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山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選擇避風向陽排灌兩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地;施加有機肥和緩釋肥;所述緩釋肥包含磷酸氫二銨、尿素、鉬酸銨、α-萘乙酸鈉、維生素C、聚丙烯酰胺和腐植酸;
B、選擇粗壯、頸短、無分枝、無病蟲害的山藥種子,切掉根部5厘米~
10厘米處莖段作為種子,切口處涂上草木灰,置通風處晾曬,放入室內沙藏40天~60天,沙藏溫度為6℃~10℃;
C、按照30厘米~40厘米的行距挖溝,溝深10米~15米,寬10厘米~13厘米,當溫度在10℃~15℃時,播種,施除蟲劑;
D、待長出苗后,搭架,架高2米~2.5米;
E、在山藥發芽后剛長出大葉片時,施提苗肥,每株山藥施1~2kg肥料,所述肥料為豆粕和腐熟肥的混合物;
F、待山藥長至莖蔓完全枯萎時,挖掘土壤至1.2~1.5m的深度,取出山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緩釋肥的施加量為每株山藥施0.5~1kg,有機肥的施加量為每株山藥施2~3kg。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提苗肥中豆粕和腐熟肥的質量比為1:2~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山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蟲劑為生石灰和砷酸鉛以1:0.2~0.5的質量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