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物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殺線劑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植物根結線蟲(Meloidogyne spp.)是一類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物,其寄生范圍廣,環境適應性強,可危害蔬菜、糧食、煙草、花生、果樹、觀賞植物以及中草藥等2000多種植物,尤其以番茄、黃瓜等大棚蔬菜作物受損嚴重。目前,全世界已經發現報道的根結線蟲有100多種,我國以南方根結線蟲(M.incognita)、爪哇根結線蟲(M.javanica)、象耳豆根結線蟲(M.enterolobii)、花生根結線蟲(M.arenaria)、北方根結線蟲(M.hapla)等發生危害較為嚴重,平均產量損失達20-30%,嚴重的可達70%,甚至絕產。作物根結線蟲已成為保護地蔬菜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植物根結線蟲危害日趨嚴重,但缺少合適的生防制劑。植物根結線蟲的主要生防因子有捕食性和寄生性生物兩大類,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捕食線蟲真菌、內寄生真菌以及內寄生細菌。真菌或細菌的次生代謝產物作為第二代線蟲生防因子,具有作用快、環境相容性好、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優點,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門領域。盡管已經報道的真菌或細菌殺線蟲活性代謝物很多,但作為生物農藥登記、用于防治植物線蟲病害的極少,目前在生產上使用較多的有淡紫擬青霉、蠟樣芽孢桿菌等,但這些生物殺線蟲劑單獨使用時用量大、效果不佳,且對線蟲的防治效果受土壤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因此,需要開發作用效果穩定、防治效果較好的生物防治制劑。
總狀共頭霉真菌(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Sr18是天津師范大學從土壤分離的線蟲生防真菌,其發酵液對植物根結線蟲、大豆孢囊線蟲和松材線蟲等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處理48小時后線蟲死亡率在85%以上,已在生產上應用于防治黃瓜、番茄、芹菜、辣椒等作物根結線蟲,但單獨使用總狀共頭霉真菌Sr18發酵液防治根結線蟲時用量較大。
阿維菌素是由鏈霉菌中阿維鏈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發酵產生的一類十六元大環內酯化合物,具有殺菌、殺蟲、殺螨、殺線蟲活性。在生產上用于防治線蟲的主要有阿維菌素乳油、阿維菌素顆粒劑等,也有阿維菌素與噻唑膦、毒死蜱等混用的產品,但未見阿維菌素與生防制劑混合使用的組合。長期單一使用阿維菌素防治線蟲,易使線蟲產生抗藥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目前蔬菜、瓜果等作物中易發生根結線蟲危害、且難以治理的問題,提出一種生物殺線劑組合物。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殺線劑組合物的應用。
一種生物殺線劑,由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和阿維菌素乳油混合而成,所述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的干物質含量為5.0-6.0g/L,阿維菌素乳油為1.5-2.0%阿維菌素乳油,所述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與阿維菌素乳油的體積比為4:3~6:1。
所述總狀共頭霉Sr18的發酵培養基為30%馬鈴薯浸汁+2%蔗糖+0.2%進口麥芽精。
所述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為濃縮水劑,其干物質含量為5.4g/L,阿維菌素乳油為1.8%阿維菌素乳油,所述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與阿維菌素乳油的體積比為4:3~5:2。
上述生物殺線劑防治作物根結線蟲中的應用。
所述的線蟲為作物根結線蟲。
所述的作物為黃瓜、番茄、辣椒、馬鈴薯。
所述的應用是將生物殺線劑噴施至作物土壤中。
上述生物殺線劑的用量為7ml/m2。
作物移栽前噴施,將土壤深翻20-30cm后起壟,移栽前2天,將生物殺線劑組合物用水稀釋20倍,均勻澆灌于壟上。
本申請的生物殺線劑組合可以達到以下效果:(1)組合物表現出較好的增效作用,組合物的殺線蟲效果比單劑均有明顯提高,同時降低了殺線劑的使用劑量,減少了對環境的不良影響;(2)本發明組合物能促進作物生長,增加作物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生物殺線劑的配置
1)、制備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Sr18菌種(可以對公眾發放)活化后,將孢子懸浮液(孢子濃度為107個/L)接入裝有22L培養基的種子罐中,26℃培養24h,作為一級種子。以4%接種量將一級種子接入裝有150L發酵培養基的200L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發酵條件為:攪拌轉速198r/min,罐壓0.05MPa,通氣量以維持溶氧水平為20%為原則,發酵時間40h。所述的發酵培養基(w/w)為:30%馬鈴薯浸汁+2%蔗糖+0.2%進口麥芽精。發酵結束后,發酵醪液采用板框過濾去除菌體,所得濾液在70℃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制備成8倍重量濃縮水劑。
