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種植設施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養料自動循環的食用菌立式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它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因食用菌種植具有投資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點,食用菌種植在全國各地得到廣泛推廣。菌包種植是現代食用菌種植的通用方法,菌包是用袋裝的培養基植料(如棉籽殼)接入菌種做成的。然后將菌包放入大棚或溫室內,生產食用菌時,只要保持特定的溫度和濕度、通風以及菌包內的水分,就可以長出食用菌。
目前,在食用菌種植中,大多采用菌包種植的方式。最普遍的方法是將制作好的菌包一排排水平疊放在大棚或溫室中,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間利用率,但是由于菌包疊放過于緊密,造成菌包間的透氣性差。而且食用菌根據品種的不同、發育階段、栽培條件對溫濕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現有的食用菌種植裝置,為了滿足食用菌的生長需要,成本較高。
另外,現有的食用菌種植裝置中,通常是在裝置的頂部設置一個噴水或噴養料的裝置,這種方式造成了水和養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養料自動循環食用菌立式種植裝置,既能夠提高空間利用率,也能滿足食用菌對溫濕度,并且還能節省養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養料自動循環的食用菌立式種植裝置,包括支架和用于承載食用菌菌包的支撐桿,支架上方設有若干滑軌,滑軌中間設有開口,滑軌上設有兩個相 對的滑塊,滑塊分別處于開口的兩側,滑塊之間通過一根金屬條固定連接,支撐桿頂部設有掛鉤,掛鉤從開口伸出,掛在金屬條上。支撐桿上設有若干突起平臺,菌包設在突起平臺上,突起平臺之間設有用于傳輸養料的導管。
進一步的,掛鉤包括與支撐桿連接的直線部和掛在金屬條上的彎曲部,彎曲部的寬度大于所直線部的寬度。
進一步的,還包括驅動電機,驅動電機至少連接一個滑塊,驅動滑塊在滑軌上滑動。
進一步的,支撐桿的下方設有養料收集裝置,養料收集裝置內設有養料循環驅動裝置,養料循環驅動裝置連接一個向上的傳輸管,傳輸管與支撐桿上方的突起平臺上導通。
進一步的,支撐桿上設有3-12個突起平臺。
進一步的,突起平臺通過螺絲或鉸鏈固定在支撐桿上。
進一步的,支架的形狀為長方體,支架的底部設有滑輪或支腳。
進一步的,支架的頂部設有向上的用于固定連接另一個支架的固定裝置。
進一步的,滑軌的橫截面為U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支架和支撐桿,將更多的食用菌菌包在同一間房間內進行種植,提高空間利用率,利用掛鉤將支撐桿固定在滑軌上,在不需要種植的時候,可以將支撐桿拆下,當食用菌需要不同的溫濕度時,可以推動支撐桿,支撐桿帶動滑塊在滑塊上滑動,實現對食用菌的移動,節省了人力;利用導管,可以使得養料均勻地流向每一個突起平臺上的菌包,不會造成浪費。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養料自動循環的食用菌立式種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滑軌之間的拼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滑軌;3-支撐桿;4-滑塊;5-金屬條;6-掛鉤;7-突起平臺;8-開口;9-導管;10-養料收集裝置;11-養料循環驅動裝置;12-傳輸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養料自動循環的食用菌立式種植裝置,包括支架1和用于承載食用菌菌包的支撐桿3,支架1上方設有若干滑軌2,滑軌2中間設有開口8,滑軌2上設有兩個相對的滑塊4,滑塊4分別處于開口8的兩側,滑塊4之間通過一根金屬條5固定連接,支撐桿3頂部設有掛鉤6,掛鉤6從開口8伸出,掛在金屬條5上。支撐桿3上設有若干突起平臺7,菌包設在突起平臺7上,突起平臺7之間設有用于傳輸養料的導管9。支撐桿3的下方設有養料收集裝置10,養料收集裝置10內設有養料循環驅動裝置11,養料循環驅動裝置11連接一個向上的傳輸管12,傳輸管12與支撐桿3上方的突起平臺7上導通。本實用新型利用支架1和支撐桿3,將更多的食用菌菌包在同一間房間內進行種植,提高空間利用率,利用掛鉤6將支撐桿3固定在滑軌2上,在不需要種植的時候,可以將支撐桿3拆下,當食用菌需要不同的溫濕度時,可以推動支撐桿3,支撐桿3帶動滑塊4在滑塊4上滑動,實現對食用菌的移動,節省了人力。利用導管9,可以使得養料均勻地流向每一個突起平臺7上的菌包,不會造成浪費。
