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鹽堿地修復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同時,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的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和氣候條件的日益惡化,土地的鹽堿化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生態問題,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土地鹽堿化程度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土壤的鹽堿化已經成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我國鹽堿化耕地面積約3467萬hm2(5.2億畝),居世界第四,僅次于澳大利亞、墨西哥、阿根廷。我國的鹽堿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以及濱海地區等17個省份。為了保障我國的糧食生產安全,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快鹽堿地改良技術的發展迫在眉睫。因此,改良鹽堿地土地資源,使鹽堿地資源得到高效的利用,是鹽堿地改良技術發展的最終目的。
土壤鹽堿化形成原因主要為:一是雨量少、蒸發強,使深層土壤鹽堿上移表聚,引起原生鹽堿化;二是不當灌溉導致地下水位升高,加劇鹽堿上移,造成次生鹽堿化。土壤鹽堿化一直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和綜合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礙因素。棉花作為西北地區的主要作物。受到土壤鹽堿化帶來的生態危害,土壤表面板結,透氣性能減弱,產量減少。所以,鹽堿地的防治對農業發展不容忽視。
目前,專利公開號為CN102199061A,公開日為2011.9.28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微生物鹽堿地改良劑,檸檬酸、木酸、黃腐酸、反丁烯二酸、腐植酸、焦磷酸、蘋果酸等,對土壤的作用效果較好、使用方便、成本較低,但只是用 各種酸來降低土壤的pH值,其降鹽壓堿的效果和對土壤理性結構的改善徹底性有待進一步改進。
接近本發明最現有的鹽堿地改良劑如公告號為:103937507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鹽堿地改良劑、制備方法及其使用方法”,這種產品及其生產、使用方法在調節鹽堿地土壤鹽堿性是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該種產品只局限于改善農作物生長環境,但無法有效改善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透氣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及修復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所述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的配方如下:按重量組份計:脫硫石膏28-44份、微生物菌劑20-35份、聚丙烯酸鉀5-11份、二氧化硅25-45份、鈉基膨潤土16-32份、硫磺3-7份、可溶性腐植酸8-19份、硫酸亞鐵銨4-12份、氨基酸粉8-17份。
優選的,所述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的配方如下:按重量份計:脫硫石膏32份、微生物菌劑28份、聚丙烯酸鉀8份、二氧化硅29份、鈉基膨潤土22份、硫磺5份、可溶性腐植酸14份、硫酸亞鐵銨7份、氨基酸粉12份。
優選的,所述微生物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放線菌和固氮菌,所述微生物菌劑的重量份數組成為枯草芽孢桿菌15-30份、放線菌22-36份和固氮菌10-25份。
優選的,所述可溶性腐植酸為黃腐酸或腐植酸鉀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的修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取脫硫石膏28-44份和鈉基膨潤土16-32份過100目篩,硫酸亞鐵銨 4-12份和硫磺3-7份過40目篩,備用;
S2、取聚丙烯酸鉀5-11份、可溶性8-19份和硫酸亞鐵銨4-12份,加水攪拌至粘稠狀,向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微生物菌劑20-35份和氨基酸粉8-17份,在20-25℃下攪拌20-30min,在25-30℃下放置3-5d,之后在20-25℃下冷風干燥,粉碎至150-200目,備用;
S3、將鹽堿地平整后,用機械深犁30-40cm,取二氧化硅25-45份、硫磺10-24份與S1中過篩后的脫硫石膏28-44份、鈉基膨潤土16-32份、硫酸亞鐵銨4-12份和硫磺3-7份混合均勻,然后將該混合物均勻的撒在土壤表面,用量為每畝6-8m3;
S4、將S2中的制備好的混合物用200倍水稀釋后對鹽堿地以每畝地200-300m3的用水量進行澆灌,澆灌后3-5d采用旋耕機對鹽堿地進行翻耕,翻耕深度為20-30cm,即可種植作物;
優選的,該方法每年進行3次,在幼苗期將S2中的混合物稀釋200倍對鹽堿地進行灌溉,在生長中期將S2中的混合物稀釋150倍對鹽堿地進行灌溉,在生長晚期將S2中的混合物稀釋100倍對鹽堿地進行灌溉,連續進行3-5年。
