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具備谷粒箱的聯合收割機。
背景技術:
作為如上述的聯合收割機,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聯合收割機。該聯合收割機具備脫粒裝置和谷粒箱(谷物倉),上述脫粒裝置對被割取的谷桿進行脫粒處理,上述谷粒箱在其側壁上設有谷粒投入口(進料口),儲存脫粒后的谷粒。該聯合收割機還具備谷粒輸送裝置(仰送絞龍),其將脫粒裝置和谷粒投入口連結,并且將脫粒后的谷粒從脫粒裝置輸送至谷粒投入口而從谷粒投入口投入。進一步地,在該聯合收割機的谷粒箱的內部設有壓敏傳感器(稻谷傳感器)。利用該壓敏傳感器來檢測谷粒箱內的谷粒的儲量。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308367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在上述聯合收割機中,當谷粒被投入谷粒箱內時,谷粒箱的內壓由于谷粒箱內的空氣被壓縮而容易上升。然后,由于這樣的谷粒箱內壓的上升,壓敏傳感器產生反應,導致谷粒箱內谷粒的儲量被誤測。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谷粒被投入谷粒箱內時,谷粒箱的內壓不易上升的聯合收割機。
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具備:
脫粒裝置,其對被割取的谷桿進行脫粒處理;
谷粒箱,其在側壁設有谷粒投入口,儲存脫粒后的谷粒;
谷粒輸送裝置,其將所述脫粒裝置和所述谷粒投入口連結,并且將脫粒后的谷粒從所述脫粒裝置輸送至所述谷粒投入口,而從所述谷粒投入口投入;
在所述谷粒箱的內部設有壓敏傳感器,
在所述谷粒箱的側壁上的比所述壓敏傳感器高的位置,設有將所述谷粒箱的內部和外部連通的壓力釋放開口。
若為本發(fā)明,則由于設有將谷粒箱的內部和外部連通的壓力釋放開口,故而谷粒箱內的空氣能夠從壓力釋放開口向外部釋出。因此,在谷粒被投入谷粒箱內時,谷粒箱內的空氣難以被壓縮。因此,谷粒箱的內壓難以上升。而且,壓力釋放開口設置在谷粒箱的側壁上比壓敏傳感器高的位置。因此,至少在谷粒箱內的谷粒的堆積高度到達壓敏傳感器的高度期間,壓力釋放開口不會被谷粒埋住,能夠可靠地釋放壓力。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
所述壓力釋放開口設置在比所述谷粒投入口的下端高的位置。
根據該結構,至少在谷粒箱內的谷粒的堆積高度到達谷粒投入口的高度期間,壓力釋放開口不會被谷粒埋住,能夠更可靠地釋放壓力。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
所述壓力釋放開口設置在所述谷粒箱的側壁中設有所述谷粒投入口的側壁。
從谷粒投入口被投入谷粒箱內的谷粒容易堆積在離開設有谷粒投入口的側壁的位置。因此,在設有谷粒投入口的側壁附近,谷粒箱內的谷粒的堆積高度容易變得較低。因此,根據該結構,壓力釋放開口難以被谷粒埋住,壓力釋放的可靠性提升。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
在所述谷粒箱的內部配設有內部管道罩,所述內部管道罩覆蓋所述壓力釋放開口且朝下方開口,使所述壓力釋放開口和所述谷粒箱的內部連通。
根據該結構,借助內部管道罩,壓力釋放開口被覆蓋,并且壓力釋放開口和谷粒箱的內部被連通。因此,在成為谷粒箱內的空氣可向外部釋出的結構的同時,也難以引起如下事項,即谷粒通過壓力釋放開口向谷粒箱的外部飛出。而且,內部管道罩朝下方開口,故而與朝上方或朝橫向開口的情況相比,谷粒難以進入內部管道罩內。進一步地,例如即使谷粒進入內部管道罩內,由于該谷粒向谷粒箱內落下,故而谷粒不會滯留在內部管道罩內。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
在所述谷粒箱的外部配設有外部管道罩,所述外部管道罩覆蓋所述壓力釋放開口且朝下方開口,使所述壓力釋放開口和所述谷粒箱的外部連通。
根據該結構,借助外部管道罩,壓力釋放開口被覆蓋,并且壓力釋放開口和谷粒箱的外部被連通。因此,在成為谷粒箱內的空氣可向外部釋出的結構的同時,也難以引起如下事項,即雨雪等通過壓力釋放開口進入谷粒箱的內部。而且,外部管道罩朝下方開口,故而與朝上方或朝橫向開口的情況相比,雨雪等難以進入外部管道罩內。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
在所述谷粒箱的側壁設有多個所述壓力釋放開口,
將所述谷粒箱中設有所述谷粒投入口的位置作為基準,多個所述壓力釋放開口在俯視下分散配置在一側的區(qū)域和另一側的區(qū)域。
