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苗帶間隔深耕松土聯合整地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近年來整地大多連年采用旋耕整地機,而現有旋耕機具作業存在整地深度不夠,加之目前農田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了我國耕地耕層變淺、犁底層增厚、土壤板結問題十分嚴重,致使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蓄水保墑能力降低,土壤耕層結構不合理,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我省耕地土壤也存在著抗逆性和緩沖性能降低嚴重、土壤耕層質量退化等問題。因此,為達到合理松土、促進作物根系發育、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優化土壤結構、構建合理耕層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苗帶間隔深耕松土聯合整地機,它能對苗帶土壤進行深耕松土,實現間隔松土碎茬作業。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一種苗帶間隔深耕松土聯合整地機,包括機架上按行進方向從前向后依次設置的松土碎茬輥、起壟鏟、鎮壓輥及機架上設置的驅動傳動裝置,所述松土碎茬輥一端通過側變速箱連接驅動傳動裝置;所述松土碎茬輥包括輥軸、松土碎茬刀及多個大、小圓形刀盤,所述多個大、小圓形刀盤間隔排列在輥軸上,大圓形刀盤位于壟臺位置,且在輥軸上大圓形刀盤位于兩端,所述大、小圓形刀盤邊緣均沿圓周布置多個松土碎茬刀,相鄰松土碎茬刀的安裝方向相反。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傳動裝置包括大變速箱、傳動軸,所述大變速箱輸出軸連接安裝于機架上的傳動軸,傳動軸一端連接側變速箱,所述側變速箱另一端與松土碎茬輥相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應用本發明能增加土壤孔隙、促進根系發育、增溫防寒、減緩水土流失與風蝕,增強土壤恢復能力、減少災害損失,促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保障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2.通過應用本發明,可實現節本增效、改善土壤性狀,培育地力、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本發明在滿足農學、土壤學要求的前提下,積極開展農機化配套技術研究,拓寬農機化研究領域。本發明大圓形刀盤位于壟臺位置,且在輥軸上大圓形刀盤位于兩端,促進土壤耕層的合理構建,減少化肥的施用,減緩土壤板結現象發生,增強土壤恢復能力,實現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松土碎茬輥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圖中:1.鎮壓輥,2.起壟鏟,3.松土碎茬輥,31.松土碎茬刀,32.小圓形刀盤,33.輥軸,34.大圓形刀盤,4.大變速箱,5.機架,6.側變速箱,7.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機架上按行進方向端向后依次設置的松土碎茬輥3、起壟鏟2、鎮壓輥1及機架5上設置的驅動傳動裝置,所述松土碎茬輥3一端通過側變速箱6連接驅動傳動裝置。
如圖3所示,所述松土碎茬輥3由多個小圓形刀盤32、大圓形刀盤34、輥軸33和松土碎茬刀31構成。小圓形刀盤32、大圓形刀盤34均勻間隔排列在輥軸33上,大圓形刀盤位于壟臺位置,且在輥軸上大圓形刀盤位于兩端,所述大、小圓形刀盤34、32邊緣均沿圓周布置多個松土碎茬刀31,相鄰松土碎茬刀31的安裝方向相反。
如圖1、圖2所示,所述驅動傳動裝置包括大變速箱4、傳動軸7、側變速箱6,所述大變速箱4輸出軸連接安裝于機架5上的傳動軸7,傳動軸7一端連接側變速箱6的一端。
所述松土碎茬輥3為單軸設置,輥軸33一端與側變速箱6相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
本發明在作業時,需與拖拉機掛接使用。工作動力由拖拉機后動力輸出軸經萬向節傳至大變速箱4,再由大變速箱4一側傳動軸7傳遞至側變速箱6;經側變速箱6將動力傳遞至松土碎茬輥3,實現間隔深耕松土、粉碎秸稈與根茬的目的。安裝于機具后部的起壟鏟2和鎮壓輥1負責起壟及鎮壓作業,實現完整的聯合作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