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玉米種子電刺激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種子處理用于多種作物上以控制多種類型的有害物,尤其在作物的發芽、出苗和早期生長期間,通過保護免受土傳病害和昆蟲的侵染,種子處理一般用于確保一致的標準,對于某些季節初期的空氣傳播的病害和昆蟲而言,系統的種子處理針對傳統的噴灑葉部殺真菌劑或殺蟲劑可以提供一種選擇。
在某些條件下,在獲得均一的播種出苗中,種子處理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選擇性地利用種子處理能夠保護種子或者秧苗免于早期病害和昆蟲影響作物出苗與生長。少數種子處理也可以用于在生長季節期間提高作物性能。例如,包含根瘤菌接種物的處理一般用來提高豆類作物的固氮能力。
現代配制的種子處理產品被農場主、種子處理者和種子生產者使用,并且經常與一些活性成分摻合使用,任意地同接種物、著色劑、聚合物和其它的助劑如濕潤劑一起使用。這些產品對種子、環境或者使用者不應當是不安全的。
在該處理后,為進行包裝和儲存,將經處理的種子進行搬運和傳送。這種搬運和傳送經常導致處理過的種子互相摩擦,從而引起與這些材料結合的化學品脫落。該化學品的釋放經常是以例如來自于處理組合物中的農藥和其它材料的空氣傳播微粒的形式,其在干燥種子上形成固體顆粒。這會導致經處理的種子失去其農藥效力,并且通過吸入和感受,例如空氣傳播微粒對眼睛的刺激,使暴露于這種處理操作中的工人會有健康風險。
處理種子的時間在經濟上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處理步驟之后的裝入藥袋和儲存處理過的種子的時間。如果儲存處理過的種子的步驟以任何方式慢下來,那么整個處理過程會被中斷,對于處理者(例如農場主,種子處理者或者種子生產者)會引起經濟上的不利。通常處理者在種子處理后需要種子的快速運轉或者流動,從而他們在一定時期能夠處理大量的種子。假如因為處理過的種子的粗糙性,該處理導致種子互相粘附或者粘住,則可以減少這種流動性特征。特別在夏季短的北方的國家,在收獲和下一次播種之間的時間短,所以處理者不得不在一個短期間內處理大量種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便易行的適用于玉米種子的電刺激處理方法,該方法既能夠有效提高玉米種子出芽率、增強玉米幼苗抗病蟲害能力,保證玉米幼苗健壯快速的生長,提高玉米單位面積產量。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玉米種子電刺激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玉米種子置于網孔直徑為0.2~0.5mm的網籠中進行篩分,篩分后玉米種子連同網籠置于專用超聲清洗池中進行清洗,清洗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設定超聲頻率5~10kHz,清洗時間5~8min,第二階段設定超聲頻率10~15kHz,清洗時間3~5min,第三階段設定超聲頻率15~20kHz,清洗時間3~5min,第四階段設定超聲頻率20~30kHz,清洗時間5~10min;
(2)將步驟(1)所述專用超聲清洗池內壁一對相向金屬板與電源接通,同時每100L水中加入電解質溶液3.5L,在20min內使電源電壓從20KV升至100KV,電流同步從1mA升至5mA,結束后斷開電源,切換電流流向,再次在20min內使電源電壓從20KV升至100KV,電流同步從1mA升至5mA,重復切換電流流向2~3次;
(3)將玉米種子從超聲清洗池從取出置于潔凈的干燥筒中進行干燥,干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預熱階段,等速干燥階段,緩蘇階段,冷卻階段;預熱階段開始受熱,溫度呈現上升,而種子水分還沒有下降或降低很少,等速干燥階段種子表面水蒸氣分壓處于和種子溫度相適應的飽和狀態,所有傳給種子的熱量都用于水蒸氣的汽化,種子溫度保持不變,甚至略有下降,緩蘇階段為停止供熱使種子保濕的過程,其主要作用是消除種子內外部之間的熱應力,該階段的干燥速度稍有降低,冷卻階段種子含水量基本不再變化,干燥速度降到基本等于零;
(4)干燥后的種子置于紫外線滅菌燈下照射8~10min,紫外線滅菌燈紫外光源波長為250~255nm,紫外線照射在種子表面上的紫外強度不低于90μW/cm2,照射過程中對種子進行翻轉,以便均勻照射在種子表面上;
(5)用質量分數為0.2%~0.5%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種子8~10小時,再置于藥劑中浸種0.3小時進行消毒,從藥劑中取出后浸泡于含有草木灰、水溫為40℃~45℃的溫水中并攪拌,攪拌均勻待種子膨脹后把水溫迅速降到20~25℃,最后將種子取出;
(6)將步驟(5)所得種子與營養基液進行攪拌,以種子為內核在種子外表面形成一營養包覆層,所述營養包覆層厚度為0.2~0.4mm,通過營養基液粘稠度控制營養包覆層厚度。
所述步驟(2)中電解質溶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水50-60份,硫酸銅0.2-0.8份,硝酸鉀0.5-0.7份,硫酸鐵1.5-2.0份,磷酸二氫鉀1.2-1.8份,硝酸鈉0.5-1.0份,氯化鈉1.4-2.0份,蘋果酸2-2.5份,硝酸銨0.8-1.5份,乙二銨四乙酸二鈉0.5-1.2份。
所述步驟(3)中,預熱階段時間10~15min,溫度從室溫升至70℃,等速干燥階段時間20min,溫度保持為70℃,緩蘇階段時間8min,溫度從70℃降至35℃,冷卻階段時間10min,溫度從35℃降至室溫。
所述步驟(5)中藥劑由0.5~1.2%(重量份)的高錳酸鉀溶液,0.8%(重量份)的硫酸鈉溶液,5%(重量份)的磷酸二氫鈉溶液組成。
所述高錳酸鉀溶液,硫酸鈉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質量比為1:2:1。