在設有多個壓力釋放開口的情況下,當所有的壓力釋放開口被谷粒埋住時,谷粒箱內的空氣難以向外部釋放。但是,根據該結構,即使在一側的區(qū)域中所配置的壓力釋放開口被谷粒埋住的情況下,若另一側的區(qū)域中所配置的壓力釋放開口沒有被埋住,則不會導致所有的壓力釋放開口被埋住。因此,與將所有的壓力釋放開口集中配置在一側的區(qū)域的情況相比,可以防止所有的壓力釋放開口被埋住,容易避免如下事項,即谷粒箱內的空氣難以向外部釋放。
附圖說明
圖1是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的平面圖。
圖2是對谷粒箱內的結構進行表示的縱剖側面圖。
圖3是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的局部剖視背面圖。
圖4是對內部管道罩及外部管道罩的安裝結構進行表示的剖視圖。
圖5是對另外的其他實施方式(6)中的多個壓力釋放開口的布置進行表示的橫剖平面圖。
圖6是對第1其他實施方式中的谷粒箱內部結構進行表示的縱剖平面圖。
圖7是對第1其他實施方式中的谷粒箱內的分隔件結構進行表示的橫剖平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
5脫粒裝置
6、61、62谷粒箱
6a、61a、62a谷粒投入口
6b、61b、62b壓力釋放開口
10谷粒輸送裝置
11a、11b、11c壓敏傳感器
13內部管道罩
14外部管道罩
p、q區(qū)域
具體實施方式
基于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方式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說明中,圖1、圖5、圖7所示的箭頭f的方向設為“前”,箭頭b的方向設為“后”,箭頭l的方向設為“左”,箭頭r的方向設為“右”。
〔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的整體結構〕
如圖1所示,在六行割取式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的機體前部設有對農場的植立谷桿進行割取的割取部1。在割取部1的后方設有駕駛部3。駕駛部3具備駕駛座4。在駕駛部3的后方設有谷粒箱6。在谷粒箱6的左方設有脫粒裝置5。另外,在駕駛部3的下方側配設有用于驅動的發(fā)動機7。該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構成為發(fā)動機7的動力被傳遞至各部。
如圖1所示,谷粒箱6具有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四個側壁。而且,如圖2所示,在谷粒箱6中的左方的側壁6a設有谷粒投入口6a。如圖3所示,脫粒裝置5和谷粒投入口6a通過谷粒輸送裝置10連結。另外,谷粒裝置5及谷粒箱6被機架8支承。
被割取部1割取的谷桿被輸送至脫粒裝置5。在脫粒裝置5中,對被割取的谷桿進行脫粒處理。利用螺旋式的谷粒輸送裝置10將脫粒后的谷粒從脫粒裝置5輸送至谷粒投入口6a,并通過設于谷粒輸送裝置10的輸送終端上的旋轉葉片10a,從谷粒投入口6a向谷粒箱6內投入。這樣,脫粒后的谷粒被儲存在谷粒箱6。
〔與壓敏傳感器及壓力釋放開口相關的結構〕
如圖2所示,在谷粒箱6的內部設有三個壓敏傳感器11a、11b、11c。壓敏傳感器11a、11b設置在谷粒箱6中的左方的側壁6a的內側。另外,壓敏傳感器11c設置在谷粒箱6中的后方的側壁的內側。在這些壓敏傳感器11a、11b、11c中,壓敏傳感器11a設置在最高的位置,壓敏傳感器11c設置在最低的位置。壓敏傳感器11b設于在高度方向上處于壓敏傳感器11a和壓敏傳感器11c之間的中央位置。
如圖1所示,在駕駛部3中的可從駕駛座4視覺辨認的位置,設有顯示部12。顯示部12構成為能夠對包含谷粒箱6內的谷粒儲量在內的該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的各種狀況進行顯示。
壓敏傳感器11a、11b、11c當受到堆積于谷粒箱6內的谷粒的壓力時,向該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所具備的控制裝置(未圖示)發(fā)送on(受壓)信號。控制裝置基于接收到的on信號而控制顯示部12的顯示內容。這樣,顯示部12的顯示內容成為與谷粒箱6內的谷粒儲量相對應的顯示內容。例如在圖2中,如用雙點劃線所示的,谷粒箱6內的谷粒堆積到壓敏傳感器11a與壓敏傳感器11b之間的高度。在該狀態(tài)下,壓敏傳感器11b及壓敏傳感器11c由于受到谷粒的壓力而向控制裝置發(fā)送on信號。另一方面,壓敏傳感器11a由于未受到谷粒的壓力而不向控制裝置發(fā)送on信號。然后,控制裝置基于從壓敏傳感器11b及壓敏傳感器11c接收到的信號,而以對谷粒堆積到壓敏傳感器11a與壓敏傳感器11b之間的高度進行表示的方式,控制顯示部12的顯示內容。
