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選地、整地、茶樹定植、茶園施肥、澆水、茶樹修剪、成年修剪和病蟲害防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選擇山坡地或丘陵緩坡地,土壤pH值為4.5-6.5;
(2)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畝800-900kg施基肥后,淺翻20-30cm;
(3)茶樹定植:定植時間是4月,單條栽,行距100-120cm,株距30-40cm,茶苗每穴兩株;
(4)茶園施肥:5-9月,每畝茶園每月施1次復合肥20-40kg,復合肥按氮、磷、鉀的重量比為2-4:1-3:1進行配制;10月施腐熟牛糞,根外溝施,溝深15-25cm,每畝施腐熟牛糞600-800kg,施腐熟牛糞后填埋;
(5)澆水:定植后每隔7-8天澆水;
(6)茶樹修剪:在苗高30-40cm時,在離地15cm-20cm處剪去頂端新梢,修剪時只剪主枝,不剪側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樹高度為30cm-40cm;第三次用籬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離地面40cm-50cm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將根頸和樹蓬內的下垂枝、弱枝剪去;
(7)成年修剪:在秋茶停采后至春茶萌動前進行,用籬剪或修剪機剪去樹冠面上部3cm-5cm的枝葉;
(8)病蟲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個月噴施質量分數為20-30%的苦參堿溶液。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整地中,
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計算的尿素30-50份、磷酸一銨20-30份、磷酸二氫鉀10-20份、氯化鉀10-20份、石灰氮5-15份、氯化鎂1-5份、硫酸鋅10-20份、硼酸1-5份和中藥渣30-5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石灰氮、氯化鎂、硫酸鋅、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細顆粒,細顆粒與中藥渣混勻,造粒,篩分,烘干,冷卻,包膜,即得。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計算的尿素40份、磷酸一銨25份、磷酸二氫鉀15份、氯化鉀15份、石灰氮10份、氯化鎂2.5份、硫酸鋅15份、硼酸2.5份和中藥渣4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石灰氮、氯化鎂、硫酸鋅、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細顆粒,細顆粒與中藥渣混勻,造粒,篩分,烘干,冷卻,包膜,即得。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渣按重量份計算主要由尋骨風10-20份、荊芥10-20份、細辛5-15份、石菖蒲5-15份和巴戟天20-30份制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渣按重量份計算主要由尋骨風15份、荊芥15份、細辛10份、石菖蒲10份和巴戟天25份制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渣這樣制備:尋骨風、荊芥、細辛、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過50目的篩;將粉末裝入浸提池,并加入2-4倍于量質量分數為80-90%酒精,在10-20℃浸提3-5天,浸提的同時通入水蒸汽加溫至58-62℃,自然冷卻至室溫;此后每隔20-28小時攪拌5-15分鐘,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卻至室溫,過濾,濾液濃縮至50-60℃時濃度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渣這樣制備:尋骨風、荊芥、細辛、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過50目的篩;將粉末裝入浸提池,并加入3倍于量質量分數為85%酒精,在10-20℃浸提4天,浸提的同時通入水蒸汽加溫至58-62℃,自然冷卻至室溫;此后每隔24小時攪拌10分鐘,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卻至室溫,過濾,濾液濃縮至50-60℃時濃度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病蟲害防治中:所述苦參堿溶液這樣制備:苦參經質量分數為80-90%的乙醇浸泡2-3h后、壓榨,過濾,濾液濃縮成密度為0.8g/ml的苦參濃縮液,再加入乳油,混合,即得。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苦參濃縮液與乳油的重量比為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