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提高擬南芥莖尖超低溫保存后再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消毒處理過的擬南芥種子播種在MS培養基上,經4-6℃低溫處理之后在22-25℃12h/12h晝夜周期的培養條件下培養一周,隨后在解剖鏡下切割莖尖;
(2)選取90個莖尖,平均分成三組,每組30個莖尖,第一組加入20μmol/L的紫杉醇并處理20分鐘,標記為T組;第二組加入20μmol/L的黃草消oryzalin處理20分鐘,標記為O組;第三組的莖尖直接標記為C組。
(3)加載處理,將T組、O組和C組莖尖同時放在加載溶液中,25℃下處理18-25分鐘;
(4)植物微滴玻璃化處理,在加載溶液處理結束以后,將三組莖尖同時轉入預冷的PVS2溶液,在冰上處理25-30分鐘;
(5)超低溫保存,將經過PVS2處理的莖尖轉移到無菌鋁箔條上并插入液氮中,待不再有氣泡產生時將鋁箔條轉入凍存管,并放置在液氮中保持30分鐘;
(6)解凍和卸載處理,將鋁箔條從液氮中移出并直接轉入卸載溶液中,并在25℃下處理20-30分鐘;
(7)恢復培養,將解凍后的莖尖轉移到恢復培養基上進行恢復培養,恢復培養的前7天為暗培養;暗培養之后,繼續在光照下培養,并定期統計南芥莖尖成活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擬南芥莖尖超低溫保存后再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加載溶液是含有2M甘油和0.4M蔗糖的MS培養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擬南芥莖尖超低溫保存后再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PVS2溶液是含有30%(w/v)甘油、15%(w/v)乙二醇、15%(w/v)DMSO和0.4M蔗糖的MS培養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擬南芥莖尖超低溫保存后再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卸載溶液是含有1.2M蔗糖的MS培養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擬南芥莖尖超低溫保存后再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恢復培養基是含有30g/L蔗糖、1.0mg/L BA和3g/L植物凝膠的MS固體培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