所述步驟(6)中營養基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水30-40份,根瘤菌接種劑4-6份,魚粉3-5份,氨基酸2-4份,甘草粉5-10份,腐葉土1-1.5份,豆腐渣1.2-1.8份,草木灰5-10份,蛋白粉0.8-1.5份,菜籽餅粉6-10份,凹凸棒石粘土0.5-1份,中藥渣8-12份,骨粉1-2份,磷酸0.5-1.2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相比于普通清洗,利用超聲波對植物種子進行清洗,有效的去除種子表面含有的微小雜質,同時使得種子種皮與內殼結構變得疏松,有利于后期種子出芽,提高種子出芽率;
(2)具有生命的植物種子在播種前處于休眠狀態,使用電刺激處理休眠狀態的植物種子,提高了種子的活化能和酶的活性經電場作用,種子獲得了電場的能量、使種子內形成高能量激發分子,種子內的水分離解,基本營養物質迅速溶解;另一方面作為電介質的植物種子受到電場作用的極化,蛋白質長鏈結構被破壞,發生分散、凝聚,有利于胚芽的吸收和利用,經靜電場處理后的種子,其淀粉酶、過氧化物酶、脫氫酶的活力有顯著提高;
(3)在利用電場對種子施加電刺激時加入的電解質離子穿過種皮表面,一方面使得種皮表面變得疏松,同時電解質離子進入種皮內,保證發芽生長時所需養分和合適的水分,通過多次變換電流方向,電解質離子來回穿過種皮,增強種皮穿透能力;
(4)通過本發明方法處理后的種子,能激活種子胚胎細胞的生長機制,消除種子表面附著的細菌病毒,提高種子生長期抗病蟲害能力,增強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玉米產量;
(5)本發明種子處理方法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處理能力強,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玉米種子電刺激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玉米種子置于網孔直徑為0.2~0.5mm的網籠中進行篩分,篩分后玉米種子連同網籠置于專用超聲清洗池中進行清洗,清洗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設定超聲頻率5~10kHz,清洗時間5~8min,第二階段設定超聲頻率10~15kHz,清洗時間3~5min,第三階段設定超聲頻率15~20kHz,清洗時間3~5min,第四階段設定超聲頻率20~30kHz,清洗時間5~10min;
(2)將步驟(1)所述專用超聲清洗池內壁一對相向金屬板與電源接通,同時每100L水中加入電解質溶液3.5L,在20min內使電源電壓從20KV升至100KV,電流同步從1mA升至5mA,結束后斷開電源,切換電流流向,再次在20min內使電源電壓從20KV升至100KV,電流同步從1mA升至5mA,重復切換電流流向2~3次;
(3)將玉米種子從超聲清洗池從取出置于潔凈的干燥筒中進行干燥,干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預熱階段,等速干燥階段,緩蘇階段,冷卻階段;預熱階段開始受熱,溫度呈現上升,而種子水分還沒有下降或降低很少,等速干燥階段種子表面水蒸氣分壓處于和種子溫度相適應的飽和狀態,所有傳給種子的熱量都用于水蒸氣的汽化,種子溫度保持不變,甚至略有下降,緩蘇階段為停止供熱使種子保濕的過程,其主要作用是消除種子內外部之間的熱應力,該階段的干燥速度稍有降低,冷卻階段種子含水量基本不再變化,干燥速度降到基本等于零;
(4)干燥后的種子置于紫外線滅菌燈下照射8~10min,紫外線滅菌燈紫外光源波長為250~255nm,紫外線照射在種子表面上的紫外強度不低于90μW/cm2,照射過程中對種子進行翻轉,以便均勻照射在種子表面上;
(5)用質量分數為0.2%~0.5%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種子8~10小時,再置于藥劑中浸種0.3小時進行消毒,從藥劑中取出后浸泡于含有草木灰、水溫為40℃~45℃的溫水中并攪拌,攪拌均勻待種子膨脹后把水溫迅速降到20~25℃,最后將種子取出;
(6)將步驟(5)所得種子與營養基液進行攪拌,以種子為內核在種子外表面形成一營養包覆層,所述營養包覆層厚度為0.2~0.4mm,通過營養基液粘稠度控制營養包覆層厚度。
所述步驟(2)中電解質溶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水50-60份,硫酸銅0.2-0.8份,硝酸鉀0.5-0.7份,硫酸鐵1.5-2.0份,磷酸二氫鉀1.2-1.8份,硝酸鈉0.5-1.0份,氯化鈉1.4-2.0份,蘋果酸2-2.5份,硝酸銨0.8-1.5份,乙二銨四乙酸二鈉0.5-1.2份。
所述步驟(3)中,預熱階段時間10~15min,溫度從室溫升至70℃,等速干燥階段時間20min,溫度保持為70℃,緩蘇階段時間8min,溫度從70℃降至35℃,冷卻階段時間10min,溫度從35℃降至室溫。
所述步驟(5)中藥劑由0.5~1.2%(重量份)的高錳酸鉀溶液,0.8%(重量份)的硫酸鈉溶液,5%(重量份)的磷酸二氫鈉溶液組成。
所述高錳酸鉀溶液,硫酸鈉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質量比為1:2:1。
所述步驟(6)中營養基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水30-40份,根瘤菌接種劑4-6份,魚粉3-5份,氨基酸2-4份,甘草粉5-10份,腐葉土1-1.5份,豆腐渣1.2-1.8份,草木灰5-10份,蛋白粉0.8-1.5份,菜籽餅粉6-10份,凹凸棒石粘土0.5-1份,中藥渣8-12份,骨粉1-2份,磷酸0.5-1.2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