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馬鈴薯的大棚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建大棚:選擇土質疏松、pH 5.5-6.5且2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類作物的地塊建立封閉的大棚,大棚棚頂采用透明塑料薄膜,并在塑料薄膜上配置集熱膜、保溫膜和遮陽網;
(2)整地:對大棚內的土壤進行疏松翻刨,均勻施加腐熟農家有機肥300-400kg/畝,深耕30-35cm,埋于地下,旋耕均勻,并整平,做成寬120-180cm,壟40-60cm的壟,任意相鄰兩壟間的距離為60-80cm;
(3)種植:在大棚內,從田壟的一端開始排碼種馬鈴薯,種馬鈴薯與地面呈45°-50°角斜放,頭部朝上并向同一方向,每只馬鈴薯塊之間間隔0.8-1.0cm,后排種馬鈴薯壓前排種馬鈴薯的后半部分,使種馬鈴薯在田壟上平整成平面,然后噴灑澆水,直到表面土壤濕透,然后再在種馬鈴薯上面覆土壤,再在土壤上面覆蓋2-3mm厚的草木灰,再覆蓋地膜;
(4)田間管理:從種植起到幼苗出土期間,每天用清水噴灑30分鐘,并將大棚內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將地膜內溫度控制在32-35℃之間,從幼苗出土到苗高8-10cm期間,每天用清水噴灑30分鐘,并將大棚內溫度控制在23-27℃之間,將地膜內溫度控制在28-30℃之間,當苗高達到8-10cm時打開地膜,同時追加300公斤/畝優質腐熟農家有機肥,并將大棚內溫度逐漸降低到18-23℃之間,利用自然光和補光燈保持大棚內的光照時長在12-14小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的大棚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農家肥的施肥方法是:將農家肥和水以質量比為1:4的比例混合后再施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的大棚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農家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羊糞50-55份、鴨糞38-45份、雞糞25-28份、小麥秸稈50-75份、EM菌1-3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的大棚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農家有機肥是將各成分按重量比混合均勻,一起倒入發酵溫度為40-50℃發酵罐中發酵5-6天,然后將發酵后的混合料放入轉速為150-200r/min的攪拌機中攪拌5-10min,用造粒機造粒,制成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