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除草劑復配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以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為活性成分的除草組合物,用于防除水稻田雜草。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更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我國以稻米為主食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5%,水稻種植面積和年產量均排在世界糧食作物第二位。我國是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稻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水稻的生產對我國糧食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國民身體素質有著重大影響 。
丙炔噁草酮丙炔噁草酮為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在原卟啉原氧化酶受抑制后,造成葉綠素喪失和膜滲漏,致使細胞器干枯并迅速解體,最終造成植物死亡。在有光條件下,該過程會加速,提高死草效果。
吡氟酰草胺為內吸傳到型除草劑,該藥屬于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劑,通過對八氫番茄紅素脫氫酶的抑制,阻礙類胡籮卜素的合成,導致葉綠素破壞及細胞破裂,以達到除草效果植物死亡。
目前,單一除草劑的使用存在殺草譜較窄,防除效果逐年下降,用藥量逐年提高,藥害程度加重,農藥殘留量提高,雜草抗藥性水平逐年提高等問題,除草劑復配或混配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丙炔噁草酮在水稻田推廣應用時間較長,應用不當可能會造成水稻藥害。
本申請的農藥配方混配意義在于:
1、不同的作用位點:由于二者作用位點及作用機理不同,為二者混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及降低雜草對單一藥劑的抗性水平提供了理論依據。
2、擴大殺草譜范圍:丙炔噁草酮在水稻田移栽前封閉處理,對稗草、稻稗等禾本科雜草及鴨舌草、水莧菜等闊葉雜草效果突出,但對于野慈姑,螢藺等雜草防效一般;吡氟酰草胺在水稻田移栽前封閉處理時,對如野慈姑、澤瀉等闊葉雜草及螢藺等莎草科的雜草的封閉效果較為突出,且控草時間較長。二者之間合理混配可以具有較好的增效作用,提高除草效果同時降低了農民的用工成本,具有較高的混用意義。
3、降低單劑用藥量:丙炔噁草酮有效成分用藥量為48-72克/公頃,低于單劑丙炔噁草酮的登記用藥量(常見登記用藥量為72-96克/公頃);吡氟酰草胺未見有在水稻移栽田上的登記,本配方為創新配方,混劑中吡氟酰草胺的有效成分用藥量為150-180克/公頃,(不高于吡氟酰草胺冬小麥莖葉噴霧量187.5-262.5克/公頃),二者混用后降低各了自用藥量并達到較好的雜草防效,達到降低了農民除草的藥劑成本的目的。
目前已有很多文獻報道過吡氟酰草胺或丙炔噁草酮的除草混合物,本申請的發明人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篩選出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的復配除草劑,該復配除草劑在一定的范圍內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對水稻田抗性禾本科雜草,部分闊葉雜草及莎草科雜草防效較單一用藥有明顯提升。目前,關于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的復配組合物及應用尚無人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目前水稻田除草劑的現狀,水田雜草抗性水平及發生狀況,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低毒、低成本的除草組合物,以完善農田雜草的綜合防治辦法。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除草劑組合物,其有效量的a和b兩種活性成分的組成。
其中,活性成分a為丙炔噁草酮,化學名稱為 5-叔-丁基-3-(2,4-二氯-5-(丙-2-炔基氧基)苯基)-1,3,4-噁二唑-2(3H)-酮,結構式為:
。
活性成分b為吡氟酰草胺,化學名稱為:2',4'-二氟-[2-(3-三氟甲基苯氧基)]-3-吡啶酰苯胺,結構式為:
。
所述活性成分a和b的重量比為:a丙炔噁草酮:b吡氟酰草胺的重量比為1:30~24:1,優選增效活性成分比重為:a丙炔噁草酮:b吡氟酰草胺=1:12~18:1,進一步優選為3:4,兩種活性成分在除草劑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70%;本發明的除草劑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取決于每種組分單獨使用時的施藥量,也取決于一種組分與另一種組分的比例及增效作用。
本發明的除草劑組合物可以輔以農藥輔助成分,如添加載體、粘結劑、崩解劑、分散劑、潤濕劑等及其他有助于有效成分在制劑中穩定和藥效發揮的已知物質;通過常規制備方法制備得到適合農業上使用的任意一種劑型,例如可以是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懸浮劑、可分散油懸浮劑、干懸浮劑等。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比為1-70%。
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還可包括其它農用活性成分,例如其它種類的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肥料和除草安全劑和/或植物保護中常用的添加劑和/或農藥助劑,或可與它們一起使用。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可以用于防除多種作物上的禾本科、闊葉、莎草科雜草。
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的使用頻率和使用量隨農作物、雜草、天氣情況而小有變化,可以通過使用合適的劑量來達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所述的除草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機理各不相同,通過將不同作用機理的除草劑復配使用,可以延緩雜草抗藥性的產生;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之間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以顯著提高防除效果,延長藥劑的使用期限,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和對環境的風險,符合“農藥零增長”的需求;此外,本發明的除草劑組合物安全性高,在提高藥效的前提下,對農作物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實質,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內容做進一步說明,但不能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制,以下所述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對于不偏離本發明精神和原則所做的修改、替換或改進,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
一、制劑實施例
