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藥用真菌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靈芝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光是一種重要環境因子。通過調節光質來改善植物的形態建成、生長發育、有效成分積累等已成為設施栽培領域的一項成熟技術。與植物不同的是,光主要作為一種環境信號而非能量因子,影響真菌的形態建成、個體和群落分布、膜電位變化、生理周期、基因表達和有性生殖等方面。靈芝是傳統的名貴中藥,在我國靈芝藥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一直被人們視為延年益壽的珍品.其子實體、孢子粉、菌絲體均有藥用價值。靈芝含有多糖類、三萜類、氨基酸類、生物堿類、核苷類、甾醇類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多糖和三萜是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調節免疫系統、抗腫瘤、抗病毒、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靈芝已實現了人工栽培。目前,我國的靈芝栽培多數在大棚栽培,一般比較重視在溫度和濕度方面的控制,而在光方面沒有講究。
我們平時能看見的光大多數都是復合光,如太陽光、白熾燈光和熒光燈光都是復合光。本發明是在多年研究和實踐基礎上提出的,通過幾種單色光的控制實現靈芝的高產優質栽培。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光實現靈芝高產優質栽培的方法,在靈芝整個栽培過程通過不同波長光的控制,改變靈芝菌絲體生長發育狀態,一方面提高了靈芝生長速度,另一方面提高靈芝有效成分(靈芝多糖和靈芝酸)的含量,從而縮短靈芝生長周期、提高靈芝品質。
實現本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光實現靈芝高產優質栽培的方法,在靈芝整個栽培過程通過不同波長光的控制,改變靈芝菌絲體生長發育狀態,利用光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菌絲體生長期分別采用紅光、藍光照射;
(2)原基期采用紅光照射;
(3)現蕾期采用藍光照射;
(4)開傘期采用黃光照射;
(5)子實體成熟期采用藍光照射;孢子粉開始彈射后,停止使用光照。
其中,步驟(1)菌絲體生長期分別采用紅光、藍光照射是指在菌絲體轉接時開始采用紅光照射,光照強度為800-1000lux;培養至第4天-7天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800-1200lux,然后轉接到原種培養基;在原種和栽培種培養階段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1000-1500lux。
步驟(2)原基期紅光光照強度為800-1200lux。
步驟(3)現蕾期藍光光照強度為2000-4000lux。
步驟(4)開傘期黃光光照強度為3500-7000lux。
步驟(5)子實體成熟期藍光光照強度為3000-6000lux。
本發明所用光源為不同顏色led燈;或通過在普通光源或自然光下、培養物上方放置濾光膜獲得不同光質的光源。
其中,led光源均勻分布于培養架頂部,調節培養架高度,使光源與培養材料保持適當距離(優選30-50cm)。或在大棚頂部安裝相應的led燈。濾光膜的擺放是在栽培靈芝大棚里面搭建小棚,在小棚上方鋪接不同顏色的濾光膜得到不同光質,濾光膜的太陽光透過率為40-60%。
本發明所述幾種光的波長范圍分別是紅光:630-700納米;黃光: 570-590納米;藍光:450-470納米。
具體地,上述利用光實現靈芝高產優質栽培的方法,其利用光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菌絲體生長期分別采用紅光、藍光照射;即在菌絲體轉接時開始采用紅光照射,光照強度為800-1000lux;培養至第4天-7天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800-1200lux,然后轉接到原種培養基;在原種和栽培種培養階段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1000-1500lux。
所述光源為led光源;或通過在普通光源上遮蓋濾光膜獲得光源;所述光源與培養材料保持距離為30-50cm;其中,夜間為黑暗培養;
栽培種下地前,在栽培靈芝大棚里面搭建小棚,在棚上方遮蓋有太陽光透過率為40-60%的不同顏色的濾光膜得到不同光質。或在大棚頂部安裝相應的led燈,通過白天開啟,晚上斷電實現光質的控制。
(2)原基期(剛長出的白色球狀子實體)采用紅光照射,光照強度為800-1200lux;
(3)現蕾期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2000-4000lux;
(4)開傘期(靈芝為腎形,有淡黃色邊緣)采用黃光照射,光照強度為3500-7000lux,待到靈芝菌蓋白邊消失;
(5)子實體成熟期(靈芝菌蓋不再長大,一直到孢子粉彈射完畢)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3000-6000lux;孢子粉開始彈射后,停止使用光照。