2)、阿維菌素乳油,自北京中農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購買,有效成分含量為1.8%,劑型為乳油。
3)、配置生物殺線劑組合。將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與阿維菌素乳油兩種生物殺線劑按比例混勻,用清水稀釋20倍后備用。
實施例2生物殺線劑的應用方法
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將土壤深翻20-30cm后起壟;
(2)移栽前2天,將已經用水稀釋20倍的生物殺線劑稀釋液,均勻澆灌于壟上。
(3)對長季節蔬菜,在種植中期,增加1次用藥,方法同上。
(4)用藥后45-60天,調查對線蟲的控制效果。
線蟲分離及危害程度評價方法為:
土壤根結線蟲分離,采用淺盤法;
根系中侵入線蟲數量觀察,采用酸性品紅染色法;
根系危害程度評價,采用根結指數法;
根結線蟲防治效果的計算方法:
土壤線蟲死亡率計算方法為:死亡率(%)=(對照區線蟲增長率-處理區線蟲增長率)×100/(1-對照區線蟲增長率)。
根系中侵入線蟲的減退率計算方法為:減退率(%)=(對照區侵入線蟲數-處理區侵入線蟲數)×100/對照區侵入線蟲數。
根系危害程度評價計算方法為:
根結線蟲分級標準為:
0級,無根結,根系(塊莖)健康;
1級,僅有少量根結,根結占全根系(塊莖)的10%以下;
3級,根結明顯,根結占全根系(塊莖)的11-25%
5級,根結特別明顯,根結占全根系(塊莖)的26-50%;
7級,根結數量很多,占全根系(塊莖)的51-75%;
9級,根結數量特多,占全根系(塊莖)的75%以上。
根結指數計算方法為:
防治效果計算方法為:
組合物田間防治試驗1
防治對象:黃瓜南方根結線蟲。試驗點:天津市寶坻區。在施藥前旋耕土壤,按照試驗小區面積劃分小區后起壟,按照使用劑量分裝藥劑(表1),加適量清水稀釋20倍后,通過噴霧器均勻施藥,施藥后2天進行移栽。施藥后50天調查發現,組合物可降低土壤線蟲數量90.7%,減少根系中侵入線蟲數量86.7%,根結指數防治效果達74.3%,增加黃瓜產量44.1%,綜合評價,高于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和阿維菌素乳油單獨使用時的效果,且可降低阿維菌素用量33.3%。
表1生物殺線劑組合物對黃瓜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
組合物田間防治試驗2
防治對象:番茄南方根結線蟲。試驗點:北京市大興區。在施藥前旋耕土壤,按照試驗小區面積劃分小區后起壟,按照使用劑量分裝藥劑(表2),加適量清水稀釋20倍后,通過噴霧器均勻施藥,施藥后2天進行移栽。施藥后60天調查發現,組合物可降低土壤線蟲數量77.5%,減少根系中侵入線蟲數量73.7%,根結指數防治效果達68.1%,增加黃瓜產量33.9%,綜合評價,高于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和阿維菌素乳油單獨使用時的效果,且可降低阿維菌素用量50%。
表2生物殺線劑組合物對番茄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
組合物田間防治試驗3
防治對象:辣椒象耳豆根結線蟲。試驗點:海南省海口市。在施藥前旋耕土壤,按照試驗小區面積劃分小區后起壟,按照使用劑量分裝藥劑(表3),加適量清水稀釋20倍后,通過噴霧器均勻施藥,施藥后2天進行移栽。施藥后70天調查發現,組合物可降低土壤線蟲數量72.5%,減少根系中侵入線蟲數量48.2%,根結指數防治效果達57.3%,增加黃瓜產量31.3%,高于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與阿維菌素單獨使用時的效果,且可降低阿維菌素用量16.7%。
表3生物殺線劑組合物對辣椒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
組合物田間防治試驗4
防治對象:馬鈴薯爪哇根結線蟲。試驗點:廣東省湛江市。在施藥前翻耕土壤,按照試驗小區面積劃分小區后起壟、覆膜,按照使用劑量分裝藥劑,加適量清水稀釋20倍后,通過手持式噴壺均勻澆灌,2天后進行移植。施藥后60天調查發現,組合物可降低土壤線蟲數量65.0%,減少塊莖中侵入線蟲數量56.9%,根結指數防治效果達65.2%,增加馬鈴薯產量27.8%,綜合評價,高于總狀共頭霉Sr18發酵液與阿維菌素乳油單獨使用時的效果,但可降低阿維菌素用量50%。
表4生物殺線劑組合物對馬鈴薯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
以上所有試驗表明:上述組合物有較好的增效作用,對番茄、黃瓜、辣椒、馬鈴薯根結線蟲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可以減少阿維菌素的用量,延緩線蟲抗藥性的產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實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以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發明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31272019,3127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