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螺旋式中耕除草器。
背景技術:
對種植高壟作物如煙葉、大蒜、甘蔗等的地帶進行培土、不僅可以增加活土層、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而且還可以提高作物的防倒伏能力。培土對于煙葉生產尤為重要,煙葉培土對培育煙株強大根系、增強煙株長勢和逆抗性、促進煙株開桔開片、提高煙葉整體質量、優化等級結構、改善上部煙葉可用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煙葉種植規模的擴大,現有的培土均是依靠除草培土機來進行作業。如CN 203896679 U公開了一種與微耕機配套使用的煙草中耕培土機,包括左、右兩個螺旋,所述螺旋由內到外呈錐形,在所述螺旋上焊接有旋耕刀,所述螺旋通過其中軸與微耕機連接 ;設置可調式鏵犁安裝在微耕機后面,所述鏵犁的兩側犁板為可調式犁板。上述培土機在使用時,利用螺旋的旋轉將耕碎的土壤源源不斷的輸送至煙根周圍,利用安裝在螺旋上的除草刀對土地上的草進行清除,利用鏵犁進行開溝作業、且其鏵犁因為犁板可調還可適應多種溝寬。
可是,上述培土機在使用時,申請人發現:(1)由于其螺旋由內向外呈錐形,導致耕碎的土壤沿螺旋的盤面旋向的輸送速率降低,導致土壤很容易在溝內兩側堆積,進而使得一條溝需要作業至少兩次才能將溝內的土壤清除完;(2)由于旋耕刀直接焊接在螺旋上,旋耕刀突出于螺旋面,在使用時,螺旋與旋耕刀的連接處不但容易被草根纏繞,而且連接處易于使土壤沉積;(3)螺旋在旋轉中與土壤中的石頭碰擊后容易缺口和彎折,螺旋在彎折后或出現缺口后則報廢不能使用,需要重新購買,徒增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減少開溝后溝內的泥土殘留量的螺旋式中耕除草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為:螺旋式中耕除草器,包括配套安裝在微耕機前方的兩套螺旋中耕器和配套安裝在微耕機后方的可調式鏵犁,兩套螺旋中耕器分別安裝于微耕機的左右兩側;所述螺旋中耕器包括與微耕機螺旋連接固定的螺旋軸和沿螺旋軸的長度方向設置的螺旋刀,所述螺旋軸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所述螺旋刀的中心形成有與螺旋軸的橫截面相配合的正六邊形通孔,所述螺旋刀套裝在螺旋軸上、僅螺旋刀的左右兩側分別與螺旋軸采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位于微耕機左側的螺旋中耕器的螺旋刀旋向為右旋、位于微耕機右側的螺旋中耕器的螺旋刀旋向為左旋;螺旋刀的邊緣形成有鋸齒,螺旋刀的盤面上形成有凹槽,凹槽內焊接有除草刀,除草刀嵌入凹槽內、且除草刀的安裝部與螺旋刀的盤面重合后共面。
可調式鏵犁包括與微耕機固定連接的可調支架、位于可調支架左右兩側的兩塊分土板,兩塊分土板的邊緣焊接形成一個V形尖,可調支架焊接在兩塊分土板之間,兩塊分土板上分別鉸接有一塊整平板;可調支架還包括調節桿,調節桿上設有多個螺紋孔,多個螺紋孔沿調節桿的軸向等距設置;兩塊整平板與調節桿之間均設有調節塊,調節塊的一端與整平板鉸接、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到調節桿上的螺紋孔內。
使用時,調整好可調式鏵犁的整平板角度,然后將微耕機上的輪子拆卸下來,將兩套螺旋中耕器分別安裝到微耕機的左右側輪子的位置。利用微耕機為輪子提供的動力系統,驅動螺旋中耕器工作,在螺旋中耕器工作的同時,螺旋中耕器上轉動的螺旋刀也帶動微耕機向前移動,進而帶動可調式鏵犁同時向前移動。
工作時,由微耕機驅動螺旋軸旋轉,螺旋軸帶動兩套螺旋中耕器同軸轉動。在螺旋中耕器的螺旋刀轉動的同時,螺旋刀將土壤向微耕機的兩側推運,土壤將會沿著螺旋刀的盤面向微耕機的兩側分離,即由轉動的螺旋刀向微耕機的兩側推運土壤并在田地里形成一條土溝。而可調式鏵犁則利用兩塊分土板形成的V形尖將位于兩套螺旋中耕器之間的土壤向土溝的兩側分離,因為兩套螺旋中耕器之間會因為設備安裝的問題產生間隙,因此僅螺旋中耕器無法將土溝內全部的土壤推運到土溝的兩側。可調式鏵犁的整平板則用于將土溝兩側的土壤壓實整平。
