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生姜種姜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12797閱讀:1464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姜種姜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oe)的新鮮根莖,別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莖(干姜)、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藥。生姜在中醫藥學里具有發散、止嘔、止咳等功效。

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5-28℃,溫度低于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廣西主產區大部分縣的年平均溫度為18-19℃,7月平均氣溫為25.3℃,極端高溫為39℃;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0.2℃,極端低溫為-4℃;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為80%左右。

常規生姜的栽培方法是3月中下旬開始曬姜、困姜、室內催芽,約20-30天左右當芽長至1-1.5cm時開溝種植。由于生姜前期發芽緩慢,對溫度敏感,播種前需要準備時間較長、頭緒繁瑣、費工費力,從播種到出苗需要25-30天,從出苗到5-6片葉需要25-30天,期間造成土地閑置時間長達60-70天,足以種植一茬春季蔬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出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生姜種姜的種植方法,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以下發明內容:

一種生姜種姜的種植方法,包括:

選地: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

選姜種: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質地硬、具有1-2個壯芽、重50—75克、無病害的老姜作種姜;

預處理:播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種姜消毒后,先曬2-3天,待姜塊表面發亮時,即可堆放,用稻草覆蓋進行保溫催芽,溫度控制在20~25℃,當姜芽長到1厘米時即可播種;

播種時機:灌溉條件好且不催芽,在驚蟄節令播種;無灌溉條件且需要催芽,在清明或谷雨節令播種;

播種:播種實行條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20厘米,每畝用種500公斤;

施肥:整地時,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鉀肥25公斤作基肥;當苗高30厘米左右、1-2個分枝時,追1次肥,畝施20公斤尿素;立秋時,畝施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開溝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莖膨大時,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

培土:結合澆水施肥進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

收種姜:在苗高20~30厘米、具5~6片葉時,即可采收,將種姜上的土挖開,不讓姜株晃動,把種姜挖出。

按照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采收生姜種姜,縮短了生姜育苗的時間,減少了生姜的生長周期,節約的土地,方法簡單,易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修改或改動,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1.嚴格選地,避免連作: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塊地勢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積水。生姜不宜連作,應與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進行3—4年的輪作。

2.精選姜種,促進早發: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質地硬、具有1—2個壯芽、重50—75克、無病害的老姜作種姜。種姜播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種姜消毒后,先曬2—3天,待姜塊表面發亮時,即可堆放,用稻草覆蓋進行保溫催芽,要求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0~25℃,當姜芽長到1厘米時即可播種。

3.適時播種,合理密植:灌溉條件好,氣溫高,且不催芽,在驚蟄節令播種;無灌溉條件及氣溫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節令播種。播種實行條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20厘米,每畝用種500公斤左右。畝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復合肥作種肥,將肥料放入溝內與土壤混勻。播前1小時左右澆底水,使土壤濕潤,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輕輕按入泥中,覆濕潤細土5厘米左右。

4.施足基肥,科學追肥:生姜生長期長,應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則。整地時,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鉀肥25公斤作基肥。當苗高30厘米左右、1—2個分枝時,追1次肥,畝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糞水澆苗;立秋前后,畝施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開溝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莖膨大時,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

5.遮陰降溫,促進生長:生姜是喜陰,不耐高溫和強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長期間要進行遮陰,以促進生長。遮陰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陰,也可與高稈作物玉米進行間作。

6.防旱防澇,及時培土: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在夏季高溫期間,應及時澆水降溫,以早、晚澆水為好,雨水天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減少姜瘟的發生。為防止根莖露出地面,表皮變厚,品質變劣,要進行培土,一般結合澆水施肥進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7.搞好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和斑點病。腐爛病一般在7月始發,8~9月為發病盛期,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挖去帶病菌土,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用干凈無菌土填埋。斑點病發病初期噴灑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蟲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葉面噴灑防治。

8.收種姜:又稱收娘姜。種姜發芽后,其營養物質并未完全消耗,也不腐爛,仍可回收上市,俗稱“生姜還是老的辣”就是這個道理。一般在苗高20~30厘米、具5~6片葉時,即可采收。采收方法:先用小鏟將種姜上的土挖開一些,用手指把姜株按住,不讓姜株晃動,另一手用狹長的刀子或竹簽把種姜挖出。注意盡量少挖土,少傷根。收后立即將挖穴用土填滿拍實?;厥盏姆N姜比種植時約少20%。若已出現病菌侵染或多雨期則不宜收姜,否則造成傷口易引起姜瘟病侵染蔓延。

實施例2

生姜種植中藥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好土地,注意輪作

生姜屬地下塊莖作物,即怕旱,又怕澇。因此,要選擇疏松、深軟較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塊種植。前作種過姜的田塊不宜選用,一般要輪作3年以上,否則易發生姜瘟。下種前,田塊要犁翻曝曬,整地時先撒石灰粉35-40公斤,然后起畦種植。

二、選擇良種,提早種植

種姜應選用肉質肥厚的大肉姜品種。大肉姜品質好,產量高,適合外銷出口。姜種要選“冬至”后收獲的老熟姜,老熟的姜種出苗齊壯。病田姜不宜留作種用。根據高產地區的經驗,“雨水”至“驚蟄”前后種的姜,比“清明”種的姜一般增產20%左右。

三、下足基肥,合理密植

生姜前期生長較緩慢,且植株較矮,只有適當密植,才能獲得高產。一般采用壟寬1.35米,壟高0.5米,小行距36厘米,株距18-20厘米,畝植4000-4500蔸為宜。基肥以疏松的雜肥和人畜糞肥為主,畝施土雜肥1750-2000公斤(加過磷酸鈣30-40公斤堆漚)、草木灰100-120公斤,打穴或開條溝施下,然后下種覆土。壟面同時用山草或稻草覆蓋一層,防止雜草滋生和保溫保濕。

四、適時追肥,合理排灌

每穴長出4-5條幼苗時,應抓緊進行第一次追肥培土,畝用腐熟人畜糞水1500-2000公斤加尿素3.5-4公斤淋施,每隔16-20天施1次。在“小暑”前后用火燒土或土雜肥泥將姜芽蓋好,“秋分”前后再追一次壯尾肥。施肥時注意不要淋到姜頭,以防傷根爛葉。

生姜既怕旱,又怕澇。姜田要保持濕潤,以利生姜生長。雨季要開深壟溝,排除漬水;干旱天氣,特別是吹干熱風時,姜田壟溝要灌回7-10厘米水層,以利保持姜田土壤濕潤。

五、抓好姜瘟預防工作

在及時排除漬水的同時,于“芒種”前后噴施50%托布津1000倍,或1:1:200倍的波爾多液(畝用40-50公斤藥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可以有效地抑制姜瘟的發生和發展。一旦發生姜瘟,應立即把病株拔除集中到田外燒毀,并在病穴周圍撒上石灰粉消毒滅菌,停止施用氮肥,增施草木灰等鉀質肥料。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辽中县| 德钦县| 淮北市| 萨嘎县| 荆州市| 安溪县| 台南县| 额尔古纳市| 昭苏县| 醴陵市| 怀安县| 中方县| 岱山县| 江油市| 安康市| 荥经县| 高青县| 沧州市| 宜宾市| 邹平县| 玉龙| 福建省| 陇南市| 遵义市| 修文县| 探索| 浦县| 佛学| 格尔木市| 临邑县| 肥城市| 贵定县| 龙口市| 陇川县| 贵溪市| 博白县| 合川市| 仁怀市| 梁平县|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