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蔬菜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單季茭一年兩收種植模式在浙江省縉云縣等地的低海拔區域得到大面積應用,此模式將常規的單季茭一年一熟改變為一年二熟。該模式的特點是:通過提前栽植、肥水管理、生長劑調節等措施,將單季茭采收時間從傳統一年一熟種植模式的9月上旬提早至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一茬茭白采收結束后,不需翻耕,采茭后所留茭桿有部分會重新抽發成新的植株(俗稱再生茭),并于當年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第二茬茭白。采用單季茭一年兩收種植模式,第一茬畝產量達到2000公斤,與單季茭一年一熟相當,第二茬畝產量達到1200公斤,增產明顯。
單季茭一年兩收模式中,再生茭的抽生數量是決定第二茬茭白產量的關鍵因素。由于第一茬茭白是從傳統單季茭的9月采收提前到6月,此期茭桿組織相對幼嫩,第一茬茭白采收后的茭桿截面,在茭農田間作業時容易濺上污泥水,導致茭桿、茭墩腐爛。在現實生產中,第一茬采收后,有很大一部分茭桿腐爛,整個茭墩都不會抽發新的植株,能夠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一般只有50﹪左右,而能夠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平均僅有2根左右茭桿抽發,導致第二茬產量偏低。而導致污泥水易濺上茭桿截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一是第一茬茭白采收后茭桿斷截面離地面高度過低,一般只有5cm~10cm左右,這是由茭白在不同季節的生長特性決定的。6月份采收的第一茬茭白茭桿基部拔節明顯要比9月份采收的低;二是茭農在采收時,一般在茭肉以下的部位,把茭白肉質莖連帶著葉一起,將整株植株割下,致使茭桿斷截面直接裸露在外。由于同一茭田的植株孕茭時間有先后,跨度一般在15~30余天,茭農在田間采收時,需多次來回走動,容易將污泥水濺到離泥面近的裸露的茭桿斷截面上。
茭農為了減少茭桿腐爛、提高再生茭抽生數量,一般采用以下辦法:一是采收時將茭田水控制到最低,田間采收茭白時放慢動作,盡量減少將污泥水濺到茭桿斷截面上。二是在第一茬茭白栽植時,預留一塊用于補栽的小茭田,預留的補栽田采用傳統單季茭種植方法,使其在6月前多分蘗。待本田第一茬采收后,將預留田茭墩分株補栽到本田。
在茭白采收期,如果提前放干田水至腳踩不下陷的程度,那么茭桿可以避免因污泥水濺到茭桿斷截面上而腐爛的情況,但會引起第一茬茭白肉質莖因缺水而發青、光潔度降低、品質下降等問題,嚴重影響收益。所以,茭農在采收時只可以將茭田開出缺口,降低茭田水位,而不能過干。在采收時,仍然會有大量茭桿因污泥水上濺而腐爛;采用預留田補栽的方法則需要另外準備田塊,采取與本田不一致的種植方法,相對比較費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能夠有效減少茭桿腐爛,提高再生茭抽生數量,增加第二茬產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增高拔節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間,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蘗末期,田間使用除草劑芐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長后,結合病蟲防治田間作業,葉面噴施氨鈣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畝施用量200ml,每隔7天~10天噴施1次;
第二步,留葉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進行茭白采收,采收時,將肉質莖連同包裹其外的葉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桿下部抽發的、位于最外面的3張葉片留在茭桿上,采收后保持茭桿上余留3張葉片,待全田采收完畢后,再統一割除所有余留的葉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畢并割除所有余留葉片后,茭桿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陰天將茭桿離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連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無新苗抽發或者新苗抽發數量少的的茭墩中。
進一步的,第三步中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范圍為20cm~25cm,伴有部分根抽生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進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鈣稀土王選用市面上的增強濃縮型氨鈣稀土王。
本發明的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第一步中使用氨鈣稀土王作為稀土微肥,稀土微肥在蔬菜上使用,有促進提早成熟、植株形狀建成、提高品質和產量等功效,生產上使用較為普遍,使用增強濃縮型氨鈣稀土王,其主要成份是稀土、植物生長素、氨基酸及鎂、硫等微量元素,在茭白上使用,有促進營養向根莖轉移、植株拔節、防止空心、提高品質、提早孕茭等作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茭白植株庫源關系轉變、從葉片生長過渡到拔節孕茭的重要階段,此期施用稀土微肥,除上述功效外,還可小幅度增高植株拔節高度,能夠從原先的5cm~10cm,提高到7cm~15cm,同時又不會出現因拔節過高、影響肉質莖單重的問題,植株拔節高度增高后,減少污泥水濺上茭桿斷截面的機會,減少茭桿腐爛。第二步進行留葉采茭,采茭時留下3張葉能夠將采收茭白后的茭桿斷截面大部分包裹在里面,起到天然的保護作用,能夠防止茭農在田間操作時將污泥水濺上茭桿斷截面,減少茭桿腐爛現象,還有就是所留葉片可以繼續為再生茭抽發提供養分,有利于再生茭幼苗更健壯生長,從而提高再生茭抽生數量。第三步中,茭桿上離地面較高的節位抽發的新苗長勢相對弱,到第二茬采收時肉質莖相對也較小,剪下重新栽植后,長勢恢復,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再生茭抽生數量。
本發明有益的效果是:本發明的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通過增高拔節高度、留葉采茭的方式,有效減少茭桿腐爛,提高再生茭抽生數量,從而實現了單季茭白第二茬大幅增產的效果,使用效果理想,在生產上利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這種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增高拔節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間,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蘗末期,田間使用除草劑芐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長后,結合病蟲防治田間作業,葉面噴施氨鈣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畝施用量200ml,每隔7天噴施1次;