1、實施例1:31%丙炔噁草酮·吡氟酰草胺可濕性粉劑(1:30)
丙炔噁草酮 1%
吡氟酰草胺 30%
十二烷基硫酸鈉 10%
白炭黑 5%
亞甲基雙萘磺酸鈉 6%
輕質碳酸鈣 余量
所述可濕性粉劑的具體加工步驟為:按上述配方將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以及分散劑、潤濕劑和填料混合,在攪拌釜中均勻攪拌,經氣流粉碎后混合均勻,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含有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的可濕性粉劑。
2、實施例2:35%丙炔噁草酮·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劑(3:4)
丙炔噁草酮 15%
吡氟酰草胺 20%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6%
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 4%
羧甲基淀粉鈉 4%
可溶性淀粉 余量
所述水分散粒劑的加工步驟為:按上述配方將丙炔噁草酮、吡氟酰草胺和分散劑、潤濕劑、崩解劑以及填料混合均勻,用超微氣流粉碎機粉碎,經捏合,然后進入擠壓造粒機造粒,沸騰干燥機中干燥,篩分后經取樣分析,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含有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的水分散粒劑。
3、實施例3:25%丙炔噁草酮·吡氟酰草胺懸乳劑(3:2)
丙炔噁草酮 15%
吡氟酰草胺 10%
油酸甲酯 8%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6%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5%
黃原膠 0.8%
丙二醇 2%
有機硅酮 0.5%
去離子水 余量
所述懸乳劑的具體加工步驟為:按上述配方將吡氟酰草胺用油酸甲酯稀釋后,加入乳化劑混合均勻,然后加入適量水經均質機乳化制得乳液;按上述配方將分散劑、增稠劑、抗凍劑、消泡劑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丙炔噁草酮,繼續剪切混勻,然后進入臥式砂磨機中研磨,使制劑粒徑全部在5微米以下,制得懸浮液;將以上乳液和懸浮液經高速剪切混勻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含有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的懸乳劑。
4、實施例4:21%丙炔噁草酮·吡氟酰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5)
丙炔噁草酮 6%
吡氟酰草胺 15%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10%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6%
有機膨潤土 2%
油酸甲酯 余量
所述可分散油懸浮劑的具體加工步驟為:按上述配方將油和分散劑、增稠劑、乳化劑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繼續剪切混勻,然后進入臥式砂磨機中研磨,使制劑粒徑全部在10微米以下,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含有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的可分散油懸浮劑。
二、室內活性測定
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莖葉處理聯合作用室內活性測定試驗
為了防治水稻種植上的雜草,發明人研究了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二元復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孫云沛法評價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聯合作用類型,為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合理混配提供科學依據。試驗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實驗準則除草劑第9部分》
1、實驗條件
1.1供試雜草:稗草、野慈姑球莖
1.2供試藥劑:丙炔噁草酮乳油、吡氟酰草胺漂浮粒劑
2、試材準備
供試雜草的培養采用盆栽試驗,使用直徑22cm的塑料桶,將未使用過除草劑的農田土才回來風干后過篩裝盆,盆內干土定量3/4處,土壤pH值7.3,有機質含量2%。采用頂部頂部澆灌的方式使土壤完全濕潤。然后將經過春化預處理的稻稗的種子均勻撒播在土壤表面,每盆播種40粒種子,同時將待發芽野慈姑球莖10顆埋于泥土中,覆土20mm,置于常溫下常規培養。
3、實驗設計
該實驗共設32個處理,其中丙炔噁草酮設為8、24、48、72、96g a.i./hm2計5個施藥量處理,吡氟酰草胺設4、24、96、160、240g a.i./hm2共計5個施藥量處理,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二者混用設任意兩比例混配共計21個處理,另設空白對照,每處理設4次重復。
4、施藥方法及器械
土壤噴霧處理,施藥器械為KNAPSACK Hydraulic Sprayer背負式噴霧器,噴嘴型號為TEEJET 8002VS;采用噴霧方法施藥,噴液壓力為20psi,噴液量為300L/hm2。
5、數據調查與統計分析
評價方法:根據Colby法評價除草劑聯合作用方式,其公式為:E0=X+Y-XY/100
X、Y分別為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在劑量為a或b時對雜草的防效;E0為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在劑量a+b時的預期值,當除草劑組合物的觀察值大于根據Colby 法的預期值時,即認為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的復配表現出協同增效作用,試驗結果見表1。
盆栽試驗結果表明,丙炔噁草酮和吡氟酰草胺在重量比1:30~24:1的范圍內混用對稻稗及球莖繁殖野慈姑的表現為相加或增效作用,且在用藥范圍內,未發現組合物對作物產生藥害。降低藥劑使用量,達到了節約成本,提高藥效的目的。其中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混配比例在18:1~1:12范圍內,二者混用具有增效作用,混配比例為3:4時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為最優配方。
二、田間藥效試驗
為了更好的驗證本發明實際應用效果,應用本發明的藥劑進行防治水稻田稗草田間藥效試驗,水稻品種為龍粳31(粳稻),移栽時水稻為3.5葉期壯苗,于移栽前7天將藥劑均勻噴施在土壤表層后回淺水層。田間主要雜草種類為稻稗(覆蓋度占整個雜草群落75%)。小區面積67平方米,重復4次,隨機區組排列。分別于藥后15天、30天調查防效。試驗結果見表2。
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丙炔噁草酮與吡氟酰草胺混配制劑,對稗草防治過程中,持效性和速效性較好,在用量低于單劑的情況下, 防效較好,且具有較好的增產效果,在用藥范圍內,對作物安全,無藥害,值得推廣應用。
上述實施例僅為了說明發明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不僅限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改進和變更,這些改進和變更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