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該破碎結構位于具有原料進口并具有密閉腔室的密閉罐體內,該破碎結構包括旋轉機構及多個粉碎件,所述每個粉碎件獨立鉸接于旋轉機構上,該粉碎件的粉碎端兩側呈階梯狀并與密閉罐體上端密封蓋內壁上的階梯狀凹凸紋配合,形成原料破碎結構;所述密閉罐體內插接一過濾網,該過濾網位于破碎結構下方,形成對破碎后薯粉的過濾機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實現在原料破碎過程中的過濾,從而達到塊狀原料的循環破碎,進而實現原料的完全加工。
【專利說明】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食品粉碎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薯粉制作過程中使用的破碎結構,大多利用攪拌機構實現,其中攪拌機構中的攪拌葉片的攪拌側為刀刃,從而達到將原料薯粉碎及破碎的功效,而利用攪拌方式達到將原料薯破碎呈粉狀,在其運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有塊狀原料薯未被完全粉碎,從而不能進行下一步工序,粉碎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針對破碎后的原料薯的過濾現有的破碎機構中大多采用獨立過濾裝置,從而實現破碎后的薯粉的初步過濾,而前述的破碎結構中沒有設置或安裝相關的過濾結構,從而增加破碎時間且同時破碎效果不佳。
[0003]由此,本發明人考慮對現有的破碎結構進行改進,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實現在原料破碎過程中的過濾,從而達到塊狀原料的循環破碎,進而實現原料的完全加工。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該破碎結構位于具有原料進口并具有密閉腔室的密閉罐體內,該破碎結構包括旋轉機構及多個粉碎件,所述每個粉碎件獨立鉸接于旋轉機構上,該粉碎件的粉碎端兩側呈階梯狀并與密閉罐體上端密封蓋內壁上的階梯狀凹凸紋配合,形成原料破碎結構;所述密閉罐體內插接一過濾網,該過濾網位于破碎結構下方,形成對破碎后薯粉的過濾機構。
[0007]進一步,所述過濾網通過與插槽配合實現與密封罐體的固定。
[0008]進一步,所述密閉罐體包括罐體底座及密封蓋,所述罐體底座兩側設置有弧形插槽,所述過濾網與該弧形插槽配合插接,從而形成位于破碎結構下方的過濾機構。
[0009]進一步,所述過濾網為金屬網片,其目數為60目。
[0010]進一步,所述旋轉機構為由電機帶動旋轉并橫穿密閉罐體設置的轉軸,該轉軸上均勻分布有多個隔板,該多個隔板將轉軸分割呈多個鉸接區域。
[0011]進一步,所述每個隔板上開設有定位孔,而多個隔板平行排列令定位孔對應形成鉸接固定孔,一鉸接軸穿過并固定在該鉸接定位孔上,而每個粉碎件均鉸接于該鉸接軸上并隨轉軸旋轉達到以鉸接軸為軸心進行旋轉粉碎的功能,從而形成粉碎件鉸接結構。
[0012]進一步,所述鉸接軸被多個隔板分割呈與前述鉸接區域相同的鉸接段,每個鉸接端上鉸接有三個獨立的粉碎件。
[0013]進一步,所述單個獨立的粉碎件之間通過三個套件相隔。
[0014]進一步,所述三個套件的寬度均為15mm。
[0015]進一步,所述每個套件上均涂有防銹劑。
[0016]進一步,所述粉碎件上涂有防銹劑。
[0017]進一步,所述的防銹劑為食用油。
[0018]進一步,所述罐體底座及密封蓋均為雙層結構且雙層之間形成冷卻腔,所述進水管及出水管與該冷卻腔相連通從而形成冷卻機構。
[0019]進一步,所述進水管及出水管均設置于罐體底座的冷卻腔內,所述密閉罐體具有進水管及出水管,而罐體底座與密封蓋的扣合面通過定位結構實現罐體底座與密封蓋兩個冷卻腔的連通,從而達到整個密封罐體冷卻的效果。
[0020]進一步,所述進水管及出水管分別設置于罐體底座的前后端面進而實現循環冷卻的效果。
[0021]進一步,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多個內腔連通的水管套件,而每個水管套件包括內套件及外套件,其中內套件設置于罐體底座或密封蓋的扣合端并與其冷卻腔連通,外套件設置于密封蓋或罐體底座的扣合面并與其冷卻腔連通,從而實現罐體底座及密封蓋扣合的定位,同時達到冷卻腔連通的效果。
[0022]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0023]本實用新型利用呈階梯狀的粉碎件的旋轉運動實現與密封蓋上凹凸結構的配合,從而達到多層破碎并粉碎的效果,從而有效避免原料薯未被粉碎的狀況出現,從而達到完全粉碎的效果,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將過濾網設置于破碎結構下方,實現破碎結構在破碎過程中的初步過濾,未能過濾掉的較大塊狀原料能過在破碎結構的運作下實現循環破碎,從而提高破碎效率,實現薯粉的完全加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圖1剖面圖;
[0026]圖3是本實用新型罐體底座及過濾網之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8]實施例: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一種具有冷卻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該破碎結構位于具有原料進口 11并具有密閉腔室的密閉罐體I內,該破碎結構包括旋轉機構及多個粉碎件22,所述每個粉碎件22獨立鉸接于旋轉機構21上,該粉碎件2的粉碎端兩側呈階梯狀并與密閉罐體I上端密封蓋12內壁上的階梯狀凹凸紋配合,形成原料破碎結構。