第二步,留葉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進行茭白采收,采收時,將肉質莖連同包裹其外的葉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桿下部抽發的、位于最外面的3張葉片留在茭桿上,采收后保持茭桿上余留3張葉片,待全田采收完畢后,再統一割除所有余留的葉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畢并割除所有余留葉片后,茭桿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陰天將茭桿離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連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無新苗抽發或者新苗抽發數量少的的茭墩中。
進一步的,第六步中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為20cm,伴有部分根抽生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進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鈣稀土王選用市面上的增強濃縮型氨鈣稀土王,由桂林靈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產。
實施例二:
這種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增高拔節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間,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蘗末期,田間使用除草劑芐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長后,結合病蟲防治田間作業,葉面噴施氨鈣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畝施用量200ml,每隔8天噴施1次;
第二步,留葉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進行茭白采收,采收時,將肉質莖連同包裹其外的葉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桿下部抽發的、位于最外面的3張葉片留在茭桿上,采收后保持茭桿上余留3張葉片,待全田采收完畢后,再統一割除所有余留的葉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畢并割除所有余留葉片后,茭桿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陰天將茭桿離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連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無新苗抽發或者新苗抽發數量少的的茭墩中。
進一步的,第六步中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為23cm,伴有部分根抽生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進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鈣稀土王選用市面上的增強濃縮型氨鈣稀土王,由桂林靈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產。
實施例三:
這種提高單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數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增高拔節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間,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蘗末期,田間使用除草劑芐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長后,結合病蟲防治田間作業,葉面噴施氨鈣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畝施用量200ml,每隔10天噴施1次;
第二步,留葉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進行茭白采收,采收時,將肉質莖連同包裹其外的葉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桿下部抽發的、位于最外面的3張葉片留在茭桿上,采收后保持茭桿上余留3張葉片,待全田采收完畢后,再統一割除所有余留的葉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畢并割除所有余留葉片后,茭桿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陰天將茭桿離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連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無新苗抽發或者新苗抽發數量少的的茭墩中。
進一步的,第六步中待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長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范圍為25cm,伴有部分根抽生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進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鈣稀土王選用市面上的增強濃縮型氨鈣稀土王,由桂林靈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產。
選取本發明實施例栽植的單季茭第二茬茭白產量、經濟效益與普通方法栽植單季茭第二茬茭白產量、經濟效益進行對比,對比結果如下:
從上表可知,本發明實施例栽植的單季茭第二茬茭白產量、經濟效益均高于普通方法栽植的單季茭第二茬茭白。
本發明實施例的特點是:通過增高拔節高度、留葉采茭的方式,有效減少茭桿腐爛,提高再生茭抽生數量,從而實現了單季茭白第二茬大幅增產的效果,使用效果理想,在生產上利于推廣。
雖然本發明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