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法,應用于草莓疾病預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生育期均有可能發病,尤以采收后發生普遍,該病屬于低溫高濕型病害,發生頻率高、暴發性強、危害重;此病在開花時,先侵害花萼和花瓣的交界處,然后侵染花托,最后沿果柄蔓延至花序,使整個花序干腐枯死;同時此病在坐果后,與濕土接觸也易發病,導致組織軟腐,香氣和風味消失,因此該病對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帶來很大的損失,同時嚴重打擊了種植戶的信心。目前市場上對該病的治療不夠全面,沒有全程控制,嚴重影響了草莓的產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草莓地實行地膜滿畦覆蓋的原則,同時挖深溝,筑高畦,加強排水、降低濕度;
步驟二:定植前及時清除枯葉,防止越冬病菌寄生;
步驟三:合理密植,每畝地控制在7500株以內;
步驟四:從苗期抓起,在草莓匍匐莖分株繁苗期及時拔除弱苗、病苗;
步驟五:從現蕾開始隔10天噴施一次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預防,連續3次;
步驟六:若出現少量灰霉病,選用25%菌思奇800倍液進行噴藥,隔7天噴藥一次,連續噴藥3次。
采用本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預防為主的手段對灰霉病進行防治,從苗期抓起,剔除可能存在的越冬病菌,加強透光,降低田間濕度,并在雨期加強排水,不是雨水滯留,使草莓盡量少的處在灰霉病的發病環境中,大大減少了灰霉病的發病幾率。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草莓地實行地膜滿畦覆蓋的原則,同時挖深溝,筑高畦,加強排水、降低濕度;
步驟二:定植前及時清除枯葉,防止越冬病菌寄生;
步驟三:合理密植,每畝地控制在7500株以內;
步驟四:從苗期抓起,在草莓匍匐莖分株繁苗期及時拔除弱苗、病苗;
步驟五:從現蕾開始隔10天噴施一次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預防,連續3次;
步驟六:若出現少量灰霉病,選用25%菌思奇800倍液進行噴藥,隔7天噴藥一次,連續噴藥3次。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并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