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果栽培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火龍果無土催根快速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火龍果(拉丁文名: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又稱紅龍果、龍珠果、仙蜜果、玉龍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屬植物。果實呈橢圓形,直徑10-12厘米,外觀為紅色或黃色,有綠色圓角三角形的葉狀體,白色、紅色或黃色果肉,具有黑色種子的水果。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火龍果屬于涼性水果,在自然狀態下,果實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
火龍果的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扦插繁殖,扦插時間以春季最適宜,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375px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后插入沙床或直接扦插在支撐架下和水泥柱側邊。扦插的以后不需要澆水,保持土壤的干度,10天以后開始澆水,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100px時移植苗床。嫁接繁殖,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天尺”做砧木,于晴天進行火龍果嫁接。將火龍果莖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對準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在28-30℃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接穗與砧木顏色接近,說明二者維管束已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進假植苗床繼續培育。
現有技術已有對火龍果育苗的研究,例如中國專利CN103931399B,公開了育苗方法:選取一塊方形田塊,底部鋪一層碎石子和砂礫,上層撒一層土壤使其完全覆蓋底部,然后將曬干的、飽滿的火龍果種子灑在上層的土壤上,噴灑清水后使用保鮮膜覆蓋,每天更換保鮮膜和噴灑清水,3-5天后待90%以上的種子發芽后即可去除保鮮膜,之后每天保持噴灑清水,待4-6周后株苗高度達5-8cm時即可分開種植。這是常規育苗方法,時間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的火龍果無土催根快速育苗方法,以解決火龍果的無土催根問題,而且時間短。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火龍果無土催根快速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插條準備:選取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當年生并充分老熟的火龍果枝條作插條,浸泡藥水消毒,干燥待傷口完全愈合;
2)扦插催根:將步驟1)得到的插條用海綿條纏繞插條基部,插進育苗板的插苗孔內,再把育苗板安放在集水槽上方的架子上,噴霧營養液,生根后移栽到棚外;
3)基質培育:將步驟2)得到的經過催根的插條移栽到棚外的基質,待插條長出新芽老熟后即可出圃;
步驟2)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水100份、NPK為15-15-15的水溶性復合肥1.0-1.5份、水溶性過磷酸鈣1.0-2.0份、生化黃腐酸0.10-0.20份、尿素0.2-0.4份、羥乙基纖維素0.1-0.3份。
本發明步驟1)所述的火龍果枝條,優選每段長度15-20厘米;所述的消毒,優選用0.1%的氯化汞消毒;所述的干燥,優選在陽光下晾曬1-2天或放在陰涼處陰干5-7天。
步驟2)所述的海綿條,優選15×5×0.5厘米的規格;所述的噴霧營養液,優選采用噴霧系統,間隔10分鐘噴霧5秒,持續7天;所述的生根后移栽到棚外,優選扦插后10天移栽到棚外。
