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棉花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促進花芽分化的棉花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籽纖維,原產于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后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后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或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我國棉花常年種植面積在8000萬畝左右,棉花在生長過程中花芽分化直接影響棉花蕾、鈴的有效數量,導致棉花產量水平較低,嚴重制約著棉花產業的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
噴施使用花芽分化劑,可以改變棉花內源素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構成,促進腋芽朝向花芽分化發展,促進蕾、鈴脫落再生和贅芽成蕾,并抑制蕾、鈴脫落,從而大大提高棉花單株蕾、鈴的有效數量。
2016年3月30日公告的中國專利文獻一種棉花連作高產的栽培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4082002b),其包括以下步驟:(1)選種;(2)播前準備;(3)播種;(4)田間常規栽培管理。
現提供一種促進花芽分化的棉花栽培方法,栽培的棉花具有花芽分化率高、產量高、株型緊湊、纖維品質優越的優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棉花存在著花芽分化率低、產量低、株型松散、纖維品質差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花芽分化的棉花栽培方法,栽培的棉花具有花芽分化率高、產量高、株型緊湊、纖維品質優越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促進花芽分化的棉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起壟與施肥:選擇土質疏松、含鹽量少的沙壤土,起壟,壟寬70cm,壟間距90cm,壟高20cm,在起壟過程中施加底肥,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糞25-30份、蛭石20-35份、磷礦粉5-10份、硫酸鋅4-6份、硼酸4-6份;
(2)澆水:在壟間灌水,每畝30噸水;
(3)噴灑除草劑和鋪地膜:等水滲入土中,不見明水,全地噴灑除草劑,同時鋪地膜,采用120cm寬的地膜,地膜緊密地與土壤結合,地膜兩邊用壓膜器將地膜壓入泥土中;
(4)品種選擇:選擇抗病能力強、纖維品質優越、株型緊湊的棉花品種;
(5)種子處理:將棉花種子在晴天連續曬種24-36h,再進行浸種、種衣劑包衣,種衣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氟蟲腈5-10份、福美雙10-15份、咯菌腈5-7份、苯醚甲環唑3-6份、膠體分散劑2-3份、成膜劑1-2份、滲透劑1-2份、水70-80份。
(6)打孔播種:播種時,在地膜的兩側打孔,行距60cm,株距30cm,孔直徑3cm,孔深3-4cm,打好孔后在其中放入棉種;
(7)基質覆蓋:播種后,用基質將播種孔洞覆蓋,每孔用量20-25cm3,基質壓住周圍的地膜,并壓實,每畝用量0.2m3,所述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砂60-70份、草炭20-30份、珍珠巖10-15份,加入促根劑和保苗劑。
(8)田間常規栽培管理:放風、練苗、引苗、疏苗、擼底葉、灌水、追肥、中耕、掐頂尖、化學調控、秋季管理、噴灑殺蟲劑和花芽分化劑;
(9)收獲。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糞30份、蛭石35份、磷礦粉10份、硫酸鋅6份、硼酸6份,通過對底肥原料配方的精確控制和調整,使得棉花生長的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豐富,能夠為棉花生長提供必要的營養元素,最終得到產量高、株型緊湊、纖維品質優越的棉花。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的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精喹禾靈10-15份、氯吡嘧磺隆1-2份、大蒜油1-2份、氯酸鈉5-10份、硼砂2-5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的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精喹禾靈15份、氯吡嘧磺隆2份、大蒜油2份、氯酸鈉10份、硼砂5份,能夠有效地去除雜草。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的棉花品種為豫棉11號,具有成熟早、霜前花率高、結鈴性強、產量高、抗干旱、抗病能力強和適應性廣的優點。