[0029]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前述旋轉機構21為由電機211帶動旋轉并橫穿密閉罐體I設置的轉軸212,該轉軸212上均勻分布有多個隔板213,該多個隔板213將轉軸212分割呈多個鉸接區域;每個隔板213上開設有定位孔,而多個隔板213平行排列令定位孔對應形成鉸接固定孔,一鉸接軸214穿過并固定在該鉸接定位孔上,而每個粉碎件22均鉸接于該鉸接軸214上并隨轉軸旋轉達到以鉸接軸214為軸心進行旋轉粉碎的功能,該粉碎件22的粉碎端兩側呈階梯狀并與密閉罐體I上端密封蓋12內壁上的階梯狀凹凸紋結構121配合,從而形成粉碎件鉸接結構。
[0030]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前述鉸接軸214被多個隔板213分割呈與前述鉸接區域相同的鉸接段,每個鉸接端上鉸接有三個獨立的粉碎件22,所述單個獨立的粉碎件22之間通過三個套件相隔24,所述三個套件的寬度均為15mm,所述每個套件及粉碎件22上均涂有防銹劑,而所述的防銹劑為食用油。
[0031]前述密閉罐體中的罐體底座13兩側內壁上設置有呈弧形的過濾網插槽7,而該過濾網插槽7內配合插接有一過濾網8,從而形成位于破碎結構下方并對破碎后薯粉的過濾機構,而所述過濾網8為金屬網片,其目數為60目。
[0032]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前述密閉罐體I包括罐體底座13及密封蓋12,所述罐體底座13及密封蓋12均為雙層結構且雙層之間形成冷卻腔4,所述密閉罐體I具有進水管2及出水管3,所述進水管2及出水管3與該冷卻腔相連通從而形成冷卻機構。所述進水管2及出水管3均設置于罐體底座的冷卻腔4內,而罐體底座13與密封蓋12的扣合面通過定位結構6實現罐體底座13與密封蓋12兩個冷卻腔4的連通,從而達到整個密封罐體冷卻的效果,所述進水管2及出水管3分別設置于罐體底座的前后端面進而實現循環冷卻的效果O
[0033]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前述定位結構6包括多個內腔連通的水管套件,而每個水管套件包括內套件61及外套件62,其中內套件61設置于罐體底座13的扣合端并與其冷卻腔4連通,外套件62設置于密封蓋12的扣合面并與其冷卻腔4連通,從而實現罐體底座
13及密封蓋12扣合的定位,同時達到冷卻腔連通的效果。
[0034]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破碎結構位于具有原料進口并具有密閉腔室的密閉罐體內,該破碎結構包括旋轉機構及多個粉碎件,所述每個粉碎件獨立鉸接于旋轉機構上,該粉碎件的粉碎端兩側呈階梯狀并與密閉罐體上端密封蓋內壁上的階梯狀凹凸紋配合,形成原料破碎結構;所述密閉罐體內插接一過濾網,該過濾網位于破碎結構下方,形成對破碎后薯粉的過濾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通過與插槽配合實現與密封罐體的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閉罐體包括罐體底座及密封蓋,所述罐體底座兩側設置有弧形插槽,所述過濾網與該弧形插槽配合插接,從而形成位于破碎結構下方的過濾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為金屬網片,其目數為60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為由電機帶動旋轉并橫穿密閉罐體設置的轉軸,該轉軸上均勻分布有多個隔板,該多個隔板將轉軸分割呈多個鉸接區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隔板上開設有定位孔,而多個隔板平行排列令定位孔對應形成鉸接固定孔,一鉸接軸穿過并固定在該鉸接定位孔上,而每個粉碎件均鉸接于該鉸接軸上并隨轉軸旋轉達到以鉸接軸為軸心進行旋轉粉碎的功能,從而形成粉碎件鉸接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底座及密封蓋均為雙層結構且雙層之間形成冷卻腔,所述密閉罐體具有進水管及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及出水管與該冷卻腔相連通從而形成冷卻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及出水管均設置于罐體底座的冷卻腔內,而罐體底座與密封蓋的扣合面通過定位結構實現罐體底座與密封蓋兩個冷卻腔的連通,從而達到整個密封罐體冷卻的效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及出水管分別設置于罐體底座的前后端面進而實現循環冷卻的效果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帶過濾機構的薯粉破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多個內腔連通的水管套件,而每個水管套件包括內套件及外套件,其中內套件設置于罐體底座或密封蓋的扣合端并與其冷卻腔連通,外套件設置于密封蓋或罐體底座的扣合面并與其冷卻腔連通,從而實現罐體底座及密封蓋扣合的定位,同時達到冷卻腔連通的效果。
【文檔編號】B02C13/04GK203916762SQ201420241919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洪振榮 申請人:廈門圣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