本發明在靈芝整個栽培過程中除進行不同波長光的控制外,其余栽培方法與現有靈芝栽培方法相同。在本發明中,將靈芝生長時期分成菌絲體生長期、原基期、菌蕾期、開傘期、子實體成熟期5個時期;菌絲體生長期又分成:菌種活化階段、原種培養階段和栽培種培養階段。上述5個時期的劃分標準與現有文獻相同。
本發明還包括按上述方法栽培得到的靈芝。
傳統上靈芝菌絲體是在黑暗條件下培養的,本發明選用具有光質純、光效高、發熱低、耗能少、壽命長、波長固定等優點的新型半導體光學材料發光二級管led作為光源對培養中的靈芝菌絲體進行培養。led燈具有體積小、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等特點,采用的濾光膜具有經久耐用的特點,因此不會大幅增加電費及材料費的開支,通過本發明的實施,可以提高靈芝產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縮短靈芝生長周期。本發明一方面提高了靈芝生長速度,另一方面提高靈芝有效成分(靈芝多糖和靈芝酸)的含量,從而縮短靈芝生長周期、提高靈芝品質。本發明方法簡單,成本低,通過本方法栽培的靈芝商品價值較高,從而可以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通過正規渠道商購買得到的常規產品。以下實施例led光源購自山東省淄博市曙光科技有限公司,功率24w;濾光膜購自上海偉康有色薄膜廠。
實施例1
一種利用光實現靈芝高產優質栽培的方法,在靈芝整個栽培過程通過不同波長光的控制,改變靈芝菌絲體生長發育狀態,在靈芝整個栽培過程中除進行不同波長光的控制外,其余栽培方法與現有靈芝栽培方法相同。本實施例采用靈芝s3號菌株,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生物技術中心。該靈芝菌蓋較大,孢子粉產量適中,栽培場地選在北京昌平靈芝基地采用小段木栽培。其中利用光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不同光質處理的led光源均勻分布于培養架頂部,調節培養架高度,使光源與培養材料保持50cm距離,外層由黑色遮光材 料覆蓋。菌絲活化階段在紅光led光源下培養3天,光照強度為800-1000lux;第4天轉移到藍光led光源照射處理,光照強度為800-1200lux,第7天后菌絲活化長滿培養皿,轉接于原種培養基。原種和栽培種培養階段采用led藍光照射培養,光照強度為1000-1500lux。
在靈芝段木未下地之前,大棚里面搭建小棚,在小棚上方遮蓋有太陽光透過率為40-60%的不同顏色的濾光膜得到不同光質。
(2)原基期(剛長出的白色球狀子實體)采用紅光照射,光照強度為800-1200lux;
(3)現蕾期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2000-4000lux;
(4)開傘期(靈芝為腎形,有淡黃色邊緣)采用黃光照射,光照強度為3500-7000lux,待到靈芝菌蓋白邊消失;
(5)子實體成熟期(靈芝菌蓋不再長大,一直到孢子粉彈射完畢)采用藍光照射,光照強度為3000-6000lux;孢子粉開始彈射后,停止使用光照。
與不經過上述光處理的段木栽培靈芝(s3號菌株)相比,采用本方法后,提前8天收獲,所獲得靈芝的靈芝多糖含量提高22.5%,靈芝總三萜提高33.6%,靈芝產量提高7.6%,孢子粉產量提高5.2%。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利用光實現靈芝高產優質栽培的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本實施例采用泰山靈芝菌株,在山東冠縣靈芝基地采用代料栽培。
與不經過上述光處理的代料栽培靈芝(泰山靈芝菌株)相比,采用本方法后,提前10天收獲,所獲得靈芝的靈芝多糖含量提高17.6%,靈芝總三萜提高23.3%,靈芝產量提高8.1%,孢子粉產量提高7.2%。
實施例3
一種利用光實現靈芝高產優質栽培的方法,在靈芝整個栽培過程通過不同波長光的控制,改變靈芝菌絲體生長發育狀態,在靈芝整個 栽培過程中除進行不同波長光的控制外,其余栽培方法與現有靈芝栽培方法相同。本實施例采用滬靈芝1號菌株,購自上海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該菌株具有孢子粉產量高的特性,在浙江龍泉靈芝基地采用大段木栽培。其中利用光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不同光質處理的led光源均勻分布于培養架頂部,調節培養架高度,使光源與培養材料保持50cm距離,外層由黑色遮光材料覆蓋。菌絲活化階段在紅光led光源下培養3天,第4天轉移到藍光led光源處理,第7天后菌絲活化長滿培養皿,轉接于原種培養基。原種和栽培種培養階段采用led藍光培養。在靈芝段木未下地之前,在大棚頂部安裝相應的led燈,通過白天開啟,晚上斷電實現光質的控制(下同)。
(2)原基期采用led紅光照射;
(3)現蕾期采用led藍光照射;
(4)開傘期采用led黃光照射,待到靈芝菌蓋白邊消失;
(5)子實體成熟期:led藍光照射,等到孢子粉彈射開始后,停止led光源照射。
與不經過上述光處理的大段木栽培靈芝(滬靈芝1號菌株)相比,采用本方法后,提前6天收獲,獲得靈芝的靈芝多糖含量提高19.7%,靈芝總三萜提高25.1%,靈芝產量提高9.3%,孢子粉產量提高5.8%。
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方案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