如圖2所示,在谷粒箱6的側壁上比壓敏傳感器11a、11b、11c高的位置,設有將谷粒箱6的內部及外部連通的矩形狀開口即壓力釋放開口6b。壓力釋放開口6b設置在比谷粒投入口6a的下端高的位置。另外,壓力釋放開口6b設置在谷粒箱6中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四個側壁中的、設有谷粒投入口6a的側壁即左方的側壁6a。
如圖2及圖3所示,在谷粒箱6的內部配設有內部管道罩13。內部管道罩13在覆蓋壓力釋放開口6b的同時朝下方開口,使壓力釋放開口6b和谷粒箱6的內部連通。
如圖3所示,在谷粒箱6的外部配設有外部管道罩14。外部管道罩14在覆蓋壓力釋放開口6b的同時朝下方開口,使壓力釋放開口6b和谷粒箱6的外部連通。
如圖2及圖4所示,內部管道罩13具有三個凸緣部13a。這些凸緣部13a分別向機體上方、機體前方、機體后方延伸。同樣地,外部管道罩14也具有三個凸緣部14a。在凸緣部13a與凸緣部14a之間隔著谷粒箱6中的左方的側壁6a。而且,凸緣部13a、側壁6a及凸緣部14a通過螺栓15而緊固在一起。利用這種結構將內部管道罩13及外部管道罩14安裝于谷粒箱6中的左方的側壁6a。
根據以上的結構,脫粒裝置5的單位時間脫粒處理量急劇增加,即使在一次向谷粒箱6內投入大量谷粒的情況下,谷粒箱6內部空間的壓力由于壓力釋放開口6b而被釋放。因此,能夠防止壓敏傳感器11a因谷粒箱6的內壓上升而產生反應,錯誤檢測谷粒箱6內的谷粒儲量。
另外,在谷粒箱6內儲存有較多谷粒,谷粒箱6的殘余容量少的狀態(tài)、即空間狹小的狀態(tài)下,與空間廣闊的狀態(tài)相比,谷粒箱6的內壓容易因谷粒的投入而上升。因此,為了即使在谷粒箱6內的空間狹小的狀態(tài)下也能可靠地釋放壓力,優(yōu)選將壓力釋放開口6b設置在較高的位置。在以上說明的結構中,在比三個壓敏傳感器11a、11b、11c中設于最高位置的壓敏傳感器11a更高的位置,設有壓力釋放開口6b。由此,在谷粒箱6內的谷粒堆積高度快要到達壓敏傳感器11a的高度時,即使空間處于比較狹小的狀態(tài),也能可靠地釋放壓力。
〔第1其他實施方式〕
上述實施方式中的谷粒箱6構成為能夠將谷粒儲存到谷粒箱6的整個內部空間被谷粒充滿的程度。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圖6及圖7是對本實施方式的谷粒箱62的內部結構進行表示的圖。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谷粒箱62中的左方的側壁62a設有谷粒投入口62a及壓力釋放開口62b。而且,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在谷粒箱62的內部設有分隔件16。谷粒箱62的內部空間被分隔件16劃分成右上的空間t及除此以外的空間s。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的其他部分的結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谷粒箱6設置在機體右側。因此,隨著在谷粒箱6內不斷儲存谷粒,機體重心向更靠機體右側的位置移動。與機體重心位于機體中央的狀態(tài)相比,在機體重心偏向機體右側的狀態(tài)下,當行駛中向左轉彎時,會產生大的離心力。因此,轉彎時需要大的橫向力,同時,轉彎阻力變大。因此,考慮到該轉彎阻力,上述實施方式中的發(fā)動機7的排量需要設定得較大。
在本實施方式中,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谷粒箱62設置在機體右側。但是,在谷粒箱62內配設有分隔件16,故而在儲存谷粒時,只有空間s被谷粒充滿,空間t維持空的狀態(tài)。因此,與不具備分隔件16的上述實施方式相比,機體重心不易偏向機體右側。而且,谷粒儲存到最大量的狀態(tài)下的包含谷粒在內的機體整體重量比上述實施方式小。因此,與上述實施方式相比,在本實施方式中,向左轉彎時產生的離心力小,故而轉彎所需要的橫向力也小,同時,轉彎阻力也小。由此,可以將發(fā)動機7的排量設定得比上述實施方式小。
如圖7所示,分隔件16由兩塊鋼板161、162構成。兩塊鋼板161、162部分重合,通過螺栓而相互緊固。如圖6所示,在鋼板161的上端部形成有向機體右方延伸的凸緣部161a。在鋼板162的上端部也同樣地形成有凸緣部162a。凸緣部161a通過螺栓164與谷粒箱62的上壁緊固。同樣地,凸緣部162a通過螺栓165與谷粒箱62的上壁緊固。另外,如圖6及圖7所示,在鋼板161中的機體前方的端部形成有向機體右方延伸的凸緣部161b。而且同樣地,在鋼板162中的機體后方的端部也形成有凸緣部162b。凸緣部161b通過螺栓166與谷粒箱62中的前方的側壁緊固。同樣地,凸緣部162b通過螺栓167與谷粒箱62中的后方的側壁緊固。
如圖6所示,谷粒箱62由箱主體部62c、蓋部62d、螺栓62e構成。蓋部62d成為谷粒箱62中的壁面的一部分。另外,谷粒箱62中剩余的整個壁面由箱主體部62c構成。箱主體部62c通過將多塊鋼板焊接而形成。在箱主體部62c的下部形成有下部開口62f。然后,以塞住下部開口62f的狀態(tài),蓋部62d通過螺栓62e與箱主體部62c緊固。