優選地,所述步驟(5)中的種衣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氟蟲腈5-10份、福美雙10-15份、咯菌腈5-7份、苯醚甲環唑3-6份、聚醋酸乙烯酯與聚乙烯醇的聚合物2-3份、丁二烯樹脂成膜劑1-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份、水70-80份,能夠有效防治苗期棉花的病蟲害,對棉花出苗無副作用,提高了種子發芽率。
優選地,所述步驟(8)殺蟲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唑蟲酰胺19份、大蒜素3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份、聚乙二醇8份、丙酮6份去離子水補足100份,能夠有效地殺蟲。
優選地,所述步驟(8)花芽分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吲哚丁酸0.8份、萘乙酸0.05份、多效唑2份、赤霉素0.2份、三碘苯甲酸1份、烯效唑0.5份、吲哚乙酸0.5份、胺鮮脂0.5份、硫酸亞鐵0.6份、硼酸5份、硫酸鋅2份,噴施使用花芽分化劑,可以改變棉花內源素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構成,促進腋芽朝向花芽分化發展,促進蕾、鈴脫落再生和贅芽成蕾,并抑制蕾、鈴脫落,從而大大提高棉花單株蕾、鈴的有效數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棉花栽培方法的精確調整,解決了現有棉花存在著花芽分化率低、產量低、株型松散、纖維品質差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促進花芽分化的棉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起壟與施肥:選擇土質疏松、含鹽量少的沙壤土,起壟,壟寬70cm,壟間距90cm,壟高20cm,在起壟過程中施加底肥,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糞30份、蛭石35份、磷礦粉10份、硫酸鋅6份、硼酸6份,通過對底肥原料配方的精確控制和調整,使得棉花生長的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豐富,能夠為棉花生長提供必要的營養元素,最終得到產量高、株型緊湊、纖維品質優越的棉花;
(2)澆水:在壟間灌水,每畝30噸水;
(3)噴灑除草劑和鋪地膜:等水滲入土中,不見明水,全地噴灑除草劑,同時鋪地膜,采用120cm寬的地膜,地膜緊密地與土壤結合,地膜兩邊用壓膜器將地膜壓入泥土中;
(4)品種選擇:選擇抗病能力強、纖維品質優越、株型緊湊的棉花品種;
(5)種子處理:將棉花種子在晴天連續曬種24-36h,再進行浸種、種衣劑包衣,種衣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氟蟲腈5-10份、福美雙10-15份、咯菌腈5-7份、苯醚甲環唑3-6份、膠體分散劑2-3份、成膜劑1-2份、滲透劑1-2份、水70-80份。
(6)打孔播種:播種時,在地膜的兩側打孔,行距60cm,株距30cm,孔直徑3cm,孔深3-4cm,打好孔后在其中放入棉種;
(7)基質覆蓋:播種后,用基質將播種孔洞覆蓋,每孔用量20-25cm3,基質壓住周圍的地膜,并壓實,每畝用量0.2m3,所述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砂60-70份、草炭20-30份、珍珠巖10-15份,加入促根劑和保苗劑。
(8)田間常規栽培管理:放風、練苗、引苗、疏苗、擼底葉、灌水、追肥、中耕、掐頂尖、化學調控、秋季管理、噴灑殺蟲劑和花芽分化劑;
(9)收獲。
步驟(3)中的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精喹禾靈15份、氯吡嘧磺隆2份、大蒜油2份、氯酸鈉10份、硼砂5份,能夠有效地去除雜草。
步驟(2)中的棉花品種為豫棉11號,具有成熟早、霜前花率高、結鈴性強、產量高、抗干旱、抗病能力強和適應性廣的優點。
步驟(5)中的種衣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氟蟲腈10份、福美雙15份、咯菌腈7份、苯醚甲環唑6份、聚醋酸乙烯酯與聚乙烯醇的聚合物3份、丁二烯樹脂成膜劑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水80份,能夠有效防治苗期棉花的病蟲害,對棉花出苗無副作用,提高了種子發芽率。
