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玉米脫粒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智能玉米脫粒設備。
背景技術:
玉米屬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屬玉米種,學名玉蜀黍,玉米俗稱棒子、玉茭、苞米、苞谷,原產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沿安第斯山麓一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后,在第二次歸程(1499年)中,把玉米帶到西班牙。隨著世界航海業的發展,玉米逐漸傳到了世界各地,成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素有長壽食品的美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及多糖等,具有開發高營養、高生物學功能食品的巨大潛力。
玉米脫粒時,將玉米由進料口喂入,玉米在高速旋轉的轉子與滾筒內受到撞擊,籽粒由篩孔分離出去,玉米芯從機器尾部排出,玉米絲,皮從風口排出。進料口設在機器上蓋上部,玉米棒通過進料口進入脫粒室,在脫粒室內受到高速旋轉的轉子撞擊玉米粒脫落,通過篩孔分離出去,喂入口前下部有一塊擋板,防止脫落的玉米粒飛濺傷人。 該種機器,脫粒的效率由滾筒的長度和直徑而確定,用戶可根據自己的脫粒效率,合理選用此系列玉米脫粒機。轉子上的釘齒是易損件,應經常檢查其磨損情況,當釘齒磨損四分之一時,可用電焊修復或更換新釘齒,如修復更換新釘齒時,必須全部修復或更換,以保證轉子的平衡。
現有的玉米脫粒設備只是簡單的脫粒加工,而脫粒前后的運輸、清洗都需要另外增設新的工序以及設備,通過人工操作完成,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且質量穩定的新型智能玉米脫粒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智能玉米脫粒設備,它包含輸送機構、玉米原料輸送帶、智能檢測器、脫粒機、落料板、清洗分離機構、玉米粒輸送帶、廢料輸送帶、吸塵機構、排水機構;所述的玉米原料輸送帶的首端設有輸送機構;所述的玉米原料輸送帶的另一端與脫粒機連接;所述的玉米原料輸送帶上設有智能檢測器;所述的脫粒機的下方設有落料板;所述的落料板的上方設有吸塵機構;所述的落料板的外側設有清洗分離機構;所述的清洗分離機構的底部設有排水機構;所述的清洗分離機構的外側設有玉米粒輸送帶、廢料輸送帶。
作為優選,所述的輸送機構上設有卡爪,可自動抓取玉米棒,并輸送至玉米原料輸送帶上。
作為優選,所述的脫粒機中設有兩道脫粒刀具,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的質量。
作為優選,所述的清洗分離機構中設有高壓沖洗機構和噴淋機構,可確保將玉米粒清洗干凈,避免后續重復加工。
本實用新型操作時,將玉米原料(玉米棒)通過輸送機構自動輸送至原料輸送帶上,通過智能檢測器檢測原料的質量,確保質量高的原料進入脫粒機脫粒,脫粒時,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避免漏加工,落料時,通過吸塵機構吸塵處理,再通過清洗分離機構對玉米粒清洗、分離;最終通過玉米粒輸送帶、廢料輸送帶輸出成品與廢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靈活性好,自動化程度高,且可確保加工的質量,加工時,自動吸塵、自動清洗、自動分離,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弊端,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輸送機構1、玉米原料輸送帶2、智能檢測器3、脫粒機4、落料板5、清洗分離機構6、玉米粒輸送帶7、廢料輸送帶8、吸塵機構9、排水機構10。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輸送機構1、玉米原料輸送帶2、智能檢測器3、脫粒機4、落料板5、清洗分離機構6、玉米粒輸送帶7、廢料輸送帶8、吸塵機構9、排水機構10;所述的玉米原料輸送帶2的首端設有輸送機構1;所述的玉米原料輸送帶2的另一端與脫粒機4連接;所述的玉米原料輸送帶2上設有智能檢測器3;所述的脫粒機4的下方設有落料板5;所述的落料板5的上方設有吸塵機構9;所述的落料板5的外側設有清洗分離機構6;所述的清洗分離機構6的底部設有排水機構10;所述的清洗分離機構6的外側設有玉米粒輸送帶7、廢料輸送帶8。
作為優選,所述的輸送機構1上設有卡爪,可自動抓取玉米棒,并輸送至玉米原料輸送帶2上。
作為優選,所述的脫粒機4中設有兩道脫粒刀具,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的質量。
作為優選,所述的清洗分離機構6中設有高壓沖洗機構和噴淋機構,可確保將玉米粒清洗干凈,避免后續重復加工。
本具體實施方式操作時,將玉米原料(玉米棒)通過輸送機構1自動輸送至原料輸送帶2上,通過智能檢測器3檢測原料的質量,確保質量高的原料進入脫粒機4脫粒,脫粒時,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避免漏加工,落料時,通過吸塵機構9吸塵處理,再通過清洗分離機構6對玉米粒清洗、分離;最終通過玉米粒輸送帶7、廢料輸送帶8輸出成品與廢料。
本具體實施方式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靈活性好,自動化程度高,且可確保加工的質量,加工時,自動吸塵、自動清洗、自動分離,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弊端,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成本。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