優選的,該方法每年進行3次,在幼苗期將S2中的混合物稀釋200倍對鹽堿地進行灌溉,在生長中期將S2中的混合物稀釋150倍對鹽堿地進行灌溉,在生長晚期將S2中的混合物稀釋100倍對鹽堿地進行灌溉,連續進行4年。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及修復方法,與傳統的鹽堿地修復劑相比,本發明以脫硫石膏、二氧化硅和鈉基膨潤土為原料,添加微生物菌劑、聚丙烯酸鉀和硫磺能夠有效的改良鹽堿地的土壤性質,同時硫磺的添加有利于棉花的生長,添加的可溶性腐植酸、硫酸亞鐵銨和氨基酸粉能夠進一步的改良土壤,改善棉花的生長環境,提高土壤的排鹽率,促進棉花的生長; 本發明采用豐富的原料,替代了傳統修復劑中的單一原料,能夠大大縮減鹽堿地的修復時間,可以普遍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所述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的配方如下:按重量組份計:脫硫石膏28份、微生物菌劑20份、聚丙烯酸鉀5份、二氧化硅25份、鈉基膨潤土16份、硫磺3份、可溶性腐植酸8份、硫酸亞鐵銨4份、氨基酸粉8份。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的修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取脫硫石膏28份和鈉基膨潤土16份過100目篩,硫酸亞鐵銨4份和硫磺3份過40目篩,備用;
S2、取聚丙烯酸鉀5份、可溶性腐植酸8份和硫酸亞鐵銨4份,加水攪拌至粘稠狀,向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微生物菌劑20-35份和氨基酸粉8份,在20-25℃下攪拌20-30min,在25-30℃下放置3-5d,之后在20-25℃下冷風干燥,粉碎至150-200目,備用;
S3、將鹽堿地平整后,用機械深犁30-40cm,取二氧化硅25份、硫磺3份與S1中過篩后的脫硫石膏28份、鈉基膨潤土16份、硫酸亞鐵銨4份和硫磺10份混合均勻,然后將該混合物均勻的撒在土壤表面,用量為每畝6-8m3;
S4、將S2中的制備好的混合物用200倍水稀釋后對鹽堿地以每畝地200-300m3的用水量進行澆灌,澆灌后3-5d采用旋耕機對鹽堿地進行翻耕,翻耕深度為20-30cm,即可種植作物。
實施例2
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所述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的配方如下:按重量組份計:脫硫石膏44份、微生物菌劑35份、聚丙烯酸鉀11份、二氧化硅45份、鈉基膨潤土32份、硫磺7份、可溶性腐植酸19份、硫酸亞鐵銨12份、氨基酸粉17份。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的修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取脫硫石膏44份和鈉基膨潤土32份過100目篩,硫酸亞鐵銨12份和硫磺7份過40目篩,備用;
S2、取聚丙烯酸鉀11份、可溶性腐植酸19份和硫酸亞鐵銨12份,加水攪拌至粘稠狀,向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微生物菌劑35份和氨基酸粉17份,在20-25℃下攪拌20-30min,在25-30℃下放置3-5d,之后在20-25℃下冷風干燥,粉碎至150-200目,備用;
S3、將鹽堿地平整后,用機械深犁30-40cm,取二氧化硅45份、硫磺7份與S1中過篩后的脫硫石膏44份、鈉基膨潤土32份、硫酸亞鐵銨12份和硫磺7份混合均勻,然后將該混合物均勻的撒在土壤表面,用量為每畝6-8m3;
S4、將S2中的制備好的混合物用200倍水稀釋后對鹽堿地以每畝地200-300m3的用水量進行澆灌,澆灌后3-5d采用旋耕機對鹽堿地進行翻耕,翻耕深度為20-30cm,即可種植作物。
實施例3
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所述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的 配方如下:按重量組份計:脫硫石膏35份、微生物菌劑28份、聚丙烯酸鉀8份、二氧化硅32份、鈉基膨潤土23份、硫磺5份、可溶性腐植酸12份、硫酸亞鐵銨8份、氨基酸粉13份。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的修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取脫硫石膏35份和鈉基膨潤土23份過100目篩,硫酸亞鐵銨8份和硫磺5份過40目篩,備用;
S2、取聚丙烯酸鉀8份、可溶性腐植酸12份和硫酸亞鐵銨8份,加水攪拌至粘稠狀,向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微生物菌劑28份和氨基酸粉13份,在20-25℃下攪拌20-30min,在25-30℃下放置3-5d,之后在20-25℃下冷風干燥,粉碎至150-200目,備用;
S3、將鹽堿地平整后,用機械深犁30-40cm,取二氧化硅32份、硫磺18份與S1中過篩后的脫硫石膏35份、鈉基膨潤土23份、硫酸亞鐵銨8份和硫磺5份混合均勻,然后將該混合物均勻的撒在土壤表面,用量為每畝6-8m3;
S4、將S2中的制備好的混合物用200倍水稀釋后對鹽堿地以每畝地200-300m3的用水量進行澆灌,澆灌后3-5d采用旋耕機對鹽堿地進行翻耕,翻耕深度為20-30cm,即可種植作物。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適于種植棉花的鹽堿地修復劑及修復方法,修復劑中含有棉花生長必需的多種營養元素,養分齊全,能夠有效的促進棉花的生長,特別是含有聚丙烯酸鉀和氨基酸粉,這是其它修復劑少有的,可以全面改善和補充鹽堿地土壤養分。該修復劑中含有的可溶性腐植酸和微生物菌劑用于改良鹽堿土壤,可顯著提高土壤有機質和活性腐植酸含量,提高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進而全面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全面提高土壤肥力。該修復劑中脫硫石膏和二氧化硅對鹽堿具有吸附力強和選擇性吸附的特點,因此 本發明采用豐富的原料,替代了傳統修復劑中的單一原料,能夠大大縮減鹽堿地的修復時間,可以普遍推廣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