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1006616閱讀:291來源:國知局
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包括播種箱,播種箱內部設有水平的播種輥,播種輥上方的前后側是對種子起導向作用的傾斜壁板,前側傾斜壁板的下端固定設置排種刷,后側傾斜壁板的下端與抖動板鉸接,抖動板的端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結構;播種輥的側壁上均勻設有球面形狀的窩眼,播種輥前側固定設置護種板,護種板與播種輥之間形成種子下落的通道;部分種子留存在球面形狀的窩眼內,隨著播種輥的轉動,沿通道落下;隨著播種輥的轉動,抖動板的弧形結構進入/離開球面形狀的窩眼從而產生抖動的效果,使種子隨抖動板抖動起來,增加種子流動性,使種子更均勻可靠地充填進播種輥表面球面形狀的窩眼內。本裝置播種速度均勻,速度調節方便。
【專利說明】
_種水稻田間育狹播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播種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屬于播種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水稻移栽機械化離不開規格化的秧苗,目前這種規格化秧苗的培育過程中的播種設備主要包括育秧播種流水線和田間育秧播種。前者在育秧播種流水線設備上一次性完成鋪底土、播種、覆表土等作業后,人工將播種好的育秧盤擺在田間或育秧工廠內進行育秧,后者是將育秧盤空盤擺在田間,然后進行鋪底土、播種、覆表土。其中田間育秧播種方式減少了播種后帶土秧盤轉移環節,減輕了勞動量,在我國南方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0003]現有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播種的速度不便調節,播種的速度不均勻,有時種子容易容易在下落通道前卡主,導致播種不順暢,給懸掛式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的工作帶來了不便。另外,由于水稻種子表面不光滑,流動性不好,充種性能不好,播種速度稍快時會導致漏播或播量相對變少,影響田間育秧播種機的播種質量和作業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播種的速度不便調節,播種的速度不均勻,有時種子容易容易在下落通道前卡主,導致播種不順暢,給懸掛式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的工作帶來了不便。另外,由于水稻種子表面不光滑,流動性不好,充種性能不好,播種速度稍快時會導致漏播或播量相對變少,影響田間育秧播種機的播種質量和作業可靠性。
[0005]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操作方便、穩定可靠的播量調節機構和利于充種的排種裝置。播量調節方面,只需轉動調節手柄即可輕松可靠地調節播種量大小。排種裝置方面,在排種輥上方設計抖動板,抖動板帶動種子抖動,增加了種子的流動性,更利于種子充填進球面形狀的窩眼內。
[0006]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7]—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包括播種箱I,所述播種箱I內部設有水平的播種輥6,所述播種輥6上方的前后側是對種子起導向作用的傾斜壁板,前側傾斜壁板7的下端固定設置排種刷5,后側傾斜壁板8的下端與抖動板2鉸接,所述抖動板2的端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結構2a;所述播種輥6的側壁上均勻設有球面形狀的窩眼6a,所述播種輥前側固定設置護種板9,所述護種板9與播種輥之間形成種子下落的通道;部分種子留存在所述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隨著播種輥6的轉動,沿所述通道落下;隨著播種輥6的轉動,所述抖動板2的弧形結構2a進入/離開所述球面形狀的窩眼6a從而產生抖動的效果,使種子隨抖動板抖動起來,增加種子流動性,使種子更均勻可靠地充填進播種輥6表面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
[0008]進一步的,所述護種板9通過螺栓4與播種箱I側壁固定,從而調節螺母位置,從而調節護種板9與播種輥6的間距。
[0009]進一步的,所述排種刷5與角鋼10固定連接,角鋼10與擺臂11及前側傾斜壁板7固定連接,擺臂11前端與螺桿12鉸接,調整螺桿12沿其軸向運動時,帶動擺臂11擺動,擺臂11帶動角鋼10轉動,角鋼10帶動排種刷5及前側傾斜壁板7同時轉動,調節前側傾斜壁板7傾斜角度的同時,還調節排種刷5端部與播種輥6的間距,從而調節播種速度。
[0010]更進一步的,所述調整螺桿12在播種箱寬度方向上具有一對,且相互平行,一對調整螺桿12需同步調節。
[0011]更進一步的,所述護種板9下方設有播種導向板3,使種子沿其下落至確定的位置。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I)播種速度調節方便。
[0014]2)播種速度更加均勻。
[0015]3)通過同步調節排種刷與播種輥之間的間距調節采用螺桿傳動,調節精度高,且采用擺臂擺動的方式,結構設計巧妙。
[0016]4)護種板與播種輥之間的間距調節方便。
[0017]5)抖動板的前端在與排種輥接觸的一面上沖壓出兩處球面狀凸起結構,正好與播種輥上的弧形凹坑相互匹配,從而使抖動板產生上下抖動的效果,使種子隨抖動板抖動起來,增加種子流動性,使種子更均勻可靠地充填進播種輥6表面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的主視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的左視圖。
