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83719閱讀:332來源:國知局
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起壟施肥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在傳統的農耕文化中,經濟作物播種或移栽前是采用人工起壟、打穴和施農家肥。進入上世紀70年代后農家肥逐漸被化肥所取代,但由于化肥的肥效高,采用傳統的施肥方法化肥離作物根部太近,會引起燒根燒苗,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過去,很多農民采用將化肥撒在耕地表面,然后,再用起壟機起壟,這樣的施肥方法即肥效不高,又浪費肥料。后來,為了提高肥效,節約化肥,南方地區采用小型起壟機第一遍起壟后在壟頂開一條條狀的三角型施肥溝,手工施條肥后再進行第二次起壟;西南山區及丘陵地帶則先用微耕機進行旋耕后,再采用人工按壟間距離拉線施條肥,最后使用簡易起壟機對著條肥進行起壟。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在平原地區和平整地塊,為了滿足提高生產效率的市場需求,條束狀施肥起壟機已經被逐漸推廣應用。但是現有的起壟施肥機的肥料從下肥管中掉落,從下肥管掉落至土壤中的條肥較集中,肥料分布不理想,導致肥料浪費現象較嚴重。

公開號為CN202285505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深松施肥機,包括施肥部,施肥部包括施肥梁及通過四連桿仿形部件與施肥梁連接的施肥機架,施肥機架上設置施肥箱,施肥機架下部連接施肥地輪和圓盤施肥刀,施肥箱下料口處設置施肥器,施肥器下料口連接施肥管,施肥器與施肥地輪通過金屬傳動鏈連接;連接件包括中間調節拉桿和剛性連接梁,連接件與深松梁、施肥梁共同構成可以拆分的組合機架。其中地輪轉動帶動金屬傳動鏈轉動,進而帶動施肥器轉動,使肥料箱中的肥料掉落至施肥管中,并最終掉落至土壤中,實現了土壤的條施肥,無法實現按作物植株的穴位施肥,仍然存在浪費肥料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現穴施肥效果的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包括地輪、下肥管,還包括肥料擴散堵盤、凸輪和堵盤開關組件,所述肥料擴散堵盤位于所述下肥管出口的下方,所述凸輪與所述地輪同軸設置,所述堵盤開關組件的輸入端與所述凸輪相適配,所述堵盤開關組件的輸出端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下肥管的出口處設置肥料擴散堵盤,當肥料擴散堵盤與下肥管出口接觸,下肥管不出肥料,當肥料擴散堵盤不與下肥管出口接觸,下肥管出肥料,并通過凸輪和堵盤開關組件實現肥料擴散堵盤的升降運動,從而實現肥料擴散堵盤對下肥管出口間歇性的堵料,實現穴施肥,結構合理;同時,肥料從下肥管掉落至肥料擴散堵盤后會散落開來,使肥料分布更理想,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凸輪與堵盤開關組件組成凸輪連桿機構,凸輪轉動,帶動堵盤開關組件運動,從而帶動肥料擴散堵盤升降運動,將凸輪作為肥料擴散堵盤的升降控制的動力輸入端,結構簡單合理;地輪位于施肥機的后端中部,地輪起到支撐施肥機的作用,同時地輪也是隨動輪,施肥機前進,帶動地輪轉動,且地輪上設有輪齒來防止地輪打滑,因此將凸輪與地輪同軸設置,地輪轉動,凸輪轉動,地輪每轉動一周,肥料擴散堵盤升降的次數為至少一次,便于對肥料擴散堵盤升降的周期性控制,結構合理,且有利于保持穴施肥的肥料穴位間距一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起壟施肥機的正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的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穴施肥機構的凸輪的正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堵盤復位組件與堵盤導向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地輪;2、下肥管;3、肥料擴散堵盤;4、凸輪;5、堵盤開關組件;6、地輪連接架;7、肥料管罩;

41、圓形本體;42、弧形凸起;

51、滾輪;52、第一連桿;53、連接件;54、拉繩管路;56、堵盤復位組件;57、堵盤導向組件;

561、導桿;562、導套;563、彈簧;

571、筋板;572、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發明最關鍵的構思在于:在下肥管的出口下方設置肥料擴散堵盤,并用凸輪連桿機構控制肥料擴散堵盤的間歇性升降運動。

