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作物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心菜培養系統及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空心菜又名蕹萊、通菜、竹葉菜、藤菜等,是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招牟艘匀萑胨?,內服可解飲食中毒,清熱涼血,搗汁沖水服治鼻出血和大、小便出血。它營養豐富,100克空心菜含鈣147毫克,居葉菜首位,維生素A比番茄高出4倍,維生素C比番茄高出17.5%。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空心菜市場需求量大,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
目前,空心菜的栽培方式主要是傳統的土壤栽培方式。傳統土壤栽培不僅受土壤環境約束,而且在灌溉時還會使大量水分和養分流失,降低了土肥利用效率;傳統的土壤栽培條件難以克服連作障礙,在植株發育期難以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進行精確的控制,致使植株根莖和葉片受到影響,從而限制了其品質的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心菜培養系統及培養方法,能夠以栽培代替傳統的土壤栽培,實現空心菜的高效栽培,擺脫土壤束縛,提高土肥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提高空心菜的品質,經濟有效的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空心菜培養系統,包括內填充沙性培養基質的培養袋、輸料管和滴箭灌水器;所述輸料管連通所述滴箭灌水器,用于向滴箭灌水器輸送培養料;所述滴箭灌水器連通所述培養袋,用于向培養基質內輸送培養料;所述輸料管外接泵送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培養袋上設置有不少于一個接入孔和不少于一個扦插培植孔;所述輸料管上設置有不少于一個輸料孔。
進一步的,所述滴箭灌水器包括穩流器、毛管和滴箭;所述滴箭插于所述接入孔內;空心菜菜秧扦插在所述扦插培植孔內;所述穩流器插于所述輸料孔內。
進一步的,一種空心菜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
進一步的,所述空心菜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所述培養基質填充于所述培養袋;
將前茬菜棵上割下的菜秧去葉,剪成小段,得到所述空心菜菜秧;
所述空心菜菜秧采用扦插方式,插入所述扦插培植孔中;
通過所述輸料管向所述滴箭灌水器輸送培養料;
通過所述滴箭灌水器向培養基質內輸送培養料。
進一步的,所述培養基質包括天然沙和肥料,所述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1~1:2。
進一步的,所述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40~60%,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進一步的,所述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500~1:100。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以沙培培養代替傳統的土壤栽培,實現空心菜的高效栽培,擺脫土壤束縛,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提高空心菜的品質。
(2)滴箭灌水器對水壓變化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在不失去抗阻性能的前提下,流量更小,流量更均勻;且箭體較小容易隱蔽,與滴箭連接的發絲管非常柔軟且更不易折斷且安裝使用方便;
(3)節水效率高,提高土肥利用效率,減少工作量,運行成本低,還可以根據空心菜的不同生長階段,在培養袋中注入植株生長所需水分或養分,從而提高空心菜的產量和品質;
(4)本發明采用天然沙作為培養基質,克服了土壤的連作障礙,且培養袋可大量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流失,并簡化了播種程序,避免了種子育苗的操作,減少了工作量,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生長周期。
(5)空心菜培養系統可隨時變動調整位置,更方便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空心菜培養系統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空心菜培養系統,包括內填充沙性培養基質的培養袋、輸料管和滴箭灌水器;所述輸料管連通所述滴箭灌水器,用于向滴箭灌水器輸送培養料;所述滴箭灌水器連通所述培養袋,用于向培養基質內輸送培養料;所述輸料管外接泵送裝置;
本發明所述的,培養袋形狀為半圓柱筒式結構;
本發明所述的,培養袋上設置有不少于一個接入孔和不少于一個扦插培植孔;
本發明所述的,輸料管上設置有不少于一個輸料孔。
本發明所述的,滴箭灌水器包括穩流器、毛管和滴箭;
本發明所述的,滴箭插于所述接入孔內;空心菜菜秧扦插在所述扦插培植孔內;
本發明所述的,穩流器插于所述輸料孔內
本發明所述的,培養料為水或流體式肥料。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空心菜培養方法,采用了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
本發明所述的,空心菜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所述培養基質填充于所述培養袋;
將前茬菜棵上割下的菜秧去葉,剪成小段,得到所述空心菜菜秧;
所述空心菜菜秧采用扦插方式,插入所述扦插培植孔中;
通過所述輸料管向所述滴箭灌水器輸送培養料;
通過所述滴箭灌水器向培養基質內輸送培養料。
本發明所述的,培養袋采用聚乙烯材料,所述半圓柱筒式結構的長方形面為底面,所述底面長為40~60cm,所述底面寬為15~20cm,所述半圓柱筒式結構的高為7~10cm,所述塑料袋厚度為0.1~0.2mm。
本發明所述的,天然沙粒徑小于2mm。
本發明所述的,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40~60%,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本發明所述的,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500~1:100。
本發明所述的,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1~1:2。
本發明所述的,優選的,所述培養袋間距為3~5cm;
本發明所述的,優選的,以所述接入孔為中心,每隔8~12cm開孔,作為扦插培植孔;
本發明所述的,優選的,接入孔孔徑為2cm,扦插培植孔3孔徑為2cm;
本發明所述的,優選的,所述滴箭接入深度為3~4cm;
本發明所述的,優選的,將所述菜秧剪成10~15cm的小段,扦插深度為4~5cm。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所述的,如圖1、2所示,一種空心菜培養系統,包括內填充沙性培養基質2的培養袋1、輸料管5和滴箭灌水器6;所述輸料管5連通所述滴箭灌水器6,用于向滴箭灌水器6輸送培養料;所述滴箭灌水器6連通所述培養袋1,用于向培養基質2內輸送培養料;所述輸料管5外接泵送裝置(圖中未標出);
本實施例所述的,培養袋1形狀為半圓柱筒式結構;
本實施例所述的,培養袋1上設置有不少于一個接入孔4和不少于一個扦插培植孔3;
本實施例所述的,輸料管5上設置有不少于一個輸料孔(圖中未標出)。
本實施例所述的,滴箭灌水器6包括穩流器601、毛管602和滴箭603;
本實施例所述的,滴箭603插于所述接入孔4內;空心菜菜秧7扦插在所述扦插培植孔3內;
