀芽孢桿菌等腐敗菌的生產。另外產生大量生理活性物質,促進腸內短鏈脂肪酸活性物增加,抑制內源致癌物的產生和吸收。同時,水蘇糖在人體內不被消化吸收,能較持久的發生作用,增強人的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0018]進一步由于添加的甜味劑為三氯蔗糖和山梨醇,甜度純正(甜度可達蔗糖600倍),淡化酸味和咸味,安全性高,能量較低,不易引起肥胖,可供糖尿病、心腦血管患者及老年人使用。本發明制備的水蘇糖泡騰片可以使人們在享受清涼的泡騰片的同時補充水蘇糖益生元和植物乳桿菌益生菌,每日只需服用3~5片即可達到每日所需量,適用于胃腸道功能紊亂者、腸內菌群失調患者、習慣性便秘患者、經常服用抗生素者、內分泌失調者、肥胖癥患者、酵母感染者、糖尿病、心腦血管患者及老年人的時尚、清涼、益生飲料。
`[0019]按上述配方制作的水蘇糖泡騰片色澤為白色;組織形態為圓形,表面光滑,外形整潔,硬度適中;單片劑質量約3.5g,溶于200mL冷水后,迅速崩解并釋放出大量氣體,飲料透明、澄清,酸甜適口,無異味,無雜質。各片均在5min內崩解,硬度均在6.3~7.2 kg之間,水分小于3%。該泡騰片的發泡容量為12 mL/g,高于一般泡騰片的8~10mL/g,氣量足,發泡效果良好。
[0020]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應),菌株為 R1X4,保藏號為 CGMCC N0.8212,于2013年09月17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2]本發明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水蘇糖5~15%、崩解劑60~68%、甜味劑15~20%、粘合劑2~4%、潤滑劑2~5%、清涼劑0.55~1.1%、香精0.1~0.2%,植物乳桿菌菌粉0.1~0.2%。具體制備方法如下:將水蘇糖、崩解劑、甜味劑、粘合劑、潤滑劑、清涼劑和香精均過80目篩后混合,然后將得到的混合物于45°C鼓風干燥4h后,過14目篩整粒,加入植物乳桿菌菌粉。然后在相對濕度為35~45%,溫度為15~20°C的條件下進行壓片,于36~38°C烘干,包裝,即得到水蘇糖泡騰片成品。
[0023]上述崩解劑為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 1.2~1.5的比例混合而成。
[0024]上述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一種、兩者或三者組合按質量比1:80~100的比例混合而成。
[0025]上述粘合劑采用β環狀糊精或質量分數為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溶液。
[0026]上述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 (PEG 6000)或者聚乙二醇6000與NaCl按2:3比例混合或者由以下原料按如下質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硼酸1%、苯甲酸鈉5%、油酸鈉5%、PEG6000 60~65%、NaC15%、醋酸鈉5%、月桂醇硫酸鈉0.5~2.5%、L-亮氨酸I~5%。
[0027]上述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I~2:2~4:2~4的比例混合--? 。
[0028]上述植物乳桿菌菌粉的制備方法如下:
(1)菌種活化: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保存植物乳桿菌Hactobacillusplantarum)保藏號為CGMCC N0.8212菌種,用接種環分別取I環接種于固體MRS培養基上,在35~40°C恒溫箱中培養16~24 h ;
(2)將已活化的植物乳桿菌用接種環取2~3環接種于IOOmL液體MRS培養基中,在36~38°C恒溫箱中培養10~`12 h ;
(3)將步驟(2)獲得的菌液,以5%的接種量,接種至IL固體MRS培養基中;在36~38°C恒溫箱中培養12~14 h,5000rpm離心收集菌體,棄上清發酵液,向菌體中加入IOmL滅菌后的凍干保護劑,放入_80°C冰箱中冷凍24小時后,冷凍干燥24h,即植物乳桿菌菌粉,置于-33°C冰箱中保存備用。
[0029]上述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菌株為RUC4,保藏號為CGMCCN0.8212,于2013年09月17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0030]上述凍干保護劑的配方如下:海藻糖118.2g/L,L-半胱氨酸17.lg/L,山梨醇10.3g/L,乙酸鈉 1.7g/L,脫脂乳 120g/L。
[0031]上述壓片方法采用濕法制粒壓片法、干法制粒壓片法、直接粉末壓片法或者半干式顆粒壓片法。
[0032]上述泡騰片的包裝用鋁塑復合膜、雙鋁或者筒子裝。
[0033]實施例1
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水蘇糖11%、崩解劑64%、甜味劑17.5%、粘合劑3%、潤滑劑3.5%、清涼劑0.65%、香精0.15%, 0.1%的植物乳桿菌菌粉。具體制備方法如下:將水蘇糖、崩解劑、甜味劑、粘合劑、潤滑劑、清涼劑和香精均過80目篩后按上述質量百分比混合,然后于45°C鼓風干燥4h后,過14目篩整粒,加入植物乳桿菌菌粉,然后在相對濕度為40%,溫度為18°C的條件下進行壓片,于37°C烘干,包裝,即得到水蘇糖泡騰片成品。[0034]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崩解劑為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1.35的比例混合而成;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一種按質量比1:90的比例混合而成;粘合劑采用β環狀糊精;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 (PEG 6000);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1.5:3:3的比例混合而成。