步驟3)所述的移栽到棚外的基質,優選株行距15×20厘米,栽植深度約5厘米;所述的基質,優選由珍珠巖50%、腐殖土50%的體積比組成;所述的插條長出新芽老熟,為30-35天。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在營養液中添加了羥乙基纖維素,具有良好的增稠、懸浮、分散、乳化、粘合、成膜、保護水分和提供保護膠體等特性,在營養液中使用可以使得水溶性復合、水溶性過磷酸鈣、生化黃腐酸等營養成分充分粘附扦插條上,利于扦插條對營養成分的吸收,促進生根。
2、本發明采用無土催根,配制特別的營養液,5-7天時間就可長出新根,生根率達99.8%以上。
3、本發明可大幅度加快育苗速度,苗木40-45天就可出圃,比常規育苗方法縮短了一半以上時間,移栽成活率達99.9%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1)插條準備:選取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當年生并充分老熟的火龍果枝條作插條,每段長度15-20厘米,浸泡藥水消毒,陽光下晾曬1-2天,待傷口完全愈合;
2)扦插催根:將步驟1)得到的插條用15×5×0.5厘米的海綿條纏繞插條基部,插進育苗板的插苗孔內,再把育苗板安放在集水槽上方的架子上,噴霧營養液,采用噴霧系統,間隔10分鐘噴霧5秒,持續7天,扦插后10天移栽到棚外;
3)基質培育:將步驟2)得到的經過催根的插條移栽到棚外的由珍珠巖50%、腐殖土50%的體積比組成的基質,株行距15×20厘米,栽植深度約5厘米,培植30-40天,插條長出新芽老熟后即可出圃;
步驟2)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水100份、NPK為15-15-15的水溶性復合肥1.0份、水溶性過磷酸鈣2.0份、生化黃腐酸0.10份、尿素0.4份、羥乙基纖維素0.1份。
實施例2:
1)插條準備:選取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當年生并充分老熟的火龍果枝條作插條,每段長度15-20厘米,浸泡藥水消毒,放在陰涼處陰干5-7天,待傷口完全愈合;
2)扦插催根:將步驟1)得到的插條用15×5×0.5厘米的海綿條纏繞插條基部,插進育苗板的插苗孔內,再把育苗板安放在集水槽上方的架子上,噴霧營養液,采用噴霧系統,間隔10分鐘噴霧5秒,持續7天,扦插后10天移栽到棚外;
3)基質培育:將步驟2)得到的經過催根的插條移栽到棚外的由珍珠巖50%、腐殖土50%的體積比組成的基質,株行距15×20厘米,栽植深度約5厘米,培植30-40天,插條長出新芽老熟后即可出圃;
步驟2)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水100份、NPK為15-15-15的水溶性復合肥1.5份、水溶性過磷酸鈣1.0份、生化黃腐酸0.20份、尿素0.2份、羥乙基纖維素0.3份。
實施例3:
1)插條準備:選取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當年生并充分老熟的火龍果枝條作插條,每段長度15-20厘米,浸泡藥水消毒,陽光下晾曬1-2天,待傷口完全愈合;
2)扦插催根:將步驟1)得到的插條用15×5×0.5厘米的海綿條纏繞插條基部,插進育苗板的插苗孔內,再把育苗板安放在集水槽上方的架子上,噴霧營養液,采用噴霧系統,間隔10分鐘噴霧5秒,持續7天,扦插后10天移栽到棚外;
3)基質培育:將步驟2)得到的經過催根的插條移栽到棚外的由珍珠巖50%、腐殖土50%的體積比組成的基質,株行距15×20厘米,栽植深度約5厘米,培植30-40天,插條長出新芽老熟后即可出圃;
步驟2)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水100份、NPK為15-15-15的水溶性復合肥1.2份、水溶性過磷酸鈣1.5份、生化黃腐酸0.15份、尿素0.3份、羥乙基纖維素0.2份。
對比例:
1)每年3月份,選取生長健壯、無病害、生長3年以上的紅肉品系火龍果母株,平切母株嫩莖,并將嫩莖分切成長度為25-30cm的段狀,作為扦插苗;
2)將各扦插苗的一端切口置于濃度為1:1000的國光茶乙酸生根液中培養20-30天生根;
3)將生根后的扦插苗移栽至栽培基質中栽培,栽培溫度為18-35℃,栽培空氣濕度為60%-80%,栽培基質由粗砂、泥炭土、麥飯石、黑鈣土、腐殖土、園土按1:3:0.05:2:10:30的重量比混制而成;
4)移栽后,每隔1個月在扦插苗上噴灑一次壯苗液,連續噴灑至扦插苗長出花蕾,所述壯苗液由赤霉素2000mg/L、吲哚乙酸150mg/L、烯效唑30mg/L混制而成;
5)移栽后,每隔3個月施加一次壯苗肥,所述壯苗肥由蛆叫糞、尿素、蛋殼粉、羊糞、骨粉、白云石、草木灰按1:0.01:0.8:2:0.03:0.05:0.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生根率98.2%,移栽成活率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