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薊馬防治劑,為薊馬防治劑甲或薊馬防治劑乙;
所述薊馬防治劑甲包括白僵菌、增效劑和滑石粉;
所述薊馬防治劑乙包括所述白僵菌、氯蟲苯甲酰胺和所述滑石粉;所述白僵菌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NS-J9-16CGMCC No.528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薊馬防治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薊馬防治劑乙中,所述氯蟲苯甲酰胺的加入形式為氯蟲苯甲酰胺原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薊馬防治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薊馬防治劑乙中,所述白僵菌、所述氯蟲苯甲酰胺原藥和所述滑石粉的配比為6.0×1012~8.0×1012cfu:5g:100~130g。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薊馬防治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僵菌是以白僵菌孢子粉的形式加入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薊馬防治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薊馬防治劑乙中,當所述氯蟲苯甲酰胺的加入形式為氯蟲苯甲酰胺原藥時,所述白僵菌孢子粉、所述氯蟲苯甲酰胺原藥和所述滑石粉的配比為14~18g:1g:20~26g;所述白僵菌孢子粉的活孢量為0.9×1011~0.95×1011cfu/g。
6.a1)或a2):
a1)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在防治薊馬中的應用;
a2)權利要求1所述白僵菌在防治薊馬中的應用。
7.b1)-b6)中的任一種:
b1)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乙的制備方法,包括先將所述氯蟲苯甲酰胺原藥和所述滑石粉混合,再與所述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的步驟;
b2)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白僵菌孢子粉、所述氯蟲苯甲酰胺原藥和所述滑石粉混合的步驟;
b3)權利要求1中所述薊馬防治劑甲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白僵菌、所述增效劑和所述滑石粉混合的步驟;
b4)權利要求1中所述薊馬防治劑甲的制備方法,包括先將所述增效劑和所述滑石粉混合,再與所述白僵菌混合的步驟;
b5)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白僵菌、所述氯蟲苯甲酰胺和所述滑石粉混合的步驟;
b6)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乙的制備方法,包括先將所述氯蟲苯甲酰胺和所述滑石粉混合,再與所述白僵菌混合的步驟。
8.一種防治薊馬的方法,包括將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撒施土壤的步驟。
9.一種防治薊馬的方法,包括將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和沙子混合后撒施土壤的步驟。
10.一種防治薊馬的方法,包括將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薊馬防治劑噴施于植物表面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