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種植大棚,具體涉及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屬于農業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產生,塑料薄膜廣泛應用于農業。日本及歐美國家于五十年代初期應用溫室薄膜覆蓋溫床獲得成功,隨后又覆蓋小棚及溫室也獲得良好效果。我國于1995年引進聚氯乙烯農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蓋蔬菜,獲得了早熟增產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產的專用設備,隨著生產的發展大棚的應用越加廣泛。當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樹生產中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甘蔗等,林業生產中用于林木育苗、觀賞樹木的培養等。在北方為了保證大棚內溫度恒定,需要對大棚內進行供熱,然而,現有用于農業種植大棚內的供熱系統,加熱面積小,消耗能源多,供熱陳本高,影響農業種植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用于農業種植大棚內的供熱系統,加熱面積小,消耗能源多,供熱陳本高,影響農業種植經濟效益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背墻、棚頂、塑料斜面和兩個側墻,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火墻、傳熱地面和多個排煙管道,背墻、棚頂、塑料斜面、傳熱地面和兩個側墻組成了封閉的大棚主體,火墻設置在所述大棚主體內,且火墻靠近背墻的內側面,火墻內設有第一空腔,多個排煙管道并排設置,每個排煙管道的下端穿過棚頂插裝在火墻的上表面上,且排煙管道與第一空腔連通,傳熱地面下表面設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與第一空腔連通。
[0005]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室外通風口和通風管道,室外通風口通過通風管道與第二空腔連通。
[0006]進一步的,傳熱地面的上表面開有室內填料門,所述大棚主體外還開有室外填料通道,室外填料通道與第二空腔連通。
[0007]進一步的,傳熱地面的上表面設有多個室內通風孔。
[0008]進一步的,每個排煙管道上插裝有調風插板。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在大棚內部設置傳熱地面,有效的保證了大棚內溫度的恒定;2、本實用新型在大棚內部設置火墻,可以使大棚內部整體溫度提高,使農作物的成熟期縮短,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3、本實用新型采用火墻和傳熱地面取暖,降低了大棚內取暖成本,同時降低了種植成本。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包括背墻1、棚頂2、塑料斜面3和兩個側墻4,本實施方式還包括火墻5、傳熱地面6和多個排煙管道7,背墻1、棚頂2、塑料斜面3、傳熱地面6和兩個側墻4組成了封閉的大棚主體,火墻5設置在所述大棚主體內,且火墻5靠近背墻I的內側面,火墻5內設有第一空腔5-1,多個排煙管道7并排設置,其每個排煙管道7的下端穿過棚頂2插裝在火墻5的上表面上,且排煙管道7與第一空腔5-1連通,傳熱地面6下表面設有第二空腔6-1,且第二空腔6-1與第一空腔5-1連通。
[0012]本實施方式中傳熱地面6下表面可設有多個第二空腔6-1,每個第二空腔6-1均與第一空腔5-1連接,如此設置,可節約燃燒取暖成本。第一腔體5-1和第二腔體6-1均可獨立使用。
[0013]本實施方式中背墻1、棚頂2、塑料斜面3、傳熱地面6均是長方形,兩側墻4均是直角梯形,傳熱地面6水平設置,背墻I豎直設置,且背墻I的一個長底邊與傳熱地面6的一個長邊連接,背墻I的長頂邊與棚頂2的一個長邊連接,背墻I的兩端短豎邊分別與兩個側墻4的豎直邊連接,每個側墻4的長底邊與傳熱地面6對應一端的短邊連接,棚頂2的兩個短邊分別與兩個側墻4的兩個短頂邊連接,塑料斜面3的一個長邊與棚頂2的另一個長邊連接,塑料斜面3的另一個長邊與傳熱地面6的另一個長邊連接,塑料斜面3的兩端短邊分別與兩個側墻4的斜邊連接。
[0014]【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還包括室外通風口 8和通風管道9,室外通風口 8通過通風管道9與第二空腔6-1連通。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5]【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的傳熱地面6的上表面開有室內填料門10,所述大棚主體外還開有室外填料通道11,室外填料通道11與第二空腔6-1連通。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6]【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的傳熱地面6的上表面設有多個室內通風孔6-2。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7]【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的每個排煙管道7上插裝有調風插板12。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的修改、等同替換與改進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它包括背墻(I)、棚頂(2)、塑料斜面(3)和兩個側墻(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還包括火墻(5)、傳熱地面(6)和多個排煙管道(7),背墻(1)、棚頂(2)、塑料斜面(3)、傳熱地面(6)和兩個側墻(4)組成了封閉的大棚主體,火墻(5)設置在所述大棚主體內,且火墻(5)靠近背墻(I)的內側面,火墻(5)內設有第一空腔(5-1),多個排煙管道(7)并排設置,每個排煙管道(7)的下端穿過棚頂(2)插裝在火墻(5)的上表面上,且排煙管道(7)與第一空腔(5-1)連通,傳熱地面(6)下表面設有第二空腔(6-1),且第二空腔(6-1)與第一空腔(5-1)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還包括室外通風口(8)和通風管道(9),室外通風口(8)通過通風管道(9)與第二空腔(6-1)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傳熱地面(6)的上表面開有室內填料門(10),所述大棚主體外還開有室外填料通道(11),室外填料通道(11)與第二空腔(6-1)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傳熱地面(6)的上表面設有多個室內通風孔(6-2)。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每個排煙管道(7)上插裝有調風插板(12)。
【專利摘要】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它涉及一種農業種植大棚,具體涉及一種地熱式農業種植大棚。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用于農業種植大棚內的供熱系統,加熱面積小,消耗能源多,供熱陳本高,影響農業種植經濟效益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背墻、棚頂、塑料斜面和兩個側墻,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火墻、傳熱地面和多個排煙管道,背墻、棚頂、塑料斜面、傳熱地面和兩個側墻組成了封閉的大棚主體,火墻設置在所述大棚主體內,且火墻靠近背墻的內側面,火墻內設有第一空腔,多個排煙管道并排設置,每個排煙管道的下端穿過棚頂插裝在火墻的上表面上,且排煙管道與第一空腔連通,傳熱地面下表面設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與第一空腔連通。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領域。
【IPC分類】A01G9/14, A01G9/24
【公開號】CN205385743
【申請號】CN201620206499
【發明人】范士勇
【申請人】范士勇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