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獼猴桃套種紅薯的有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深挖、堆肥:11、12月,深挖多個并排寬度為100~120厘米、間距為180~220厘米的壕溝,每個壕溝按深度分挖兩次,第一次挖深30~40厘米,挖出的表土堆至壕溝一側進行晾曬,第二次挖深70~80厘米,挖出的底土堆至壕溝另一側進行晾曬;
壕溝首尾處,先在壕溝底部鋪設厚為2~3厘米的秸稈,鋪設長度為400~500厘米,再在秸稈上堆放高度為80~100厘米的堆肥混合物,堆肥混合物的四周均用秸稈圍擋,再在堆肥混合物上覆蓋厚度為5~10厘米的泥炭;堆制腐敗后,從壕溝取出并封存,得到堆肥;
其中,所述堆肥混合物由雞糞、秸稈、農田廢棄物、餅粕及有機肥腐熟劑按照干重質量比10:4~7:2~4:2~3:0.05~0.07混勻,并調整含水量為50~60%而成;
(2)旋耕起壟:1月下旬,先將表土回填至壕溝,再將底土回填至表土上,然后在土壤表面鋪設厚度為2~3厘米步驟(1)得到的堆肥;旋耕將堆肥和土壤混合均勻,旋耕深度為20~40厘米;起壟將田地耕出多條20~30厘米高的地壟,壟底寬為120~150厘米,壟頂寬為80~100厘米,壟溝上口寬為50~60厘米;
(3)獼猴桃的種植和搭架:2月,每間隔一行地壟種植一排獼猴桃株體,每排的株體間距為300~400厘米,雌、雄株體比例為5~6:1;搭建T形架,定植有獼猴桃株體的地壟上鋪設10~20厘米的有機覆蓋層,再鋪設滴灌管;
(4)紅薯的種植:4月,在兩排獼猴桃株體之間空置的地壟上,將紅薯苗采用交叉雙行栽插;
(5)獼猴桃的施肥、修剪: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對獼猴桃施以氮磷復合肥,每株施100~150克;常規管理、授粉完成后,將開過花的雄花枝從基部剪除;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對獼猴桃施以鉀肥,每株200~250克;
(6)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先采摘獼猴桃,然后再收獲紅薯,地上的紅薯藤可以剪段作為種苗,地下的紅薯可作為種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獼猴桃套種紅薯的有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農田廢棄物是樹皮、樹葉及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獼猴桃套種紅薯的有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T形架的立柱長280~300厘米,立柱下端插入土中80~100厘米,T形架的橫梁長150厘米~200厘米,橫梁上牽引3道鐵絲,同一地壟上每兩棵獼猴桃株體之間設置一個立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獼猴桃套種紅薯的有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有機覆蓋層由雞糞、秸稈、谷殼、樹皮、樹葉及草經打碎后混勻而成,有機覆蓋層中雞糞干重的質量百分比為10%~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獼猴桃套種紅薯的有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交叉雙行栽插的行距為35~45厘米,株距為25~3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