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鹽堿地的改良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鹽堿地種植與移植木槿的方法。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鹽地和堿地的總稱。鹽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鹽較高的鹽漬化土壤,土壤呈堿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堿地是指含碳酸鹽或重磷酸鹽的土壤,pH值較高,土壤呈堿性。鹽堿地的有機質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狀差,對作物有害的陰、陽離子多,作物不易促苗。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我國堿地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地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土地的鹽堿化已經是世界范圍內的生態問題,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土地鹽堿化程度呈明顯上升趨勢,土地的鹽堿化已經成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對于鹽堿地的改良,常用的方法有:1、洗鹽,洗鹽就是把水灌到鹽堿地里,使土壤鹽分溶解,通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堿排到深層土中或淋洗出去,側滲入排水溝加以排除;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3、適時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斷土壤毛細管水向地表輸送鹽分,起到防止返鹽的作用;4、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機肥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形成腐殖質,能提高土壤理劑“治堿”對土壤進行有效改良。
目前,采用單獨施用磷石膏來改良鹽堿地方法是將磷石膏施入鹽堿地中后,立即進行淋溶處理,該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鹽堿地的土壤結構,但耗時較長,一般需要兩三年時間才能種植農作物,且在輕度鹽堿地上施用磷石膏處理后,植物的發芽率依然較低且后期長勢不好。有人利用磷石膏與粉煤灰、腐殖酸以及高氮肥料等混合制備成改良劑,取得的效果比單獨施用磷石膏要好,但成本偏高,且效果依然欠佳。如申請號為201210522182.X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以磷石膏為原料生產的土壤改良劑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該改良劑有磷石膏、腐殖酸、硫酸亞鐵、尿素以及硫酸混合制成,其具有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結構、調節土壤pH、激活土壤營養元素和補充土壤中微量元素鈣、硫、鐵以及鋅等特性。但該改良劑成本相對較高,對土壤鹽分、酸堿度的調節力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鹽堿地,尤其是重鹽堿地上種植木槿的方法,該方法可以調節土壤中的含鹽量以及提高木槿成活率。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8-10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120cm,株距50-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優選的,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30-50份、米糠8-10份、硼砂7-9份、羊糞30-50份、牛糞70-80份、餐廚垃圾100-150份、水150-170份、微生物20-30份。
優選的,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炭黑曲霉菌落在查氏瓊脂上生長迅速,25℃7天直徑40-60mm,平坦;菌落在麥芽汁瓊脂上生長迅速,25℃7天直徑達70-75mm,平坦;質地絲絨狀或在邊緣,近邊緣處有較多的氣生菌絲;分生孢子結構大量,或僅中部較多,孢子頭黑色;無滲出液;無氣味或輕霉味;菌落反面呈不同程度的黃褐色。
本發明中,加入炭黑曲霉,不但不會對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對餐廚垃圾中的其它有害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600-1200kg/畝、100-200kg/畝。
優選的,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本發明所提供的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一是通過微生物肥料來改善土壤的pH值,并為木槿的生長提供肥料;二是通過滲透膜來洗鹽,達到調節土壤含鹽量的目的;三是本發明不需要加入客土,肥料來源廣、成本低廉,經濟效益好;四是木槿成活率高,并且生長迅速。
具體實施方式
以含鹽量為2-5g/kg,pH值為8.5-9.5的鹽堿地為實驗土壤,得出如下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分析:
實施例1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5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cm,株距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8份、羊糞40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20份、水160份、微生物20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900kg/畝、170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實施例2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8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0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20cm,株距5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35份、米糠10份、硼砂7份、羊糞45份、牛糞70份、餐廚垃圾150份、水150份、微生物25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1000kg/畝、150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實施例3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8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5cm、高20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20cm,株距55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7份、羊糞45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50份、水155份、微生物30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800kg/畝、120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表一為實施例1-3的試驗林的生長情況:
表二為實施例1-3的滲透膜包圍范圍內的土壤含鹽量和pH值變化情況:
由實施例1-3的檢測數據可知:在優選的實驗條件情況下,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得到的木槿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都非常好,同時對土壤的含鹽量和pH值均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以下用其它實施例來對施肥情況、種植坑大小的情況等因素進行具體分析。
實施例4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9天,制成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5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cm,株距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肥料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8份、羊糞40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20份、水160份。
所述的步驟四中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900kg/畝、170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實施例5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5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cm,株距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8份、羊糞40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20份、水160份、微生物20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450kg/畝、170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實施例6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5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cm,株距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8份、羊糞40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20份、水160份、微生物20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1350kg/畝、170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實施例7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5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cm,株距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8份、羊糞40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20份、水160份、微生物20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900kg/畝、85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實施例8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5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cm,株距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8份、羊糞40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20份、水160份、微生物20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900kg/畝、255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70cm*70cm*7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實施例9
一種鹽堿地種植和移植木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一:將豆粕、米糠、硼砂、羊糞、牛糞以及餐廚垃圾通過粉碎機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物,加水充分攪拌,密封發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
步驟三: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cm、高25cm作畦,采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cm,株距60cm;
步驟四:在壟中間開種植坑,將滲透膜覆蓋整個坑的底部及四周,將木槿植入坑中,均勻施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原土回填;
步驟五:每日澆水灌溉,待木槿長到初始株高的2倍以后,將木槿連滲透膜一起挖出,將膜內土壤及木槿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滲透膜經過清洗后可重復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質量份數為:豆粕40份、米糠10份、硼砂8份、羊糞40份、牛糞75份、餐廚垃圾120份、水160份、微生物20份。
所述步驟二中加入的微生物為炭黑曲霉、解磷菌、解鉀菌和巨大芽孢桿菌。
所述的步驟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礱糠灰的施用量分別為900kg/畝、170kg/畝。
所述的滲透膜可以讓水和無機鹽順利通過,但是有機物無法順利通過。
所述的步驟四中的種植坑的規格為50cm*50cm*50cm。
所述的步驟五中移植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同時保持水分,24小時內完成移植。
和實施例1進行對比,實施例4中不加入微生物;實施例5中微生物肥料的使用量減半;實施例6中微生物肥料的使用量增加50%;實施例7中礱糠灰的使用量減半;實施例8中礱糠灰的使用量增加50%;實施例9中的種植坑的體積縮小越30%。
對實施例4-9進行檢測并和實施例1進行對比,得出如下數據:
表三為實施例4-9和1的試驗林的生長情況:
表四為實施例4-9和1的滲透膜包圍范圍內的土壤含鹽量和pH值變化情況:
由檢測數據可以知道,肥料中是否加入微生物、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過少、礱糠灰的加入量過少以及種植坑過小均會影響木槿的生長,其中肥料中是否加入微生物、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過少還會影響木槿的成活率;但過量增加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以及礱糠灰的加入量對木槿的生長不會造成更好的效果。同時,肥料中是否加入微生物、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過少會影響土壤的改良效果,但過量增加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以及礱糠灰的加入量對土壤的改良不會造成更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