[0035]在此具體實施例中,植物乳桿菌菌粉的制備方法如下:
(1)菌種活化: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保存植物乳桿菌HactobacilluspIantarum)保藏號為CGMCC N0.8212菌種,用接種環分別取I環接種于固體MRS培養基上,在38°C恒溫箱中培養20 h ;
(2)將已活化的植物乳桿菌用接種環取2?3環接種于IOOmL液體MRS培養基中,在37 °C恒溫箱中培養Ilh ;
(3)將步驟(2)獲得的菌液,以5%的接種量,接種至IL固體MRS培養基中;在37°C恒溫箱中培養13 h,5000rpm離心收集菌體,棄上清發酵液,向菌體中加入IOmL滅菌后的凍干保護劑,放入_80°C冰箱中冷凍24小時后,冷凍干燥24h,即植物乳桿菌菌粉,置于_33°C冰箱中保存備用。
[0036]實施例2
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水蘇糖15%、崩解劑60%、甜味劑15%、粘合劑4%、潤滑劑4.5%、清涼劑1.1%、香精0.2%, 0.2%的植物乳桿菌菌粉。具體制備方法如下:將水蘇糖、崩解劑、甜味劑、粘合劑、潤滑劑、清涼劑和香精均過80目篩后按上述質量百分比混合,然后于45°C鼓風干燥4h后,過14目篩整粒,加入植物乳桿菌菌粉,然后在相對濕度為35%,溫度為15°C的條件下進行壓片,于38°C烘干,包裝,即得到水蘇糖泡騰片成品O
[0037]在此具體實施例中,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 1.2的比例混合而成;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兩者組合按質量比1:80的比例混合而成;粘合劑采用質量分數為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溶液;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與NaCl按2:3比例混合;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1:2:1的比例混合而成。
[0038]在此具體實施例中,植物乳桿菌菌粉的制備方法如下:
(1)菌種活化: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保存植物乳桿菌HactobacilluspIantarum)保藏號為CGMCC N0.8212菌種,用接種環分別取I環接種于固體MRS培養基上,在35°C恒溫箱中培養24 h ;
(2)將已活化的植物乳桿菌用接種環取2?3環接種于IOOmL液體MRS培養基中,在36 °C恒溫箱中培養12 h ;
(3)將步驟(2)獲得的菌液,以5%的接種量,接種至IL固體MRS培養基中;在36°C恒溫箱中培養14 h,5000rpm離心收集菌體,棄上清發酵液,向菌體中加入IOmL滅菌后的凍干保護劑,放入_80°C冰箱中冷凍24小時后,冷凍干燥24h,即植物乳桿菌菌粉,置于_33°C冰箱中保存備用。
[0039]上述凍干保護劑的配方如下:海藻糖118.2g/L,L-半胱氨酸17.lg/L,山梨醇
10.3g/L,乙酸鈉 1.7g/L,脫脂乳 120g/L。
[0040]實施例3 本發明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水蘇糖7.29%、崩解劑68%、甜味劑20%、粘合劑2%、潤滑劑2%、清涼劑0.55%、香精0.1%, 0.15%的植物乳桿菌菌粉。具體制備方法如下:將各原料均過80目篩后按上述質量百分比混合,然后于45°C鼓風干燥4h后,過14目篩整粒,加入植物乳桿菌菌粉,然后在相對濕度為45%,溫度為20°C的條件下進行壓片,于36°C烘干,包裝,即得到水蘇糖泡騰片成品。
[0041]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崩解劑為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 1.5的比例混合而成;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組合按質量比1:100的比例混合而成;粘合劑采用β環狀糊精;潤滑劑由以下原料按如下質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硼酸1%、苯甲酸鈉5%、油酸鈉5%, PEG 6000 60?65%、NaC15%、醋酸鈉5%、月桂醇硫酸鈉0.5?2.5%、L-亮氨酸I?5% ;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1:4:4的比例混合而成。
[0042]在此具體實施例中,植物乳桿菌菌粉的制備方法如下:
(1)菌種活化: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保存植物乳桿菌Hactobacillusplantarum)保藏號為CGMCC N0.8212菌種,用接種環分別取I環接種于固體MRS培養基上,在40°C恒溫箱中培養16 h ;
(2)將已活化的植物乳桿菌用接種環取2?3環接種于IOOmL液體MRS培養基中,在38 °C恒溫箱中培養10 h ;
(3)將步驟(2)獲得的菌液,以5%的接種量,接種至IL固體MRS培養基中;在38°C恒溫箱中培養12h,5000rpm離心收集菌體,棄上清發酵液,向菌體中加入IOmL滅菌后的凍干保護劑,放入_80°C冰箱中冷凍24小時后,冷凍干燥24h,即植物乳桿菌菌粉,置于_33°C冰箱中保存備用。
[0043]上述凍干保護劑的配方如下:海藻糖118.2g/L,L-半胱氨酸17.lg/L,山梨醇10.3g/L,乙酸鈉 1.7g/L,脫脂乳 120g/L。
[0044]實施例4
