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動物飼養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寶塔型環保節能自動喂料兔籠。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兔子在人們的生活中的使用價值日漸提高,人們對飼養家兔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現有的兔籠對兔子的糞便處理和收集很不方便;而兔子糞便的不及時清理掉,所散發出來的氣味會給養殖環境及空氣帶來比較大的污染,且對糞便的處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增加了勞動強度。同時現在養殖用的兔籠占地面積較大,降低了相同面積場地兔子養殖的數量。另外,現有技術一般利用動力送料或人工給料,這兩種給料方式都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費,且不利于兔子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節省成本、清潔環境的寶塔型環保節能自動喂料兔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寶塔型環保節能自動喂料兔籠,該兔籠整體外形呈八面體,包括豎隔板、橫隔板和底腳。
所述橫隔板和豎隔板將兔籠分割為若干兔室。
所述豎隔板的數量為八個,八個豎隔板呈輻射狀排列,從而使兔室為外寬內窄的梯形,該形狀占地面積小,采光好,空間利用率高。
所述橫隔板為向內下傾斜的梯形,從而使各兔室內的糞便集中向中間排放,實現自動清理糞便和尿液,進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所述兔室外側設有豎鋼筋和橫鋼筋,底部的橫鋼筋上設置有格柵踏板,兔子可以在格柵踏板上進行活動和休息。
所述豎隔板外側設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的頂部設置有飼料斗,所述進料管的兩側設置有進料支管,所述進料支管伸入相應的兔室內。
所述進料支管的末端設置有擋料機構,所述擋料機構在外力作用下可轉動。當兔子不觸動該機構時,其能夠阻擋飼料自動落下。當兔子想進食而去觸動擋料機構時,擋料機構轉動,飼料便會落入兔室,從而實現根據兔子的需要適時送料。
進一步的,所述擋料機構包括轉軸,所述轉軸上設置有擋料板,所述轉軸與擋料板之間設有扭簧,所述擋料板自然狀態與進料支管的直徑方向垂直,從而可以阻擋飼料的落下,所述扭簧可以使擋料板自動復位。
進一步的,所述豎隔板下端設置有底腳。所述底腳使兔籠與地面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從而方便排便和通風。
進一步的,所述橫隔板向內下傾斜角度為十五度。
使用時,將兔子分別放到兔室內進行飼養,因為每個橫隔板均向內、向下傾斜設置,使兔子排泄的糞便和尿液可以自動的集中向中間排放,實現自動清理糞便和尿液,使兔子的飼養環境保持干凈。當兔子想吃飼料時,會轉動擋料板,擋料板則繞轉軸轉動,飼料會落入到兔室內;當兔子的嘴或爪子離開擋料板后,扭簧使擋料板自動復位,自動落料停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節省兔子飼養面積,在相同空間內高了兔子飼養的數量;使兔子排泄的糞便和尿液可以自動的流落到內部的空隙中,實現自動清理糞便和尿液,使兔子的飼養環境保持干凈;在兔子想進食時,可以自行取料,減少送料成本,且可以自動停止落料,避免飼料的浪費,從而降低送料的動力成本和原料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4為橫隔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進料支管出口端面圖。
附圖標記:1-豎隔板,2-橫隔板,3-底腳,4-豎鋼筋,5-橫鋼筋,6-主進料管,7-進料支管,8-格柵踏板,9-飼料斗,10-轉軸,11-扭簧,12-擋料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描述:
如圖1-圖5所示,一種寶塔型環保節能自動喂料兔籠,包括豎隔板1、橫隔板2和底腳3。
橫隔板2和豎隔板1將兔籠分割為若干兔室。
豎隔板1的數量為八個,八個豎隔板1呈輻射狀排列,從而使兔室為外寬內窄的梯形,該形狀占地面積小,采光好,空間利用率高。
橫隔板2為向內下傾斜的梯形,傾斜角度為十五度,從而使各兔室內的糞便集中向中間排放,實現自動清理糞便和尿液,進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豎隔板1的下端設置有底腳3。
豎隔板1和橫隔板2分成的兔室外側設置有豎鋼筋4和橫鋼筋5;底部的橫鋼筋5上設置有格柵踏板8,兔子可以在格柵踏板8上進行活動和休息。
豎隔板1的外側設置有進料管6,進料管6的頂部設置有飼料斗9;進料管6的兩側設置有進料支管7,進料支管7伸入相應的兔室內。
進料支管7的末端設置有轉軸10,轉軸10上設置有擋料板12;轉軸10與擋料板12之間設置有扭簧11;擋料板12初始狀態與進料支管7的直徑方向垂直,即可以阻擋飼料的落下;扭簧11可以使擋料板12自動復位。
使用時,將兔子分別放到兔室內進行飼養,因為每個橫隔板2均向內、向下傾斜設置,使兔子排泄的糞便和尿液可以自動的集中向中間排放,實現自動清理糞便和尿液,使兔子的飼養環境保持干凈。當兔子想吃飼料時,會轉動擋料板12,擋料板12則繞轉軸1轉動,飼料會落入到兔室內;當兔子的嘴或爪子離開擋料板12后,扭簧11使擋料板12自動復位,自動落料停止。
上述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舉例說明或解釋,而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包含這些修改和變型在內。