步驟(8)殺蟲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唑蟲酰胺19份、大蒜素3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份、聚乙二醇8份、丙酮6份去離子水補足100份,能夠有效地殺蟲。
步驟(8)花芽分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吲哚丁酸0.8份、萘乙酸0.05份、多效唑2份、赤霉素0.2份、三碘苯甲酸1份、烯效唑0.5份、吲哚乙酸0.5份、胺鮮脂0.5份、硫酸亞鐵0.6份、硼酸5份、硫酸鋅2份,噴施使用花芽分化劑,可以改變棉花內源素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構成,促進腋芽朝向花芽分化發展,促進蕾、鈴脫落再生和贅芽成蕾,并抑制蕾、鈴脫落,從而大大提高棉花單株蕾、鈴的有效數量。
實施例2
一種促進花芽分化的棉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起壟與施肥:選擇土質疏松、含鹽量少的沙壤土,起壟,壟寬70cm,壟間距90cm,壟高20cm,在起壟過程中施加底肥,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糞30份、蛭石35份、磷礦粉10份、硫酸鋅6份、硼酸6份,通過對底肥原料配方的精確控制和調整,使得棉花生長的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豐富,能夠為棉花生長提供必要的營養元素,最終得到產量高、株型緊湊、纖維品質優越的棉花;
(2)澆水:在壟間灌水,每畝30噸水;
(3)噴灑除草劑和鋪地膜:等水滲入土中,不見明水,全地噴灑除草劑,同時鋪地膜,采用120cm寬的地膜,地膜緊密地與土壤結合,地膜兩邊用壓膜器將地膜壓入泥土中;
(4)品種選擇:選擇抗病能力強、纖維品質優越、株型緊湊的棉花品種;
(5)種子處理:將棉花種子在晴天連續曬種24-36h,再進行浸種、種衣劑包衣,種衣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氟蟲腈5份、福美雙10份、咯菌腈5份、苯醚甲環唑3份、聚醋酸乙烯酯與聚乙烯醇的聚合物2份、丁二烯樹脂成膜劑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水70份,能夠有效防治苗期棉花的病蟲害,對棉花出苗無副作用,提高了種子發芽率。
(6)打孔播種:播種時,在地膜的兩側打孔,行距60cm,株距30cm,孔直徑3cm,孔深3-4cm,打好孔后在其中放入棉種;
(7)基質覆蓋:播種后,用基質將播種孔洞覆蓋,每孔用量20-25cm3,基質壓住周圍的地膜,并壓實,每畝用量0.2m3,所述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砂60-70份、草炭20-30份、珍珠巖10-15份,加入促根劑和保苗劑。
(8)田間常規栽培管理:放風、練苗、引苗、疏苗、擼底葉、灌水、追肥、中耕、掐頂尖、化學調控、秋季管理、噴灑殺蟲劑和花芽分化劑;
(9)收獲。
步驟(3)中的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精喹禾靈10份、氯吡嘧磺隆1份、大蒜油1份、氯酸鈉5份、硼砂2份,能夠有效地去除雜草。
步驟(2)中的棉花品種為豫棉11號,具有成熟早、霜前花率高、結鈴性強、產量高、抗干旱、抗病能力強和適應性廣的優點。
步驟(5)中的種衣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氟蟲腈10份、福美雙15份、咯菌腈7份、苯醚甲環唑6份、聚醋酸乙烯酯與聚乙烯醇的聚合物3份、丁二烯樹脂成膜劑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水80份,能夠有效防治苗期棉花的病蟲害,對棉花出苗無副作用,提高了種子發芽率。
步驟(8)殺蟲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唑蟲酰胺19份、大蒜素3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份、聚乙二醇8份、丙酮6份去離子水補足100份,能夠有效地殺蟲。
步驟(8)花芽分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吲哚丁酸0.8份、萘乙酸0.05份、多效唑2份、赤霉素0.2份、三碘苯甲酸1份、烯效唑0.5份、吲哚乙酸0.5份、胺鮮脂0.5份、硫酸亞鐵0.6份、硼酸5份、硫酸鋅2份,噴施使用花芽分化劑,可以改變棉花內源素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構成,促進腋芽朝向花芽分化發展,促進蕾、鈴脫落再生和贅芽成蕾,并抑制蕾、鈴脫落,從而大大提高棉花單株蕾、鈴的有效數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