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殖池、水源、橫杠、毛球包和毛球;養殖池為經過清理、消毒和沖洗干凈的水池,面積在50平方米以內,養殖池內注有普通方法養殖對蝦所用水源,水源的溫度范圍為24-28℃,溶解氧含量范圍為5-8mg/L,pH值為7.5-8.5,水源的深度為0.8-1.2米;養殖池的四周池壁上方固定安裝有橫杠,橫杠的材質為不銹鋼或鋁合金或木制材料,養殖池的三側池壁的橫杠上固定懸掛有毛球包,毛球包為長40-60cm、寬20-40cm、高20-30cm的長方體形狀,用以盛裝和聚集毛球,為毛球上的硝化細菌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毛球包的主體結構包括:雙層篩絹結構、固定帶、開口和固定扣,毛球包的上壁中間處開有長條狀開口,毛球包的內腔中裝滿毛球,毛球上投放有硝化細菌制劑,開口兩側分別固定置有固定帶,固定帶綁在橫杠上用以固定毛球包,固定帶通過開口兩側的固定扣與毛球包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毛球包的上表面低于水源上表面1-50mm,毛球包的材質為雙層篩絹結構,雙層篩絹結構的內層篩絹為200-300目,外層篩絹為100-200目;毛球為改性纖維球,由改性纖維絲結扎而成,為直徑為2-6cm的球狀結構,養殖池中懸掛毛球包的總體積不超過養殖池中的水源體積的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環式對蝦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本發明系統實現對蝦養殖的工藝安裝步驟如下:
(1)固定毛球包:先將養殖池的側壁上邊沿處固定安裝有橫杠,將毛球包的固定帶捆綁固定于橫杠,將毛球包懸掛在對蝦養殖池中,其位置為毛球包的上表面低于水源水面1-100mm;每個養殖池懸掛毛球包的總體積不超過對蝦養殖池水體的5%;養殖池放置毛球包后,毛球上附著的微生物會增加水體中溶解氧的消耗,需要根據監測的養殖池中溶解氧的含量來調節曝氣量,確保溶解氧在適宜范圍內;
(2)養殖池處理和注水:先按常規養殖方法對養殖池進行清理、消毒、沖洗,再將已固定好毛球包的養殖池內注入水源,水源深為0.8-1.2米,水源水面的高度高于毛球包上表面1-100mm;或先將養殖池進行清理、消毒、沖洗后,將養殖池內注水到水深0.8-1.2米,再將毛球包照步驟(1)中所述方法固定于橫杠上;毛球包上表面低于水源水面1-100mm,在水池四周預留出一定位置方便投放蝦苗、水質檢測和投加餌料;
(3)投放硝化細菌制劑:打開毛球包預留開口,將硝化細菌制劑100ml投入毛球包內的毛球上,菌劑充分搖勻后添加,然后按常規養殖方法對蝦養殖流程增氧、養水、投放蝦苗;
(4)養殖條件監測和調控:在養殖過程中檢測氨氮、亞硝酸鹽氮、溶解氧,如果初期出現氨氮、亞硝酸氮指標偏高情況,采用換水的方式使其降低;在系統穩定后,則不會出現氨氮和亞硝酸鹽氮偏高情況;
(5)毛球包的保存與重復利用:將經過一個養殖周期使用的毛球包4收集起來,集中放置在1個養殖池水體中保存,保存條件是:增氧機增氧,維持水體溶解氧在4.0mg/L以上,在下一個養殖周期將毛球包重新固定在養殖池內直接使用,不需再添加菌劑;如果兩個養殖期間隔時間在6個月以上,則將毛球包內毛球清洗干凈后晾曬備用,在下一個養殖周期使用時,按照步驟(1)至步驟(4)的方法重新培養微生物后使用;在毛球包使用時間超過1年后,檢查毛球和雙層篩絹結構的破損情況,將破損的毛球替換處理,實現對蝦養殖系統的安裝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環式對蝦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采用該系統養殖對蝦的活率比普通系統養殖對蝦的存存活率提高33.75%,采用該系統養殖對蝦的餌料系數比普通系統養殖對蝦的餌料系數降低69.3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環式對蝦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能夠使養殖系統內的氨氮濃度維持在0.015-0.025mg/L,養殖系統內的亞硝酸鹽濃度維持在0.015-0.025mg/L。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環式對蝦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本本發明還能夠應用于竹節蝦的養殖,并且相比于普通養殖方法,存活率提高19%,餌料系數降低21%,產量提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