[0020]圖3是圖1中B-B向剖視圖。
[0021]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中,1.播種箱,2.抖動板,3.播種導向板,4.螺栓,5.排種刷,6.播種輥,7.傾斜壁板,8.后側傾斜壁板,9.護種板,10.角鋼,11.擺臂,12.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4]參見圖1-圖4,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包括播種箱I,所述播種箱I內部設有水平的播種輥6,所述播種輥6上方的前后側是對種子起導向作用的傾斜壁板,前側傾斜壁板7的下端固定設置排種刷5,后側傾斜壁板8的下端與抖動板2鉸接,所述抖動板2的端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結構2a;所述播種輥6的側壁上均勻設有球面形狀的窩眼6a,所述播種輥前側固定設置護種板9,所述護種板9與播種輥之間形成種子下落的通道;部分種子留存在所述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隨著播種輥6的轉動,沿所述通道落下;隨著播種輥6的轉動,所述抖動板2的弧形結構2a進入/離開所述球面形狀的窩眼6a從而產生抖動的效果,使種子隨抖動板抖動起來,增加種子流動性,使種子更均勻可靠地充填進播種輥6表面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ο
[0025]參見圖4,所述護種板9通過螺栓4與播種箱I側壁固定,從而調節螺母位置,從而調節護種板9與播種輥6的間距。
[0026]參見圖3-圖4,所述排種刷5與角鋼10固定連接,角鋼10與擺臂11及前側傾斜壁板7固定連接,擺臂11前端與螺桿12鉸接,調整螺桿12沿其軸向運動時,帶動擺臂11擺動,擺臂11帶動角鋼10轉動,角鋼10帶動排種刷5及前側傾斜壁板7同時轉動,調節前側傾斜壁板7傾斜角度的同時,還調節排種刷5端部與播種輥6的間距,從而調節播種速度。
[0027]參見圖2,所述調整螺桿12在播種箱寬度方向上具有一對,且相互平行,一對調整螺桿12需同步調節。
[0028]參見圖3,所述護種板9下方設有播種導向板3,使種子沿其下落至確定的位置。
[0029]本實用新型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播種速度調節方便;播種速度更加均勻;通過同步調節排種刷與播種輥之間的間距調節采用螺桿傳動,調節精度高,且采用擺臂擺動的方式,結構設計巧妙;護種板與播種輥之間的間距調節方便;抖動板的前端設置弧形結構,正好與播種輥上的弧形凹坑相互匹配,從而使抖動板產生上下抖動的效果,使種子隨抖動板抖動起來,增加種子流動性,使種子更均勻可靠地充填進播種輥6表面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
【主權項】
1.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播種箱(I),所述播種箱(I)內部設有水平的播種輥(6),所述播種輥(6)上方的前后側是對種子起導向作用的傾斜壁板,前側傾斜壁板(7)的下端固定設置排種刷(5),后側傾斜壁板(8)的下端與抖動板(2)鉸接,所述抖動板(2)的端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結構(2a); 所述播種輥(6)的側壁上均勻設有球面形狀的窩眼(6a),所述播種輥前側固定設置護種板(9),所述護種板(9)與播種輥之間形成種子下落的通道;部分種子留存在所述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隨著播種輥(6)的轉動,沿所述通道落下; 隨著播種輥(6)的轉動,所述抖動板(2)的弧形結構(2a)進入/離開所述球面形狀的窩眼(6a)從而產生抖動的效果,使種子隨抖動板抖動起來,增加種子流動性,使種子更均勻可靠地充填進播種輥(6)表面球面形狀的窩眼(6a)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種板(9)通過螺栓(4)與播種箱(I)側壁固定,從而調節螺母位置,從而調節護種板(9)與播種輥(6)的間距。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刷(5)與角鋼(10)固定連接,角鋼(10)與擺臂(11)及前側傾斜壁板(7)固定連接,擺臂(11)前端與螺桿(12)鉸接,調整螺桿(12)沿其軸向運動時,帶動擺臂(11)擺動,擺臂(11)帶動角鋼(10)轉動,角鋼(10)帶動排種刷(5)及前側傾斜壁板(7)同時轉動,調節前側傾斜壁板(7)傾斜角度的同時,還調節排種刷(5)端部與播種輥(6)的間距,從而調節播種速度。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螺桿(12)在播種箱寬度方向上具有一對,且相互平行,一對調整螺桿(12)需同步調節。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種板(9)下方設有播種導向板(3),使種子沿其下落至確定的位置。
【文檔編號】A01C7/16GK205727000SQ201620455582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8日
【發明人】袁文勝, 金誠謙, 唐宗義, 沐森林, 張文毅, 胡敏娟, 梁蘇寧
【申請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二手房| 遂溪县| 加查县| 德保县| 调兵山市| 平昌县| 靖江市| 塘沽区| 新丰县| 长乐市| 仁寿县| 徐水县| 铅山县| 旬邑县| 东海县| 西峡县| 咸阳市| 禄劝| 台安县| 蕲春县| 永寿县| 泾阳县| 宜君县| 江津市| 永善县| 中宁县| 柞水县| 司法| 汪清县| 进贤县| 巴东县| 寿宁县| 多伦县| 溧水县| 竹山县| 钦州市| 天等县| 章丘市| 盘山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