同上述實施例1,其區別在于:水蘇糖泡騰片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為水蘇糖5%、崩解劑64.8%、甜味劑20%、粘合劑3.7%、滑劑5%、清涼劑1.1%、香精0.2%, 0.2%的植物乳桿菌菌粉;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一種按質量比1: 100的比例混合而成;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1:2:2的比例混合而成。
[0045]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水蘇糖5~15%、崩解劑60~68%、甜味劑15~20%、粘合劑2~4%、潤滑劑2~5%、清涼劑0.55~1.1%、香精0.1~0.2%,植物乳桿菌菌粉0.1~0.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崩解劑為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 1.2~1.5的比例混合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一種、兩者或三者組合按質量比1:80~100的比例混合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劑采用β環狀糊精或質量分數為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或者聚乙二醇6000與NaCl按2:3比例混合或者由以下原料按以下質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硼酸1%、苯甲酸鈉5%、油酸鈉5%、PEG 6000 60~65%、NaC15%、醋酸鈉5%、月桂醇硫酸鈉0.5~2.5%、L-亮氨酸I~5%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I~2:2~4:2~4的比例混合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為 RUC4,保藏號為 CGMCC N0.8212,于 2013 年 09 月 17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蘇糖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以下原料水蘇糖、崩解劑、甜味劑、粘合劑、潤滑劑、清涼劑和香精均過80目篩后混合,將得到的混合物于45°C鼓風干燥4h后`,過14目篩整粒,待冷卻至室溫后,加入植物乳桿菌菌粉,然后在相對濕度為35~45%,溫度為15~20°C的條件下進行壓片,于36~38°C烘干,包裝,即得到水蘇糖泡騰片成品,其中上述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為水蘇糖5~15%、崩解劑60~68%、甜味劑15~20%、粘合劑2~4%、潤滑劑2~5%、清涼劑0.55~1.1%、香精0.1~0.2%,植物乳桿菌菌粉0.1~0.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崩解劑為碳酸氫鈉與檸檬酸按質量比1:1.2~1.5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甜味劑為三氯蔗糖與山梨醇、木糖醇、赤蘚糖醇三者中的任一種、兩者或三者組合按質量比1:80~100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粘合劑采用β環狀糊精或質量分數為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所述的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或者聚乙二醇6000與NaCl按2:3比例混合或者由以下原料按如下質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硼酸1%、苯甲酸鈉5%、油酸鈉5%、聚乙二醇6000 60~65%、NaC15%、醋酸鈉5%、月桂醇硫酸鈉0.5~2.5%、L-亮氨酸I~5% ;清涼劑為菊花精、薄荷腦和清涼醇按質量比I~2:2~4:2~4的比例混合而成。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水蘇糖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桿菌菌粉的制備方法如下: (I)菌種活化: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保存植物乳桿菌H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號為CGMCC N0.8212菌種,用接種環分別取I環接種于固體MRS培養基上,在35~40°C恒溫箱中培養16~24 h ; (2)將已活化的植物乳桿菌用接種環取2~3環接種于100mL液體MRS培養基中,在36~38°C恒溫箱中培養10~12 h ; (3)將步驟(2)獲得的菌液,以5%的接種量,接種至1L固體MRS培養基中;在36~38°C恒溫箱中培養12~14 h,5000rpm離心收集菌體,棄上清發酵液,向菌體中加入10mL滅菌后的凍干保護劑,放入_80°C冰箱中冷凍24小時后,冷凍干燥24h,即植物乳桿菌菌粉,置于-33°C冰箱中保存備用,其中凍干保護劑的配方如下:海藻糖118.2g/L,L-半胱氨酸17.lg/L,山梨醇 10.3g/L,乙酸鈉 1.7g/L,脫脂乳 120g/L。
【文檔編號】A23P1/02GK103815224SQ201410040665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8日
【發明者】曾小群, 潘道東, 曹錦軒, 孫楊贏, 王賢斌 申請人:寧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