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的智能化農業大棚,屬于新型互聯網與傳統經濟體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大棚一般主要由一個大的塑料棚和支架組成,受環境影響較大,農作物仍然需要根據季節來種植,局限了農業種植的種類和時間,且棚內的溫度、濕度、灑水等均是通過人工控制的,自動化水平低,產量低在現代的農業生產中,且水資源在我國比較缺乏的,現階段澆灌浪費嚴重,不能回收利用,增加了成本,效率也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多功能的智能化農業大棚,通過控制臺控制,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的智能化農業大棚,包括大棚本體,所述大棚本體頂部設有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所述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下方連接保溫薄膜層,所述保溫薄膜層下方連接電腦控制器與光照感應器,所述電腦控制器下方連接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兩側分別設置濕度傳感器與溫度傳感器,所述支撐桿一側設有電動排風機,所述支撐桿另一側設有灑水裝置與儲水裝置,所述灑水裝置設于所述儲水裝置的上方所述大棚本體底部通過水管連接儲水裝置,所述儲水裝置通過提升泵連接灑水裝置。
進一步而言,所述電腦控制器通過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與光照感應器、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動排風機、灑水裝置與儲水裝置電性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光照感應器與LED生長燈電性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保溫薄膜層下方設置殺蟲燈,所述殺蟲燈電性連接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與電腦控制器。
進一步而言,所述儲水裝置上方一側設有第一開關閥與第一警報器,所述灑水裝置上方一側設有第二開關閥與第二警報器。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護作物,避免惡劣天氣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并且在作物正常生長時,不影響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了產量,結構簡單,集溫濕度、報警、控制于一體,使用方便可靠,循環利用水資源,功能齊全,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智能化農業大棚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智能化農業大棚儲水裝置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智能化農業大棚灑水裝置結構圖。
圖中標號:1、大棚本體;2、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3、保溫薄膜層;4、電腦控制器;5、光照感應器;6、支撐桿;7、濕度傳感器;8、溫度傳感器;9、電動排風機;10、灑水裝置;11、儲水裝置;12、提升泵;13、LED生長燈;14、殺蟲燈;15、第一開關閥;16、第一警報器;17、第二開關閥;18、第二警報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多功能的智能化農業大棚,包括大棚本體1,所述大棚本體1頂部設有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2,所述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2下方連接保溫薄膜層3,所述保溫薄膜層3下方連接電腦控制器4與光照感應器5,所述電腦控制器4下方連接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上兩側分別設置濕度傳感器7與溫度傳感器8,所述支撐桿6一側設有電動排風機9,所述支撐桿6另一側設有灑水裝置10與儲水裝置11,所述灑水裝置10設于所述儲水裝置11的上方所述大棚本體1底部通過水管連接儲水裝置11,所述儲水裝置11通過提升泵12連接灑水裝置10。
更具體而言,所述電腦控制器4通過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2與光照感應器5、濕度傳感器7、溫度傳感器8、電動排風機9、灑水裝置10與儲水裝置11電性連接,實現了互聯網與傳統的農業的結合,減少了人員的勞動量。
更具體而言,所述光照感應器5與LED生長燈13電性連接,有利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了產量。
更具體而言,所述保溫薄膜層3下方設置殺蟲燈14,所述殺蟲燈14電性連接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板2與電腦控制器4,能夠保護作物,避免了害蟲對作物的損害,提高產量。
更具體而言,所述儲水裝置11上方一側設有第一開關閥15與第一警報器16,所述灑水裝置10上方一側設有第二開關閥17與第二警報器18,循環利用水資源,使用方便可靠,實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護作物,避免惡劣天氣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并且在作物正常生長時,不影響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了產量,結構簡單,集溫濕度、報警、控制于一體,使用方便可靠,循環利用水資源,功能齊全,實用性強。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