請參照圖1至圖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包括地輪1、下肥管2,還包括肥料擴散堵盤3、凸輪4和堵盤開關組件5,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位于所述下肥管2出口的下方,所述凸輪4與所述地輪1同軸設置,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的輸入端與所述凸輪4相適配,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的輸出端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包括滾輪51、第一連桿52、連接件53,所述滾輪51與所述第一連桿5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桿52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件53的上端連接,所述連接件53的下端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所述滾輪51與所述凸輪4相適配;所述地輪1固定在外設的地輪連接架6上,所述第一連桿52的中部與所述地輪連接架6轉動連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滾輪51與凸輪4摩擦連接,滾輪51與第一連桿52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一連桿52的另一端通過連接件53與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凸輪4轉動帶動滾輪51轉動,同時帶動第一連桿52和連接件53隨動,連接件53向上拉動肥料擴散堵盤3時,肥料擴散堵盤3上升,連接件53不向上拉動肥料擴散堵盤3時,在肥料的重力和沖擊力作用下肥料擴散堵盤3下降從而實現肥料擴散堵盤3的升降運動,結構合理,運動性能穩定。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53為拉繩。

由上述描述可知,連接件53為拉繩,則凸輪4轉動帶動滾輪51轉動,第一連桿52轉動,拉繩被拉扯,帶動肥料擴散堵盤3上升,當拉繩不被拉扯時,在肥料的重力和沖擊力作用下肥料擴散堵盤3下降,結構簡單合理,拉繩還具有占用空間小、柔性大的優點。

進一步的,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還包括拉繩管路54,所述拉繩穿設在所述拉繩管路54內。

由上述描述可知,將拉繩穿設在拉繩管路54上,限定拉繩的運動軌跡,同時也起到保護拉繩的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還包括堵盤復位組件56,所述堵盤復位組件56包括導桿561、導套562和彈簧563,所述導桿561上下放置,所述導桿561與所述導套562滑動配合連接,所述彈簧563套接在所述導桿561上;所述下肥管2的出口處連接有外設的肥料管罩7,所述彈簧563的上端與所述肥料管罩7接觸,下端與所述導套562的上端接觸,所述導套562的下端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所述導桿561與所述肥料管罩7連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當肥料擴散堵盤3不受連接件53施加的向上的外力時,除了肥料擴散堵盤3本身的重力外,還通過堵盤復位組件56使肥料盤下降復位,保證肥料擴散堵盤3下降運動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堵盤復位組件56中,導套562與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導桿561與肥料管罩7連接,導套562沿著導桿561上下滑動,導套562通過彈簧563使其向下運動復位,從而保證肥料擴散堵盤3向下運動復位的準確性,結構合理,運動可靠;肥料管罩7位于下肥管2出口處,用于防止土壤堆積引起的下肥管2出口無法正常出肥料,導桿561與肥料管罩7連接,肥料擴散堵盤3與導套562的下端連接,彈簧563設置在導套562的上端與肥料管罩7之間,所述堵盤復位組件56具有結構緊湊、與土壤之間阻力小的優點。

進一步的,所述導桿561的上端設有螺紋,所述導桿561的上端與所述肥料管罩7螺接,并通過螺母進行固定。

由上述描述可知,導桿561上端設有螺紋,螺紋與螺母螺接使導桿561與肥料管罩7鎖緊固定,結構合理穩固;另外,導桿561也可通過其上端的螺紋來調節導桿561相對于肥料管罩7的上下位置,進而調節肥料擴散堵盤3的下限位位置,另外,當肥料擴散堵盤3的上表面接觸到下肥管2的出口時為肥料擴散堵盤3的上限位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還包括堵盤導向組件57,所述堵盤導向組件57包括固定在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上表面的筋板571和設置在所述下肥管2上的凹槽572,所述凹槽572的寬度與所述筋板571的厚度相適配,所述凹槽572的深度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的上下滑動距離相適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肥料導向組件在肥料擴散堵盤3升降的過程中起到導向的作用,防止肥料擴散堵盤3相對于導桿561轉動,使保持肥料擴散堵盤3的中心線與下肥管2出口中心線重合;對于堵盤導向組件57,位于肥料擴散堵盤3上表面的筋板571在下肥管2側壁上的凹槽572內上下滑動,結構簡單合理,不僅起到導向的作用,筋板571還可加強肥料擴散堵盤3的結構強度和剛度。