利用該結構,從事谷粒箱62形成的作業(yè)者能夠在從箱主體部62c的內側實施焊接后,從下部開口62c出來。然后,通過用蓋部62d塞住下部開口62f,完成谷粒箱62的整個壁面。而且,蓋部62d通過螺栓62e進行安裝。因此,用戶只要取出螺栓62e,就能卸下蓋部62d。由此,用戶能夠從下部開口62f進入箱主體部62c的內部,故而能夠接觸分隔件16。因此,用戶能夠對分隔件16進行拆卸。用戶能夠根據自己實施的農作業(yè)所預定需要的谷粒箱62的儲存容量或因農場狀態(tài)對轉彎阻力的影響等,選擇使用或不使用分隔件16。
如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分隔件16通過用螺栓163將兩塊鋼板161、162緊固而構成。因此,在兩塊鋼板161、162因熱等變形的情況下,在鋼板161與鋼板162之間可能產生間隙。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想象會有少量谷粒通過該間隙進入空間t。
在此,如圖6所示,在分隔件16的下端部、與谷粒箱62中的右方的側壁之間,形成有間隙c。因此,在少量谷粒進入空間t的情況下,該谷粒通過間隙c向空間s落下。從而,即使在少量谷粒可以進入空間t的狀態(tài)下,當在谷粒箱62儲存谷粒時,也不在空間t儲存谷粒,而只有空間s會被谷粒充滿。
〔另外的其他實施方式〕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谷粒投入口6a及壓力釋放開口6b設置在谷粒箱6中的左方的側壁6a。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谷粒投入口6a及壓力釋放開口6b也可以設置在前方或后方的任一方側壁,還可以設置在右方的側壁。另外,在谷粒箱6中,谷粒投入口6a及壓力釋放開口6b也可以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側壁。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壓力釋放開口6b為矩形狀開口。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壓力釋放開口6b也可以是圓形狀或三角形狀的開口,還可以是狹縫。
(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谷粒輸送裝置10是螺旋式。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谷粒輸送裝置10也可以是吊桶式或板條式。
(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谷粒箱6的內部設有三個壓敏傳感器11a、11b、11c。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壓敏傳感器的數量也可以為兩個以下,還可以為四個以上。另外,壓敏傳感器的安裝面也可以是谷粒箱6中的除左方或后方的側壁以外的面。
(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比三個壓敏傳感器11a、11b、11c中設于最高位置的壓敏傳感器11a更高的位置,設有壓力釋放開口6b。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壓力釋放開口6b只要設置在比三個壓敏傳感器11a、11b、11c中任何一個壓敏傳感器更高的位置即可,也可以設置在比壓敏傳感器11a低的位置。
(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谷粒箱6的側壁只設有一個壓力釋放開口6b。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設有多個壓力釋放開口6b。以下,使用圖5,對在谷粒箱61的側壁設置多個壓力釋放開口61b的情況進行說明。在谷粒箱61中的左方的側壁61a設有谷粒投入口61a。而且,將設有谷粒投入口61a的位置作為基準,谷粒箱61的側壁在俯視下被假想地分成一側的區(qū)域p和另一側的區(qū)域q。然后,多個壓力釋放開口61b分散配置在區(qū)域p和區(qū)域q。在圖5中,用虛線示出了設有多個壓力釋放開口61b的候補位置。在將多個壓力釋放開口61b分散配置在區(qū)域p和區(qū)域q時,只要從這些候補中分別選擇一處以上屬于區(qū)域p的位置及屬于區(qū)域q的位置來配置即可。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fā)明除了半喂入聯合收割機以外,也可以用于全喂入聯合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