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畦整地機,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整地環節是蔬菜生產中最為基礎和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整地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后期蔬菜機械化種植和收獲的作業質量。蔬菜種植以畦作或壟作為主,作物一般種植于畦上,目前國內已生產出少量專門用于作畦(或起壟)的機具,但是一般都是單畦(或單壟)作業,作業效率低,不能滿足露地蔬菜種植的要求,因而研發高效的畦作整地機具顯得刻不容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適合于露地蔬菜種植的、可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多畦作業的整地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畦整地機,包括機架、鎮壓裝置、耕作裝置和作畦裝置,所述耕作裝置位于機架的前部,所述作畦裝置位于機架的中部,所述鎮壓裝置位于機架的后部;所述作畦裝置包括沿機架寬度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作畦部件;所述作畦部件包括通過螺栓連接安裝于機架上表面的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之間固接有水平的壓整板;所述壓整板的左側通過螺栓連接安裝有向左下延伸的左側板,所述壓整板的右側通過螺栓連接安裝有向右下延伸的右側板,所述左側板、右側板和壓整板之間構成所需的畦形結構;所述鎮壓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旋轉軸、安裝在旋轉軸上并與所述作畦部件一一對應的多個圓盤對,所述圓盤對包括左圓盤和右圓盤,所述左圓盤和右圓盤均為朝向相對側收縮的錐形結構并通過螺栓固接于旋轉軸的外表面。
優選的,所述耕作裝置通過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驅動。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作畦裝置分為多個作畦部件,通過可拆式連接將作畦部件安裝在機架上,可根據不同蔬菜作物生產中土地整理要求,做出合理的數量配置,適于不同的畦壟要求(調節畦的幅寬和間隔);所述鎮壓裝置也為可拆式結構,這樣就通過多個作畦部件和鎮壓裝置的拆裝組合來滿足土地整理的要求,調節畦的幅寬和間隔等。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可拆式的作畦裝置,可以調節作畦部件的寬幅等,而且在某個部件損壞后可以單獨更換該部件,因此具有結構簡單、管理方便、效率高等特點,特別適合露地蔬菜種植,能夠節本降耗。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旋轉軸通過液壓馬達驅動。所述通過主動滾動旋轉軸,提高制畦的精度。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是:相鄰兩個作畦部件的中間位置設有犁鏟,所述犁鏟安裝在機架上并位于所述機架的最前端。所述犁鏟可以將相鄰畦之間(畦底)的土翻起破碎,便于相鄰作畦部件對畦溝的整理,提高畦溝的整理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作畦部件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圖1中作畦部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4是圖1中右側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圖1中右側板的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多畦整地機,包括機架1、耕作裝置和作畦裝置,其中耕作裝置位于機架1的前部,作畦裝置位于機架1的中部,鎮壓裝置位于機架1的后部。
本實施例中作畦裝置包括沿機架1寬度方向依次設置的兩個作畦部件6,當然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兩個以上(如三個、四個或更多個等)的作畦部件6。
本實施例中鎮壓裝置包括采用螺栓緊固于機架1上的鎮壓架11、安裝于鎮壓架11上的旋轉軸9以及安裝在旋轉軸9上并與所述作畦部件6一一對應的多個圓盤對,所述圓盤對包括左圓盤12和右圓盤13,左圓盤12和右圓盤13均為朝向相對側收縮的錐形結構并通過可調節張緊的螺栓固接于旋轉軸9的外表面。進一步地,旋轉軸9通過液壓馬達驅動,可以提高制畦的精度。
如圖2和圖3所示,作畦部件6包括通過螺栓連接安裝于機架1上表面的左支撐板6-1和右支撐板6-2,左支撐板6-1和右支撐板6-2之間固接有水平的壓整板6-5;壓整板6-5的左側通過螺栓連接安裝有向左下延伸的左側板6-3,壓整板6-5的右側通過螺栓連接安裝有向右下延伸的右側板6-4,左側板6-3、右側板6-4和壓整板6-5之間構成所需的畦形結構。
左側板6-3的前端為左梯形板,左梯形板與壓整板6-5和機架1之間均通過螺栓連接。如圖4和圖5所示,右側板6-4的前端為右梯形板6-41,右梯形板6-41與壓整板6-5和機架1之間也均通過螺栓連接,這樣可以加強作畦部件的強度和剛度。
本實施例中耕作裝置包括齒輪箱4-1、減速箱4-2和刀輥4-3,齒輪箱4-1與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相連,隨動力輸出軸的旋轉運動而運動,齒輪箱4-1通過減速箱4-2傳動后將動力傳遞至刀輥4-3上,用于實現對土壤的翻耕作業。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中耕作裝置4通過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驅動,當然也可以選用其他獨立的驅動裝置來驅動。
本實施例還可以作以下改進:如圖1所示,相鄰兩個作畦部件6的中間位置設有犁鏟3,犁鏟3安裝在機架1上并位于機架1的最前端,這樣犁鏟3可以將相鄰畦之間(畦底)的土翻起破碎,便于相鄰作畦部件對畦溝的整理,提高畦溝的整理質量。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具體技術方案,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