本方案中的螺旋刀為同直徑和等螺距,因此在依靠螺旋刀推運土壤時,土壤鹽螺旋刀的盤面的輸送速率相同,這樣就可以防止土壤堆積在土溝內,因而能有效減少開溝后溝內的泥土殘留量;螺旋刀的邊緣形成的鋸齒不但可以對草根進行切割,而且還可以切碎土壤,在螺旋刀上安裝的除草刀的作用下,螺旋中耕器具有更多的工作面,防止了雜草纏繞到螺旋中耕器上;除草刀與螺旋刀的安裝方式也是本方案中的一大亮點:除草刀的安裝部與螺旋刀上的凹槽焊接后依然屬于重合后共面,這樣就防止了雜草等幾類停留在除草刀與螺旋刀的安裝位置處,進一步防止了雜草纏繞到螺旋中耕器上。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螺旋刀的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當螺旋刀的截面為等邊三角形時,螺旋軸與螺旋刀的接觸面積也更大,相比現有的盤面螺旋或者梯形螺旋等螺旋刀的鋸齒更加鋒利、而螺旋刀與螺旋軸相互之間的連接也更加穩固,而且截面為三角形的螺旋刀的強度和剛度更高,螺旋刀也更加耐用;將螺旋刀的橫截面積設置為等邊三角形,不但是螺旋刀具有上述的優點,還能使螺旋刀具有正向推運土壤和反向推運土壤的功能,而且推向推運土壤的效率和反向推運土壤的推運力相同。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化方案一的優選方案,螺旋軸上還設有內凹的圓弧底,圓弧底位于螺旋刀的螺距之間。在螺旋軸上設置圓弧底更利于土壤沿螺旋刀移動,減小土壤和雜草等沿螺旋刀移動的阻力。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化方案二的優選方案,可調式鏵犁的前端還設置有分級破土器,分級破土器包括與分土板螺栓連接的一根矩管和套裝并焊接在矩管上的三個V字形破土尖,相鄰V字形破土尖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三個V字形破土尖同軸線設置,三個V字形破土尖的工作面從左至右逐級增大。工作面不斷增大的三個V字形的破土尖可逐級對土壤進行分離,特別是在粘性土或者帶有砂石的土壤中,采用破土尖后可調式鏵犁能非常輕易的將溝內的泥土向兩側推運,同時,也能在推運的時候將土壤進行進一步破碎,破碎后肚餓土壤對于溝兩側的整平培土更加有利,因為破碎的土壤更利于整平和壓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螺旋中耕器安裝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可調式鏵犁側面安裝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可調式鏵犁平面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除草刀安裝結構示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微耕機1、螺旋中耕器2、圓弧底21、螺旋軸3、螺旋刀4、鋸齒41、矩管5、V字形破土尖6、工作面61、壓縮彈簧7、可調式鏵犁8、調節桿81、調節塊82、分土板83、可調支架84、螺紋孔85、除草刀9、安裝部91。
實施例基本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螺旋式中耕除草器,包括微耕機1,微耕機1的前方安裝有與微耕機1配套使用的螺旋中耕器2、微耕機1的后方安裝有與微耕機1配套使用的可調式鏵犁8,本方案中的螺旋中耕器2有兩套,兩套螺旋中耕器2分別安裝于微耕機1的左右兩側。螺旋中耕器2包括螺旋軸3和沿螺旋軸3的長度方向設置同直徑、等螺距的螺旋刀4,螺旋軸3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螺旋刀4的中心形成有與螺旋軸3的橫截面相配合的正六邊形通孔,螺旋刀4套裝在螺旋軸3上、僅螺旋刀4的左右兩側分別與螺旋軸3采用點焊的方式固定連接,螺旋軸3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與微耕機1配套連接、并由微耕機1驅動螺旋軸3旋轉。本實施例中,位于微耕機1左側的螺旋中耕器2的螺旋刀4旋向為右旋、位于微耕機1右側的螺旋中耕器2的螺旋刀4旋向為左旋。