本實施例所述的,穩流器601插于所述輸料孔內
本實施例所述的,培養料為水或流體式肥料。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空心菜培養方法,采用了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
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菜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所述培養基質填充于所述培養袋;
將前茬菜棵上割下的菜秧去葉,剪成小段,得到所述空心菜菜秧;
所述空心菜菜秧采用扦插方式,插入所述扦插培植孔中;
通過所述輸料管向所述滴箭灌水器輸送培養料;
通過所述滴箭灌水器向培養基質內輸送培養料。
本實施例所述的,培養袋采用聚乙烯材料,所述半圓柱筒式結構的長方形面為底面,所述底面長為40~60cm,所述底面寬為15~20cm,所述半圓柱筒式結構的高為7~10cm,所述塑料袋厚度為0.1~0.2mm。
本實施例所述的,天然沙粒徑小于2mm。
本實施例所述的,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50%,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500。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2。
本實施例所述的,優選的,所述培養袋間距為3~5cm;
本實施例所述的,優選的,以所述接入孔為中心,每隔8~12cm開孔,作為扦插培植孔;
本實施例所述的,優選的,接入孔孔徑為2cm,扦插培植孔3孔徑為2cm;
本實施例所述的,優選的,所述滴箭接入深度為3~4cm;
本實施例所述的,優選的,將所述空心菜菜秧剪成10~15cm的小段,帶有腋芽或頂芽;
本實施例所述的,優選的,所述空心菜菜秧扦插深度為4~5cm。
按照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培養100株空心菜,并將100株空心菜隨機分成10組,分別命名為A1~10組,每組10株,培養時間為20天,對每組植株高度、莖粗、葉片長、葉片寬、葉柄長及葉片數量進行測量,得到以下測量數據:
表1A組空心菜的基本生長特性表征
本發明種植的空心菜生長20天后植株高達25~30cm,莖粗0.5~1.0cm,葉片長8~15cm,寬3~7cm,葉柄長2~4cm,葉片數量可達5~10片。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改進的,實施例1中所描述的內容也是本實施例所具有的,此處不再具體贅述。
本實施例所述的,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40%,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200。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2。
按照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培養100株空心菜,并將100株空心菜隨機分成10組,分別命名為B1~10組,每組10株,培養時間為20天,對每組植株高度、莖粗、葉片長、葉片寬、葉柄長及葉片數量進行測量,得到測量數據見表2。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改進的,實施例1中所描述的內容也是本實施例所具有的,此處不再具體贅述。
本實施例所述的,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55%,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350。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2。
按照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培養100株空心菜,并將100株空心菜隨機分成10組,分別命名為C1~10組,每組10株,培養時間為20天,對每組植株高度、莖粗、葉片長、葉片寬、葉柄長及葉片數量進行測量,得到測量數據見表2。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改進的,實施例1中所描述的內容也是本實施例所具有的,此處不再具體贅述。
本實施例所述的,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48%,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400。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1.5。
按照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培養100株空心菜,并將100株空心菜隨機分成10組,分別命名為D1~10組,每組10株,培養時間為20天,對每組植株高度、莖粗、葉片長、葉片寬、葉柄長及葉片數量進行測量,得到測量數據見表2。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改進的,實施例1中所描述的內容也是本實施例所具有的,此處不再具體贅述。
本實施例所述的,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60%,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150。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1。
按照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培養100株空心菜,并將100株空心菜隨機分成10組,分別命名為E1~10組,每組10株,培養時間為20天,對每組植株高度、莖粗、葉片長、葉片寬、葉柄長及葉片數量進行測量,得到測量數據見表2。
實施例6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改進的,實施例1中所描述的內容也是本實施例所具有的,此處不再具體贅述。
本實施例所述的,天然沙以體積百分比計,粒徑小于0.5mm的天然沙含量為50%,其余為粒徑在0.5~2mm的天然沙。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包括復合肥和動物糞便,所述復合肥和動物糞便以重量比計,比例為1:100。
本實施例所述的,肥料與天然沙以體積比計,比例為1:1.2。
按照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菜培養系統,培養100株空心菜,并將100株空心菜隨機分成10組,分別命名為F1~10組,每組10株,培養時間為20天,
對每組植株高度、莖粗、葉片長、葉片寬、葉柄長及葉片數量進行測量,得到測量數據見表2。
對比例
按照傳統土壤栽培養方式,培養100株空心菜,將100株空心菜隨機分成10組,分別命名為Z1~10組,每組10株,培養時間為20天。
上述所有空心菜植株放置于光照、溫度、濕度等條件均完全相同的環境下。
表2每組空心菜的基本生長特性表征
本發明種植的空心菜生長20天后植株高達25~30cm,莖粗0.5~1.0cm,葉片長8~15cm,寬3~7cm,葉柄長2~4cm,葉片數量可達5~10片,說明此方法可有效促進植株生長,提高了空心菜的產量與品質。
本發明采用天然沙作為培養基質,克服了土壤的連作障礙,且培養袋可大量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流失,通過實驗,本發明的空心菜培養系統用水量減少50%,用肥量減少30%。
本發明采用扦插方法進行空心菜培植,簡化了播種程序,避免了種子育苗的操作,減少了工作量,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且扦插種植成活率>95%,種植30天即可采摘,而育苗種植需45天才可采摘,大大縮短了生長周期。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