如圖2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若是有一個橫向的滑軌2和一個縱向的滑軌2需要拼接,即支撐桿3需要從橫向的滑軌2轉移向縱向的滑軌2,如果直接將菌包從支撐桿3上拿下來比較麻煩,為了直接省力的將支撐桿3從橫向滑軌2轉移向縱向滑軌2,可以在橫向滑軌2與縱向滑軌2的拼接處,將開口8做成十字型,兩個滑塊4就可以在拼接處拐彎,當然,為了防止滑塊4脫落,開口8 的寬度要小于滑塊4的寬度。為了實現這個功能,橫向滑軌2和縱向滑軌2不能設置兩個相鄰的相同的拼接處。
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滑軌2之間可以平行設置,那么滑軌2就可以設置成單獨的可拆卸的單元,方便運輸,在需要組裝的時候,將滑軌2固定在支架1的頂部。那么在該實施例中,支架1包括四根立柱,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設置有水平設置的L型連接件,滑軌2可以通過螺絲固定在該L型連接件上。
掛鉤6包括與支撐桿3連接的直線部和掛在金屬條5上的彎曲部,彎曲部的寬度大于所直線部的寬度。為了增加掛鉤6在金屬條5上的穩定性,可以在金屬條5上相應的位置處設置一個凹槽,凹槽的寬度與掛鉤6的彎曲部的寬度相對應。另外為了提高穩定性,還可以將彎曲部的彎曲度增加一些,甚至使得彎曲部靠近直線部。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驅動電機,驅動電機至少連接一個滑塊4,驅動滑塊4在滑軌2上滑動。驅動電機可以采用步進電機或者伺服電機等等。驅動電機可以連接一個滑塊4,連接了一個滑塊4就可以通過金屬條5帶動另一個滑塊4連接,當然,若是連接兩個滑塊4,可以保證滑塊4在滑軌2上以相同的速度進行滑動。為了保證滑塊4在滑軌2上能夠正常滑動,需要將滑軌2的底部設為光滑的,還可以在滑軌2的底部設置一層潤滑劑。
支撐桿3上設有若干突起平臺7,菌包設在突起平臺7上。突起平臺7的邊緣可以設置向上的凸起,防止菌包從突起平臺7上滑落。
突起平臺7通過螺絲或鉸鏈固定在支撐桿3上。若是通過螺絲將突起平臺7固定在支撐桿3上,那么突起平臺7在支撐桿3上的穩定性較好,若是通過鉸鏈將突起平臺7固定在支撐桿3上,那么突起平臺7可以在垂直方向上進行轉動,以滿足菌包對不同程度光照的需求。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通過固定環將突起平臺7固定在支撐桿3上,這樣的話,可以將突起平臺7沿支撐桿3水平轉動,比如,支撐桿3的兩側分別為陽面和陰面,那么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轉動突起平臺7滿足食用菌對光照的需求,不需要大范圍移動支撐桿3。另外,為了防止固定環從支撐桿3上滑落,可以在固定環的開口8處設置一個固定螺絲。
支撐桿3上設有3-12個突起平臺7。支撐桿3的長度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自行設定,另外,突起平臺7之間的間距也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設定,也可以根據菌包的不同生長時期調節其間距,這樣,可以盡可能地提高空間利用率。
支架1的形狀為長方體,支架1的底部設有滑輪或支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支架1包括四個支柱,支柱的直徑比支撐桿3的直徑寬,可以盡可能保證支架1的穩定性。設置支腳可以保證支架1的穩定性,設置滑輪可以隨意移動支架1。
支架1的頂部設有向上的用于固定連接另一個支架1的固定裝置。這樣,可以拓展種植范圍,而且,在支架1的生產過程中,也可以縮小支架1的尺寸,方便運輸。
滑軌2的橫截面為U型結構。開口8設置在U型結構的底部中間位置,滑塊4設置在U型結構的兩側。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