進一步的,所述凸輪4包括圓形本體41和弧形凸起42,所述圓形本體41與所述弧形凸起42光滑過渡連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凸輪4包括圓形本體41和弧形凸起42,當滾輪51接觸到凸輪4上的弧形凸起42時,第一連桿52和連接件53帶動肥料擴散堵盤3上升,弧形凸起42的個數與肥料擴散堵盤3在地輪1轉動一周內的上升次數以及下降次數均相等,結構合理。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凸起42的數量為至少一個,并且沿著所述圓形本體41的周向均勻分布。

由上述描述可知,凸輪4上的弧形凸起42沿著圓形本體41的周向均勻分布,從而使穴施肥的施肥穴位之間的間距相等。

請參照圖1至圖4,本發明的實施例一為:

一種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包括地輪1、下肥管2,還包括肥料擴散堵盤3、凸輪4和堵盤開關組件5,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位于所述下肥管2出口的下方,所述凸輪4包括圓形本體41和弧形凸起42,所述圓形本體41與所述弧形凸起42光滑過渡連接,所述弧形凸起42的數量為至少一個,并且沿著所述圓形本體41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凸輪4與所述地輪1同軸設置,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的輸入端與所述凸輪4相適配,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的輸出端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

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包括滾輪51、第一連桿52、連接件53、堵盤復位組件56、堵盤導向組件57,所述滾輪51與所述第一連桿5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桿52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件53的上端連接,所述連接件53的下端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所述地輪1固定在外設的地輪連接架6上,所述第一連桿52的中部與所述地輪連接架6轉動連接;優選地,所述連接件53為拉繩,所述堵盤開關組件5還包括拉繩管路54,所述拉繩穿設在所述拉繩管路54內,所述位于所述第一連桿52與所述拉繩管路54之間;

所述堵盤復位組件56包括導桿561、導套562和彈簧563,所述導桿561上下放置,所述導桿561與所述導套562滑動配合連接,所述彈簧563套接在所述導桿561上;所述下肥管2的出口處連接有外設的肥料管罩7,所述彈簧563的上端與所述肥料管罩7接觸,下端與所述導套562的上端接觸,所述導套562的下端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連接,所述導桿561與所述肥料管罩7連接,所述導桿561的上端設有螺紋,所述導桿561的上端與所述肥料管罩7螺接,并通過螺母進行固定;

所述堵盤導向組件57包括固定在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上表面的筋板571和設置在所述下肥管2上的凹槽572,所述凹槽572的寬度與所述筋板571的厚度相適配,所述凹槽572的深度與所述肥料擴散堵盤3的上下滑動距離相適配。

起壟施肥機作業時,起壟施肥機的下肥管2和肥料管罩7均伸入土壤中,地輪1與地面接觸,地輪1上設有輪齒,地輪1上的輪齒抓地。如圖2所示,穴施肥動作過程為:起壟施肥機前進,地輪1隨動,凸輪4轉動,滾輪51與凸輪4的外側面接觸,當凸輪4轉動到弧形凸起42碰到滾輪51,滾輪51被向上抬起,第一連桿52的左端向上轉動,右端向下轉動,同時第一連桿52拉動拉繩,拉繩將肥料管罩7向上拉動,肥料管罩7將下肥管2的出口堵住,下肥管2中無法出肥料;當凸輪4轉動到圓形本體41碰到滾輪51,在從下肥管2中掉落的肥料的重力和沖擊力作用下,第一連桿52左端向下轉動,右端向上轉動,在堵盤復位組件56作用下,肥料擴散堵盤3下降復位,拉繩復位,下肥管2中出肥料;如此往復運動,實現起壟施肥機的穴施肥功能。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起壟施肥機用穴施肥機構,在地輪1上同軸設置凸輪4,通過凸輪4和堵盤開關組件5實現肥料擴散堵盤3的上升和下降控制,凸輪4上的弧形凸起42帶動肥料擴散堵盤3上升,堵盤復位組件56保證肥料擴散堵盤3下降復位,堵盤導向組件57防止肥料擴散堵盤3相對于下肥管2發生偏轉,結構合理,運動穩定可靠,有效保證穴施肥動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噶尔县| 三亚市| 宝丰县| 红桥区| 云安县| 即墨市| 巍山| 崇州市| 嘉定区| 拉萨市| 巴里| 霍山县| 徐水县| 德州市| 环江| 五河县| 同仁县| 天台县| 卢氏县| 庆阳市| 集安市| 德化县| 漳浦县| 黄平县| 台江县| 梅州市| 大姚县| 成安县| 开原市| 铜陵市| 开鲁县| 哈尔滨市| 南昌市| 卢湾区| 乐亭县| 岱山县| 阳城县| 玛沁县| 广东省|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