可調式鏵犁8可調支架84、位于可調支架84左右兩側的兩塊分土板83,兩塊分土板83的邊緣焊接形成一個V形尖。可調支架84焊接在兩塊分土板83之間,兩塊分土板83上分別鉸接有一塊整平板。可調支架84還包括調節桿81,調節桿81上設有多個螺紋孔85,多個螺紋孔85沿調節桿81的軸向等距設置。兩塊整平板與調節桿81之間均設有調節塊82,調節塊82的一端與整平板鉸接、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到調節桿81上的螺紋孔85內。可調式鏵犁8通過可調支架84固定連接到微耕機1的后方。
使用時,微耕機1驅動螺旋軸3旋轉,螺旋軸3帶動兩套螺旋中耕器2同軸轉動。在螺旋中耕器2的螺旋刀4轉動的同時,土壤將會沿著螺旋刀4的盤面向微耕機1的兩側分離,即由轉動的螺旋刀4向微耕機1的兩側推運土壤并在田地里形成一條土溝。而可調式鏵犁8則利用兩塊分土板83形成的V形尖將位于兩套螺旋中耕器2之間的土壤向土溝的兩側分離,兩套螺旋中耕器2之間會因為設備安裝的問題產生間隙,因此僅螺旋中耕器2無法將土溝內全部的土壤推運到土溝的兩側。可調式鏵犁8的整平板則用于將土溝兩側的土壤壓實整平。
本優化的實施例中,螺旋刀4的邊緣形成有鋸齒41、螺旋刀4的盤面上也安裝有除草刀9。如圖2所示,螺旋刀4的盤面上形成有凹槽,除草刀9嵌入凹槽內、且除草刀9的安裝部91與螺旋刀4的盤面重合后共面,而螺旋刀4利用凹槽的凹面與除草刀9焊接并使除草刀9固定到螺旋刀4的盤面上。這樣設置以后,除草刀9與螺旋刀4可各自工作互不受影響,因為除草刀9的安裝部91與螺旋刀4的盤面重合共面后,螺旋刀4的盤面依然可以維持原狀而不會出現凸起或者凹坑。
本優化的實施例中,螺旋刀4的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當螺旋刀4的橫截面為三角形時,螺旋刀4的鋸齒41必然設置于三角形的頂點、而三角形的底邊與螺旋軸3的線接觸更長,因而螺旋軸3與螺旋刀4的接觸面積也更大。這樣螺旋刀4的鋸齒41就會更加鋒利而螺旋刀4與螺旋軸3相互之間的連接也更加穩固。同時,相比等厚度的片狀的螺旋刀4,采用了截面為三角形的螺旋刀4的強度和剛度更高,因此螺旋刀4也更加耐用。由于本實施例中的螺旋刀4的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因此,螺旋刀4的兩側具有相同大小的壓力角。這樣螺旋刀4在由螺旋軸3帶動進行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時,所具有的對土壤的推運力也相同。因此,將螺旋刀4的橫截面積設置為等邊三角形,不但是螺旋刀4具有上述的優點,還能使螺旋刀4具有正向推運土壤和反向推運土壤的功能,而且推向推運土壤的效率和反向推運土壤的推運力相同。
為了進一步減小土壤對螺旋軸3對產生的阻力,本實施例中,螺旋軸3上還設有內凹的圓弧底21,圓弧底21位于螺旋刀4的螺距之間。當螺旋軸3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時,螺旋軸3的外周面勢必會增加沿螺旋刀4移動的土壤的阻力,而將位于螺旋刀4的螺距之間的螺旋軸3設置為圓弧底,則可以減小螺旋軸3帶給土壤的阻力。
本實施例中,可調式鏵犁8的前端還設置有分級破土器。如圖2所示,分土板83上螺栓連接有一根矩管5,矩管5上套裝有三個V字形破土尖6,V字形破土尖6焊接在矩管5上,相鄰V字形破土尖6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7,三個V字形破土尖6同軸線設置。如圖2所示,三個V字形破土尖6的工作面61從左至右逐級增大。
當可調式鏵犁8由微耕機1驅動向前行走時,逐級增大的V字形破土尖6將會依次通過土溝內的土壤并預先對土壤進行分離。而V字形破土尖6之間設置的壓縮彈簧7則用以對V字形破土尖6形成過載保護,同時維持相鄰V字形破土尖6之間的距離。在使用中,最小的V字形破土尖6預先接觸到土壤,因為最小的V字形的破土尖的工作面61也最小,因此受到的阻力也越小,這是土壤將沿最小的V字形的破土尖的工作面61向兩邊分離一定距離。然后,處于三個V字形破土尖6中間的V字形破土尖6繼續對土壤進行分離,并同時利用其工作面61將土壤向兩側推運。壓縮彈簧7則用于保持三個V字形破土尖6相互之間的距離,以使得V字形破土尖6之間的距離既可跟隨土壤的退運阻力的變化而變化,又能使V字形破土尖6在矩管5上的位置自動恢復。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化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